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中国的教育之痛
回顾自己14年来所接收的教育,从学前班到中学再到大学,顺着绝大多数人的成长路径一路走到今天,越发感觉其中缺失了很多的东西。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父母眼里的乖乖女,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不错,这一点在邻居和亲戚们眼里似乎很值得褒奖,无形中好像我确实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可是我却不知道这份骄傲和自豪的底气来自哪里?仅凭那些光鲜的分数吗?仅凭一个好学生的光环吗?
越长大越明白,很多人得到这光鲜的成绩,失去了什么。当很多好学生整日埋首书本时,他们缺失了人生成长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东西底蕴的积淀,个人兴趣的挖掘和培养,独立人格的培养,思想性的提高。
为了那些个光鲜亮丽的成绩,我们错失了一大段增加自己文化底蕴的时间。当小学乃至中学的教育里几乎只有书本的时候,我们也只能顺从地遵从被钻进书本里大势。也有个别老师会提倡大家多看点课外读物,可是当课表和作业把一天天的时间分割的几乎所剩无几的时候,那些本该用于积淀自己文化底蕴的一部分时间也只能被无情地侵占了。等到进入大学,学习环境自由宽松了,我们又似乎习惯于专注于课本了,懒得去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自己的底蕴了。成绩不过能让你光鲜一时,不能让你光鲜一世。所谓底蕴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只有一个人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支撑自己在这个世界站的更高,走的更远。这种缺失,怎一个痛字了得!
另外文化底蕴的缺失也直接导致一个人独立人格和思想性的缺失。注意这里的独立不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生活上的独立。生活上不独立,意味着这个人将缺乏最起码的生存能力;而一个人人格不独立,那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在面临抉择的时候他势必要面临更多的人生的困惑,会很容易盲从、不能坚持自己的选择,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中国的高三毕业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纠结和犹疑,中国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迷茫,恐怕与这一点难脱关系。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无疑是很危险的。中国学生的现状总体上是有知识,没智慧,没思想或者说思想性不高。一个人的知识再丰富,如果不能转化为智慧或使自己的思想层次得到提升,那他也不过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书橱而已。书终究是死的,唯有智慧和思想才能给人生之路带来光明和雨露,滋润、助益自己的成长和未来发展。
为了那些个光鲜亮丽的成绩,我们忽视了个人兴趣的挖掘和培养,或者说我们被忽视了这一点。在应试教育的这一教育模式下,中国的学生的兴趣倾向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完全没有个人兴趣和特长;一类是在环境的压力下,被迫有了个人特长;第三类是真正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一类人数最少。当整个教育体制只向分数、名次看齐时,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不足为奇。这一点乍一看实在也没什么重大关系,最起码在升学考试前实在无关痛痒。可是殊不知这一点却是关系日后未来发展和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第一,它是个人的一个亮点,很有可能就因为这一个亮点你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在同样的机会面前,这一点无形中会给你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和筹码;第二点,尤为重要。世事坎坷,人生不如意在所难免,另外很多人都要日复一日地面临要么枯燥乏味,要么紧张压抑的工作,这种情况下我们总需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出口,倾倒阴霾的情绪,减轻生活的黯淡和乏味。而兴趣和特长恰恰可以充当这一出口。当半数以上的中国学生都没有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特长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缺失和遗憾。
当然底蕴的积淀,个人兴趣的挖掘和培养,独立的人格的培养,思想性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算小学乃至中学阶段缺失了,大学阶段或以后也可以多少弥补些回来。可是对于一个人发展至关重要的十二年时间终究是再也无法挽回了。
成绩好就一定等于有了一个好未来吗?君不见有那么多成绩优异、出类拔萃的学生到最后还是泯然众人矣,一样混迹于人世;君不见很多成绩一般、学历一般的学生日后却出类拔萃,甚至影响了世界。像马云,俞敏洪
写到这不知不觉这篇文章的格调已经这么悲观了,这里提醒大家一句:就算你对整个中国的教育体制已经绝望,切记不要对自己失望。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还是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发展的。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吧!在不影响成绩的前提下,注重其他方面的塑造和培养,这绝非无关紧要。
天无绝人之路,世上总有路可走。
【浅谈中国的教育之痛】相关文章:
浅谈中国的教育06-11
浅谈中国式的教育03-31
浅谈漆画之美12-20
浅谈美国和中国大学教育差异06-07
文化与文化载体之浅谈12-11
浅谈魏晋艺术精神之美03-20
浅谈教育的价值03-31
浅谈中国服饰设计的演变03-16
浅谈中国的风水文化02-25
浅谈中国地貌的形成过程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