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的论文

时间:2024-06-20 18:04:15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初等教育的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等教育的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等教育的论文

初等教育的论文1

  【摘 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教师的素质的竞争。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大。提高我国农村初等教育的师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农村初等教育面临着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低,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继续教育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重点解决农村初等教育中的此类问题。加强农村的初等教育的师资力量问题对于国家来讲不仅有利于我国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初等教育;教师素质;国民素质;社会发展

  一、师资力量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教师数量不足,流失严重

  农村无论是从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方面,农村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的不足,城鄉间的待遇差别非常大,农村未来的发展空间小。因此,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村学校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比如说图书馆、实验室、教室,学生上课只是用书本而没有多媒体设备的配合使用;二是,即使存在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由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限,不能熟练的使用科技产品,有些上年纪的教师根本不会使用。据20xx年对174个地、市、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50%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有58%的农村学校危房改造经费无法落实,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超过30%的农村小学“粉笔论支发放”,接近40%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有电不敢开电灯,而缺少课桌凳的小学也接近40%。另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和45.1%,试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具、纸笔、粉笔不足的分别占33.55%和35%。

  农村无论是从教学的硬件还是软件方面,农村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的不足,城乡间的待遇差别非常大,未来的发展空间小。因此,由于这些因素在师范类的大学生毕业以后都愿意选择在城市里面就业,很多教师在成长起来有经验后又被调到市里,农村的教师就会短缺。在很多山区,就会出现两个村庄共用一个老师情况。在许多学校还存在着大量的代课老师,这些老师根本没有教师资格证,也不是通过正确渠道获得的学历。据教育部20xx年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代课教师达21万人,仅甘肃省的代课教师就有3.2万人之多,占当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28.2%。代课教师基本上都是刚毕业的待业大学生,流动性很强,并且没有授课经验,在教学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我国在历史上就出现了平等的观念,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不平等的现象也会出现在教师的工资问题上。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内蒙古通辽市市里教师的工资比方说是3000元,然而在通辽市的乡镇只有2700元。与其他更加发达的地方相比会差1000元左右,而城市里面往往会有灰色收入,教师在福利方面也是相差甚远。

  这样的教学待遇等方面带来的不公平,会导致很多留在乡村的教师不去好好的上课,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水摸鱼,对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尽心尽责、全力以赴。由于教师的短缺,每个老师的工作量十分大,他们会同时带好几个班级,负责管理学生活和学习,对自己工作的热情自然减退,有时会带来厌烦的心理,使教师的身心疲惫,提高教学质量更是难上加难。

  (三)教学能力不高,自我感觉良好

  在我国很多的农村小学中的教师,根本没有接受过正式的、专业的、系统的教师教育,上岗前的有关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更是天方夜谭。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刚开始什么都不懂,照葫芦画瓢,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才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那么一点教师的意思。实际意义上根本没有什么教学方法可言。很多课本上的知识他们自己都解决不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期白兴吐苏木的一个农村逸夫小学就有这样情况。经过我对当初在这里上过小学的青年人的调查,在他们上学的时候,数学课上老师只是把书本上的例题往黑板上抄写,然后让学生自己看,学生看不懂了老师就给大家念一念,实在不会就让学生自己再看看,问问其他同学。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知识储备和学生差不多。通常在学校的班级里总是有那么一两个十分聪明好学的好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也能学明白书上的内容,当老师解决不了的时候,就让这些成绩好的学生上台讲。美术课的上法就是老师在黑板上画满,然后学生参照老师的画,画完交给老师就可以去外面玩耍了,美术课就上完了。

  (四)教师结构失衡

  现在,我国的农村小学教师结构不平衡,问题很严重,有下面几点:

  1.学科结构不合理。有些学科教师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应有人数,举例来说有数学、语文;但是,在我国的偏远地区英语教师相当稀缺,双语教师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乡镇以下的农村英语教师的数量更是不到教师总人数的十分之一。

  2.职称结构失衡。在我国农村的小学不但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而且教师的职称结构失衡。在小学教师中能力高的教师极少,高级教师的比例远远少于城市中高级教师的比例。

  3.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失衡。农村教师大部分都是“民转公”或者是“代转公”。他们基本上只有初中学历,并没有受到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上岗后没有进行职业进修和培训。这样就造成了教师的学历和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协调的后果。

  4.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观念落后。

  (五)继续教育不足

  一是农村教师严重缺失,每位教师自身都肩负着十分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根本没有时间来进行课外的学习和自身的深造;二是农村小学自身的教育经费就不足,教师的培训、进修都是靠自费解决,我们知道农村教师的工资很低,培训费用又很高。因此,根本没有用来继续学习的资金,教师就丧失了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

  二、农村初等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补充教师队伍,清退不合格教师

  如上所说,我国很多地方严重缺少教师。比如在我国很多的偏远地区,西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聚集的地方,需要国家及时解决这种局面,增加教师人数,对于业务水平不高的教师合理处置。将年轻有为,知识量充足,教学能力各方面都比较强的年轻血液注入到教师的队伍中,形成周期性更替的情景。我国这两年实行的支教政策就是很好的例子,能够充分的发挥年轻人对于教育事业的热情,為我国教育事业奉献的情怀,还能够缓解农村等偏远地区教师数量不足等情况。年轻人是干劲十足的,具有饱满热情,心中充满激情与梦想的一个群体。他们不拘泥与现实常规,对于教学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创新尝试,他们的加入必定会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改善教师结构

  农村小学经常出现“教非所学”的现象,这就是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农村教师在学科的分配上比如美术,音乐等偏向艺术特别是偏向技术和知识储备方面要求高的学科,应该严格把握教师招聘的制度。重重筛选,录用知识储备高,专业化的老师来任教。

  1.优化年龄结构。2.优化教师职称结构。3.优化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

  (三)提高教师生活质量

  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使年轻的、学识渊博的、有经验的教师愿意来到农村工作,能够使教师拥有安心在农村工作的信心,乐意在农村工作的热情。

  如今我国面临着艰难的就业形势,在20xx年我国的大学生数量将达到785万,大学生数量正在逐年上升,而就业情况不尽人意,学生毕业将面临失业。因此,国家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教师待遇,予以大学生更多的到偏远地区支教,到农村地区任教的政策。以在农村支教的时间长短为依据,实行梯度工资制度,对于工作超过十年的可以予以津贴等待遇。大学生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是与时俱进的有知识的人群,对于小学的教学还是绰绰有余的。国家对农村小学教师的重视度的提高,决定了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会让许多优秀的教师能够有信心在我国农村小学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不断完善农村小学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教师配备问题,有利于不断推进农村初等学校的建设,以至于整个农村的教育问题。

  结语

  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在经济方面,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有待提高的。政治方面,社会各项制度还是要不断的完善。文化方面,还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从而为我国农村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治、经济保障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瑞武.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简析[J].继续教育研究,20xx(4):37-39

  [2]李淑贞.城镇化瘀农村教育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xx(5):62-65

  [3] 刘文华.农村地区代课教师职业选择的社会学解释--基于甘肃M县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初等教育的论文2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指出让低年级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识字小学一至二年级要求认识,的字是1600 ~ 1800 个,要求会写的字800 ~ 1000 个,三年级要求认识2500 字,会写2000 字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然而, 在全社会呼吁为儿童减轻学习负担的今天,如何缩,短儿童识字的过程,是实际教学中的难点 ,因此, 语文教师要想尽办法、多动脑筋,探求识字教学的,规律,找到识字教学的突破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0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03在识字,写字方面加强了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这首先表现,在教学中重视识字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创设情境,多创设活动,让识字教学充满趣味,学生对汉字有了兴趣,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不会认为识字,是苦差事,并获得识字的乐趣。

  一、 游戏识字

  有教育家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笔者在,“闷”字时,为了引出“闷”是由熟字“门”和“心”组,成,是让学生分析记忆的第一个学生说:“我的心,在门内,所以觉得很闷”于是,引出了一系列的字, 笔者顺势引导他们记“闻、问、闭、闲、间”字,出示,卡片“门、耳、口、才、木、日”让学生找朋友,他们开心了,找到朋友了说清楚是什么字,怎么辨认等这样,学生兴致勃勃地在游戏中识字,在无意间记,住了很多字。

  二、 猜谜语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汉字的特点,设计猜,谜语的智力游戏,帮助学生识字 例如,在学到“鹅”字时,笔者出这个谜语:“我的鸟飞回来了,猜,猜是什么字?”并且说:“这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让,我们猜的谜语,你们会吗?”“老师出的谜语太有趣了!”学生一个个兴致盎然,都瞪大了眼睛,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最终他们猜出了谜底,记住了生字 再如,在教学,“腾”字时,笔者出了一个谜语,“一个夫人回娘家, 头戴两朵花,住了整一个月,骑马赶回家” 教“出”字时,在学生读准字音后,打出字谜,“山上还,有山” 这样,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很,快记住了这个字55 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实现了愉快的识字教学。

  三、 编顺口溜,理解词义识字

  顺口溜识字法是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一种识字方法 例如,为了让学生区别“买”和,“卖”,笔者编了顺口溜,“十字路口卖蔬菜,人来人,往卖得快” 教学“派”时,编了一句顺口溜,“三点,水,一撇一长撇,二撇一竖提,三撇一长捺” 朗朗,上口的口诀代替了枯燥无味的讲解,适应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的识字、写字教学,寓教于乐,轻松,有趣,事半功倍。

  四、 变单独为联合

  在识字教学中,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生字,与词语连起来记忆,从词中理解字义例如,小学,三年级第一册语文00珍贵的教科书03一课的教学, 在引导学生认识“渴”和“喝”这两个字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当人口渴了就需要水,所以,“渴”是三点水旁,那么喝水时需要口才能喝,所以,“喝”是口字旁在教三年级语文00张衡03这一课中,的“谣”字时,为了让学生区分“谣、摇、遥”,笔者引观察青蛙的四肢变化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观察,青蛙颜色和花纹的变化 在学完蝌蚪变青蛙的课,文段落后,再用多媒体幻灯片出示填空练习题,检查学生对青蛙生长过程的掌握 第三步:出示“青蛙捉虫”动态图指导学生观察图后,说说长大的,青蛙的.样子在学生看图回答后,用幻灯片出示写,青蛙样子的句子,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这样,通过运用图文结合的多媒体演示,本课的重难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了学生的面前,学生对青蛙生,长的过程和青蛙的样子有了正确和全面的认识。

  五、运用多媒体课件,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语文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但承载的内容有,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教材知识为基点,向同类知识拓展,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小学低年级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不强,有些学生在拓展环节,很被动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师生收集的资料分,享出来,就可以让全体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例,如,在学习第三册00日月潭03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杭州的西湖、安徽的黄山等风景区的图片、,视频,让低年级的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祖国的山河,壮美55 在学习第四册00能干的钟点工03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机器人的最新资料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知道机器人种类繁多,遍布各行各业,生活机器人可以帮人们完成各种家务,而工业机器人、特种行业的机器人能承担繁重而又危险的工,作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一次次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获得了大量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广学习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课件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能拓宽学生视野,大幅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初等教育的论文3

  一、情境创设生活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概率”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丽丽的妈妈在网上购买世博会的门票,结果只购买到一张,那他们一家让谁去好呢?妈妈让丽丽给想想办法。丽丽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扔硬币,拿两枚硬币同时向上扔,落地后如果都是正面,爸爸去,如果都是反面,妈妈去,如果一正一反,丽丽去。爸爸妈妈听了都笑着同意了。你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笑了吗?”这样,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哪位同学能测出操场中旗杆的高度?”学生一听就嚷嚷起来,旗杆那么高怎么测量呀,有的学生说把旗杆放倒就能测量了,有的学生说找一个动作灵活的学生爬到杆子顶端再测量,学生纷纷出谋献策。我听了后说:“我有一个办法,既不用放倒旗杆,又不用爬到旗杆上,你们想不想知道?”学生一听,都急于想知道答案,于是我就引出了勾股定理,告诉学生可以根据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长度和角度,利用勾股定理来求旗杆的高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用生活素材,将数学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均值不等式”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某商场在春节期间,为了招揽更多顾客,特进行商品降价活动,拟定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第一次先打p折,然后再打q折;第二种方案是先打q折,再打p折;第三种方案是两次都打p折。请你帮助分析哪种方案降价较多?因为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己动脑思考,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

  又如,在教学“等比数列”时,教师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兔子和乌龟在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兔子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兔子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兔子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①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兔子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②兔子能否追上乌龟?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问题解决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能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某中学组织初一学生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220元,60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300元。试问:

  (1)初一年级人数是多少?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多少辆?

