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14 16:07:06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教育教学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1

  摘要: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效果一直存在着相对疲软的问题。其原因反映在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课堂教学方面,主要表现为不接地气、说理空泛等方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并提出了“四步教学法”在大学生人生观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结构及创新之处。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四步教学法

  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始终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大量的经验和研究表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效果多年来一直不尽如人意,这其中存在着很多原因,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方法问题,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众多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在方法上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体悟和实践不足。第二,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衔接不紧密,各自为战。第三,辅导员、心理咨询等工作跟进不主动、不及时。从这几个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主要载体的课堂教学,并不具备能够吸引学生的创新性方法,这可能是制约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效果的最大瓶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总结出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的“四步教学法”,初步教学实践表明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四步教学法”在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的基本结构

  根据数年来的教学经验,结合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我们认为,要提升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用性,首先要深入了解及准确把握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着的思想和行为层面的问题和困惑;然后,将这些问题和困惑与人生观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对比,寻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接下来,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将人生观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进一步系统化、条理化、模块化,以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对问题解决的需要;最后,按照新的内容结构,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完成学生对人生观教育实用性的需求。具体如图1所示。

  (一)提出问题

  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把握了大学新生普遍具有的思想和行为问题。这些主要的问题包括:缺乏方向感、无聊、人际交往障碍、对未来就业形势的恐惧、情绪起伏大、爱情观不稳定,等等。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具有相当强的跨年龄稳定性,也就是每一届大学新生几乎都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因此,大学新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实际问题是相当多的,而且的确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这就为我们的人生观教育的介入和科学干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联系

  将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这些思想和行为问题与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人生观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其实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第一章“理想”这一部分的内容,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则可以用来解决大学生缺乏方向感和无聊等问题;第三章“人生目的和态度”这一部分的内容,由于主要教给大学生正确的“观”,即看待事物的正确看法和态度,因此,可以用来解决大学生由于认知错误而导致的消极情绪问题,并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第四章“道德”这一部分的内容,则可以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的问题;第五章“品德”这一部分的内容,则可以解决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的恐惧、爱情观不稳定等问题。可见,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关于人生观的内容,实际上与大学新生存在的很多思想和行为问题都可以产生紧密的联系,关键在于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使这种联系显化,并变成大学生普遍可以接受的教学内容,在人生观教育课程中传授给大学生。这就是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工作。

  (三)结构调整

  根据教学经验发现,在大多数大学新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缺乏方向感。因此,将“把自己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切入点和主题,使整个教学体系的内容围绕这个中心服务,是非常合适的,最容易引起大学新生的共鸣。我们通过对大学新生存在的思想和行为问题进行了解,再细致联系思想道德修养教材,将教材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模块化为三个部分:树立明确的目标、培养做人的智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把自己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使学生充分明确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主题是什么,以及究竟应该如何去做。其中“,树立明确目标”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中“绪论”和“理想”部分为基础“;培养做人的'智慧”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中“爱国”“信念”和“人生目的和态度”部分作为基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中“道德”和“品德”部分作为基础。

  (四)教学落实

  根据第三步中制定的计划,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便可以按照这三个模块进行系统教学。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都要以大学新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实际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出这一模块中的教学内容,并以充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最终目标。例如,在“树立明确的目标”模块中,我们首先向学生提出最近是否有这样的问题:每天似乎都很忙碌,但却不知道自己都忙了什么;学不进去,即使在宿舍待着也时常感觉到无聊;面对学业、社团、学生会工作和兼职四种发展方向,不知道如何科学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等等。这些问题通常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我们阐明,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如何帮助自己树立起科学的目标和理想、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从而彻底摆脱迷茫感和空虚感,就是我们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们不仅会对整个学习过程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且也会真正从中学会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最终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的状态。

  二“、四步教学法”的创新性

  “四步教学法”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原理,以当下前沿的跨学科视角认识和把握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在保证其理论性和原则性的前提下,使原本结构零散,缺乏明显内在联系的各部分教学内容具有了高度的统一性和逻辑性,同时,使抽象的课程原理变得更为立体,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实用性。这不仅极大丰富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从根本上拓展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教学视野,对传统人生观教育教学方法理论中所存在的固有问题做出了重要突破。

  参考文献:

  [1]胡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心理学方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xx(4):20-22.

  [2]施爱民.提高高校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心理学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xx(6):36-37.

  [3]彭付芝.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北京教育,20xx(11):54-55.

教育教学论文2

  摘要:电大开放教育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方向上定位于学校教育方向,使学生具备专业化的小学教师素养,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培养人才,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本文针对电大小学教育专业写作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进行论述,阐述了小教专业学生写作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写作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培养;小学教育;写作;教学实践能力

  一小教专业学生写作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教专业学生作为基础教育人才的重要储备军,是即将走上讲台的准教师或已经进行教学活动的老师,自身的知识深度和教学能力对日后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影响,电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会进入小学进行教学,写作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老师自身的写作水平和教学能力就决定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写作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知识的吸收和拓展,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与感悟,更需要培养学生以一个教师的身份进行预演的能力。电大小学教育专科学生基本属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正在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师或正努力准备成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因此相对高校师范生,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基础和理论结合实际的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模式,熟知自身教学风格。时代在前进,写作素材多样化,学生需要审时度势,顺应时代的发展,将自身已备的知识库融入与时俱进的世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运用于实际教学的实践能力。

  二写作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一)转变思路,树立全新写作观

  从目前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写作理论架构不合理,写作教学过于偏重理论知识教学,而轻视实际写作能力培养,由此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要转变思路,重新确定写作教学观念,把写作教学与知识积累、人格培养、写作能力培养作为写作能力培养重要教学内容。以强化学生的人格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使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知识积累是基础、写作能力培养是根本,人格培养是过程,写作教学能力是目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教学实践能力,就要摈弃专注写作教学理论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观,把知识积累、人格培养、写作能力培养这三个方面作为写作教学的整体来定位写作教学目标才能达到写作教学培养的效果。电大小教专业的学生要构建出自身合理的写作模式,然后将这种模式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摸索出适合班级学生的.写作教学途径,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要教书育人,先执笔能文

  写作教学是对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教学难点。而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写作教学能力培养还缺乏实践探索性,课堂教学方法缺失点多,效率不高。欲教于人,必先自通。因此必须提高其本身的写作水平和构建自身的写作教学框架。只有自身拥有较高的写作水平,有很深厚的教学资源,才能够有满意的教学结果,只有投身实践教学,才能查缺补漏。写作不只是组织文字表达的一个结果,要培养小教专业学生的写作教学能力,更要求教授他们将写前、写中、写后协调统一,扩展素材积累,明确写作核心,注重文后点评。分析明确写作的核心,准确把握好主题走向;创建课后交流的平台,师生共同课后好交流;注重课堂课后的练习,锻炼学生随手写能力;评讲出学生优秀作文,提炼出亮点进行共享;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引导学生全心学习。

