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传动控制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机电传动控制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机电传动控制论文 篇1
一、选煤厂中煤厂机电设备维与管理的现状
(一)煤厂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部门职能不够完善选煤厂都有煤厂机电维修工,其主要的职能也是对煤厂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及时维护与检修,但是,大多数选煤厂的管理人员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生产上,对于设备的管理职能并未充分行使。此外,煤厂机电设备是一种复杂的设备,其型号不同,购置的过程,验收、安装等一系列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管理上的问题。有时,一部分选煤厂并未完全按照煤厂机电设备的正规使用方法去使用设备,管理部门也未对此进行监督和提醒,违反了相关的使用规范,这些管理上的问题都将给选煤厂带来潜在的安全问题。
(二)煤厂机电操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当前阶段,我国某些选煤厂中的煤厂机电管理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仍不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对于设备的属性不是十分了解,新技术的使用技巧也不能完全掌握,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简单的操作方法,因此煤厂机电设备存在的某些故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煤厂机电维修工大多以年轻的工人居多,其相对来说缺乏具体的实际操作经验,安全生产的意识较为淡薄,有时仅仅按照操作习惯进行工作,就导致出现了一些违规操作。选煤厂对于煤厂机电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往往都停留在表面,不会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因此很难真正实现提高工作人员操作能力的目的。职工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在培训时,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理论知识,他们并不能很深入地理解,也就无法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应用。理论与实际脱轨就进一步造成职工学习兴趣低下,形成恶性循环,煤厂机电管理操作人员素质偏低问题是影响我国选煤厂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
二、改善选煤厂煤厂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实现煤厂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提升煤厂机电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选煤厂是煤炭产业中的重要加工单位,但是其内部的煤厂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却不同于矿井。选煤厂中所使用的煤厂机电设备处于较为复杂的运行环境之中,其工作的性能也与其他设备不同,因此,要提高选煤厂的标准化生产水平,丰富管理人员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等技术理论,同时结合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理论,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要充分调动厂内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管理人员与具体的操作人员关系和谐,二者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促进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选煤厂想要实现标准化管理,不能只是着眼于厂内,还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不断汲取其他厂区的先进的维护和管理技术,并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以弥补本厂中管理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同时,为企业的管理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提高选煤厂的设备管理水平。众所周知,煤厂机电设备的标准化管理是实现选煤厂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选煤厂应适当授权于具体负责人,使其充分掌握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以便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要实现标准化生产的目标,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具体措施作为保障。真正实现管理和维护上的标准化还要定期考核,严格监督。制定具体的标准准则,从而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协调组织调度工作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规章制度的保证,对于选煤厂中煤厂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来说,亦是如此。想要做到系统的管理和科学的维护,就需要有严格的制度要求,以衡量管理和维护的结果是否与规定的内容相符。因此,建立完善的煤厂机电管理制度至关重要。有些厂区尽管规章制度等内容十分详细,但是执行力度是一个难题,制度所规定的操作行为和步骤并未得到真正的实行。对此,需要厂区煤厂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人员加大检查力度,督促维修人员尽职尽责,将安全生产的思想付诸实际工作中。
(三)丰富职工理论知识,提高其操作水平选煤厂中,对煤厂机电设备的操控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其维护、检修等工作内容也相对复杂。因此需要每个员工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这样才能确保煤厂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设备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检修,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维护,将故障及时消除,保障选煤厂的安全生产。要丰富员工的理论知识就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首先要培养员工的基础技能,使其能够应对较为普遍的技术问题。其次,让其学习更深一层的维护技术和管理方法,取长补短,更好地完成煤厂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还应培养员工将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充分结合,做到具体应用,这样才能增强其操作能力。
三、结束语
选煤厂中实现煤厂机电设备的系统管理和全方位的维护,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选煤厂的高效平稳运行。设备的维护是一项环节较为复杂的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操作。设备的管理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只有设备管理部门充分行使其职能,才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最终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使得选煤厂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机电传动控制论文 篇2
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的影响,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大纲往往强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往往忽略学生将学到的机电控制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中去。反映到教学安排上,教学计划安排的实践环节偏少,而实践教学部分只有6学时,并且是简单地针对课程内容,安排3个观摩性实验,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更谈不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教学改革措施