  (2)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座位,怎样租用更合算?

  这样,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练习设计

  生活化练习是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新知识的基本方法。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提供给学生相应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学生就会觉得枯燥,只是机械地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提供的问题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就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数学问题:

  (1)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的纳税办法是,利息税=利息×20%,储户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若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2.25%,某储户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扣除了利息税36元,则银行向该储户支付的现金是多少元?

  (2)小明家准备装修一套新住房,若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作6周完成,需工钱5.2万元;若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完成,需工钱4.8万元。若只选一个公司单独完成,从节约开支的角度考虑,小明家应选甲公司还是乙公司?请你说明理由。通过这些练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身边随处可见数学问题,我们只有学好数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五、结语

  总之,生活中的数学是鲜活的,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大课堂。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等教育的论文4

  高职院校的教育核心在于“知识+技能”,同时也算是一种独有的优势。因此,学生除了要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进一步的掌握这些知识所对应的技能,以便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对于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的未来就业都具有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针对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而言,语文教学技能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快的掌握课堂教学技能显得十分必要,这能够让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从整体上获得提高。

  一、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基本概述

  初等教育专业俗称为“小学教育”或“基础教育”,简单来说就是为受教育者打下基础的教育,是学生日后发展获得有利保证的教育,是文化知识积累的准备阶段的教学。一般而言,初等教育是指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所针对的教育对象是6~12岁的适龄儿童,它也正是国家整体教育所重视的关键部分。在初等教育中,我们从儿童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高,令国家文化的整体水平得到稳定的提升,使国家轻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目标。同时,初等教育属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范畴,其根本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以便满足人们接受初等教育的基本权利。而就高职初等职业教育专业而言,它是初等教育者成长的摇篮,是初等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和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的势头变得愈发迅猛起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的初等教育人才,使初等教育在教学改革的不断催化下迎来了新的发展。

  二、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特点浅析

  目前,就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而言,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职业性,即若要判断高职初等教育是否取得了成功,那么就需要看學生是否能够在日后的教育岗位上胜任相应的教育工作。在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中,要想培养出有用的初等教育人才,那么院校和教师必须先弄清楚初等教育的基本特性,找到初等教育的关键核心,从而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基础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就目前的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而言,教师需要考虑到小学阶段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切实落实初等教育上承幼儿园教育,下启中学教学的基础性过渡作用,让此阶段的教育体现出保育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让小学生在学习到有用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进一步的`成长指引,这样小学生才会变得会学习、能学习、善学习。

  另外,在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职业性体现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将教学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日后的教育生涯中能够将各项教学活动予以有序开展。换而言之,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关键在于“教育”,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技能。从目前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开始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予以重视,其中校企间的合作变得愈发的频繁起来,但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初等教育专业所要学生掌握的是小学职业技能,这和其他技能的教育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故学校在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索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到学生学成后从事教育工作对小学生起到的相关榜样作用,适当的将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能力规范性予以强调。这样一来,才能够使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更趋于合理,能够完全满足儿童学习的基本需求。

  三、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

  高职初等职业教学专业的学生若要能够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那么就必须要先读懂小学语文教材,读懂整个教材表现知识的基本意图。目前,对于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小学教材的内容是日后教育工作推进的一大关键,若学生想要具备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那么读懂小学语文教材就是其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之一。因此,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必须要让学生看懂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意图,以便让后续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进行拼音知识的学习时,教学的安排可以稍微的灵活一些,不要将拼音的声母和韵母直接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而是将声母和韵母进行适当的拟人化,让二者愉快的玩耍起找朋友的游戏,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了解到拼音声母和韵母的拼写规则。

  同时,在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因此,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将教学的目标予以合理的设计,令学生开始懂得如何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个教学的初步脉络,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对教材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明确。也就是说,对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去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地理解,以此来让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井然有序,这样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才算是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最后,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了解了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大致内容过后,为了让日后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其还需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多元化整合,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使师生之间的联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总之,我们这里对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的培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从初等教育的特点入手开始探索,然后再针对具体的技能培养进行了适当的深入,希望能够为高职初等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有效地促进作用,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初等教育之中,为未来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丽华,廖智勇.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以识字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xx(9):90-91.

  [2]高葵芬.高职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J].辽宁高职学报,20xx,11(3):23-25.

  [3]李英.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1(3):51-53.

初等教育的论文5

  摘 要:提到中美之异同,中国与美国,大到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小到教育教学,生活饮食都天差地别。在此讨论不是比较哪国更好,没有更好,只有客观评价以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由于有在国内教书的经验,以及在美国生活的经历,特别就我所熟知的初等教育领域作了深入的调查。我们的孩子在学校经历书山学海的时候,美国的孩子究竟在做些什么。

  关键词:中美 初等教育 异同

  身边有不少声音,“人家美国怎样怎样强大”,“人家美国教育怎样怎样牛”,“人家美国…”,当我们说“人家”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意思。今天我谈的是初等教育,教育是囊括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之下的一个领域。既然是处在社会这一背景之下,不得不说说,中国人多美国人少,僧多肉少的原理大家都明白,肉都吃不饱,哪有力气搞研究谈创造?谈教育,比教育,结果是论输赢?揪出谁是元凶?不。我们要的是一个去糟粕得精华的资源系统和公平机会。

  一、中美教育初印象

  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一年开始,每学期都有规定的学习任务,教育部出版社专业教科书,上午8点到下午5点,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自然,等等课程排满了档期。孩子们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坐在教室里,规规矩矩的,“学习知识”,怎么才叫学习知识,我这里想来定义这里“学习”的涵义,作为一名老师,我反复思考过我们的教育目标究竟是什么,学习,何为学习?其实无非就是记住这个东西,记住之后呢,用于考试,考试之后呢?是再记一次,再考试。那是不是学习就能等同于考试呢?教育的目的如果是考试的话,那的确值得我们去深思。中国的初等教育目的是让孩子打牢知识基础,为将来做好准备。有人说在国内一年学习的知识,相当于美国好几年的。我们在知识夯实这一块确实做的不错。我们的小学生,诗词,奥数,英文,随随便便撂倒一群美国孩子。中国教育还是整体的学习气氛,大家不甘落后的竞争氛围,老师的敬业精神。如果从小让孩子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了好的学习态度,好胜的性格,加上扎实的基础知识,孩子的将来不会不光明。同时也要吸取美国教育的优点,让中国的未来更有竞争力。

  在美国,我想说的是,小学生的考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20%,总成绩是要根据平时上课的表现啦,对待学习的态度啦,综合评定,这有点像我们大学里的评分方法。而且这个成绩是只有老师才能看到的。小孩子之间不会像我们,比分数比得厉害,他们不比分数,他们喜欢一起运动,谁的运动细胞好,谁就特别受欢迎。美国小学到底教些什么,英语(就是我们的语文),数学,科学,社会学(就是地理,历史)这是主科,其它的就是音乐,体育,美术等辅科。[1]从科目上来看,与我们的学科设置其实是大同小异的。那么具体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原来他们从小学开始就特别注重美国价值观的灌输。中国初等教育着重智商培养,美国注重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自信,独立,创新,责任,合作等。初一开始,学校除了学习上面所说的课程,孩子们要开始学习做饭,洗碗,洗衣服,烫衣服,而且还有给宝宝换尿片,打扫卫生等等。这不难看出美国初等教育是着重在培养孩子成为一个人所必须的社会经验。第一步是基础教育,培养最基本的美国人的素养,价值观。第二步,才是精英教育,培养知识型人才。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在中国,我们把孩子放到公立学校,就认为孩子反正交给老师了,学与不学,那是老师们各显神通的时候,跟自己就没多大关系了,老师如果都管不了自己的孩子,那自己更加束手无策。其实这样的想法要说完全的错也不尽然。让我们想想过去的私塾,教书先生的地位多么崇高,老师授课总会手里拿着一根鞭,遇到不认真读书的学生,那可是要动真格的哟,那年代的家长对老师可是毕恭毕敬,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打你的孩子,那是教育他,让他成才。那时候的学生是真的怕老师,尊敬老师。[2]我不是说应该回到那个时代,老师打骂学生天经地义。我想说的`是,老师既然失去了真正管教学生的无上权利,那么家长们在一边打着“反对体罚”旗号的同时,一边又把孩子交给老师之后,撒手不管,这又是什么缘由?当然,现在这个社会的的确确存在那么些披着人民教师的外衣,却不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打着“教育”孩子的幌子,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年幼的孩童身上。这样的老师已经不能称其为老师。我能够理解家长们“宁错杀一千,放过一个”的心态,一律不准体罚孩子。这其实是对自己孩子的保护,是正确的可取的态度,毋庸置疑。可我想说的是,然后呢?老师不敢再动你的孩子一根汗毛,这其实是一种责任的松懈。老师对你的孩子,点到即止。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怕老师,也有个原因,反正你老师拿我没办法。家长们,既然老师不敢管你的孩子,那么,你们就得自己管。不管,好,承认学校和家庭共同具有责任。

  在美国,自然有一套他们的标准和系统,学校会教育你的孩子,交给他们知识,教给他们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是学校不强迫孩子去做到完美。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不是学校那几个小时就能做好的,孩子不是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都由学校看管的,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来支持,家庭教育在美国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孩子上学后,学校会推出一系列需要家长配合的任务:如写读书报告,让家长读一本书给孩子听,目的是为了建立亲子间的默契,培养与孩子的感情。又比如让孩子画他们最喜欢的一个场面,每次交上去的画作,会让你觉得孩子,不去约束他们,他们真的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很有意思的还有读书俱乐部以及学校开设的小小图书馆,要求家长一同出席。规定每月给孩子读20本书,如果完成了,月末就有奖励。[3]学校很多事情都要家长参与,美其名为“志愿者家长”,每天的课堂都有家长的出现,可见美国的教育是要家长参加的。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但是,我不是说国内应该完全的模仿美国式教育,因为两国家的国情不同,经济基础不同,人的素质也不同,想想,如果一个班60、70个孩子的家长都跑来一起听课,互动,没有那么大的教室,没有那么多空闲的家长。所以说,这样的对比是有限制的。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适当的做出一些调整,家长们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把作为家庭的那一部分责任给跳起来。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的身上,那是一种幻想,一种自欺欺人。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方文惠, 《英汉对比语言学》,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

  [3]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 1999.