  (三)教学做合一,训练写作素养,培养指导写作能力

  从事写作教学的学生往往不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培养所教学生的写作能力,故而指导出的写作作品往往空洞乏味、毫无生命力可言。要想获得较高的写作教学能力,需要多读、多思考、多感悟,才能获得才、胆、识、力、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学做合一。在生活中,对于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认知影响说是教。只要做到教学做统一就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写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小教学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素养。1。培养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培养阅读能力是写作教学的先行军,是写作的基石,没有素材的积累,没有基础的铺垫,谈不上写作教学。在现阶段的很多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个基本点,因此学生的写作无从下笔,一提写作就抓耳挠腮、唉声叹气,很多的作文内容空洞、枯燥无味,要么肤浅幼稚、蜻蜓点水。学生这种难于表达、不擅表达的状态根本在于头脑中缺乏素材。因此作为小学教育的学生不仅自身要大量积累,也要要求学生拓展阅读。大量地阅读,不仅可以发展语言,积累知识,丰富感性认知和想象力,更能够让学生视通四海,思接古今,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建立起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科学化、多元化的阅读指导。2。把握兴趣的激发和提升。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如果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他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一切教学都将事半功倍,学生的写作也将游刃有余。因此学生除了系统化的阅读拓展,还要在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下,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注重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要做好写作教学,教师一定要教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真心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大事小情。生活是感悟的发源地,对于写作必须观察生活,没有生活,写作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教师要让学生的写作面向生活、走近自然,用灵敏的视觉去观察、捕捉、体验周边的点点滴滴。小学生的视角是纯净的、更是独到的,罗丹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故而教师要引领学生让他们将观察到的生活写出属于他们的内心感悟,平日可以通过随笔、周记的形式来加以练习。写作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精髓。小学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阶段,老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从看图说话到话题作文,学生必须经过无数次的训练,才能进行独立写作。老师应该注重课中课后的练习,题材无处不在,锻炼学生随手写作的能力注重生活的观察与感悟。4。着力情感的升华与展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写文,方能引起心灵共鸣。随着课程实践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位一体目标体系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第三位目标进入教育教学,备受社会关注。作文是情感的载体,而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探寻新方法,才能培养孩子多“情”善“感,有真情才有栩栩如生的作文。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池塘没有了水,不成其为池塘了一样”。而作文则是流淌着情感的表述,是充盈着丰富的爱的再现,离开情感和爱的作文,就如离开池塘的鱼儿,毫无生命力可言。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爱浇灌于整个教学过程,用情感浸润课堂,用真情演绎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抒情达意,表达自我。

  (四)适用技巧,重视评阅

  作文中,点睛之笔往往能给作文带来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在学生积累了一定写作知识之后,务必要指导学生在文中运用写作技巧让整篇文章灵动起来。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可以采用多种叙述方式,写作顺序,写作手法等等。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他的精神产品,一定要从整体训练出发,全程独立完成选材、命题、文章构思、语言表达、修改文章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文的评阅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实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在这里,可以查缺补漏、取长补短、反思进步,摘录经典,交流美文,因此教师一定重视文后评阅。可以采用各种评阅方式,如交换评、小组评、轮流评,教师主导整个过程,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对自己精神产品的欣赏之中。促使学生爱上作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叶圣陶曾说过: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展示给人们知道,将无形的思维化为有形的表达,练就一篇好文章,必定少补了平时的练笔。指导学生写循环日记、随感,笔记等,可以是一篇叙事文,可以是一段心情杂记,也可以是一句感悟,利用各种机会训练学生的写作。注重小练笔,收获大精彩。

  参考文献

  [1]孙文。夯实读写教学,提高写作能力——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xx,(05)。

  [2]俞建新。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1998:(02)。

  [3]绳传东。浅谈应用写作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1999,(11)。

  [4]张勇,漆国江。浅析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策略[J]。新校园(上旬),20xx,(5):114—115。

教育教学论文3

  “美术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是我们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理想追求,是当前深化美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问题美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美术的机会。同时,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美术素养,体会到美术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美术的魅力。

  一、架起课本与生活的桥梁,是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现行的初中美术教材编写遵循了“生活的逻辑”,试图以学生的眼光看世界,在内容上彰显“生活气息”,与学生的联系也更为密切。这个变化给了教师更多的教学自由。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提供相应的生活情境,再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图像表达,学生会自觉地进行观察、感知、思考,理解图像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手绘图像的知识掌握是在自然、自愿的基础上获得的,并且成功的发现让他们激动不已,会有一种如梦方醒的兴奋。学生原有的.模糊认识或错误判断在生活实际中得到了矫正,所学知识也必将被自觉用于生活。正所谓:“课堂知识需回归生活经验,课堂理性要达成实践智慧,课堂情感需贯穿生活感悟。”

  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是实施美术课堂生活化的关键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把比较抽象的美术概念如构图、色调适当变化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原动力,生活中的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出课题,学生会觉得美术知识实实在在存在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术,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

  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讲解色彩知识,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什么是色彩的冷暖,估计没人愿听。但如果教师结合人们的衣食住行提出:“相同样式的箱子,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深色的重?”“喜庆的场合,人们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才不致失礼?”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会感到美术知识存在的价值,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校园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去实践。由于校园活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多彩的活动为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贴近学生,学生感到熟悉与亲切,会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3、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手段于一体,能够对真实情境进行再现和模拟,突破现实条件的限制,生学生获得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丰富的资源展示和多角度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三、开展多维互动的交流,是实施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手段

  多维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学环境、手段之间的互动。美术课如果寓教于相互交流互动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开展体验性学习,进行开放式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广告设计》一课中让学生分组组建广告公司,设计广告招贴,制定活动方案,创设产品展示会,模拟生活中的广告招标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是经理、客户、设计人员、产品推销者,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和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学生知道了除教师、课本以外,还有很多获取知识的渠道。这中间主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环境的互动,在民主、活跃的学习氛围中,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多元展示与综合评价是实施美术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平台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学生的思想态度也必然反映其中,美术课学习的实际效果是学生学习后最想看到的。学生是否能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同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价有密切关系,多元化的成果展现与综合评价是学生智慧生成的外在表现。

  1、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现,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途径。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学生作业是学习成效最快而直接的反应途径,是教学有效性的外在体现,也是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诊断依据。因此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根据学生需要作业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考虑学生的“双基”,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充分激发学生的作业动机,使学生能将所习得的美术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要鼓励学生自己多种渠道搜集生活中的美术问题,运用所学知识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元化解决问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逐步养成从生活中认识美术、感受美术的习惯。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除当堂展示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壁报、展示宣传栏、教室外走廊,以及举办作品展方式进行。当然,展览学生的美术作品,不等于就展示了他们的全部学习成果。

  2、综合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反馈的主要途径。美术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检验课程目标达成的衡量标尺,它能让学生清楚自己学习的效果,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总之,作为初中美术教师,更应加强教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融合,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让初中美术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

教育教学论文4

  一、信息化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1.教师过度依赖于信息化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物理教师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教学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利用信息化技术的目的是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他们认为应用信息化技术,节省教学时间,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进而致使很多物理教师过度依赖于信息化技术,甚至有些初中物理教师一整堂课都是利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导致教学模式由以往人的灌输,转变为机械式的灌输,违背了新课改的宗旨,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些初中物理教师依赖于互联网技术,根据教学内容,上网收集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素材,生搬硬套的使用这些教学资源,使得教学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2.学生过度依赖于信息化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由于过度依赖于信息化技术,学生会不愿意抄写笔记,或者利用高科技手段,如录音笔、摄影机等,录制课堂教学内容,以用于课后的学习,这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物理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创新方式

