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性别教育

时间:2024-06-24 21:59:14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性别教育

  在美国,家长和社会很早就开始对其子女和儿童进行性别教育。由于不同性别的儿童很早就开始性别教育,因此男女儿童成长过程中,性别意识在其生活观念、行为和性格中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作用,由此造成了现代社会的男女有别。

浅谈性别教育

  现代社会,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男女同工同酬方面的差别日益缩小。随着妇女独立意识的增强,社会、文化地位的提高,许多过去妇女不能或很少涉足的领域,现在都有不少妇女参与工作,并在其工作领域中发挥了出色的才能。如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现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我国主管外贸工作的国务委员昊仪以及在各行各业中涌现的大批优秀妇女。这些妇女之所以在各自工作领域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优异成绩,不仅和他们优秀的人格品质及能力相联系,也和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女子不如男”的性别意识相联系。在妇女自主、自力、自强意识的影响下,她们敢于在自己工作领域中和传统生活中的强者—男性一争高低,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成为妇女和其工作领域的佼佼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男女之间没有任何差异,上帝既然创造了男人和女人,那么男人和女人就有其不同质的差别,这种差别从总体上看,包括以下方面。

  1.生理结构不同:由于男性与女性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所接收的性染色体不同,因此在生命孕育以及将来发育成长过程中,男性体质分泌与接受的雄性激素大大超过雌性激素的量,而女性体质分泌与接受的激素量与男性恰恰相反,由此而衍生了男女生理构造的不同。

  3.思维方式不同。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每个人的大脑都存在一个优势半球,而多数女性大脑优势半球是右半球,所以女性思考问题更倾向于形象思维。男性的大脑优势半球是左半球,因此男性思考问题更倾向于理性思维。

  4.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女性处理问题较受情绪情感影响,感觉通常比男性更敏锐,直觉判断力更强。女性也更好奇和更喜欢想象,感情更丰富,更浪漫,更善于表达情感。而男性则受其思维方式的影响,处理问题更理性,自控力较强,比较注重宏观领域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因此更善于把握全局。女性则更注重微观领域的细枝末节,对事物的变化更敏感。

  鉴于以上诸方面的差异,因此男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性别教育以及成人后在家庭、社会的分工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性别教育。例如《易经》中的《蛊》卦六艾围绕继承父业问题,表现了殷周之际中国的家庭伦理观念。其中有“乾父之蛊,有子孝,无咎。”即能继承父亲的事业,是孝子,不会有疾患。而《易经》中的《家人》卦则是讲家庭问题的专卦之一,其作者意在告知人们,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不可忽视。家庭生活的好坏与主妇有很大的关系,《家人·六二》中:“无敌遂,在中馈,贞吉。”即是说,妇女料理家务没有失职,对家人来说,总是安定吉利的。从《易经》中对家庭及家庭教育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家庭传统分工男主外女主内早在殷周之前就开始了。

  笔者认为,这种家庭伦理实际上已蕴含着一种性别教育意识。等到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到“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后,男女有别的思想及教育方式已深人到社会、家庭的各个方面。例如中国元朝曾受统治者表彰的郑氏家庭,家长郑太和所著《郑氏家范》三则中的《子弟规范》、《诸妇规范》对男子和女子的行为规范、日常生活内容及长大成人后所负担的家庭责任都做了详尽的叙述,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如《子弟规范》中“子孙自八岁人小学,十二岁出外就傅,十六岁人大学。聘致名师,必以孝弟忠信为主,期至于道。若年至二十一岁,其业无所成就者,令行治家理财。向学有进者不拘。”在《诸妇规范》中对子女的要求则是“诸妇必须安祥恭敬,奉姑舅以孝,事丈夫以礼,待姊妹以和.然无故不出中门,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如其淫押,即宜屏放。若有妒忌、长舌者,姑诲之;诲之不俊,则责之;责之不俊,则出之。”从《郑氏家范》中,我们已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中国封建礼教特有的性别教育。