初等教育的论文6

  摘要:以徐力杀母事件作为引子,通过行为主义学派的行为塑造,对徐力杀母事件进行分析并尝试探讨行为塑造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与不足。利用逻辑分析法对徐力杀母事件进行分析,并将行为塑造结合到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应用。

  关键词:行为塑造 行为主义 徐力杀母

  行为塑造(behavior shaping)是斯金纳指的操作条件反射结果而提出养成新行为的养成技术。通过强化或惩罚等不同的手段建立某种行为或对行为进行矫正,以便接近适应性行为的治疗手段。在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一说,因此在对教育学生方面,更倾向于使用鞭打、体罚等惩罚性的行为。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愿望,而20xx年1月17日发生在浙江省金华市一名17岁少年杀死自己母亲的徐力杀母事件(光明日报,20xx年2月15日)震惊了当时社会。在教师眼中,徐力是一位“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总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乐于助人,不明白为什么会干出如此暴行。根据报道徐力母亲——徐母对孩子及其严厉,只要孩子无法考得全班前十名便对孩子狠打一顿,最后终于引发了儿杀母的悲剧。此事引发了当时社会各界对“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了深刻的反思,而善用强化和惩罚方式对行为塑造的应用有助于帮助教师或父母更好地塑造孩子的学习行为也减少诸如以上类似悲剧的发生。

  一、报道简文

  从新闻报道中得知,徐力是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出生普通家庭。父亲长期在外工作,一切衣食住行都是由徐力母亲——吴凤仙女士亲手照料。徐母在徐力高一下时从原本班上倒数第二通过努力一下跃到班上第十名,这让徐母喜出望外,在日后的日子对徐力的期望便更高了,徐母要求徐力每次考试必须考获班上前十名。在1999年11月低,徐母得知徐力考试成绩退到班上第十八名时,回家后便对徐力一阵狠揍,更警告爱踢足球的徐力若再去踢足球便打断其腿。在长期中压的情况下,终于在20xx年1月17日,徐母阻止正在看电视的徐力并警告他期末考必须考获前十名。徐力因此再次与母亲发生争执后,一怒之下将手握木柄榔头将母亲活活砸死。而后,徐力将母亲的遗体毁尸灭迹后写信欺骗父亲说,母亲去杭州看病且照常参加考试。

  二、行为主义观点分析徐力杀母事件

  在行为主义观点看来,徐力在高一上学期原本是班上倒数第二名,但通过自身的努力一下跃到班上第十名,使徐母喜出望外。这在行为主义的观点上来看,徐力获得第十名是强化了徐母“望子成龙”的期望。另外,不排除也許有人称赞徐母教导有方等,称赞便成为了徐母望子成龙的强化物。

  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F.Skinner,1904-1990)认为,行为会发生是强化的作用,适当的强化物会加强或重复某种行为。根据斯金纳的观点,由于徐力考获班级第十名和别人的称赞都强化了徐母的期望,因此徐母便加强了督促徐力学习的行为。督促在汉语词典中指长辈对小辈监督推动,使小辈朝预定目标前进。督促方法很多,但徐母却选择使用惩罚的方法督促徐力学习。在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惩罚主要用于消除或减少行为发生的次数。其中,惩罚又分呈现性惩罚(presentation punishment)和移去性惩罚(removal punishment),前者指增加个体厌恶的刺激以减少个体行为的重复,体罚则属于当中的一种。后者指减少个体满意的刺激以减少个体行为次数。从行为主义对于惩罚的观点徐母在得知徐力成绩退步时对徐力一阵狠揍,又警告喜爱踢球的徐力若再踢球将打断徐力的腿,徐母即使用了呈现性惩罚又使用了移去性惩罚双管齐下,终于导致了徐力杀母的悲剧。

  除了徐力杀母事件外,20xx年12月13日陕西一名初中二年级学生晚自习后将母亲杀死并将尸体埋在农田中,三个月后才发现(《华商报》20xx年4月5日)。文中提及学生在杀死母亲后在日记以第一人称写到严厉的母亲对自己的期望如何使自己慢慢走向绝望。除了以上所说,因为家长对孩子寄予太高的期望,最终导致孩子杀死父母的新闻案例数不胜数。导致悲剧的不是父母寄予孩子太高的期望,而是父母没有正确地使用恰当的方法教育孩子。

  三、行为塑造在徐力杀母事件中的应用

  行为塑造在行为主义看来主要是使用强化和惩罚等不同的手段建立或消退个体的行为。本文所提,强化是会促进或增加个体的行为,而惩罚是会降低或减弱个体的行为。在徐力杀母事件中,若徐母恰当地使用强化和惩罚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呢?

  在徐力第一次获得班上第十名的时候,徐母应该给予奖励,即强化物。强化物指对个体而言是具有意义的,它可以是奖励、称赞等,对不同的个体强化物也会不同,如对喜爱踢足球的人来说可以踢足球对其是有意义的,而对不喜欢踢足球的人来说踢足球是没有意义的。

  简文中,徐母警告徐力若再踢足球便打断其腿,如此可以推断出踢足球对徐力是有意义的。徐母应在徐力第一次考获班上第十名时允许徐力踢足球,但我们也可以通过简闻中预测:徐母认为踢足球会耽搁徐力学习,因此强化物可以换成别的对徐力有意义的强化物,如使用正强化的方式给予徐力想要的东西或使用负强化减少徐力不想要的东西。

  此外,徐母也应该善用不同的强化手段加强徐力的学习。如每隔一段时间徐母可以自行给予徐力测验,若测验分数达到要求则给予强化物,若测验分数达不到要求则教徐力如何达到要求。后来徐母可以不定时地给予小测验,同样分数达到要求则给予强化,分数达不到要求则教。

  前文所提,虽然预测出徐母认为踢足球会耽搁学习,但踢足球并不是什么必须肯定被消退的行为。相反,若徐母善用踢足球当作强化物,如此也许更能促进徐力的学习行为。

  四、行为主义中行为塑造的不足

  每个理论随着时代的变化都会被发现其不足,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虽然都曾经风靡当时的心理学界,但都在过后的发展中都被验证了这三个学派的不足,本文将只针对行为主义的行为塑造不足进行简述。行为主义最初由约翰·华生提出,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的外显行为而非不可观的意识经验。华生认为,研究对象应该是个体的行为而不是个体内在的意识,因此这后来被人本主义批评其过于将人看成是机械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本主义认为,行为主义忽略了人的潜能,将人看似“墙头草”,当强化物试图对某行为进行强化便建立了某样行为。此外,行为主义认为,人受外界环境因素决定的,忽略了基因的存在,这被近来许多有关双生子的研究都表明遗传也占有重要的'因素。至现今,行为主义学派已经被认知学派所取代,认知学派除了取得行为主义的精华,也填补了行为主义学派的不足,更强调了个体的内在动机。

  五、行为塑造在现代教育的应用

  旧行为主义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被许多学派论证了其不足,但无可否认行为主义的行为塑造在现代教育中仍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在使用行为主义的行为塑造时,我们应取其优点填补缺点,恰当结合现代认知学派强调的内在动机。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就行为主义已被取代,但斯金纳的强化手段扔被使用,如在现代教育中校方为了塑造学生的学习行为便设立了奖学金,教练员在学员每做对一个动作时便给予强化。后来,教师也应该要善用各种手段保持行为的持续性。

  如本文所提到的,行为主义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只是使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并不是一个长久之策,应结合认知学派所提的内在动机。因此,作为教育者应注重个体的内在动机,将个体原本是因为外在的强化物而持续某种行为慢慢转换为因为个体自己的内部动机而持续某种行为。

  六、讨论

  在我认为,徐力在第一次获得班级前十的时候或许自己内心也是得到强化的,但或许是还没有达到能够进行自我强化的程度而母亲也没有给予强化,最后徐力自我学习的行为便消退了。此外,我认为,徐母应该多向徐力进行交流而不是将自己的要求想法强加到徐力的身上。徐力还是个孩子,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在多次与母亲发生争执时会因为不如母亲强势而感到委屈且无处发泄。若徐母在教育孩子上少一点责骂多一点称赞,结局是否又会不一样呢?

  在徐力杀母事件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徐母即使用呈现性惩罚又使用移去性惩罚。此外,我认为徐母在狠揍徐力的過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强化,当徐力因为被揍而学习便强化了徐母日后继续打徐力的行为,如此恶性循环之下才会引发徐力杀母事件。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在一项研究父母对子女反社会行为的影响中,研究者采用纵向研究发现,子女的反社会行为与父母的反社会行为呈显著的联系。那我是否可以推论出徐力是在徐母揍人的行为过程中观察习得的呢?

  无可否认,惩罚在教育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慈母多败儿”的典故中便是因为慈母在儿子偷东西时没有使用惩罚,所偷之物变成强化物,最后因为成为无恶不作的强盗而被官府抓到并判死刑。但只使用惩罚显然也是不行的,因为其实很多学习者并不知道什么行为对而什么行为错,作为引导者应该引导学生做正确的事,而不仅仅只是惩罚。

  七、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xx战略规划对教育信息化有了深刻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杨宗凯表示互联网也将会联合到未来的教育模式中。他提出信息化背景将有三大改变,分别为教育内容多元化、学习的物理环境以及教师转换成学习组织者。此外,研究者表明视频公开课在通识教育中分别使用不同的教育模式将取得三种不同的效果。结果表示,“翻转课堂式”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呈正相关;“课堂嵌入式”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课后扩充”在适用于提高动作技能。

  未来教育将逐渐信息化,教师也转换成学习组织者,因此并不能只使用传统行为主义的行为塑造。教师应通过行为主义的方式建立学生的学习模式,后慢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对学习进行强化,最后再慢慢地退出成为为学生提供资源和解答问题的学习指导者。在未来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将从“教师为主”的传统教育慢慢转化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郑旭东,郑伦楚,操阳.视频公开课在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以“学习心理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xx,(09):27-32.

  [2]周薇.赏罚与教育——现代学习心理学赏罚观的启示[J].大理学院学报,20xx,(05):58-60.

  [3]冯艳丹.行为塑造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探索[J].经验交流,20xx,(01).

  [4]董生亮.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实施研究[J].科教纵横,20xx,(09):30.

  [5]尹捷.行为学习理论的适用价值[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xx,(05):75-77.