  1.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初中物理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但是,许多中学不重视物理实验课,再加上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实验室的投入不足等因素,物理实验的开展,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师,开展模拟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物理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和掌握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注意事项等,提高学生的物理感知能力,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2.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物理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具有便捷性、互动性的特点,能够提供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有效的筛选教学信息,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3.利用信息化,提高物理教师的执教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指导的地位,学生则处于主体的地位,因此,物理教师应该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信息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技巧,用多媒体,播放、展示教学内容,合理监督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4.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物理教师是只注重自身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平台,推荐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物理内容,扩宽学生的物理学习的渠道,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选择物理教学资源,科学制作物理教学课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论文5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

  在我们新课改之后的课本中增加了很多实验课来增强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这些实验课的成功与否则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质量,但是目前有很多学校都只是象征性的做一个实验,这样的话讲台下面的学生很难体会到整个实验的真正意义,不能进行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因为距离实验物体还有一定的距离,也无法更加细致的进行观察,像一些计量器具,例如弹簧秤、天平或者刻度尺的读数,这些实验距离远了无法有效细致的观察。但是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设备之后将实验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之后,讲台下面的学生就可以更加细致的观察到整个实验的过程,而且儿童对新奇事物有着天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更有积极性。例如在数学课中讲到《圆》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做出车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将出轮做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多边形来观察车辆行驶时的状态,除了圆形外的其它形状车轮必然是出于高低起伏的状态,然后在把满足这些车轮条件的路面展示给学生看,通过这些动画来给学生讲解圆的一些性质,还可以通过一些著名的画作来说明圆的美感。另外,在小学一年级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时,多媒体教学也有着很出色的表现,例如简单的识数、简单的加减法可以通过多媒体用实物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年纪太小,抽象想象能力不强而影响接受知识的速度,并且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视野的拓展也有很大的作用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学生的视野都不够广阔,因为小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强,一些老师讲的`新鲜事物都不能理解透彻,但是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就能够更好的来理解。例如老师在讲卫星的原理与功能一课时,学生没有见过卫星所展现出的强大功能,不知道卫星究竟能干什么,我们用多媒体来展示出卫星定位功能,学生亲眼所见之后就会对这一技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将其中的原理与作用讲解清楚,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把这一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这样学生也会非常活跃,如果理解不够透彻的话容易对学生的知识产生误导,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就最大化的避免了这一现象。

  3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人的个性发展不仅依赖于人的先天素质和外部环境,还依赖于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会有偏科的现象,具体分析下来其实就是学生对不同学科感兴趣的程度不同。如今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讲课,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或者创建一个情景来对问题进行趣味性的讲解,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趣味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了提升,对知识的思考也会更加积极、活跃,这对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多媒体技术可以使问题明确化,具体化,可以更好的与之前的知识进行融合,将知识点更加生动的展现出来,对学生解决问题有很大的益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想象以及表达,将填鸭式教学变为兴趣诱导式教学,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地球上有什么》一课中,原来只能用文字或者少量的图片来表达,有了多媒体技术后,我们可以在网络上下载大量的图片来对学生展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物种,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温度,这样可以很好的使用网络资源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4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信息易集成,易展示。在传统教育中,老师很大一部分时间都用在板书上,有时候一道数学题要写五分钟,这五分钟对课堂的宝贵时间来说是极大的浪费,这样就需要学生用课外的时间去夯实学到的知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加大了老师的体力消耗强度,如今我们合理利用多媒体的易集成和易展示的优点就可以避免这一现象,有的题只需要在多媒体上展示出一段图片或文字就可以让学生看到,各种解题步骤和思路也可以在多媒体中展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就会产生更大的积极性。

  5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实例问题,例如描述一个物体的快与慢、动与静、远与近、虚与实等状态,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很难通过老师用语言或静态图画的描述去理解问题,这对学生学习会造成很大的困扰,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开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的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辨的困难;丰富学生的联想,减少学生联想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将这些问题讲述的更加生动,便于学生思考,理解问题,降低学生的思维障碍,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结束语

  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环境中,一定要对新鲜事物进行一些尝试,有很多新兴事物都可以解决从前很难解决或者很麻烦的问题,我们在小学生教育工作中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就解决了课堂中板书时间长、语言描述小学生难以理解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所以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多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这不仅解决了一些问题,还可以更好的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以达到对知识深层理解的层次,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了就更容易与老师进行互动,增强课堂的活跃性,使我们的课堂不在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

教育教学论文6

  一、舞蹈教育的功能

  (一)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

  舞蹈艺术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文化教育,它通过韵律和节奏动作等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舞者用身体语言传递精神主旨,从而起到净化心灵的功效。舞蹈艺术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可以说,舞蹈能够超越表层的艺术美感,帮助人们体悟内在的艺术魅力,所以舞蹈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美育功能。舞蹈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肢体动作的表达,达到强健体魄、培养动律感的教学目的。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常规的形体训练,形体训练能协调好力量和肢体在平衡性上的关系。在跳舞过程中,舞者的心灵与行动实现协调统一,进而展现内心世界。舞蹈在强健身体的同时,能够激发舞者的艺术创新思维。跳舞伴随着有节奏感的音乐,舞者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激发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做出与音乐情节相契合的舞蹈动作。舞者在跳舞过程中不单单要表现美,更要缔造美。

  (二)舞蹈教育的创新功能

  “往往最自由的身体表现出的是最高度的智慧”,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需要肢体动作和大脑思维之间的相互协作,学生通过对动作的把控和节奏的感悟,使整个大脑思维得到训练。同时,舞蹈能够触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舞蹈的本质就是在音乐中完成人的大脑与身、心灵之间的统一行动,并且要用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去启发智力、拓展思维。

  (三)舞蹈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分量的一部分,是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路径之一。舞蹈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舞蹈中练就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环境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自信度,学生在表演时如果得到他人的认可,能够极大地提升其自信心;在集体舞的排练中能够锻炼和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有助于锻炼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舞蹈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尽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无疑是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一种心理范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形成,舞蹈教育有助于缩短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化的周期。

  二、舞蹈教育中体现的审美教育

  (一)舞蹈教育完善人的品格

  审美教育中蕴藏着人类最本质的对真、善、美的渴望,审美教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范式、道德追求、价值观的同时也陶冶着学生的情操。舞蹈的审美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并且无形中引领着学生进入更加高尚的审美境界,从而完成对人的品格的塑造。对优秀舞蹈作品的鉴赏能够影响学生品格的塑造。学生通过鉴赏和了解优秀舞蹈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获得道德评价标准,从而区分善、恶、美、丑。在领悟转化阶段,学生将舞蹈作品中正义、美好的思想转化为激励自己的能量,参考作品中高尚的人物形象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剖析,逐渐塑造、完善自身的品格。

  (二)舞蹈教学陶冶人的情操

  舞蹈本身就是一门源于“情”的艺术表达。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能够让学生获得内心深处的愉悦,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舞蹈训练课上,教师可选取大量的与舞蹈主体、风格以及动作样式相匹配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与动作相配合的美感,从而让学生有意识的领悟无论在舞蹈训练还是表演中,某个舞蹈动作或组合要想完美发挥,重要的是找对曲目的曲风、节奏、韵律。舞蹈教学实践证明,与动作组合相统一的风格音乐能充分抒发与之相应的思想情感,这样的乐曲能更好地触动学生的感情。

