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西方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
西方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有两大影响深远的派别:一是立足于儿童发展的工具论,即“通过艺术的教育”;二是立足于“艺术学科”发展(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的本质论,即“通过教育的艺术”。工具论艺术教育观在西方,20世纪20年代后在进步主义教育的推动下,工具论的艺术教育观念得以产生。它认为儿童生来具有艺术的潜能,艺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强调艺术教育促进个性与人格发展的工具价值。这种艺术教育观在英国艺术教育家里德和美国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为代表的教育人士大力倡导下,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风靡欧美,至今仍有较大影响。工具论的主要观点在于强调艺术教育的教育性价值,即把艺术当作教育工具,认为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工具论的这种观点与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教育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杜威(John.Dewey,1859.1952)自己的哲学称作“工具主义”或“实验主义”。在杜威看来,无论是正式教育还是非正式教育,实际上都在进行经验的改造,而改造经验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且能促进个人生长,因此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工具论对杜威教育理论之承袭。
工具论认为艺术教育具有发展知觉和敏锐的感受、增进运动机能、促进心智健全、培养心理与社交能力等功能,艺术教育是儿童自然发展的工具。这种教育观强调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创造性培育。在艺术教学中,没有规定的课程与教材,由教师根据儿童的兴趣生成课程,强调利用多样的艺术材料和方法进行自我表现式的艺术创作,反对教师过多的参与或指导,教师关注儿童的自我表现,提供动机和辅助材料,但不灌输成人的观念和意象,教师依据儿童的成长与艺术活动过程进行评价,而不评价儿童艺术的结果。工具论流派中,里德更强调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罗恩菲尔德则主张通过儿童创作来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不管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达成儿童的何种品质,工具论的要旨是把艺术作为实现儿童自身发展的工具、手段,通过艺术教育实现儿童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所以艺术教育不重在教授技能技巧,而应为儿童的自我表达、自我创造提供条件,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工具论”的本质是将艺术作为一种手段,来实现艺术之外目标的教育取向。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的“乐教”也是一种工具论,西方工具论艺术教育观,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发展儿童的个性和创作力,中国古代的“乐教”则是强调通过“乐”来达成“礼”,以“乐”为载体,实现对人的“礼”——道德、知识、审美等人格伦理的教化,二者都是以“乐”为工具,来指向艺术本身之外的“人”的塑造。在西周,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并举”,“乐”与教育几乎溶为一体, 规定:学校负责人必须是从事音乐的,负责大学与小学教育的官长被称为“大司乐”和“乐师”,学校教育的所有内容或目标,包括“乐德”、“乐语”、“乐舞”都与“乐”有关。这里的“乐”.并不是现在所说的“音乐”,是指一种诗、歌、舞综合的艺术形式。那些接受过“乐教”的学生,一般都会具有优雅的神态、举止和德行,这样才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我国古代学者孔子继承和发扬了西周的“六艺”教育传统,倡导以“正乐”来达到培育仁政和德政的统治者的目的。孔子的“正乐”,就是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力主恢复周代的“礼乐”文化,极力反对当时新兴的郑卫之音,使“乐”服从礼的规范,从而实现其恢复和巩固古代奴隶制度的政治理想。孔子的“正乐”,除了“礼乐刑政”这一政治上的目的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道德教育上的目的,也就是以“诗书礼乐”来使人们达到“思无邪”的目的。孔子“正乐”,就是要用“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的音乐来教育人,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篇)礼乐这种相反相成的调节中,来达到“和”,达到“允执其中”,从而造就出“中庸之德”和“礼乐皆备”的人才。所谓“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充分反映了孔子的用“礼乐”来教育人,使之成为“完美的人”的教育观。无论是将艺术教育作为实现艺术之外何种目的之手段,都是一种艺术教育工具论取向。
工具论艺术教育观对于改变传统艺术教育中的压抑儿童个性、重技巧训练的弊端,使儿童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工具论充分认识到艺术对于人之发展和塑造的重要性,对于提高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然而,工具论也存在明显的弊端,这种教育观将艺术看成是儿童情感的自由宣泄与表达,漠.2.视儿童在艺术发展中对艺术形式的认知需要,对儿童的艺术发展采取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态度,看似尊重儿童的情感表达和自由天性,实则背离儿童艺术的情感与形式的发展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儿童已经不再满足于低龄期简单的艺术表达,具有了对艺术形式本身的认知需求和认知能力,若仍然得不到必要的艺术形式的指导,儿童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将受到阻碍,长此以往,儿童将丧失艺术表达的信心。
暂不论这种教育观对于艺术之情感与形式之规律的偏离,仅就其将艺术教育视为发展儿童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工具而言,也是有失偏颇的。工具论艺术教育观的实质,是一种艺术工具论——艺术作为某种工具而存在。首先,从艺术与人类生命之间关系来看,艺术并不是作为人之生命的工具,它们之间不存在“工具”式的服务关系。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活动,而且是最能彰显人之生命力的形式,人类生命是艺术之生命的源头,艺术生命是人类生命的投射与超越,它们之间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或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依赖,相辅相成。所以,将艺术看成人的发展的一种工具,是一种未能深入艺术与生命之关系的表现。其次,即便将艺术视为人之生命发展之工具,也是指向人的完整生命的成长,而不仅仅是一种发展儿童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工具,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只是儿童生命成长的一方面,儿童是完整的,艺术教育面对的是儿童的全面、完整的生命体,艺术本身也是有机的生命形式,艺术教育指向的是儿童整体生命。艺术教育是一种根本性的、本源意义上的教育,而非手段、工具意义上的教育。
【浅谈西方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相关文章: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03-01
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03-18
试论西方分配理论的分化与整合03-07
西方消费理论在中国的实证分析03-07
浅谈中药法象理论03-20
西方 “陌生化” 理论纵读06-07
浅谈西方艺木观念的历史变迁03-01
浅谈西方绘画观嬗变的科技动因03-01
浅析西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03-08
西方顾客满意理论研究述评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