初等教育的论文7

  一、对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必要性的认识

  学科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基地,是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思想的平台。学科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四大职能能否充分发挥。历史原因所致,全国初等教育院系学科

  建设起步都比较晚,主攻方向亦不够清晰。小学教育专业设立伊始,初等教育院系还来不及思考学科建设的诸多问题。十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过头来试图厘清专业发展脉络的时候,愈来愈感悟到学科建设的任务已迫在眉睫。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

  学科与专业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科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学科建设的水平是用本学科科学研究的成果来衡量的,而专业则以人才培养为己任,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在质量、数量上的需求。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学科以专业为基地。有时某个学科下设若干个专业,有时某个专业又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小学教育”即为多学科支撑的专业。专业对于学科的依托性集中体现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的基地,也包括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从人类的认识活动来看,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把社会实践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体系,才有可能进行各专业的教学,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是“源”,专业是“ 流”,所以不能只在“ 专业建设”的层面谈“专业建设”,不能只在“人才培养”的层面谈“人才培养质量”。就人才培养质量而言,学生的发展潜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建设的成效,而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知识的转化程度(知识的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的转化)是由专业建设的成效决定的。如何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和岗位的适应能力,既与专业建设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有关,又与学科发展中学术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的有效资源密切关联。

  (二)承担学术创新任务

  当今的初等教育院系不同于以往的中师,这不仅仅在于人才培养层次的差别,即由中等教育提升到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层次,还在于步入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初等教育院系,除了人才培养的任务之外,还承载了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也就是说,初等教育院系对学术界要做出应有贡献,而学科建设恰恰承担了此项任务,这是初等教育院系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否则初等教育院系的不可替代性就无从谈起。

  (三)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每时每刻都有新的问题发生。仅就在职教师培训一个领域来说,我们能否对教育实践发生的诸多问题站在较高的学术视野上给予诠释,从而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这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能够在归纳、梳理的基础上凝练成若干学科研究方向。可以说,没有学科建设的成果,无从谈起为基础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事实上,学科在自身体系和社会需求这两大系统中形成了两大回路,一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依托服务对象提升学科水平,二是以更高水平的学科再作用于社会。

  (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研究生研究方向的确定与院系的学科建设主攻方向、导师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而研究生教育的展开也使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生力量与活力。就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而言,近三年全院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署名的占20%,在一般期刊上发表论文不计其数。

  (五)汇集人才、提升队伍水准

  从目前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的总体情况来看,学术队伍水平相对薄弱,属于小学教育学科领域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更是凤毛麟角。其原因与该领域学科建设的水平相对较低、学科平台不完善、学位点建设刚刚起步密切相关。只有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时机、提高水平,才能聚集更多的学科人才投身于小学教育事业。

  二、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生长特色

  (一)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原则

  1. 基础性

  学科建设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创新一定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形成,不是凭空盖起的高楼大厦。所以,认真分析、仔细梳理初等教育院系学科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优势与特色十分重要,也是定位的第一步。我国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任务的初等教育院系绝大多数是由中等师范教育转型而来,中等师范教育在我国具有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富有特色的中师文化。这种文化倡导“全员育人,德育为重”的理念,并将“了解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作为其办学宗旨。可以说,中等师范教育在我国师范教育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办学经验。百年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中等师范教育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小学教育的研究,特别是对小学教师培养与时俱进的研究,不过由于办学层次所限,这些研究并没有上升到学科建设的层次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凝聚化;也没有形成学科意义上完整的逻辑体系;更没有制度、体制与政策上的保障。由此可见,步入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理应在小学教育这片沃土上将既有的研究成果提升到学科建设的层次,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学科传承与创新的历史重任。

  2. 前沿性

  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应吸收国内外初等教育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密切结合。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只有十几年的历程,而发达国家早在20 世纪中叶就完成了小学教师培养的高等教育化进程,与此相对应的学科建设,我们的'起步就更晚。据此,在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伊始,应该以国际化视野来研究初等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以保证学科建设的高站位和前沿性。

  3. 关联性

  注重“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联性,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我国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并不同步,不是先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再设专业,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先有专业再建设学科,进而引领专业建设。一方面,学科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专业的基础性体现在:专业为学科提供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基地、多学科构成的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建设的成果以及毕业生入职后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力等。同时,由于专业建设在先,专业建设从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出发,对学科建设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内容。譬如,6~12 岁小学儿童学习与认知发展的特点?根据这一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小学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进一步,具有这样特质的小学教师培养的路径与环境?这些都对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实践诉求。另一方面,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学科建设若能对专业建设的以上问题给予理性的回应,则必然对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专业化的引领。所以,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应特别关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联性,使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建设。

  4. 条件性

  我国初等教育院系承载着小学教师培养的任务,而小学教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一般而言,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的师资队伍也呈现多学科的特征。这就有别于高等教育中传统院系办专业的师资构成。队伍结构的这一特点,为初等教育院系提供了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做得好会有很好的亮点,还会产生出奇花珍果。

  5. 应用性

  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鉴于我国初等教育院系自身的特点和基础教育的社会期待,其学科建设的重点以侧重于后者为上策。即关注学科建设的成果指导教育实践的转化率和转化价值。

  6. 独特性

  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归属于教育学科领域,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如果不突出特色就会被一般的教育学科同化,因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需要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彰显特色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生命力。

  (二)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生长特色

  根据以上对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分析,学科建设的生长点与特色应该充分体现我国百年师范的文化积淀和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关联性,同时,根据多学科队伍结构的特点,期望通过开展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出新芽、开出奇花、结出珍果。另外,还要特别关注小学教育的对象6~12 岁儿童的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的成果对小学教育实践的转化价值。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领域主要确立以下研究方向。

  1. 小学儿童研究

  儿童是小学教育的主体,儿童发展也是小学教师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在这一方向上,学院进行的主要研究有:小学儿童生命发展与教育、小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小学儿童学习与记忆、儿童文学与教育、儿童绘画心理、儿童音乐创作、少年儿童组织与教育、儿童科学学习心理研究、儿童游戏与教育、儿童养成教育研究、儿童健康与教育、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等,这些研究特别关注它们彼此的内在联系。

  2. 小学教师教育研究

  在一般教师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特点进行研究,包括小学教师特质研究、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专业建设)、小学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小学在职教师培训有效性、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研究等。

  3. 初等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

  学院于20xx 年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这一新学科的开创,大大激发了初等教育研究的活力,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初等教育学研究的定位、初等教育学研究的价值认识、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初等教育学在小学教育专业中的定位、初等教育史研究等。

  4. 小学各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

  以往“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的研究多关注于中学阶段,小学教育阶段的研究相对薄弱。抓住这一生长点和队伍的优势,学院开展了对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教与学的研究,重点关注了知识的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转化的研究。

  5. 交叉学科领域研究

  在理科交叉上,成立“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汇集了化学、物理、生物、地理、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一批青年博士,涌现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在文科交叉上,成立“传统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涉及国学教育、哲学、宗教、历史、书画、手工、礼仪等十几个学科分支。除此以外,还有“综合实践”、“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等。

  6.“大”与“小”联系的纵向研究

  体现大学教育教学内容与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的联系,包括高观点下的小学数学、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汉字学与小学识字教学、古诗词与小学古诗教学、写作理论与小学作文教学等。

  三、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生长特色的培育

  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学科建设会有一些生长点经过筛选、扬弃显现出来,如何使有发展前景的生长点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学院标志性的品牌特色学科方向,培育是十分重要的。除了领导者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以外,还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把握住。

  (一)培育一支由多学科构成的、和谐共生的教师队伍

  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需要有一支由多学科构成的教师团队的支撑,要做到多而不散、和谐共生,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追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目前有专任教师105 位,这支队伍中既有中师留下来的骨干教师,也有建院以来引进的青年博士。教师队伍涉及包括教育、心理、文、史、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音乐、美术等在内的20 多个学科领域,学缘结构多元,理论型、技法型兼有,大家互相学习、和谐共生的基点是将“面向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此外,学院一直倡导学术自由的理念,对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博士,都支持他们坚持原有的研究方向,在时间、经费、出国进修和研究生招生名额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支持他们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高水平的论文发表,仅“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每年投入建设经费就有百余万元,目前已连续投入了三年。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在逐步了解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把自己原有专业与小学教育合理“嫁接”,期望生成新的研究领域,鼓励交叉学科研究生成新的研究团队。十几年来,由于学院始终坚持了这一队伍建设的理念,教师个人专业得到了发展,本科、研究生教学蕴含了更多的学术前沿信息,几个交叉学科研究团队也应运而生。其中“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儿童生命与道德研究中心”、“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团队的形成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注重学科平台的建设

  学科平台是学科建设的基地。初等教育学院成立十五年以来,先后成立了10 个研究机构,即初等教育研究所、科技教育中心、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教育研究中心、初等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育协调发展中心。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的成立,汇集了院内外、理论型、实践型的各类研究者参与其中,有利于结合学科方向、合作攻关,提升了研究者的学科认同感。

  (三)学位点建设

  初等教育学院建院以来,在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一直都在探索新的学位点建设。学位点与学科相辅相成、相互依存。首先,学院于20xx 年在全国率先在“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下设置了“初等教育”两个招生方向,20xx 年又在全国率先自主设置了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而后又相继设置“教师教育研究”二级学科博士点“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向”,“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还建设了“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点和“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点,分别在“课程与教学论”七个方向、“小学教育”七个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在“ 书法教育”、“ 应用化学”、“ 美术学(油画)”、“ 美术史”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研究生规模达163 人、硕士生导师51人、博士生导师4 人。如果从20xx 年我院首次招收“课程与教学论”初等教育方向研究生开始算起,我院研究生教育已走过了十二年的历程。研究生教育和学位点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研究方向的生成,加速了学科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学位点的建设又为“事业留人、汇集人才”奠定了基础。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经过十五年的学科建设取得以下成绩。一方面提升了专业建设的品质,学科对专业的支撑性突显。学院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全国率先研制出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地图》。此项研究从理性的高度厘清了人才培养目标所要达到的诸项能力、素养与各板块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小学教育专业所有课程建立在富有逻辑关系的链条之上。另一方面高品质的基础教育咨询、服务项目得到普遍认可。由于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定位于小学教育领域,其研究成果必然直接服务于小学教育,这主要体现在为小学教育提供高端的智力支持:受教育部委托,承担《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的研制与撰写工作;指导区域教育、小学学校发展改革项目;承办北京市、全国各学科小学骨干教师高端培训、研修项目;参与小学各类赛课、评审项目等。初等教育院系要想得到自身发展并证明存在的价值,除了突出小学教育的专业特色外,还应着力寻找学科建设的生长点,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以此为基础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服务。

初等教育的论文8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几乎所有国家的教育都在努力创造条件,确保每个人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为大家提供了初等教育毕业论文,欢迎借鉴!