  三、审美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审美教育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知识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力量与柔和、动作与内涵紧密结合的艺术。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基本的动作要领、技巧,还要引导学生体悟每个动作,体会动作原始发生的初源,体会舞蹈音乐发生的背景、描摹的状态环境,这样才能赋予舞蹈动作以生命和灵性。审美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师教授知识、指导动作技巧、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作为一种行动和思想指南,指引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渴求知识,武装并充实自己,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令自己的知识更加饱满。同时,基于一定审美基础上的探索也会增加学生对自己人生坐标的拷问,在关照客观事物的同时,将思索的重心转向自己,从而发现并提出各种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又需要学生进一步的探索和追寻。

  (二)审美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将多门学科融合在一起,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具体体现。我们强调在日常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舞蹈教学正是开展美育教学的很好途径。以审美教育为基础的舞蹈教学作为开展美育的重要形式,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是以舞蹈动作为媒介展开的,通过对这个媒介的审视和细读,会唤起学生更多的艺术灵感,使学生渴望通过了解并掌握更多的舞蹈知识来回应自己所欣赏的舞蹈,以求心灵和精神上的共鸣,进而获取关于审美的独特领悟,提高审美能力。舞蹈教学中开展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视野,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建立自己的审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舞蹈教学的发展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寻找属于自己的审美体验,在这种新的认识中重新审视自己,提升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境界,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乃至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教学论文7

  【摘要】在最近几年来,社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成为人才,一方面要几倍一定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计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进行中职的会计教育时,要按照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教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就要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下面是笔者的具体分析。

  【关键词】职业能力;中职会计;教学水平;专业化

  在进行中职会计教育时,要保证其教学质量,让学生们的专业水平提高,就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里,教师的职业能力对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学习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推动会计教师团队更好的提高,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进行的具体分析

  一、现在的中职会计教学中的问题

  (一)传统中职会计教学模式落后

  从现在来看,我国的中职院校会计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教师在进行会计教学中没有指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具体的教学模式也很难和时代发展相适应,整体教学质量比较差,因此,学生们在未来的工作里没有一定的专业能力,逐渐被时代发展淘汰。尽管我国现在加大了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视力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里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其中比较关键的就是很多中职会计教育的教师没有使用先进的中职会计教育模式,依然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很多教师没有充分的关注学生,导致知识的更新上存在问题,学生们不能很好的学习具体的会计教育知识。

  (二)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

  从现在来看,很多中职会计院校在进行教学时片面的追求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价值。在相关的中职教师进行教学时,把自己掌握的会计知识一股脑的传递给学生,没有对具体的知识进行实践教学,而现在的企业会计工作中都是以实践为主的,长时间这样下去,学生们缺乏进行实践学习的能力,不利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提高市场分析能力,导致学生未来的工作受到影响,所以必须加大中职教育会计教学的改革力度。

  (三)中职院校会计教师职业能力不高

  从目前来看,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比较差,很多教师仅仅懂得一点理论知识,对于会计实践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很难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里。对于一些中职院校来说,其教师没有很高的学历,在毕业了以后,自身也没有会计工作经验,加上缺乏良好的培训,导致教学整体水平比较低,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

  二、教师职业能力在中职会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中职院校的会计教育教学存在很多不足,不过,到底进行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有什么意义呢?

  (一)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有利于让师生关系更和谐

  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里要意识到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们学习的引导者,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总体的中职会计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必须加大对于会计教师的培养力度,让整个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素质更高,在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背景下,教学质量也得到大大提高。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实现信息化和电算化,因此,会计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可以很好的学习新鲜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实现会计教师自身的价值。

  (三)培养教师的职业能力有利于推动中职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事实上,会计专业的教学并不简单,必须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因此中职的会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市场观察能力。在实际的会计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同时做好实践学习。通过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里应用一些学习到的知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有利于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中职会计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能力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有关的各个方面都在变化,所以,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更新能力,对于教学内容做好更新,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有利于中职的会计教学。在很多中职会计教师上课时就参考一本教材进行教学,导致整体的知识面比较狭隘,教育出来的学生不能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中职会计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可以让教师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进一步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有利于为整个中职会计教学做贡献。

  (二)引导中职会计教师之间的合作,实现共同进步

  在学校内部中并不是所有的会计教师都没有实践经验,所以要让教师们进行合作,取长补短,可以让丰富实践经验和丰富理论知识的教师进行合作,这样可以实现两者的共同进步,对于专业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为会计教师提供实践平台

  和其他的行业相比,会计行业是由一定的特殊性的,会计工作会牵扯到一些和企业命运息息相关的秘密,所以很多企业对挂职的教师加大了考核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院校要多多和企业进行沟通,实现和企业的长期合作,相关的教师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进行锻炼,有利于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四)加强中职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对于很多中职的会计教师来说,自身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中职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参加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让教师们多参加一些专业的考试,然后选拔一些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实践经验学习,借助现在的网络途径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另外,学校也要加大对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支持力度,为整体的继续教学工作提供保障,实现整体教育的制度化,同时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进行培训时要调整会计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创造接受继续教育的良好条件。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现在的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相关的中职会计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里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构建和学生良好的关系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会计理论教学和会计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文章通过分析现在的中职会计教育教学里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分析了教师职业能力在中职会计教育教学里的作用,研究了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措施,为相关的中职会计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晓燕.教师职业能力在中职会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J].才智20xx,12(28):53.

  [2]谢小华.浅析教师职业能力对中职会计教学的影响[J].考试周刊,20xx,10(58):173—168.

  [3]周纯江.中职创新教育与教师创新能力[J].管理教育,20xx,(9).

教育教学论文8

  一、引起兴趣学习法

  学生一般对计算机的某些功能比较感兴趣,比如说,男生一般喜欢计算机上的游戏,而女生一般喜欢计算机上的电影,因为女生喜欢看电影,因此,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学好计算机

  告诉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优点,让学生不仅喜欢游戏、电影,还对计算机其他功能产生兴趣,引起好学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计算机的快乐,学习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学生的兴趣一般都聚集在一些新鲜事物上,所以说想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合理改善讲课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进步,节节高升。

  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第一步,让学生充分喜欢上信息技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之后,给学生放松的时间,让学生看看电影,玩玩游戏等等。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自己有想学信息技术的想法

  这样学生才能全力以赴,另外,教师要对他们的努力给予表扬,这么做既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接受所学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二、教师直接讲解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直观地演示学习内容,让学生总体把握学习的要素,自己练习,并指导学生如何记住容易忘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计算机,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如果遇到不懂或者不会操作的问题,要及时询问教师。直接讲解法适合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当然并不是说直接讲解法不能教授实践操作,而是说相比之下讲解理论知识比较有目的性。

  目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普遍运用直接讲解法来教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教授理论知识可以使用直接讲解法,而教授实践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掌握操作技能。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学习压力也比较大,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有特色地讲课,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听进去。这样教师通过对资料的搜集、筛选、归纳,制作出具有创新意识的网页

  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些新的认识: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娱乐,还可以办公。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直接讲解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让信息技术教学更加完善。

  三、信息技术两两对比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两两对比法,让学生发现两者的不同,并将其记牢。两者不尽相同,可以对比记忆,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

  使所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所学知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应该得到改善,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善于创新,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新感受。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做到语言精练,并且让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才会让教师与学生感到轻松自如。一堂课中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后,可以在剩余的时间里给学生讲解一些相似的应用

  给学生讲解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记牢。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两两对比法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好,信息技术两两对比法是一举两得的举措,充分运用到信息技术操作之中,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无论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只要是能让学生进步提高,就可以采纳。两两对比法可以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所以说,使用信息技术两两对比法还是比较有优越性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自己认识不足,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听讲,让学生自己感兴趣

  寻求学习的乐趣,学生才会真正地学好信息技术,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这是最为重要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上课认真听课,课下及时巩固,相信学好信息技术不是梦。

  参考文献:

  [1]张世明.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方法研究,20xx,21(5):56-61.

