- 相关推荐
继续教育软件工程论文
一、差异化的继续教育实践教学
(一)继续教育实践教学主要内容
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职业背景与发展等特点,本文主要通过情景教学模式、以项目实践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当前软件企业开发实践中流行的建模工具搭建软件工程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加快对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具体实践教学内容包括:
1。掌握软件工程中的统一开发过程、面向对象等思想、方法;
2。以UML语言为核心,要求学生掌握用例图、时序图、协作图、活动图、状态图、类图等模型,尤其是掌握由用例图开始逐步建立类图模型的过程;
3。软件的编程实现与测试。以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复习程序设计课程,掌握NET、PHP、数据库编程、软件测试工具Nunit等,在UML模型基础对软件原型进行代码实现。
(二)分组实践
软件工程课程实践一般采用如下形式:学生以开发团队的方式协作开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系统,运用软件工程理论和软件建模技术解决软件开发问题。和以往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践有所不同,软件工程实践中不仅仅要训练、考查学生对软件开发中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的实践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软件项目的思想、能力的提高。所以,课程实践分组进行尤为必要。本文通过让学生填写课程实践情况调查表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专长、特点进行清楚认识,然后在教师的协调下进行实践小组的组队。在成立小组之初则明确成员在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或者将项目进行功能模块划分,学生在不同模块的开发工作扮演不同的角色。
(三)实施步骤
本文按照软件生命周期、瀑布模型进行,以学生自主实践,教师全程参与指导的方式开展小组分组实践。其中: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角色由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分担;组内评审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际评审由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联合完成;教师的在每个步骤中给予小组成员理论、方法的指导,及在每个阶段工作的提交结点上和小组成员共同对阶段工作进行考核、小结。
(四)实施结果
我们选取40个学生作为教学实验样本,分为10个项目实践小组,每组4人。首先,通过学生填写分组情况调查表来了解学生的以往专业背景、当前从事工作类别、未来职业发展意向等信息。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课程学习情况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了思考,促进了参与课程实践的热情。
1。大专阶段学习专业对实践内容选择意向分析对大专阶段学习专业对实践角色选择意向的影响统计分。统计分析表明:大专所学专业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侧重于选择承担编码、设计工作,但选择意愿仍是比较均衡;大专所学专业为信息技术类的学生则偏重于选择测试、设计工作;大专所学专业为非信息类专业学生则偏重于选择分析、测试工作。进一步分析可知:以往的知识背景、专业对学生选择实践角色有着重要影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实践角色所承担的工作认识较为全面,侧重于选择技术程度高的编码工作。
2。目前从事工作类别对实践内容选择分析我们将学生目前从事的工作分类为:计算机类(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测试)、信息类、非信息类。学生工作背景对选择角色的意向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表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学生侧重于选择承担设计、编码角色;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学生偏向于选择承担需求分析角色;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学生偏向于选择承担软件测试工作;从事其他类别工作的学生(信息、非信息类)学生选择偏向于分析、设计、测试工作。
3。职业发展意向对实践内容选择分析我们将学生职业发展意向分类为:计算机类(编码、分析、设计、测试、项目管理)、信息类、非信息类。学生职业发展意向对选择承担角色的统计分析如统计分析表明:职业发展意向为编码(软件工程师、高级程序员)的学生侧重于选择承担编码、测试角色;职业发展意向为软件需求分析、设计、测试、项目管理的学生偏向于选择承担分析、设计、测试角色;职业发展意向为信息类、非信息类的学生偏向于选择承担分析、设计角色。
4。分组实践比较分析
10个实践小组平均分为A、B两个类别:A。采用学生随机选择实践角色、自行组织的方式;B。依次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意向、当前从事工作类别、大专学习专业类别对学生在实践小组承担的工作角色进行分配;分组实践结果比较分析参考软件工程功能点度量、结合继续教育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实际进行,即在分属A、B两类的两个实践小组承担相同项目的前提下,考察两个实践小组分别在设计、代码实现、测试三个阶段对项目需求的功能点的吻合情况:*需求设计吻合度:要求学生在需求分析的用例建模中分功能点进行描述,考核设计类图模型对用例需求描述实现的吻合程度;*设计代码吻合度:考核软件原型代码实现与设计阶段提出的类结构模型的吻合程度;*测试需求覆盖度:考核测试计划和用例与需求分析功能点的覆盖程度;相比A类小组,B类小组成员在团队协作上占有明显优势,且小组成员能充分分享学习经验、相互促进。分组实践结果表明:B类小组在需求设计吻合度、测试需求覆盖度、设计代码吻合度均占有显著优势。
二、结语
本文针对成人继续教育学生的特点,在继续教育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改进尝试,根据学生的大专专业、目前从事工作类别、未来职业发展意向在小组实践分配工作角色,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促进团队协作的互动性。另外,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特色教学,实现传统软件工程教学与学生自身实际要求的兼容并举。
【继续教育软件工程论文】相关文章:
工程教育软件工程的论文12-04
超声医师继续教育论文11-28
软件工程论文参考文献推荐03-22
软件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11-14
软件工程的历史与发展趋势论文12-16
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论文12-03
软件工程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11-27
护理教师继续教育论文11-29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11-23
软件工程师毕业论文提纲模板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