  摘 要: 学龄人口变动对初等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是学界及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学龄人口变动对初等教育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我们必须破除通过撤销或扩招来应对学龄人口变动的想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保障投入、加强管理,科学管理、重在育人,从而使初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学龄人口变动的要求。

  关键词: 学龄人口变动 初等教育 发展图式

  由于一定时间内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动对数年后各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影响是由低到高呈梯度进行的,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规模和比例不同,其对应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应随之变化。在我国,由于生育水平的急剧下降,以及人口再生产惯性作用引起的与20世纪几次人口增长高峰相对应的年出生人口增长高峰,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起伏较大,无疑,这种由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而引起的学龄人口的变动将对我国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学龄人口波峰到来时,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增加,容易导致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当学龄人口波峰过去后,又容易导致教育资源不同程度的利用不足。就现实状况而言,目前已有许多小学出现了生源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若干年后,必将相应地影响初等教育。因此,如何规划初等教育的发展图式,实现学龄人口变动与初等教育的和谐共处,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巨大“难题”。

  一、学龄人口变动对初等教育的影响

  从理论上而言,学龄人口变动应该存在着两种可能:一是学龄人口的增加;二是学龄人口的减少。但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都必然会对初等教育产生影响。正如社会结构功能主义大师帕森斯所说:任何结构必然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学龄人口变动亦不例外。这种影响,也绝不仅仅是单向的,它应该如默顿所说的那样:有着正向与负向的两面性。

  (一)学龄人口变动对初等教育的正面影响。

  1.可以缓解初等教育资源紧张之状况。

  20世纪末,由于我国人口再生产惯性的影响,正值学龄人口波峰,社会对初等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整个社会层面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初等教育师资匮乏、校舍简陋,教育投入总量虽然颇大,但分摊到每一所初等学校则颇显不足,因此导致初等教育师生比偏高,教育质量长期得不到提升。然而,今天由于育龄人口数下降和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影响,学龄人口在不断减少。这时,社会对初等教育的需求下降,恰恰可以缓解长期以来初等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藉此契机,初等学校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2.有利于重新合理配置初等教育资源。

  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减少,学龄人口也就随之减少。学龄人口的减少不仅腾出了大量的初等教育资源,而且增强了初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灵活性,使宏观层面优化配置初等教育资源成为可能。因此,对于以前存在的不合理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坚决予以撤销或合并。在保证宏观性、科学性与符合教育规律的范围内,科学合理地减少学校数量、优化学校规模、调整师生比例,不断地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和设备。由此可见,这些重新合理配置、优化教育资源的措施都得益于学龄人口的减少。

  (二)学龄人口变动对初等教育的负面影响。

  学龄人口变动恰如一把双刃剑,在给初等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必然带来各种挑战。

  1.冲击传统教育观念,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由于学龄人口变动前整个社会对初等教育的需求属于供不应求状况,学校不愁没有生源,相反,社会老百姓却很担心自己的子女能否读到自己喜欢的学校甚至能否进入学校读书。因此,那时的初等教育属于典型的“卖方市场”。但是随着学龄人口的急剧减少,初等教育资源的闲置,目前,包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初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家长和学生有了自由选择的余地。这意味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改变,必须更进一步以学生为本,切实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此外,随着这种角色的'转换,社会对初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初等教育学校及其教师,必须也必然要因应这种要求,因为只有苦练内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初等教育才能使“顾客”――家长和学生满意,才能使学校在激烈的生源争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2.初等教育管理体制受到影响,迫切需要改革。

  已有的初等教育特别是初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既是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以往学龄人口现状社会需求的体现。这种由现实和传统形成的体制,虽然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并曾经为我国的初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学龄人口变动对其必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学龄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已有的某些制度与机制必须作出适当的改革,而那些没有的、但现实迫切需要的则必须尽快构建。这种改革与构建,不是对以往体制的否定,而是提炼与升华。它既包括初等教育管理部门关于管理制度的宏观的、整体性的规划,又包括各个初等教育学校微观的、个性化的设计;既包括初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初等学校对管理职能的重新审视,又包括初等学校教师职责与初等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二、关于两种观点的分析与驳斥

  若欲深入分析和探讨学龄人口变动下初等教育的发展,不得不先分析目前流行非常普遍的两种观点。

  (一)可以用合并或撤销的方式来应对学龄人口危机。

  持此类观点者认为,现在学龄人口大量减少,许多小学都撤销或合并,因此,初等教育可以基于此类经验,采用此种办法,将那些生源较少、地处偏僻的初等学校撤销,做大做强地理位置合适、生源较多的学校。

  这种观点不无可取之处,但是试问:撤销合并之后,大量的老师怎么办?因为这不是仅涉及老师个人的小事,而是涉及到许许多多教师家庭,以及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大事。还有,原来的教育资源,如校舍、土地怎么办?初等学校毕竟有着其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因而,面对学龄人口危机,初等教育并非一撤或一并就可了事。

  (二)可以通过扩招学生的方式来应对学龄人口危机。

  持此类观点者认为,初等教育也可以采取类似于高等学校扩招的方式来度过学龄人口减少的危机。

  但是,试问:还有人四五十岁了还去读小学吗?也许有,但毕竟是极少数的个案,因为这是违背受教育的规律的。大学之所以能扩招,能延长读大学的年龄,那是因为大学充分考虑了人接受教育、人的社会化的终身性、持续性。大学属于高等教育,它是教育的最高层次,人一般只有先接受完了较低层次的教育才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人读完大学以后,可以先工作,再接着读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至于年龄,一般要求不是很严格。相反,初等教育由于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则较难做到这一点。此外,初等教育扩招,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呢?又有何措施可以保证呢?而且,学龄人口减少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规律,纵观世界各国,只要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莫不如此,所以,扩招可以解决一时之需,但并不能长期解决问题,相反,把初等教育做强而非纯粹地做大才是正途。

  三、学龄人口变动下初等教育如何发展

  学龄人口变动下初等教育如何发展,这不仅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而且是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点。我认为,要应对学龄人口变动,度过学龄人口减少的危机,必须改变观念,亦即整个社会包括政府部门和初等教育学校,都必须极其重视这个问题,只有先从思想上重视,才能深刻理解该问题的严峻性、迫切性,才能在积极利用学龄人口减少的机遇的基础上,化危机为转机,变压力为动力,真正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具体而言,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在学校布置调整中,我们必须全面而严谨地看待问题。学校布局受地方交通状况、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应该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发达、交通状况好的地方可以少一点;经济条件较差,交通状况不好的地方可以多一点。一般说来,初等学校高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好,那么高年级可以相对集中。而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宜适当分散。

  (二)保障投入,加强管理。

  国务院明确规定,国家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所以,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教育,加大投入,将初等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所需的经费纳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为初等学校布局调整建立专用款项。对于这部分经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和教育设施。同时,物价、卫生等有关部门也应当负起责任,加强监管,监督收费,尽可能让学生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

  (三)科学管理,重在育人。

  由于学龄人口的变动,学校的师生比也会随之而变动,若不及时进行调整,则会因学校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而影响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师生比达到平衡状态,初等教育才会健康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必须对初等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严格的监督,对不达标的学校要勒令整改或停办,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去调配已有的初等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对薄弱学校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石人炳.我国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人口研究,20xx.01.

  [2]田宝宏.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应对[J].中州学刊,20xx.05.

  [3]丁云祥.陕西省人口变动及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J].人文杂志,20xx.06.

  [4]徐警武.学龄人口波动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J].民办教育研究,20xx.03.

  [5]郑真真,吴要武.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xx.02.

  [6]高丽娟,范子阳.未来五年我国学龄人口变化与师范教育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xx.06.

  [7]车丽娟.保山市学龄人口变化与今后10年的基础教育工作[J].宝山师专学报,20xx.22.

  [8]林成策,杨健.从学龄人口变动看未来山东省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发展[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xx.05.

  [9]曹海.学龄人口变化对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辽宁教育,20xx.07.

  [10]石人炳.人口变动对教育的作用[J].市场与人口分析,20xx.02.

  基金项目:湖南省学龄人口变动对初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项目0910BZZ92)20xx年

初等教育的论文9

  摘 要: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五年制初等教育,除去教育工作的一般共性之外,还具有其特性。传统人才培养方式与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都还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在五年制专业培养模式方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本文就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作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少数民族;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初等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教育行业所出现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型教育模式构建过程中,应当体现出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的基础性,创造性,思想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工作,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一、五年制实等教育专业培养工作的模式现状

  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有三种类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应用型。虽然三种类型在培养规格与目标方面基本上相同,最终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在具体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由于培养模式不同,在专业定位上也存在差异。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定向性教师教育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专业培养模式基本上沿用了东部地区教育模式,甚至是西方教育模式。形似而神不似,未能体现出中国特色。但是尽管如此教育工作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丰富了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及学科知识,增加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随着我国经济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培养渠道大大拓宽。除过专业院校外,具备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同样也可以培养教师,而且从教师培养模式发展的趋势来看,五年制的模式也比较符合。在该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根据人文性这一本质要求,制定了课程指导原则及思想,人才培养必须要突出能力,全面发展综合培养。

  规范了教育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该种教育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技能,教师与学生之间配合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而开展的。将学生技能培养贯穿于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到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技能掌握与提升。

  该种教育模式建立了一套符合地区情况的教育培养模式,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

  二、五年制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基础落后

  五年制初等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更高层次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历史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整体教育基础薄弱,受教育群体较小,受教育水平低。这些都制约了该种模式下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五年制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就在于基础教育工作推进,并且与初等教育模式良性接轨。

  (二)资源不足

  资源包括了多个方面,最主要的是资金问题。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不高,在教育资金投入方面不足,无法与东、中部教育资金投入相比。由于资金不足,导致了院校规模,师资力量,基础教育设施等一系列的问题。制约了学校发展,学校无法更好发展又加剧了这一现状,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課程设置存在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在以往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传输,而忽略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课程少而单调。教师在此方面工作经验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就在于,传统教学课程设置工作偏重于依据学科专业模式培养人才,知识结构单一而培养口径过窄。

  (四)教学模式的适应性问题

  适应性问题包括了内容与方式两个方面。内容与方式没有考虑本地区学生个性差异,社会文化传统。只是对其它类型的教育模式的简单借鉴。不利于地区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校集体生活极容易强化单一的民族意识,容易将某些落后的思想与不良习惯带到学校。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观念陈旧,办学主体单一,管理体制不健全。受到教育观念的影响,难以体现人才素质特点,也不符合社会时代的要求。地区总体发展水平落后,教育结构发展推失衡,后劲不足。

  三、少数民族地区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构建

  (一)要素全面

  模式构建必须要结合到社会发展要求,体现新时期教育工作特点。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突出能力。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专业化发展要求。并且要确保达到良好的效果。实行初等教育模式必须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学习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总结自己的工作。将教育工作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关注的内容不应该只是一些规范性、基础怀的评价。应该从评价的主体,评价体系的内容,评价标准方面考虑。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其中,将定性与定量的标准结合到一起。要体现出社会与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可度。

  (二)体现新时代人才素质特征

  教育培养工作要注重人才素质的思想性,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依据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人才的教师职业意识,主张学生个体行为要符合职业行为规范。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综合性,作为教师专业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掌握与本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经验知识的获取则可以通过职前训练获取。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够墨守成规,要针对现实情况进行相应的变革。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

  (三)培养模式具有可操作性与针对性

  初等教育培养模式的组成包括了教学思想,目标,师生,角色,操作程序,评价体系,教学策略等方面。能够启发学生依据线索对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人才培养模式所提供的教学程序应该是便于把握,理解,运用。该模式是从特定角度,侧面,立场对教学规律予以展示。针对性主要体现在操作实施抬程序方面,程序只适用于该模式,并且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如果超出了该模式的范围,或者应用条件不完备就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教学效果也就无法得到较好的体现。

  四、结束语

  五年制初等教育模式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实行的,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情况。为解决该地区教育水平落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许良,段莉梅,白洪涛等.少数民族地区化学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xx(18).