  [2]张筑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反思[J].教学研究,20xx,18(5):16-22.

教育教学论文9

  一、高校教育学专业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重叠,缺乏有效的教学时间

  相对其它学科而言,教育学的兴起时间比较晚,近几年国内的教育学才发展得比较迅速,出现了一个专业教材不断诞生的高潮,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第一、很多教育学专业教材的内容都相差不大,没有自己的观点,缺乏创新性;第二、与教育学专业的分支学科相匹配的教材出现内容大同小异的现象,如教育学和教育哲学这两门课程中很多内容都是重叠的。有些内容的重叠是因为知识的相关性,是必要的,但这就要求各学科之间要进行良好的教学沟通,杜绝课程内容的相互重叠。

  (二)功利性取向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由于当今社会就业难的问题,所以很多学生从一进入大学就在担忧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因此,很多学生还没有开始真正接触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就已经在担忧毕业后是否能成为教师,除了当教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就业机会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很多人就在思考,如果毕业后不能成为教师,那现在学的专业知识以后就排不上任何用场。学生这种功利性的心态会为其日后的学习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学生在入学之初便为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而担忧,这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所致,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学生处理不好这种情绪,功利心太过严重,则会处于迷茫无助的状态,更严重的则会丧失学习的激情和热情,这必然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如果教师也有同样的疑惑,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单纯地看作是安身立命的手段,那么基于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功利性,课堂教学必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三)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离不开优秀的专业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各高校教育学专业的教师都有比较高的学历,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很大的比重。但受到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教师把学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科研项目的进展等一系列与个人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放到了第一位,致使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成果。

  二、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

  (一)重新设置课堂教学内容

  从社会需求而言,教育学专业需要培养具备高新知识体系的优秀人才,从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言,其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专业面的全能型人才。学校对于专业课程的调整应该紧紧围绕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要脱离传统课程所遗留的影响,勇于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敢于创新。在依据本校实际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对传统课程进行适当地修订,选择有助于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典型课程。学校设置课程时,不能简单地只考虑学科安排这一角度,还要结合课程目标、内容、体系等因素。学校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教育学专业课堂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二)精炼学科内容,增加有效课堂时间

  学校应该舍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本校的课程资源,把握整个教学体系,精炼每个分支学科的教学内容,从众多的教学内容中为学生选取精辟的教学课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了防止各个分支学科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复,学校除了要对课程进行精炼外,还应该组织教育学专业的相关教师进行课前的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各自的课堂内容,确定各自课程的教学重点,这不仅能有效避免各学科之间的重复,增加有效的课堂时间,还能保证学生所学内容的系统性及关联性。除此之外,教育学专业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这不仅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由于教育学专业的特殊性,其对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会对学生产生深厚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向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优秀教师,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小结

  综上所述,教育学专业不管是对于高校而言,还是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而言都十分重要,因此,各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

教育教学论文10

  摘 要:情感教育是从学生的身心感受出发来进行教育的教学模式,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就是教师以其独特的情感展现、语言激励、赏识教育等多种方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能,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感教育 开发潜能 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严肃的课堂氛围。这种严肃的课堂氛围,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常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和热情,并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耐心和信心。新课改后,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潜能,经过一定时期的教学,很多小学教师都发现,情感教育不仅可以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而且在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成绩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中的情感教育,要从小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才能有效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1.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去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小学生独有的儿童心理和年龄,决定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差。经有关心理学家测定,小学生对事物的关注时间,也就是其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因此要想让小学生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做到一直认真听课,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调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掘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去影响和感染学习,促使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

  2.以师生平等观去培养小学生学习自信的情感。心理学家说过,积极平等的师生关系能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小学阶段,小学生尚未形成对世界自我的科学认识,他们对周遭事物的认识基本来自老师和家长,因此,在课堂上,就形成了唯老师是从的心理,表现为对老师的惧怕,这种情感会严重影响其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小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为学习创造积极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养成师生间平等的交往观念。具体来说,要求教师要蹲下来,参与到小学生的交流活动中去,并在这一过程中,尽量满足学生情感、动机的需求,把小学生当做一个可以交流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赏识教育,以学习成果激励小学生再接再励。赏识教育很重要,它是指教师要以鼓励夸奖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程度上的.教学和赏识,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要首先给予压制和批评,而是给予一定的理解,避免直接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 4.合理适度的情感评价教育法,能有效激励学生课堂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内教学效果、课外学习活动表现、实践能力等与考试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给予客观、合理、适度的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以此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5.以“景”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培养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具体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有身临奇境之感。这种直观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去,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求知欲。

  二、小学数学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1.情感教学是新课改后国家对基础教育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新目标。当今的基础教育,不再单纯为了教学生学习知识和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成长阶段,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而情感展示是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表现,因此,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上的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严谨的学习态度及细致认真的生活态度,这是小学数学情感教育的体现。

  2.小学数学情感教育,有利于小学生提高其认知结构水平。小学生的认知结构不高,是由于其大脑的生理结构还没有发育到一定程度,因此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具有儿童的情感特征。但这种儿童情感特征和表现,又能反作用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促使其认知结构水平的提高。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大脑在学习中处于兴奋状态,提高其学习的效果。

  三、结束语

  情感教育,是新课标对义务阶段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小学数学教育注重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在当今基础教育阶段,已经成为优质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教育创新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强振宇杨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培养[J].江苏教育研究,20xx,(12)。

  [2]徐庆宁浅析如何将情感教育融入数学教学[J].小学数学教学,20xx,(5)。

  [3]黄潘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xx,(8)。

教育教学论文11

  1开设大学化学综合实验的意义

  通过各分支学科的有机结合与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国高等化学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专业化、专门化”的“窄、专、深”课程体系,化学实验的目的重在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技能的训练,人为地消弱了化学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渗透,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严重制约了高素质化学人才的培养。为了打破传统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旧模式,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渐进发展的新模式,各高校教师进行了深化教育改革的研究工作,编写了好多综合化学实验的书籍,发表了大量综合化学实验的论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9]。综合化学实验的内容大多来自于教师科研项目成果,学生通过综合实验领悟到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法,使得学生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2开设大学化学综合实验的条件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是完成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之后,在化学学科层面对化学知识、实验方法综合运用的一门实验课程,是高等教育本科基本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在掌握基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该类实验。教师在整个实验实施过程中起到引导和解惑的作用。引导学生按照实验题目准备必要的实验仪器和试剂,教会学生科技文献的查阅方法,让学生参阅参考文献列出实验的详细步骤,培养学生连接单元操作、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实验,拓展学生的科研思路,提高其科研工作能力。

