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教育网络传播论文

时间:2020-10-09 11:14:02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信仰教育网络传播论文

  一、网络视角下信仰教育的研究现状

信仰教育网络传播论文

  网络视角下对信仰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环境对信仰教育的影响研究。高国伟、张光华指出:微博具有信息量丰富、互动性强、更新及时等特点,“微博”给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很大挑战,例如:微博便利了多元思想文化对大学生造成思想上的冲击、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对我国大学生进行“西化”和“分化”、微博等新媒体所传播的许多信息真伪难辨、良莠不齐,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怀疑;微博等新媒体的娱乐化影响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认为,新媒体对于大学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影响:拓展大学生信息的获取渠道和便捷性,增强了互动;增强了大学生参与表达的愿望以及要求民主、自由的意识;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增加监管和自律难度,使得大学生无意中就可能成为虚假、不良信息的发布者;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新媒体“依赖症”,留下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隐患。福州大学陈永福认为,新媒体对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不利影响过多,包括导致大学生信仰虚无冲突,精神支柱空虚、道德基础缺失;导致大学生多元信仰冲突,对金钱、权力的追逐使很多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导致大学生信仰异化冲突,很多大学生信仰功利主义甚至迷信鬼神,主流文化价值观日渐衰落。网络的跨时空性缩短了教育者与教育着的距离,网络丰富了信仰教育形式,优化了教育效果。学生热衷于网络中的娱乐性信息,对“红色”资源平台关注不多。网络环境下信仰教育的方法研究。有学者从利用网络环境的角度提出对网络信息优控,、从教育者优化传播和受教育者科学认知入手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高国伟、张光华、提出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包括:提升信息分析评估能力、识别选择能力,并不断加强校园“微文化”建设;高国栋、提出教育者要改进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采用“新旧结合”的教育方式,将新媒体与原有教育方式取长补短相结合。陈从楷、认为,要运用新媒体培育自己的“舆论领袖”,加强主渠道的教育,传播先进文化,加强新媒体语境下的话语体系的构建;加强信息监管力度,净化思政网络媒介环境,做好“把关人”角色。对以上文献梳理发现,研究内容有创新但不多,存在宽泛、重复的现象,缺乏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对信仰教育方法的研究大多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足。特别是对网络环境,如何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根据学生网络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有特色的信仰教育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二、基于网络传播视角的信仰教育路径

  网络传播理论为信仰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视角和纬度,结合网络传播过程的五要素,积极合理干预网络传播对提升信仰教育的效果具有重大影响。针对网络传播的特点,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针对网络传播的全球性特点,信仰教育要做好网络传播“把关人”角色。194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把关人”理论,“把关人”又译作“守门人”。在网络传播中需要有“把关人”存在,他们筛选出符合传播群体规范或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网络传播的全球性表现在网络传播突破了区域限制,可以自由地与全球网民交换信息,网络是虚拟的`,但是传播的信息是真实的,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促进了全球不同观念,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网络传播的信息对网民的价值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都有极大的影响,加强了信仰传播的复杂性,因此,信仰教育需要培养网络“把关人”,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净化。针对网络传播的交互性特点,信仰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议程设置”功能。1958年诺顿朗提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他提出议题被报道的频率与强度会影响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关注程度,利用网络传播的互动技术,受众与报道对象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是一个较有力的补充。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网络传播兼容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优势,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改变以往的单纯接受模式。网民可以自由地选择发布信息,只关注自己关心的信息,甚至可以进行预订。因此,信仰教育要充分利用“议程设置”功能,打造校园网络传播平台,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内容作为议程进行长效的传播,强化关注程度,增强传播的频率和强度。针对网络传播的超文本链接方式特点,信仰教育要制作网络传播的“综合形态文本”。网络传播的信息形态是一些文字、图形、声音、图像、视频等的综合化超文本,可以对这些信息形态进行加工处理,转发、编辑等再生信息,延伸了人的听觉和视觉,有利于各种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因此,信仰传播要多利用多形态的传播方式,制作图文并茂的、动画视频等具有一定娱乐性的传播文本,使网民愿意接受这些信息,实现预期的信仰传播效果。针对网络传播的虚拟性特点,信仰教育要为网络传播创设“实践惯习场域”。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实践”“惯习”“场域”三个概念,他认为“实践”是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协调的一种途径,是在某些内驱力的作用下自发产生的。因此,信仰教育要激发受众的内在动力,让信仰主动自觉的产生和形成;“惯习”是一套持续的、可转换的性情倾向系统,具有持久性等特点,惯习一旦在人体内扎根,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改变。信仰教育可以针对持久性的特点,培育受众的信仰惯习;“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是一串串的关系,一个高度自主化的场域,不仅能把自己的逻辑和规则强加于场域中的成员身上,而且还可以渗透到其他场域,影响其内部结构。信仰的形成除了需要信仰的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信仰情感的体验,而情感的体验就需要有实践场域,因为“讯息、榜样、力量是信仰传播产生理想效果的必要因素”、,通过网络传播,受众接受了一系列有关信仰的知识和讯息,看到了行动的榜样,为信仰传播培育了心灵“土壤”,但并不自动意味着信仰传播产生了正面的效果。信仰的形成最终需要依靠信仰实践锻炼来产生信仰的认同和升华,信仰的形成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需要经过多次反复。针对网络传播的群体化特点,信仰教育要培育“网络共同体”。“共同体”一词最早源于德国学者腾尼斯,原义指共同的生活,是为了特定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生活的群体、组织或团队。而“网络共同体”由瑞尼古德在1993年提出的,他针对在网络上出现的社会集合体而提出这一概念。也就是指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一群人在网络上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建立起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由于网络的互动性,网络交流空间广泛,全球的网民都可以在各个群、BBS论坛、虚拟社区中找到兴趣和爱好相同的网友,这些网络交往互动较多较活跃。因此,信仰教育需要培育“网络共同体”,共同体可以强化每个成员的信仰,共同体可以为成员提供信仰上的精神归属和感情支持。

  三、结语

  总之,网络社会时代,信仰教育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来进行信仰传播和教育。“信仰”本身其实是难以直接传播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传播“信条”“信念”等内容,进行信仰的渗透。如何通过信息的传播,使相应的信仰植入人心,这就需要探究信仰传播机制,以及传播的深层决定因素,揭示网络传播的作用原理。

【信仰教育网络传播论文】相关文章:

1.电视媒体网络传播论文

2.音乐网络传播论文

3.网络新闻传播论文

4.概述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的关系论文

5.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论文

6.高校学报编辑网络传播论文

7.古琴艺术的网络传播论文

8.戏曲对网络传播的影响论文

9.网络危机传播模式的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