  [2]饶鼎新.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研究——以怀化市辖少数民族地区为个案[D].湖南师范大学,20xx(5).

初等教育的论文10

  最近几年,国家实行了中西部地区新课程的改革,之前参加教育工作的的那部分老师还没有来得及更新他们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以及自己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力的提高也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所以在学校里学习的同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学生,他们本身的英语基础就差,如果再加上上述方面老师的原因,那么他们的英语成绩就很难有效的提高,在课上老师变成了独角戏者,学生在课堂上也不听老师讲课,造成了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恶心循环。本文将从学校管理、老师教育、学生学习等方面去对英语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同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于有效的改善或者消灭相关的不良后果,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前言

  初等教育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小学教育以及中学教育。因人的发展规律,初等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它的好坏成败不但直接影响着一个学生未来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未来人才的构成。在中东部较发达地区,初等教育相对中西部地区发展得好,因为大部分教师都愿意去发展较好的地方任教,即使是待遇相对落后地区差一点他们也不愿意去落后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因此,在东西部相同的教育起点上,西部落后地区较东部而言就教职人员方面就落后了很多;不但如此,就英语的初学者来说,东部较发展地区的英语环境也比西部落后地区优越得多。诸如此类,笔者还发现随着教材内容、教师方法、学校管理、学生学习方法等的改变,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因素越来越多了。所以想要改变当前初等教育中英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不良影响,那么我们就得从根本入手,找出不良因素的症结所在,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剜除顽疾。

  一、农村英语初等教育中学校的管理问题

  1、相关的学校领导对新形势下的初等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要求,同时,他们对新老教师的管理培训也远远不够,学校的相关机制还不完善,英语学习的气氛没有营造良好,学校的相关设备也不完善;

  2、农村初等教育中班级上的人数过多,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每个班的人数就大幅度的上涨,导致了老师对每个学生的相关辅导时间大大的缩减,没有达到精细化的`目的;

  3、一般在农村初等教育中,相关学校的英语教研活动几乎没有开展,即便有的开展了也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就大大的减少,英语交流学习就被无形的磨灭;

  4、在农村中小学中,对外界的接触有限,个体之间的差异明显,差生比例过大,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教育实践有限,课外辅导时间不足,难以兼顾每一名学生;

  5、农村中小学各科老师对学生的辅导偏少,交流时间更微乎其微,从而导致了师生关系甚至生生关系的纽带断裂,课堂也就死气沉沉,效率更是难以保证。

  二、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问题

  1、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英语课都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且教学方面的设施也不完善,加上英语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提高和感染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便不再重视英语的学习与应用。

  2、老师存在英语教育方法的死板,没有与现实生活接轨,学生感觉非常抽象,甚者他们对英语的学习感到茫然或者无所适从,不知道学了什么,将要学什么,还有什么没学到等等荒唐的现象存在。

  3、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都不是本专业毕业的,他们对英语的理解有局限性,甚至有的学校用数学或者其它科目的任课教师兼任英语老师,经常属于一个老师在讲台上表演,学生也因此会产生审美疲劳,不但适应不了老师的教育教学,甚至对该老师的其它科目也产生抵触情绪最终沦为老师没法教,学生没法听的结局。

  4、老师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没有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充分而有效的利用好仅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缺乏对学生的沟通与了解,讲课方式生硬,知识结构断层。

  三、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1、农村中小学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而且受制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到位,没有真正体会到学习应所带来的乐趣,所以他们在一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就处于掉队的状态。

  2、农村中小学对英语的学习存在先天的不足,他们不敢大胆开口说英语,也不愿模仿老师进行相应的学习,学生的自卑心理也比较严重。

  3、农村中小学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他们仅仅能在课堂上接触英语,课外之后就都运用我们的母语进行交流沟通,甚至大部分学生连普通话都不好意思说,原因在于他们怕被别人嘲笑,怕被父母责骂,因此,对于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变成了我们最最单纯的奢望。

  4、他们沿袭了父母的传统思想,对英语的态度不够端正,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这也是农村中小学的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改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措施探讨

  1、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激情;同时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体会到英语的魅力。

  3、加强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让他们体会到真正的英语。

  4、面向全体同学,加强课内外的辅导,丰富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培优补差,实施班内教学分层管理。

  5、英语靠的是多次重复,所以加大重复力度,建立健全检查监察机构。

  6、教师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要有恒心,也要用心,细心以及真心,在“心中”学习和传授英语。

初等教育的论文11

  摘要:在五年削初等教育专业目前举步堆艰的发展态势下,探索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是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初等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 多元化 思考 尝试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辽宁省教委在省内部分师范院校试点招收五年制(初中起点)初等教育专业大专班以来,目标始终定格在: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能适合小学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大学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在此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初等教育专业的诸方向制定了培养小学教师的具体规格,并建立了与之匹配的课程结构体系,基本遵循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坚持专业程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原则;坚持五年一贯综合培养的原则。最终形成了五年制师范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教育实践课四大模块紧密结合,着实为省内各地方小学培养输送了大量合格的人才。

  7但是,到了20xx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解体,市场经济一跃为经济体制的主导,一以贯之的五年制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原则旋即被打破,这一变故,无疑阻塞了学生们的“出口”。

  之所以这么讲,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小教大专”是省内绝大部分小学的学历达标上限,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对教育界的首要冲击就是打破了用人的“师范”与“非师范”界限。从本位主义的立场出发,这个界限的打破,对我们这类学校而言,当然是一记重拳。

  首先,从生源方面看,初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不会再把初等教育专业当成他们志愿的首选,学苗素质下降也就成了必然;其次,在与本科毕业生竞争中,先天不足的学历劣势,使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所学专业的希望变得愈加渺茫。调整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势在必行。

  1、重新审视目标定位系统

  曾经一成不变的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显然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现状,基于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不能从事小学教育的严酷现实,当务之急,必须重新审视初等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系统。

  1.1“师范性”的再定位

  在专业名称没有发生变化之前,最能突出初等教育专业特点的仍然是“师范性”,但这里所说的“师范性”不再是以往培养目标中特指的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支撑它的四大模块,而是在沿用培养小学教师从教能力的诸多方法的基础上,经过拓展,广泛适用于其它相关领域的一种通用能力。按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使今后不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从能力迁移的角度看,同样可以胜任相关专业的工作.把培养小学教师的原始目标缩小,但力争保持初等教育专业培养人才格局的原貌,也就是说在具体做法上在保持“师范性”内涵的前提下,扩充其外延。

  所谓师范,《法言·学行》载:“师者,人之模范也。”《北史·杨播传论》:“恭德慎行,为世师范。”假使我们从这个大的师范观给师范定性,就不难理解目标定位系统依旧把突出“师范性”放在首位的意义。这也就是说,在定位培养目标时,提法不变,依旧是突出师范性特点,但在观念上已经超越了“师范性”的原始意义,实现了“师范性”的多元。这样起码可以减少教者明知道是死胡同还要硬着头皮走下去的对眼前师范教育现状的困惑,学生也会具备除胜任小学教师能力之外的其它能力。

  1.2分解培养目标

  既然五年一贯培养出来的学生,从事小学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就逼着我们必须寻找其它通达目标的路径。秉承师范教育的育人模式,借鉴高职专业分解能力培养目标的方法,就是新形势下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特色。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总目标具体可分解为如下子目标:(1)建立以“三升本”和“专升本”为培养目标的子系统,操作过程是学生入校后,打破专业方向,按其中考和入学模拟考试成绩,参考本人自愿,重新分班,这个群体,培养目标定位在三年后冲刺高一级的本科师范院校;(2)建立为本市部分公立、私立和农村小学输送师资的目标子系统;按五年一贯的初等教育培养模式,实施教育教学计划。(3)建立嫁接部分高职专业的子系统,延展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引入与初等教育相关专业方向如:数控、文秘、旅游等专业的技能,侧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科学地分解培养目标的结果,既保持了初等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色,又为师范教育的职业化、多元化开了先河。

  2、四大模块的多元组合

  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教育实践课是初等教育目标达成的四大支撑模块,目标多元化后,相对稳定的四大模块势必要被撼动。四大模块在目标子系统中的分配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必修课在子系统(1)中,分量加重,特别是数学、语文、英语、心理学课时比过去有所增加。对子系统(2)而言,基本维持初等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貌。在子系统(3)中,必修课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降低学科知识内容的难度,重新删减组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得。教材选用由过去统一使用的“中等师范学校”教材,变为省编的“三升本”指定教材,对子目标(1)来讲,三二分段更加明确,前三年,专业的方向性比较模糊,后两年,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归属到子目标(2)或(3)中。

  无论对子目标的哪个系统而言,前三年的必修谍主要侧重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文化课学习,后一年半是带有专业方向特色的专业课学习。

  选修课是必修课的辅助课,对目标子系统(2)来说,选修课应定位在适应未来小学教育发展的相关课程上,体现其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而对于目标子系统(3),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无论是学时,还是教学容量可能都超过了必修课。而目标子系统(1),完成了前三年的教学任务后,已并入目标子系统(2)或(3)中。分层次开设选修课的结果,实现了培养目标中真正意义上的“一专多能”,同时也为跨学科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平台。

  活动课在以往初等教育的模块组合中,主要以各类兴趣小组的.形式出现,活动内容基本围绕师范生从教应具备的能力而展开,分解培养目标后,大大拓宽了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学生一方面可以围绕选定的从业方向,参与相应的活动,另一方面,还必须参与各类与资格认定有关的职业能力培训活动,并且要求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职业汉语等级证书、营养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心理咨询师证书、导游员证书等。

  教育实践课由过去二周的教育见习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习改变为一个学期的从业前实习。与以往教育教学实习不同的是,实习的目的性由过去的单一、简单,变得多元、复杂。对于子系统(2)对应的学生来说,实习的目的比较明确,主要是把现有的知识拿到具体的小学教育工作中加以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但对子系统(3)对应的学生来说,实习中更多的是不确定性,比如,选修酒店服务的学生,工作中的劳动强度可能远远超过实训基地的模拟劳动强度,还有很多在书本上无法预料到的实际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会动摇他们的选择,所以他们会把精力投入到下一个工作目标。教育实践课的目的,就是在学生走向正式的工作岗位之前,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的一种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学生们可以正确地审视自己,为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3、实现完善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其它条件

  3.1观念兼容

  目前省内有初等教育专业的大专类师范院校,普遍存在师资老化的问题,就我们学校而言,初等教育一系44位在职教师中45周岁以上的教师22人,占教师总数的50%。这些教师都亲历了师范教育的鼎盛时期,一成不变地执行落实教育教学计划已经成为他们的职业习惯。但由于学苗综合素质的普遍下降,教者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计划,结果要么脱离教学主体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任务;要么根据主体的实际情况,把既定的教学计划弃之不顾。但不管哪种做法,对教者来说,奏出的都是教学中的不谐和音,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势必要滋生脱离教学主体的孤独情绪;但如果为了迁就学生,视教学计划于不顾,又会陷入教学随意化、无序化的茫然。这种教与学的不和谐,使师生间生出一系列隐性或显性的矛盾。教师的倾情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馈,那种叫做责任的东西随之也就渐行渐远。而年轻教师,走向工作岗位接触的教育对象就是这样,没有比照,自然也就少了牢骚和怨天尤人,但是这样的教学对象,对他们构不成压力,久而久之,徒剩热情,术业缺乏专攻。这些学识和能力均没经过准师范历练的年轻人,免不了行无规矩,做无定法,更谈不上高屋建瓴地指引学生。如果能把青年教师的热情和老教师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观念上的兼容,就会较顺利地实现初等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化的设想。