  3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本实验以有机合成、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金属离子为主线,辅以物理化学中表面张力的测定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确定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有机化学实验中水杨基荧光酮的合成方法。(2)巩固物理化学实验中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及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的确定方法。(3)掌握分析化学实验中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离子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3.2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动搅拌器、三口烧瓶、回流冷凝器、加热套、721型(或722S型)分光光度计、pHS-3C型酸度仪。试剂:对苯二酚、乙酸酐、浓硫酸、无水乙醇、重铬酸钾、水杨醛。钼(Ⅵ)标准储备溶液:1mg/mL,准确称取0.1500g光谱纯MoO3于100mL烧杯中,加入10mL10%的氢氧化钠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使用时逐级稀释为1.00μg/mL的标准工作溶液;水杨基荧光酮(SAF):0.001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0.02mol/L;pH=1.8的KCl-HCl缓冲溶液。

  3.3实验内容

  (1)无机离子显色剂水杨基荧光酮的合成水杨基荧光酮的中文别名为邻羟基苯基荧光酮,9-(2-羟基苯基)-2,3,7-三羟基-6-荧光酮。水杨基荧光酮以其高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被广泛用于铁、铜、锌、钴、钼、铝、锡、锗、钨、锰、锑、铬、钛、铑等金属离子的测定中。在岩石、矿物、药物、食品、环境水等领域的无机离子分析、药物分析以及生化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水杨基荧光酮按文献[10]由30g(0.12mol)的1,2,3-三乙酰氧基苯溶解在热的400mL50%的乙醇中,滴加20mL浓硫酸,在70~80℃时与8g(0.0655mol)水杨醛反应4h.冷却,在暗处放置二周后,用乙醇重结晶而得。反应方程式如下:(2)水杨基荧光酮与金属离子钼(Ⅵ)的显色反应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某种金属离子与水杨基荧光酮进行显色反应。本文仅以与钼(Ⅵ)显色为例说明实验的设计过程。钼的特性和钼工业的发展为钼的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钼的分析研究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钼的分析方法甚多,其中分光光度法因其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而倍受欢迎。而荧光酮类试剂光度法以其高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被广泛用于钼的测定中。

  3.4实验方法

  在25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0mL的1.00μg/mL钼(Ⅵ)标准溶液,2.0mLpH=1.8的KCl-HCl缓冲溶液,3.0mL0.001mol/L的水杨基荧光酮(SAF)溶液,2.0mL0.02mol/L的CTMAB表面活性剂,水定容,摇匀,10min后,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用1cm比色皿于最大吸收波长525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3.5结果与讨论

  (1)吸收光谱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显色,测定有或无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相应配合物在不同波长下以相应试剂空白为参比的吸收光谱曲线,绘制吸收光谱,求出两种情况下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工作波长。探索表面活性剂是否使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是否对显色反应起到增敏作用。(2)临界胶束浓度(CMC)与络合物形成的关系探索取一定量的CTMAB溶液按实验方法显色,以试剂作空白参比测量吸光度,并用表面张力仪测定相应CTMAB浓度下显色液的表面张力,得到不同浓度CTMAB溶液的吸光度和表面张力,结果见表1。以CTMAB浓度的对数lgc为横坐标,以对应的吸光度和表面张力γ为纵坐标绘制CTMAB浓度与表面张力(曲线1)和吸光度(曲线2)的关系曲线。从曲线1折点求出此体系中CTMAB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找出吸光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见图1。(3)工作曲线取不同量的钼(Ⅵ)标准工作溶液,按实验方法测定在2.0mLCTMAB存在下的吸光度,绘制工作曲线,求出线性回归方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及25mL溶液中钼(Ⅵ)符合比尔定律范围。

  4结语

  本文仅以水杨基荧光酮与钼(Ⅵ)显色为例说明实验的设计过程。本实验建议32学时,其中水杨基荧光酮的合成实验10学时,水杨基荧光酮与金属离子钼(Ⅵ)的部分为10学时,查阅文献、编制实验方案与撰写实验报告等12学时。图1的绘制采用Origin8.0软件来绘制二维图形,方法为选中数据后,点击工具栏中的Plot/Multi-Curve/Double-Y即可。工作曲线的绘制及线性回归方程的获得都可以用Origin8.0软件来完成。其中水杨基荧光酮也可以不用合成,直接用购买的分析纯的试剂与钼(Ⅵ)进行显色反应,探索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表面活性剂还可以选用常用的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等进行增敏研究。水杨基荧光酮法测定锌、钴等其它金属离子可参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法。

教育教学论文12

  (一)任务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进行任务分析的先要条件是将教学目标通陈述得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传统的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内在心理过程,所使用语是“理解、知道、领会、掌握、热爱、欣赏”等。具体的目标需要运用行为术语,如陈述、指出、找出、演示、写作、解释等使内部过程外显。陈述合格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设计者既要懂得认知心理学,也要懂得行为心理学。

  2.任务分析的第二项工作是将教学目标分类。因为教学目标是经期的学生习结果,一旦要求教学设计者对教学目标分类,他们便自然会联想到学习的结果和学习的分类。对学习作分类研究及是20世纪后半叶学习心理学对教学的重大贡献。现代心理学一般把学习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在认知领域又分为知识(陈述性知识)、技能(程序性知识)和认知策略(一种特殊的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三类)。所以对教学目标分类需要设计者具有学习分类的知识。但它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在心理学家对知识和能力的本质尚未作出充分研究的条件下,用于教育测量的一套操作系统。它能指导教育测量,但不能指导教学过程这方法的设计。所以教学设计者除阿懂得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之外,还要懂得当代有关学习结果的分类的理论。

  3.一旦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类型被正确鉴别出来以后,任务分析的另一项工作就是分析作为教学目标的学生学习结果出现的条件。学习的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学生自身之外的条件)和内部条件(学生自身的条件),内部条件又分为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100多年来,心理学家对学习的研究主要是对学习条件的研究。如桑代克三大定律(准备定律、效果律和练习律)概括了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条件,即动机、强化和重复练习。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强调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呈现时间接近和强化。加涅一本著名的`学习论专著以《学习的条件》为书名。奥苏伯尔在基《教育心理学——认知观念》中的扉页上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以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当今建构主义者把学习的外部条件称之为学习环境,根据加涅对教学的定义,教学是为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或人与物的环境,如果教学设计者通过任务分析找到每类学习的适当条件,那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材料的设计等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4.由于通过任务分析得出的学习的内部条件都是教学的子目标,若许多子目标同时出现在一个单元或一篇文章中,设计者必须对子目标进行排序,并确定优先目标。确定目标的优先权和子目标实现的顺序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老师作出适当的决策。教师的决策要么依据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要么模仿其他教师的经验。教师一旦掌握了任务分析的理论与技术,他会寻求学习论的指导,而不会简单模仿他人的实践。

  5.任务分析的终点是学生的起点能力,所以任务分析要求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任务分析把我们平时所说的备课要吃透两头(学生和教材)的主张落到实处。

  (二)应用任务分析的思维能有效概括和推广我国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案例及剖析:《湖南教育》福建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黄育粤的《圆柱、球的认识》:

  目标是什么?什么活动对目标起了检测作用?目标属于什么学习(分类),这类学习的条件是什么?学生的能力起点是什么?这类学习应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教学?

