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的怪圈
身居一方就希望这一方事事处处能显山露水,能不落后于四邻。
我是从教的,最关心的当然是教育,目前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还只能是各种考试。小学由各乡镇内部每学期评比,升初中入学时才全县比较。初中则每年中考由教育局全盘掌握,谁优谁劣,一张大表上见分晓。可以说中考决定着一所初级中学下一届新生生源,各个学校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每年的中考成绩都很喜人。我们学校今年中考就又获得了大丰收,考取省重点高中的三十九人,市重点九十四人,综合考评跨越五个台阶而名列前茅。
这么多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中,三年后会怎么样呢?我们送出这些优秀学子的教师,包括家长和学生自己都在担忧,因为本地的每年高考实在不敢恭维,与四周相比几乎连年垫底。那些在初中那么出类拔萃的学生,进了高中,为什么就不能在高考中施展才华,一举而进名牌高校呢?甚至许多学生第一年根本连本科线都达不上。本地的省重点名牌高中连年不能完成教育局的升学指标,而另一所市示范高中今年考得是一败涂地,上级要拿掉那个校长,居然没人愿意前去收拾那个烂摊子,可笑的是那位校长还稳坐鱼台做他的校长,祸兮福也!?
高考成绩为什么上不去,本地教育为什么没有起色,这很大程度上与经济不发达有关,但最重要的原因窃以为还是与本地相关政策有关,尤其是在教育这方面的政策,有许多不合理的打击教师积极性的举措。
因为经济的落后,教师的工资与周边各地相差很大,按照政策能兑现的部分,邻地能足额发放,但本地是一拖再拖,末了是象征性的发一点。没钱,发不了,这是广大教师能理解的,大家除了几句牢骚,工作还是勤勤恳恳地干了。最不能容忍的是,大张旗鼓地呐喊发什么补贴或增资,到头来却全以不明不白的名义给捐掉了,教师看不到一分钱。什么捐助下岗工人,捐助某项工程。要真的是捐款,可以说教师们不会说半个不字,再说,捐款是自愿的,不是分摊分派的,更不是强行的'。再退一步,就算是捐款应该有一定的手续啊,可是在这里,上面就给你一句话“捐了”。这样极大的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因而,重点高中的教师,有才华的、优秀的人对本地毫无留恋的纷纷远走高飞,十几年前就有弃官不做的主任飞往了北京,后来不断的有大雁南飞。人才留不住,何谈发展?
里面的人才外流,外面的人才不愿进,只好就地取材,从其他普通高中或是初中挖掘“高人”,补充重点学校师资实力,于是就造成了本地教育的怪圈。县城学校连年招考教师,下面的学校连年有参加进城考试的教师。人望高处走,谁不想进城啊。结果是:在城里的教师极力要望外奔,城外的教师削尖脑袋向城里挤,初中部想着进高中部,教小学的借调到初中。如此循环反复,致使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影响教育的各个环节,尤其是高中教育影响更大。这样不稳定的教师队伍怎能期盼高考的成效呢?!
还有一个原因是城里高中教师兼课现象严重。城内兴起了两所民办完中,师资力量紧缺,就出高薪寻找其他学校的教师来兼课,不少老师不惜跑很远的路,身兼几个学校的课,常常上完了课学生连他的影子都找不到。这样的跑课,又如何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好学生育好人呢?!
这种教育怪圈不消除,本地的教育就不能发展。相信政府的决策者们连年看到那与孙山比邻的数字不会无动于衷吧。
【浅谈教育的怪圈】相关文章:
1.浅谈教育的改革
2.浅谈中国的教育
3.浅谈教育的硬伤
4.浅谈爱的教育
5.浅谈学前的教育
6.浅谈平等的教育
7.浅谈教育的价值
8.浅谈报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