  但观念的改变是个难题,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者洛克认为:观念来自对外界事物或内心活动的观察。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多年师范教育积累的经验,现如今很多东西需要废止,这对老教师来说,无疑需要观念的涅磐。年轻教师必须用知识和教育理念中的“新”来征服老教师,这样才能实现新老教师观念的兼容。

  3.2对“主导”的认识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线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管教者情愿与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打破。过去,教者可以无条件地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课堂必须做与本学科有关的事情。现如今则不然,培养目标多元化后,任何一位教师的课堂都不会再有所有学生围着老师指挥棒转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新认识新形势下“主导”的作用。首先,须明确的是主体中有多少人需要自己所要传授的学科知识,了解主体的实际情况后,准确定位学科知识的重、难点,力争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对非需要主体的要求,既然课堂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整齐划一,教者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避免师生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3.3调试教学方法

  我们曾经历过教学方法探索阶段和探索后百花齐放的展演阶段,但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上下功夫,避免一言堂。教者力争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征服学生,使之好学并乐学。融进“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不仅仅完成纸面上的教学任务,应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以身示范,授之以渔。

  当然,实现完善培养目标多元化的条件还有很多,笔者只是以点带面简单地提及。

  总之,在师范教育竞争如此激烈,初等教育所处的境遇又如此尴尬的情况下,我们在大教育观的罅隙中,求得立足之地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观念,作好“培养目标多元化”这篇大文章,只有这样,初等教育专业才可能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初等教育的论文12

  [摘要] 在全國各大高等师范院校中,“教师口语”课程已经将近20年了。虽然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时间和地位都较之以往有所提升,但其“教师口语”课程一谈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师资团队缺乏高效建设、课时编排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教师口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教学质量与“教师口语”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20多年前,国家就加大了对初等教育专业中“教师口语”教学的力度。新时期,中等师范逐步统一为本科教学,虽然学生的素质得到了一些提升,但教师职业的能力培养反而呈现弱化的趋势,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在“教师口语”中存在哪些问题影响了“教师口语”的整体教学成效和水平。

  一、初等教育专业中“教师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口语”课时不足

  根据相关的规范规定,“教师口语”课时不能够低于56课

  时,但是一些学校并没有按照规范执行,能达到标准的几乎没有。课时数量达不到教学目标,也就直接对教学内容和效果造成了影响。

  (二)教材的编写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教师口语》教材主要是以普通话为基础,辅以口语交际和教师的职业口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老旧的教材已经不适应当代“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需要。一些案例虽然经典,但显然已经脱离了如今社会发展的轨迹,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已经选用的越来越少了。

  由此引发了一个现象:就是很多机构和相关研究者开始出

  版有关于“教师口语”的教材。一时间,市场上的教材种类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大多数的教材是以普通话语音为基础的,按照一般话口语和教师职业口语的传统体例编写的,内容雷同较多,对课时少、训练不足的问题依然没有带来很好的解决效果。其中,由程培元所著的《教师口语教程》虽然将语言和教育进行了结合,使“教师口语”的专业性得到了增强,但依然存在比较旧的案例,示范性效果不显著。

  (三)师资队伍建设缺失

  师资队伍在“教师口语”教学中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劣势,这是因为,“教师口语”涵盖了语言学和教育学等多种学科。在一些高校中,只有一到两名的专职教师,甚至有的高校连专职教师都没有,反而是由语言学或是教育学的老师来代替。这些教师虽然普通话达标,但是在教师职业语言、口语艺术或者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并不涉及“教师口语”的专业领域。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中小学的从教经验,理论缺乏实践。这种教学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从“教师口语”课程进入高校以来,也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进修和培训,一步步蚕食了师资队伍的建设,缺失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二、改进初等教育专业中“教师口语”教学问题的相关策略

  (一)重新制定课程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教师口语”课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无法将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就应该果断地在“教师口语”中将普通话教学提取出来。这一部分教学不可以通过考前辅导的方式来进行。应将“教师口语”回归本质--针对教师的专业性来进行教育,内容要融合一般口语和教师职业口语。其中,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是重中之重。最重要的是,不少于48课时的安排是保证训练效果的前提。

  (二)教材要具有时代特色,配套资源也要同步开发

  “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综合了应用语言学和教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不能忽视的则是实践训

  练,因为毕竟学这门课的'学生将来是要从事教育行业的,绝对不能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编写相关教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特色来搜集案例和编写相关资料。在编写过程中,也要联系社会现实与生活实际,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如音视频的相关资源等。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如今的高校都配备了一些专业的录播条件,教师可以在录播室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学生也可以拍摄一些生活日常,和教师共同讨论。学生主动学习动机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将真实的场景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多多加强校际之间的师资交流与合作

  每个学校的“教师口语”的教师资源都是有限的,人数的限制阻碍了内部合作交流组织的想法。因此,想要提高师资力量和补充师资力量的不足,就应该打破壁垒,建立校际之间的教师口语师资组织。有效汇聚各校的“教师口语”师资力量,整合并加以交流。这不仅可以将一些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吸纳进高校“教师口语”教学队伍,还能够提高实际的教学能力,对整个“教师口语”师资团队建设和课程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教师口语”教学的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还是要继续加强其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傅红英.初等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xx(17).

初等教育的论文13

  一、体验和体验式教学的定义

  (一)体验。

  00体验和文学创作03 一书中提及的“体验” 一词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 在00现代汉语词典03 中“体验”是指“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国外有学者认为53体验应该是一种行为一种与当时的时间空间有联系的精神过程不能够简单概括为感觉。

  (二)体验式教学。

  通过自身感受去认识周围的人、事、物利用多。种感官感悟所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被称为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场景引导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重新感悟知识然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诠释达到对事物的客观认识。 简单来说就是教育者根据既定教学目有目的地设置。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情境中通过体验。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认识的过程。

  二、小学数学中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53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还是以课堂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授课教师按。照课程大纲和设定好的教学目标安排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即可。 这样的教学方法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简单但单一的课程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也就失去了。追求和探索知识的乐趣他们没有办法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来构建知识框架学习效率低、效果差。

  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有组织地参与到教师设置的情境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魅力掌握数学的相关知识点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自主学习数学并应用数学的目的。 首先新版的数学教材适用于体验式教学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生活中的墙体面积、家庭收入的变化、购物消费等在数学中的应用频频出现。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需要。通过许多形象具体的事物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 其次体验式教学把学生的学习作为出发点以提倡学生的自主。能力为目的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提升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发展。

  三、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联系生活从经验中体验数学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实行体验式。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和生活关联把生活融入数学。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教师通。过把生活中的知识和数学结合起能够帮助他们。从生活经验中体验数学。

  如教师在讲解“数字编码”这部分的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编码的知识引导学生。把数字编码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对自家的电话号码进行分类固定号码分为一类手机。号码分为一类。 学生通过号码的分类了解固定号。码的前几位数是反映电话的区域通过对手机号码的分类区分移动号码和电信号码的不同 区分电。话号码让学生初步熟悉和掌握数字编码的知识。后还可以通过身份证号码对比区分等方式了解数字编码的知识。。

  (二)循循善诱53在实践中思考数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学生解决问题时也会有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思考。 当学生产生其他的思路和想法时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顺着自己的想法继续研究和思考。 这样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火柴摆出三角形摆一个三角形需要三根火。柴摆两个三角形需要六根火柴。 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理解的乘法运算。 当然摆火柴。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用这种类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众多的例子和情境中。找到规律和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帮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化枯燥为有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营造氛围53在情境中融入数学

  小学生总觉得数学知识抽象且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情境能够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效果更佳让小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速投入学习中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有趣。

  如在讲解“百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我们班有一共有60 个学生其中男生20 个女生40 个那么40 个男生占全班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多少? 用百分比如何表示? 教师先让学生对百分比有大致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在复习学生学过的知识时也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 如学习“圆的面积”时 让学生回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熟悉割补法把圆转化成自己熟悉的。图形进行计算。

  (四)走出校园53在现实中升华数学

  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实践活动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但这些活动毕竟。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现实生活中还原数学、深化。数学。

  如在学习“吨”这部分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购物的。地方和周围去发现哪些事物的重量达到一吨对。“吨”有个大致的概念。

  在学习“公顷”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一公顷等于10000 平方米然后将学生带到面积宽阔的。地方亲眼看看一公顷究竟有多大。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感觉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初等教育的论文14

  初等教育的品质标准有许多载体,教师口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初等教育的教师口语处于一个文火慢炖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口语的火候,为了提高口语表达的接受价值和亲切感,应尽量儿童化,不可操之过急,使用过多的书面语,同时又要起到汉语普通话的示范作用,注意避免追求儿童化而附带了儿童话的各种口语错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正处于一个由语言文字片段学习向整体语言感知过渡的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初等教育教师的教学口语特点不仅由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职业特性决定,也取决于学生对于教学口语的接受特征。基于这两个层面,教师要辩证地处理好书面语与口头语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语言特点、心理特点、文化知识背景、思维特点等方面的教学语言接受特征,才能使初等教育的教师口语有本质上的发展和应用。

  一、教师口语对初等教育教学的意义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口语方式,可以使教师语言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

  1.可以使教学具体、浅显、明晰。教师的口语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加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浅显化,让教学内容生动而明晰。

  2.可以增强语言的可信性和说服力。教学过程中,使用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语言说明事理,阐明观点,可以增强教学表达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3.可以增强教学的逻辑性。富有逻辑性的语言,用于说理,令人信服;用于叙事,情节生动;用于抒情,扣人心弦。

  二、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基本原则

  1.在口语表达的度上。初等教育教师口语应以表达流畅为基础,语清意自明。因此,初等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具备的口语能力就是清晰、简洁、不卡壳,才能促进师生间表达与接受信息的准确及时,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语言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2.在口语词汇的选择上。应该时刻以汉语普通话为基本口语准则,并能呈现出儿童化的特征。避免出现晦涩书面语、文言词汇,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逐渐熟悉和把握小学生这个接受群体的语言接受特征,尽量避难就易;

  3.在口语句子的组织上。尽量多使用短句和常见句式,并能根据课堂需要灵活变换,最终达到答疑解惑的目的。

  4.在口语表达的形式上。应尽量避免教师说、学生听的单线表达教学模式,要努力营造表达与接受双向互动的课堂氛围,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或多或少展开口语的交际,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5.语言表达要有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门科学都有自身的逻辑,如果教师语言无法遵循学科规律,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语言必须具备严格的逻辑思维,做到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三、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表达方式

  目前,初等教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提升自己语言水平的标准,往往以普通话等级考试为目标,这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易停留在语音的层面上。事实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口语中的修辞方式远比这些丰富得多。结合初等教育的教学实际,根据小学生的语言接受需求,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口语表达方式。