  (三)有利于教师领会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记住了大量知识而不能转化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弊端,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并专门将“过程与方法”列为教育目标分类的重要一个方面。

  从知识分类学习论的观念来看,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学习目标)有不同的过程和内外条件。例如英语单词的学习属于奥苏伯尔有意义言语学习分类中的符号表征学习,既有机械学习的一面,也有有意义学习的一面。机械学习的过程是刺激——反应——强化与反馈并需经过多次重复。小学生学习用正确句型造句,其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句子图式的建立与逐渐分化的过程,其语法规则是内隐的。小学数学中的分数概念也是一个具体概念(奥苏伯尔称之为初级概念),其学习过程是一个从例子到归纳其基本特征的发现过程。而在分数概念建立后学习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是一个定义性概念。基学习不需要发现,可以通过接受的方式进行。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学习语文课文的分段,其过程是分析若干篇适合他们年级的作文范例,逐步感悟或发现分段规则(或作者的逻辑规则)的过程,所感悟的规则属于发现式规则。这种规则有助于人们解决问题,但不能保证解决问题成功。而且这种学习不是短期内有效的,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可达到迁移的程度。

  教学设计中引入任务分析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要求老师依据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也就是说,依据不同种类的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和条件来进行学习。

  如果在教学设计中引进了任务分析思想,而且能用任务分析的思想指导教学过程设计,那么不论教学目标中是否列出过程目标,教师也会根据学习的规律进行教学。反之如果教师不具备任务分析思想,很可能只会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或教案,而不会自主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

教育教学论文13

  摘 要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是一项全面贯彻党的教学方针,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 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促进学校体育开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体育 升学考试

  体育考试制度的实施,对端正教育思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促进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制健康的关心和重视,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在中考体育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学校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出现了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现象”,如何发挥体育升学考试的导向作用,谈谈我的看发。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构

  各级教育部门要从育人的高度出发,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体育工作切实纳入教育方针予以足够重视,对体育考试工作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科学管理。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使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素质教育,用考试这一杠杆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选派懂专业,能力强,求上进的同志具体抓中小学体育工作,紧紧把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利契机,狠抓学校体育这个薄弱环节,只有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齐抓共管,分工协调,才能使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二、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创新精神

  当代社会,“优胜劣汰”,体育竞赛,体育考试,其竞争意识与市场竞争,人才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是吻合的,体育竞赛,体育考试要战胜对方,赢利胜利,只有在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素质等方面超过对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大训练难度、强度、不断提高学生的技术、战术水平,科学训练,合理利用场地器材,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现在,高水平的竞争已包括了电子计算机的使用,科技的发展,已把竞技体育的强烈竞争提到了新的高度,反过来,竞技体育又促使了高科技的发展。因循守旧,唯唯诺诺,不敢领先,前怕狼,后怕虎的人是成不了大气的,只有争强好胜,永远不服输的人才是勇敢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战士”。教师要褒奖“冒头”,培养尖子,表扬先进,在体育教学中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充分地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大纲、教材和进度安排,结合场地器材实际,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在教学目标上,突出对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基本技能、自练能力及优良作风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氛围上,使学生生动活泼自立锻炼,发展身心。通过体育教学和体育考试,培养出大批的体育合格人才。

  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超越自我的能力

  体育锻炼,体育考试,要提高健康水平,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要取得体育运动的好成绩,就要战胜对手,加大训练的难度、强度,要百炼不厌,要吃苦头,绝无其他捷经可走。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实施,为学校体育争得了用武之地,体育教师要珍惜这个机会,合理运用体育考试机制开展创造性工作,把握好这个契机。当然,体育考试要取得好成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经过长期刻苦锻炼的结果,优化课堂教学同样存在吃苦,学生不苦就不能完成 规定动作,体育考试就不及格,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只有苦练,百折不挠,战胜自我,克服自身惰性,才能成为体育合格人才,学生这样的苦吃了,今后在工作、生活及人生旅途中,遇到其他艰难困苦,也就知难而进了,体育教学、体育考试,要学习,掌握一定难度的'新动作,要逐渐加大运动量,适当给学生一点“苦”,给学生施加一点压力,鼓励他们战胜自我,超越对手。特别是对素质较差,不喜爱运动的学生,不必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反不得,要帮他们树立信心,循序渐近加大自己的运动量的难度,要让他们苦后有乐,其乐无穷,这样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只有这样,学生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意志、毅力才能逐渐磨练出来,体育成绩上去了,学生的拼劲也就养成了。

  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控能力

  体育锻炼,体育考试,与其他活动一样,可以自我表现,自我教育、优美的形体,健康的体魄,刚毅的性格,这是人们为之努力达到的,所有的体育活动项目,都可以在锻炼中“强筋骨,增意志,调情感。”只要参加体育锻炼,每个人都可以作一番表现,大自然优美的环境是每个参加体育锻炼者表演的最好舞台,何乐而不为呢?体育教学有它独特的规则,就要尊重对方,尊重观众,服从裁判,团结协作才能取得好成绩,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体育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一展风采,还要开门鼓励学生在掌握新、难动作上超越教师,使学生的运动天赋得到充分发挥,培养他们开朗、大方、欢快、刚强的性格,当然,在项目选择上,应注意男、女有别。男同学更勇敢、坚强;女同学泼辣、大方的性特征。这样,学生良好的风气、性格才能形成。

  体育锻炼→疲劳→恢复→锻炼,周而复始,体力,运动技术、战术得到巩固、提高,健康得到增强,这是良性循环。

  而锻炼有一个合理的运动量和强度,没有一定的刺激,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作用,超过这个界线,违背运动规律,则有损健康。因此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是素质,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教育教学论文14

  1数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数学思想方法是前人探索数学真理过程中的精髓。而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是知识中奠基性的成分。首先,数学思想比一般说的数学概念具有更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其次,数学思想、数学观点、数学方法三者密不可分。如果人们站在某个位置、从某个角度运用数学方法去观察和思考问题,那么数学思想也就成了一种观点、一种认识。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理论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提炼和概括,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数学思想具有概括性和普通性,而数学方法它具有操作性和具体性。作为数学思想,它不仅比数学方法处于更高层次,而且是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精髓和灵魂,其运用和发展有助于知识得到优化,有助于理性认识迅速构建,有助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学思想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数学方法具有操作性和具体性。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数学思想都是通过某种方法来体现,而任何一种数学方法都反映了一定的数学思想。高职数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有:

  (1)符号化与变元表示思想。包括符号化思想、换元思想、方程思想、参数思想。

  (2)集合思想。包括分类思想、交集思想、补集思想、包含排除思想。

  (3)对应思想。包括映射思想、函数思想、变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4)公理化与结构思想。包括基元与母结构思想、演绎推理思想、数学模式思想。