  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早期性别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有其积极合理的因素。众所周知,人类社会早期,人类劳作在社会、家庭中的分工极为简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极为原始落后。在维护生命和维持生存的斗争中,体魄健壮的男性自然而然走出家庭维持生计,孕育生命和体质较弱的女性守护家中,生儿育女,担当起家务劳作的角色。久而久之酿就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协作和家庭分工。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历史,哪一个国家在社会发展之初不是男主外女主内呢?例如现代的爱斯基摩人,尽管生活在二十世纪末,但是由于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落后,因此仍然沿袭着传统文化男主外女主内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传统的男女有别不是社会伦理思想和文化观念造成的,而是由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的必然性规定了男女在各自生活领域中的守则及为人处事的标准。这使得男人们在外安于奔波忙碌,在内继承家业.女人们在外严守妇道,在内认真担负家务劳作。这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性别教育,对社会发展及家庭安定和睦是起着积极作用的。只不过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们,把这种男女有别推向极致,从而造成了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男女地位的极端不平等,导致女性失去了独立自主和做人的尊严。因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就受到社会进步人士的批判。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妇女的独立自由,平等解放,努力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妇女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在经济待遇方面与男性同工同酬,独立人格得到充分尊重,这使得新中国妇女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她们很快走出家庭进人社会各行各业建设领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成为建设祖国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但是传统性别教育并没有因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湮灭,虽然“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尊女卑”遭到空前批判,但家庭教育中,广大父母仍然沿用了某些传统观念的伦理思想、行为规范教育子女,所以在教育子女时,常常情不自禁地说:“你是男孩要如何……,’或“女儿家怎么样……”。应该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性别教育与封建社会的性别教育有其本质不同,它摒弃了封建社会妇女卑下依附男性没有人格的糟粕,而只是沿袭了男女不同的行为标准和应尽的家庭责任。新中国的女性既有社会地位,独立人格,又不依附于男性而尽量担负自己的家庭责任。这对建国后家庭社会的安定祥和及人的心态平衡起到积极稳定作用。

  八十年代后,迎来了中国政治经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对外开放,西方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的渗透,随着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和新领域新行业的诞生,尤其是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脑体劳动差别日益缩小,人们的生活观念日益更新,使得许多工作领域内男女体质差别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某些领域中,女性比男性不仅毫无逊色,甚至更出色地利用了自身优势而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还有女子不如男的意识,女性还多多少少有依附男性的思想,那么这种意识与思想在现代社会竞争剧烈甚至残酷的形式下已荡然无存。女性既不依附男性生活,又追求自身人生价值。为了满足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需要,女性就只有把自身从文化到行为观念进一步武装起来,到社会上参与竞争。由此造成了现代社会的所谓“阴盛阳衰”。加之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父母对子女不得不一视同仁,而目前女性找工作的困惑已为世人所知,所以越是女孩子的父母,优患意识越浓,也就越感到教育女儿的责任重大。因此在对女儿的教育中,不仅加强了知识、技能的教育,更注重对女儿独立意识的教育和坚强勇敢个性的培养。"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现代女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与以往历史时期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具体表现在:

  1.现代女性和男性一样,注重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追求人生境界的完美,在这些方面女儿已不让须眉。

  2.现代女性的家庭观念日益淡漠,她们并不认为女人应该比男人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既然在社会分工上男女差别日益缩小,那么在家庭劳作上也就不应该再有男女不同。因此现代家庭更多的情况是责任共担,义务平等,夫妻情感则是能和则和,不和则离。

  3.受现代性别意识和性别教育影响,男女个性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性别教育注重培养女子温柔贤良,文静娴雅,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的个性。男子则注重培养其刚毅果断,勇敢顽强,豁达开朗,唯我独尊的个性。但在现代工作领域和生活过程中,女性要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理想,通常比男性需付出更大代价,这就造就了现代女性不仅甩掉了传统女性个性,而且兼有了传统男性个性,不但兼有而且使男性个性在女性身上体现得更充分,更深刻,使现代女性的个性变得极为复杂,因此给现代女性个性下定义极为困难。我们可以感受到现代男女除了性征不同外,其它方面几乎找不到差异,男女似乎真的一样了。

