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体育素质教育教育论文
摘要: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素质教学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技能。为此,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二、进行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要不断变换和更新教学方法,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一教材可以采用多种教法。例如,迎面接力跑可用三种教法,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分别进行教学。教法一:采用近距离迎面接力或近距离往返接力形式进行,以提高传接棒技术为主;教法二:采用较长距离形式的迎面接力跑练习,以发展奔跑能力为主;教法三:开展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接力比赛,既发展了接力跑的全面技术,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活跃了课堂气氛。由三种教法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克服了同一教材重复练习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缺点。
教学方法手段要多样化、系统化,根据学生对某些动作的惧怕心理,采用一些与正式练习特点相接近的诱导性练习、辅助性练习、转移性练习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比如:跨越式跳高练习时,可用皮筋代替竹竿;侧手翻练习之前可先做靠墙手倒立的练习等等。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那些学习上有困难、有害怕心理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尽量少批评、少指责,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对动作完成得较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肯定。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给予不同的练习时间,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三、养成锻炼习惯
教师必须认真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不重视体育学习的不良态度。教师自己要作好表率和示范,自己首先热爱体育,是体育运动的高手。由于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的模仿性,体育教师如果能将自己的运动才华在恰当的时机展示给学生,势必能引起他们崇拜之情,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要学好体育的强烈愿望。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自己的第一次示范,力争做到正确、熟练、轻快、优美。
体育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体育知识的传授者,体育教师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水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譬如,根据学校的条件、学生的兴趣、水平,选择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组建体育运动俱乐部,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体育锻炼和比赛活动,让学生在热爱体育的氛围中锻炼成长。
四、挖掘美育因素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五、丰富课余生活
课余、课外时间我们所从事的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课余生活、培养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及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良好途径。其特点是学生自由自愿地选择体育运动项目进行自我锻炼达到增强体质、体验运动乐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无约束的情况下靠自我意识从事体育锻炼的最佳方案。
1、建议开设以传播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特色,符合社会时尚的体育项目为课余体育运动内容保证学生每天活动1小时培养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所需从事的体育锻炼是在无约束没有时间保证和设施条件差的情况下靠自觉所进行的体育活动。所以帮助学生选择“跑步、力量、球类、健美操、武术”等社会体育项目为课余体育锻炼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2、丰富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形成作息制度中的体育习惯和提高自我锻炼能力。实践证明,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从自身的体会中认识体育的价值。培养体育兴趣,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具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在抓课间操质量的同时向学生推行课间跳绳、跳橡皮筋、打羽毛球、乒乓球、排球、飞环、踺球、呼啦圈、单双杠、练习、散步等体育活动内容,对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形成作息制度中体育习惯,提高自觉锻炼能力都有帮助。
六、进行激励评价
人们对客观事务的评价标准和先前所形成的评价往往会左右人们的行为。对于一个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来说,社会对教育的评价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的教育决策,对于一个学校的校长来说,学校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将决定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因此,我们要通过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教育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以及社会舆论的宣传等手段,来转变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观念,实现新课改与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和谐,这是转变教育观念的保障。
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结合实际,把学校体育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
【初中体育素质教育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体育与素质教育接轨的探讨的论文12-03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思考论文11-07
体育课中的素质教育的论文12-12
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论文12-04
浅谈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论文08-17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05-25
大学体育专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运用的论文11-07
初中英语素质教育论文12-03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论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