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思考的论文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快速实现了大众化。研究与思考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新内涵,确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新理念,并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差别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严格教学管理,构建与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措施,加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建设,高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大众化;高等教育;教育质量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快速实现了大众化。与精英阶段相比,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数量上的发展,而是高等教育服务对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等学校的发展模式乃至整个发展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精英教育质量观不再适合用来评价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然而,传统的、单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依然在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教育质量,树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全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已迫在眉睫。
一、高等教育质量内涵概述
质量是一个运用于产品和服务中的概念。根据我国具有权威性的《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也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教育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这样的定义实际上强调了学生作为教育行业的产品,必须符合学校和社会认可的质量标准,这在高等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阶段被广泛的接受。高等教育快速的实现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的服务性概念更多的被全社会所关注,教育作为一种为学生及其监护人(即学生家长)提供的服务,还必须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而这一点往往更容易被刚刚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的高等院校所忽略。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不能单纯从一个方面来考虑高等教育质量,而是把它放到一个“全面质量”的背景下来理解,不是仅仅以最终“产品”的标准及目标的实现程度为标志,而是一个贯穿于整个教学服务过程的综合活动。《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这种的多层次形成,除了高等教育越来越多样化以外,还有满足社会和个人教育需要的目的。
二、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新理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对人才培养质量加以定位,实现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
(一)“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将学生视为消极被动的“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采取的是单一的育人模式,将学生都培养成统一模式的人,制约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大众化教育下,培养的学生应是多种多样的人才。因此,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多通道、多规格的培养框架,将每个学生都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个体理解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除了传授必要的知识外,应为学生提供处理问题的技巧,教会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即“授之以渔”。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由知识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精英教育思想提倡的是知识质量观,偏重于用知识标准来衡量高校的教育质量,认为掌握的知识越多,质量就越高,从而将高校看成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对学术性的追求高于一切。大众化教育下,倡导的是全面素质质量观,要求学生既要有知识,更要有能力,既要具备科学素质,也要具备人文素质,同时还应强调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
(三)由传统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
与精英教育相配套的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往往是用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衡量教学质量,这显然已不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要求。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的素质状况呈现多层次性,因此,高校必须科学地制订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将教育与培养、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各项制度应充分体现为学生成才、成人服务。如: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重修制、选修制、学分互认、学分银行等改革措施。真正做到人才培养多品种化、多规格化,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三、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所以学校内涵建设的关键就是要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在高校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教育理念,根据学校的自身定位,坚持主动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差别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和结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即将到来的高校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进行顶层设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应明确自身的定位,进行顶层设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而学校的定位取决于学校的类型、办学理念、教学科研实力、师资队伍状况、所处的地域、生源状况和相关基础条件等综合因素,取决于学校在国家高等教育整体结构体系中的位置。相关的教学院系也要根据自身的专业设置和服务面向等特点,来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与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质量标准,才具有评价的意义。
(二)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探索差别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需要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高等院校,社会需要就是培养的毕业生是否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社会需求必然是多元化和差别化的,因此,高校要大力推进因材施教,探索差别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应该鼓励各二级教学单位根据自己的办学基础和社会需要,探索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每种类型的学校,都可以在自己的层面,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人才培养的特色,常常会积淀成为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而办学特色往往决定一个学校事业发展的成败。在某种层面上,特色决定水平,是否特色鲜明也是一种质量标准。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优秀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的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目前对于多数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已成为事业发展的瓶颈。应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科研支持教学、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鼓励教师以学科、专业系(部)、教研室、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或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鼓励教师组建优秀教学团队,设立教学关键(特聘)岗位,并充分利用教学名师的示范与引导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强化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质量意识,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
(四)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名誉校长罗德里克·弗宙泽博士,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谚语,大意是:你告诉我,我会忘记;你给我示范,我能记住;你让我自己做,我就会明白,而且一辈子都明白。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对于理工科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大文科类的学生也同样重要。作为高等院校主力军的应用类院校,更要引导教师与学生主动参与,开展创造性的工作,研究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育的模式、特点、内容和方式,开设项目化的操作性课程,提高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高校还应该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来强化实践教学活动,要倡导“产学研”结合,积极拓展校企之间、校际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让企业的车间变为学校的教室,让学校的实验室变为企业的研究室,并以此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五)强化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
机制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般包括四个子系统,即管理系统、监督系统、评估系统和调控系统,这个综合的系统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环节进行全面的监控与评估,来保障学校基本的教学质量,它是高校日常教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大众化高等教育条件下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部主导的高等院校教学水平评估的目标,就是引导学校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并有效地运行。
日常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干部管的共同活动。在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保证了教学按照规定的目的、内容来进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主体,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才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以及素质的提高;教学活动也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教学管理者的有效管理,是教学活动规范、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后评估”的时代,如何坚持评估建立起来的质量标准,规范教师、学生与教学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并不断调控整个教学过程,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校还要注重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的结合,大力推行与完善“教考分离”,引导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自律”。进一步推进教研室建设。规范教研室活动,开展教研室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与基础作用。组织好教研室同行听课、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工作,强化教研室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总之,严格的教学管理和长效保障机制的形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院校永恒的课题,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需要,高等院校只有走“质量为本”之路,才能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履行高校的社会职责。
【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思考的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思考03-18
浅谈关于提升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新思考03-18
关于健康教育质量的论文12-04
高等院校舞蹈教学论文(精选13篇)02-02
网络写作的思考论文11-18
对大学教育的思考论文11-10
关于高等院校经管类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11-26
高等院校《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实践及思考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