  这种现象说明了现代男女性别意识的淡化,由此导致现代家庭及社会普遍忽视性别教育。笔者认为忽视性别教育将产生如下弊处。

  1.由于现代家庭普遍忽视性别教育,男女儿童从小缺乏性别意识,这使得男孩个性越来越缺乏阳刚之气,女孩则失去了值得骄傲的阴柔之美。这就成为传统文化的阴阳不分。男性和女性从特征上看应该如传统理念所描述的那样,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就象宇宙中的苍天与大地,男人为天、女人为地,或者象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男人是太阳,女人是月亮。在太阳的光辉照耀下,大地滋生出万物。如果宇宙间阴阳平和,则乾坤朗朗,万物繁荣茂盛,如果阴阳失和,无论哪一方盛衰,都将导致风雨雷电,甚至大地的分崩离析,而祸及自然万物。因此就自然形态而论,阴阳无所谓孰轻孰重,阴滋生阳,阳温暖阴,无阴就无谓阳,无阳就无所谓阴,他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人类社会同样如是,如果男女性都失去了应有的个性行为,变得男女“无别”,那么人类社会也会和自然界一样变得动荡不安。

  2.《服务导报》1998年7月9日载一则报道。文中叙述一对美国年轻夫妇带着3岁的儿子一起外出。走到大门时,母亲站住不动了,他的儿子从后面跑过去,双手吃力的拉住门把慢慢地把门拉开,只见其母看也不看儿子,昂头径直穿门而去。文章作者问他们为什么让小男孩开门?父母说他是个男子汉嘛,应该学会照顾妈妈。一个年仅3岁的孩子就要学着照顾妈妈,其理由仅仅是,他是男孩子。因为是男孩就要勇敢,就要有责任心,就要照顾女性。据这对美国夫妇讲,美国家庭都这样教育男孩,从小就有性别意识,有女士优先的教养。由此可见美国社会女士优先的文明之风,是从小进行性别教育的结果。而中国社会由于传统文化讲男尊女卑,现代文化强调女性意识,由此导致男性在思想观念上越来越屈尊女性,在道德行为上越来越不尊重女性,女士优先的文明行为在中国难得一见。

  3.由于缺乏性别教育,家庭关系渐渐失衡。现代男性既不能象传统要求的那样担负家庭生活的全部重任,又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对家务劳动、教育子女等一系列家庭问题缺乏责任感。因为传统文化中教育子女、家务劳动都是女性事务,男性是不做的,这就导致现代职业妇女,在外要干和男人一样的工作,在内还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作,体力精力都难以负荷,由此使女性心理失衡,导致夫妻关系失和以至破裂。据有关调查认为,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女性普遍认为男性缺乏家庭责任感和家庭观念。

  4.性别意识、性别教育的缺乏,导致了现代社会男孩性情内向懦弱,女性性情暴决专横的倾向。女孩自幼就有向男孩挑战的意识,战胜男性征服男性成了现代青少年女性的主要性意识流。在争取个人名利得和与异性交往过程中,现代女性青年往往比男性青年更为激进,更为张狂和放肆。这对人性的文明和社会的发展都有弊无利。

  5.由于性别意识偏差,导致女性个性扭曲违法犯罪的事例屡见不鲜。例如美国芝加哥的伊里诺大学,有三名少女竟施用暴力企图xx一名男生。据调查,现代女性青少年性偏离行为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性违法犯罪现象也较严重,尤其是少女犯罪剧增,在女性犯罪中少女占70%左右。女性犯罪率提高也是现代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中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也有必要融人性别角色教育及性别意识教育的内容、使儿童们从幼年时代就懂得男女不同的性别角色以及不同的性别角色应该有什么样的角色行为。在进行性别教育过程中,性别意识教育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对儿童进行男女性别角色教育。例如男女性格教育、角色行为教育及气质形象教育。通过性别系列教育,意在塑造文明社会男女不同的性格、角色行为和气质风范,使男性和女性在角色形象的基础上各领风骚,更好地表现自我。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更为科学和文明的世纪,文明社会的男女在精神上是互通的,在行为上是互重的,在个性上是有别的,在情感上是共享的。我们希望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性别教育,让男性和女性充分认识各自与生俱来的性别差异,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认识男女性的互补性、共和性,从而造就文明社会男女更融洽友好相处,在更高精神境界层次上,造就新的男女平等意识。这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浅谈性别教育】相关文章:

浅谈教育的价值03-31

浅谈中国的教育06-11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中汉语道歉语的性别差异03-01

浅谈教育论文写作12-04

浅谈爱心教育的艺术03-06

浅谈生命教育的论文06-27

浅谈“教育云”空间03-30

浅谈师德教育范文12-06

浅谈环境的教育价值06-01

浅谈小学教育的论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