  (5)数学系统思想。包括整体思想、分解与组合思想、状态运动变化思想、最优化思想。

  (6)统计思想。包括随机思想、抽样统计思想。

  (7)辩证的数学思想。包括数学范畴的对立统一、普遍联系相互制约、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数学化归、极限思想。

  (8)整体与局部思想。高职数学中所蕴含的这些丰富的数学思想,它们与其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一起构成了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同时,又由于这些思想往往隐含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里,也就伴随着数学思想产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思想其内涵也是会更丰富的,内容也是会不断的延展的。

  2数学思想对高职数学教学的启示

  2。1数学思想在数学教材内容体系中的呈现

  高等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学是以应用为重点,必需够用为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因此,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生产中必备的数学知识,能以数学为工具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应作为高职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数学方法是指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包括数学内部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等,其中包括交换数学形式。但数学教材并不是这种探索过程的真实记录。恰恰相反,教材对完美演绎形式的追求往往掩盖了内在的思想方法,颠倒了数学真理的发现过程。整个高等数学其主要思想观点就是运动与变化的观点,以运动与变化的观点去考察问题,从运动与变化中去认识事物,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数学中的反映。例如,高等数学就是从圆的内接正多边形面积的变化中去认识圆的面积,从割线运动中去认识切线,从平均速度的变化中去认识瞬时速度等等。而初等数学基本上不涉及运动与变化,只是在几个相对固定量的关系中从已知求未知。研究对象从初等数学主要研究常量的运算和固定不变图形的性质,反映运动与变化的数学概念是变量与函数,到高等数学是以变量及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函数作为研究对象。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极限,这是因为在数学和科学技术应用发展中,所带来出现的问题表现出的矛盾,如“曲”与“直”、“均匀”与“非均匀”等等,虽然各自的具体意义千差万别,但表现在数量关系上都归结成“近似”与“精确”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极限方法,借助于这实质上深刻的辩证法,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定不变的事物是过程、运动的结果。高职数学内容全面,结构严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获得从数和形两个方面洞察现实世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它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和文化素质。找到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调动和激发学生在教和学中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奠定必需的数学基础。使学生明白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正在渗透到许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当中。高职数学既是工具,又是文化,学生自身也要加强对高等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才能获得掌握和认识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强有力的工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使数学思想的精神得以完整的体现。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2。2数学思想是课堂教学实施的精髓,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指导思想

  数学既有一般科学的特征,又具有横向移植的特点,因而在整个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数学方法是指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言。数学思想以解决问题为根本,指导人们从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中获取解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或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问题的具体途径、策略和手段。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学科。它的这些特点决定着高职数学教学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和应用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更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分析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将抽象性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的发散思维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代科学技术所面临的许多问题。

  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他们在面临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上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目前对于入学的高职学生群体中体现入学起点较低,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由于高职数学要求的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教学原则,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上都进行了压缩和调整,对教师要求备课中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参阅有关参考材料,要善于从具体的数学知识中挖掘和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要预先把全书、每单元章节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搞明确具体,然后统筹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和有要求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备课充分、规范,教学态度端正,治学严谨,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在教学应教育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深刻去体会数学思想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锻造学生的辨证观。例如,导数概念在工程技术上更多的是被称为在一点的变化率,在数学课上强调这一点,可使学生迅速地接受专业概念的数学描述;另一方面还要对数学概念的实质分析透彻,以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哪类专业问题可以使用相应的数学概念去表述,应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对于习题课的教学中,要尽可能注意避免陷入模式化的算式形式,着重要以应用为中心,生动活泼地突出应用,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思维,而去解决实际问题作用,也还要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意识到数学的意义,从中领略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2。3数学知识背景学习能深化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识

  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材是按知识的体系编写的,是逻辑的,严谨的。对于知识产生的背景和解决的过程介绍的甚少。适当地给学生介绍有关数学发展史,适时开展一些数学讲座如“数学热门话题”,“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等,开阔学生眼界。在高职数学教学中适时去介绍和挖掘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和实际生活中实例的联系,也会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他们也能够形成良好思维和学习兴趣也有帮助。这样既能突出高职的培养目标,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的发展、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4数学思想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数学知识在当今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不断的知识扩充和延展。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自己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从来都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同时,数学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这样的高职数学教学中,自然也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更高。面对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让教师和学生都要意识到数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不单单仅是各自单方面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数学素质、科学的思维能力建立与培养的过程。这样才能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好,具有良好品格的高等技能型适用人才。

  3结论

  数学思想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真正达到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目的,从本质上理解数学科学,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力。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的运用,也是改善和提高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能够逐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当今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和需要地实现,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运用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教育教学论文15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会计专业人员的需求不断提升,而技工院校作为校企对接的重要平台,其在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方面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技工院校在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文本在对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提升新时期我国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会计专业人才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中都具有较大的需求,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技工院校能够实现教育和企业的直接对接,成为当前我国重要的教育模式。

  新时期我国技工院校在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不断显现,课程标准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符、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缺乏完善的一体化校本教材等成为新时期我国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要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最大程度上提升新时期我国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新时期我国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标准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符

  技工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同时要以教学对象的广泛性、培养目标的直接性和专业设置的市场性对其教育教学进行组织和完善。

  但是,当前很多技工院校在实际的会计教育教学过程中,开设的课程较多、相对十分杂乱、对技校学生要求较高,很多的课程内容已经过时,这使得技工院校的课程标准与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大的矛盾,使得会计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成为新时期我国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教育教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大部分技工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很少能够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使得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进入企业难以根据其理论知识进行相应的工作,其大部分会计工作都要从头开始学起。

  同时,在校企合作方面,我国技工院校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其难以与各企业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和应用模式,使得很多学生难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深入到企业进行实践,这同样是其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重要表现之一。

  (三)缺乏完善的一体化校本教材

  技工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根据学校和其所在地区经济尤其是企业发展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因此在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遵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基础之上,根据工学合一的形式编制一体化的校本教材。

  但是当前,我国技工院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其所采用的会计教学课本与一般性高校的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很多授课教师都是从其他院校直接引进,各校本教材的编写未能真正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难以以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技工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多。

  二、新时期我国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重新设计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课程标准

  当前,我国技工院校在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定位,坚持培养目标的直接性、课程和专业设置的导向性、教学对象的广泛性来进行有效的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同时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采用最新的会计专业教学课程标准,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调整,提升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择业的竞争能力。

  同时,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在技工院校教育教学及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充分提升当前我国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

  一方面,要根据最新的会计教育教学变化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使其能够充分接收到最新的理论教学,同时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开设相应的实践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

  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得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又能够深入到企业中进行真正的会计实习工作,进而不断提升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和丰富一体化的校本教材

  新时期我国技工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完善和丰富一体化的校本教材,要根据当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以目前我国对技工学校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其校本教材进行重新编制,严格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等原则。

  使其校本教材能够真正服务于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真正满足企业及学生的需求,增强技工院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教育教学培养能力。

  三、总结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技工院校在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使其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诸多的困境。

  因此必须要重新设计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课程标准、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完善和丰富一体化的校本教材等切实改进和提升新时期我国技工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06-29

教育教学论文模板11-25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11-22

怎样撰写教育教学论文03-18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05-16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03-04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07-31

论文:体育教育教学赏识12-09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教育论文11-16

教育论文:教学视导看教学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