  1.简洁。即准确清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用直截

  了当的肯定句式清晰地传递的知识信息,这不仅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即使接受信息,而且会对课堂思路保持明晰完整的印象,同时凝炼的表达也能够及时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令课堂保持积极的氛围。

  2.互动。初等教育课堂教学中必须时时穿插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问的形式来调节课堂的互动,例如设问、反问、追问、商问(用是不是的方式商量式询问)、在讲述中设置悬疑的问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多样地把丰富的问作为表达者和接受者沟通的桥梁,以增强互动效果,促进沟通和交流,把学生引向活跃且正确的思维轨道。

  3.具象。初等教育教师在讲述中尤其需要显示、再现某个景象或物象,突出色彩性和形象性。可以将简笔勾勒与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融汇穿插于教学中,以便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有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研究 苏佳 陈秀烨 翁志强 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教育系身临其境之感。

  4.补充。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对即时信息作出补充说明或引证。主要有连续性补充和间隔性补充,选择性补充和整体归并性补充。恰当的补充可以突出重难点,调节教学的节奏,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使表达得到更周密、更完善的调整。

  5.启示。在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时,就事论事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和叛逆心理,常常事与愿违。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或是批评教育时,先言他物,绕个弯子,接着再引出所言之辞,并对语音、语态、语意、语势等作变通处理,这样往往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对事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愿意进行自我反思,一般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的核心是暗示,教师用口语技巧启示学生,就是一种教育暗示。

  6.灵活。在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短时、多样的课堂情况时,采取应变性的语言策略。当学生理解发生障碍时,教师应及时转换语言角度,换一种方式把意思说得更明白易懂,避免停留在同一逻辑形式的语言重复。

  7.突显。教学照本宣科,该讲的都讲了,其结果往往是平淡如水,过眼云烟。因此,教师在讲述中必须要有所侧重,要突显面的倾斜和点的着重,在这些地方倾注足够的`表达,并保证其足够的语量。

  8.修辞。教学活动以及日常师生交流主要是凭借语言来进行的,比如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的教育等。因此,教师口语的运用应讲究语言艺术的运用,使教学语言不仅具有感染力、号召力、震撼力而且本身就可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学生能够从课堂及交流中获得审美感受、审美想象、审美情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的语言可以适当运用修辞化语言艺术。如运用比喻,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或通俗的、浅显的道理打比方,可以使与之相似的、陌生的事物,或抽象的、深奥的道理变得容易接受;运用引用,引用历史故事、成语、寓言等,可以使表达内容充实、语义丰富;引用格言、警句等,可以使表达内容充实、语义丰富;引用格言、警句等,可以增强表达的哲理性;引用谚语、歌谣、俚语等,可以使说理、叙事简练,深入浅出,表达内容更富有情趣;运用双关,可使语言风趣、简洁。

  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发展及其研究,一直滞后于丰富多采的教师口语实践。而教师口语的表达及发展,是处于动态语境中的。因此,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发展必须结合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适时调节,顺应教学的发展.

初等教育的论文15

  摘要:钢琴初级教育是每个钢琴学习者必须要经历的阶段。笔者在多年的执教中发现了很多初级钢琴学习者的不足。他们往往兴趣很足,但是对基础的乐理知识掌握不全,对抽象的、理性的乐理知识兴趣不大,而基础乐理不牢则会影响他们的后续钢琴学习。为此,笔者通过自身的经验谈谈如何在钢琴初级教学中普及乐理知识。

  关键词:乐理 钢琴 初级教育

  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音乐对人的性格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净化、美化人的心灵世界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确实,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而在目前音乐初学者使用乐器最多的恐怕还是钢琴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校和教师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钢琴音乐教育。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初级钢琴音乐教育的新拓展,是每位一线音乐教师应该时时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执教中发现很多初级钢琴学习者存在着不足。他们往往兴趣很足,但是对基础的乐理知识掌握不全,甚至认为只要能看懂谱子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理论知识学不学、掌握得好与不好都是无所谓的。这可能是和钢琴初学者的认识不足有关,他们往往更喜欢感性的实态的钢琴弹奏,对抽象的、理性的乐理知识则兴趣不大,而基础不牢则会影响他们的后续钢琴学习。为此,笔者想结合自身的经验谈谈如何在钢琴初级教学中普及乐理知识。

  一、钢琴初级教学中巩固乐理的必要性

  乐理就是最为基础的音乐知识,广义上的乐理主要包括音乐技术理论与音乐学理论,狭义上的乐理主要是所有理论的基础知识。乐理是学习演唱、演奏等表演艺术以及和声、编配、作曲、曲式等各种理论课程的前提,为所有技巧打基础的知识。乐理知识其实就像语文的拼音知识一样,只有认识拼音了,才能学习汉字、句子和文章。

  目前,很多初级钢琴学习者并没有意识到乐理学习与钢琴教学之间的紧密性。其实,乐理知识和钢琴的学习本身就是不可分的,只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而已。等过了初级阶段就会发现钢琴练习中的乐理知识越来越复杂,如果乐理知识没有跟上的话自然很难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在钢琴教授的过程中,我发现因为乐理知识的掌握不足经常导致以下现象的发生:对作品旋律的走向不清楚,对句法的理解不到位;对专业的术语不了解,对作品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对五线谱不熟悉,对作品结构了解不清晰,自然会影响钢琴学习的拓展。所以对学钢琴的人,不但要懂得而且还必须精通音乐基本理论。

  虽然乐理知识比较难懂,比较抽象,但是对初学钢琴的人来说也并不是完全的不可逾越,相反还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可以利用。首先,初学钢琴的人基本都是以幼儿和青少年为主,在这个时期人的大脑细胞活动能力增强,可从事复杂的智力活动,而且学得了之后更不容易遗忘。其次,钢琴为什么吸引初学者,主要是因为钢琴能够表现不同的音色如有弦乐、管乐、打击乐,即使不同的乡村、爵士、蓝草、拉丁风格也都能够一览无余。这样在如此丰富多彩的音乐工具面前,初学者能够有兴趣进行音乐的学习,而且兴趣非常足,即使面对乐理知识也能够爱屋及乌,把理论知识与实际音响相结合。最后,随着物质条件的优越,在钢琴初级课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教学设备,只要教师不是简单地灌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就可以调动初学者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实现以钢琴教学为主,乐理知识为辅的教学的。

  二、钢琴初级教学中进行乐理知识学习的具体方法

  (一)把握好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由于目前初级钢琴的学习者都是少年儿童,形象化思维比较明显,尽可能地将钢琴乐理知识的学习变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游戏活动,而不是灌输,成为兴趣和愿望相随的学习活动。例如,在训练听辨音时值的长短中,可以将四拍比喻成缓慢前进的爷爷奶奶,二拍比喻成坚定稳重爸爸妈妈,一拍比喻成活泼朝气的哥哥姐姐,而半拍就是连蹦带跳小朋友。其次,乐理知识的学习可以融合在其他的唱歌、跳舞、奏乐、演戏、玩耍等游戏中,不一定非得和钢琴练习。比如可以在训练音高时,在C-E这三个音中组编成蹲坐游戏。

  (二)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传统的乐理知识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是被动的.“命令”追随者,但是真正适合学生终身持续发展的钢琴教学方法应当更强调学生的音乐活动自主性。教师在活动中应积极融入到学生中,以同伴的姿态来代替教师的权威地位,尽量与学生拉近距离。比如,我们可以在弹奏左右手配合的乐曲时,先带着学生练习几遍,具体感受一下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了解了哪些音之间的相互配合并用语言表述,这就是一个引导乐理知识的学习问题,让学生有了独立思考乐理知识的可能。此外,教师可以积极地和学生互动,让学生不仅仅看教师示范,还要能画折线图,如弹一个范围在c2-g2之内的三音组,让学生在一张用硬纸壳做成的空白五线谱上,把刚刚听到的音用笔在其相应的线、间位置上画成一副线条走向的折线图,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能集中初学者的注意力,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可以播放一些优秀的流行作品比如《爸爸去哪儿》等主题曲让学生来聆听,引导学生在弹奏中分析乐理。我们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把相关的乐理知识与音响作品相结合,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更好。

  为了打破乐理知识的枯燥,我们可以采用合作和竞争的方式来提高学习兴趣,将学生的竞争本能与乐理知识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为钢琴初级教学课堂有效教学奠定基础;可以在钢琴课堂休息的时候,积极安排几个同学一起抢答,并陈述自己答案的依据,根据学生抢答问题的正确率选出一名冠军,并给予表扬,贴到专门的音乐评比区域。通过这种赛事法让学生踊跃地参与进钢琴学习活动中,从而完成生生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并实现钢琴初级教学的基本乐理知识教学目标。

  (三)乐理知识学习必须坚持长效性

  乐理知识由于抽象性比较强,不可能一时半会就能学会,而且过后也很容易遗忘。在课堂的学习中教师不能全部教完,培养初学者良好的练琴习惯,更要将乐理的学习融入到日常的钢琴练习中。比如旋律与和声、三和弦等可以每天分配到任务中,然后每天尽量都在相同的时间点练习并学习相关的乐理知识,逐渐地渐进学习。在每天的练习中不仅仅是是简单的手指运动,要养成带着思考弹琴的习惯。“为什么这里是这个音?”带着问题去上下一次的钢琴课效果自然会好,鼓励他们多发现新的问题。钢琴乐理知识学习中并不应该成为了死的东西,而是要服务于钢琴的弹奏,例如在弹熟一首曲子之后,根据学到的知识改变旋律的节奏进行弹奏,可以让学习者自己加上一些辅助音,来丰富旋律的发展。这样,通过多种演奏风格,让学生自己来创造,使得钢琴音乐带上个性的色彩。

  作为钢琴初学者的少年儿童都有一颗比成人更敏感和更渴望得到肯定的心,如果教师能够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自信心,多给予学生阳光般的温暖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赏识,学生学习钢琴乐理知识的效率将会大大提升,甚至因此而爱上钢琴乐理,为学生日后的钢琴之路夯下地基。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采用柔和的评价方式,可能会因此伤及到学生的自尊心,不仅影响学生在钢琴乐理知识方面的表现,更会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带来负面影响。在弹熟练之后,教师可以有意地提出问题,但是一定要把握好问题的尺度和难度,不要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比如“你弹得真棒,但是我不明白这首曲子一共有几句话,你可以给我讲讲吗?”用这种诚恳的语气和虚心的方式,会让孩子很有成就感,他们会愿意思考,来回答你的问题。这样,不仅练好了钢琴技巧,还锻炼了孩子给乐曲分句的能力。

  总之,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中,往往是重视演奏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与之息息相关的基础乐理的学习,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钢琴教学的健康积极的发展。实现钢琴初级教育中的乐理普及研究是一项系统且耗时的课题,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和完善。音乐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理解通过各种努力来增加生动有效的乐理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司徒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世庭.钢琴艺术与少儿成长[M].新蕾出版社,20xx.

【初等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活动中的情感效应初等教育论文12-12

给写注入润滑剂的初等教育论文03-27

关于教育论文的论文11-06

毕业论文提纲 --科技论文12-12

关联理论文化的语境论文11-19

路桥专业论文:桥梁设计论文03-18

关于教育论文的论文8篇11-06

论文致谢05-15

论文的结构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