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与学学科论文
目前,在我国幼教领域的改革中,教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收到重视,只有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新的儿童观、教育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性都应建立在对方为主人(即对方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师幼双方通过共同活动来体现。
在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中,传统的思想往往只注重于教师的“教”而较少考虑幼儿的“学”。幼儿园的教育是由“教”与“学”双边因素同时交互作用构成的教育活动,这一活动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教育目的的是否达到。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人,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者,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人,自然也应该是一个深谙教育艺术并善于创造性加以应用的教育者。过去,人们习惯以二元论的观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看待他们,分别单独去谈论他们,而不是将其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共同体。那么,在教育活动中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我就以下几种方法举例谈谈。
一、教师应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对幼儿因势利导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为每个幼儿提供了能量显示自己能力和水平的最佳办法。在教育活动中,我改变了过去单纯由教师讲解、演示、示范来灌输知识的状况,通过游戏化方式,让幼儿充分动脑、动手和动口,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在“认识小工具”活动中,开始我把它设计成到“汽车王国探索秘密”的游戏形式,为幼儿提供感性材料,让幼儿在各自操作中,了解这些工具的性质、形状、差异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幼儿在操作中不仅可以观察的更细致,而且可以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幼儿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认识和理解教师所提供的认识对象。因此说,教师的“教”是寓教于幼儿愉快的游戏之中,遵循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各项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展现才华、实现自我机会的“学”。
二、教师应利用幼儿的个性特征,诱导其“创作”思维的发展
鲁迅曾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这说明幼儿本身就有自己的世界和特点,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去发现,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最后到达教学的目的。
例如:中班语言活动《家》,教师事先不念诗歌的内容,而是给每个幼儿一张背景图(画有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河水,密密的树林,红红的花儿……)和各种图片,让幼儿自己动手将图片粘贴到何时的地方,教师巡回指导并启发幼儿:天空是谁的家?树林是谁的家?河水是谁的家?草地是谁的家?让幼儿自发地去思考,去寻找结论,教师及时发现并赞赏幼儿的操作,活动数分钟后,教师请幼儿说出图片内容,就编成了一组完整的诗歌,而且全班每个孩子的诗歌都不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不是把结果教给幼儿,而是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的“学”,从而发挥幼儿的能动作用,提高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应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幼儿的观察记忆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以现代教育手段为载体的信息时代,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所具有的直观形象、新颖的特点,是孩子们最受欢迎的手段。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促进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认识蜻蜓”活动中,教师采用投影的手段放大、抽拉投影片,突出了幼儿需要看清蜻蜓灵巧的舌头捕捉虫子的一瞬间的活动,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长时间地沉浸在他们所注意的对象中,使其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
以上几种方法,是我在教学改革中的一点尝试,不难看到,只要我们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尊重幼儿学习过程的规律,引导幼儿去发现,去观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因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与学学科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科学活动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的教育论文12-08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绘画教学论文03-27
浅谈英语教育中的情感教学论文11-22
浅谈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论文08-17
教育论文:浅谈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11-21
浅谈教育论文写作12-04
浅谈在语言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03-27
浅谈生命教育的论文06-27
浅谈小学教育的论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