采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对“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更新该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由单纯知识型教学向能力型教学转变,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一方面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基础,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法,建立一种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信息量,图文音像并茂,生动形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授课效果。另一方面,改革实验内容与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教学内容调整与优化
认真研读专业培养计划,分析各门基础课、专业课与“机电传动控制”的关系。该课程在机制与测控专业大三下学期开设,课程的部分内容在相关课程已进行了学习,如电机的工作原理在“电工学”里已进行学习,学生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中已学习了PLC的基础知识。如果严格按照教学大纲与教材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对于重复的内容只做简单介绍,带领同学们对学过的基础知识做快速复习,重点放在知识的应用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重点讲解采用PLC对电机的控制的编程技巧,如何运用PLC对复杂工业生产系统的控制等。为使同学们了解与掌握机电传动控制新技术,增加2学时机电控制新技术专题,较为系统地介绍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另外结合笔者的科研经历,课堂讲授时把关于机电一体化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及时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充实到自己的课堂中,弥补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之间的“断层”,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在教学中广泛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但学生在听讲时缺乏主动追求,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4]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若结合问题式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并且深受学生欢迎。问题式教学法主要遵循以下步骤: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教师总结讲评。[5]这种教学法突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促使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1)提出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问题式教学的关键,问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结合工程或生活实际,设计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将有关教学内容转化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系列问题。同学们在上课时总有“课程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时,引入日常机电产品实例。比如在讲授电机的制动特性内容时,关于“电梯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准确的停在某一楼层”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探讨解决措施。另外,同样电梯运行的例子在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中也可以应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学到的知识实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重点与难点,并且难度要适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学习掌握知识点,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运用。
(2)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广泛地讨论,教师辅以启发式的分析,增强了互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完成理论学习和论证的全过程。比如结合电梯的控制方式,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单片机、PLC、工控机等多种控制方式,使同学们分组分析每种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引导学生自我纠正各种控制方式分析中的优点与不足,让其自己找出所论证问题的不完善和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牢,更全面。
(3)教师总结讲评。根据布鲁纳的反馈原则,学生必须获得反馈意见,知道效果如何,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发现和自我矫正的能力。[6]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总结一堂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再进行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3.实验项目创新设计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原先的实践性环节较少,主要是针对课程内容安排3个观摩性实验,学生仅通过简单连线,观测实验现象,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更谈不上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实验效果不好。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注重改造传统的实验装置、开发新型开放式实验项目,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先后指导学生申报了“创新型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平台的开发”、“新型高速脉冲测量卡研究开发”、“智能移动跟随椅的设计与研究”等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先通过指导几名优秀的同学设计开发开放性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经过反复验证,然后正式定为课程实验项目,由全部学生在实验平台上动手做实验,调试程序,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改革实验模式,实验室全天开放,不受上课时间限制,学生可以利用晚上和周末去实验室做实验,保证每名学生都动手做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为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创新实践能力锻炼,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与机电类学科竞赛,先后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考核方式
改革传统的闭卷考试在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方面非常有效,但对于“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的特征和内容而言,容易使学生重视理论学习而忽略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因此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把考核方式分为出勤考核、研讨课题表现情况、实验项目完成情况、期末闭卷考试,建立多方位的评价系统,科学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最终,每个学生的总评成绩由如下四方面组成:考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10%;研讨课课堂表现成绩占10%;出勤成绩占10%。
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上述教学改革方案在我校测控专业进行了两年的教学实践,为检验教学改革效果,抽取了班级上5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评价如下:认为授课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教学内容能够反映或者联系学科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的占88%;认为自己能够精神饱满地听课与参与课程讨论的同学占85%;认为能容易地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要点的同学占82%;对开放性实验方式的满意度为95%;认为实验能使自己更多地了解机电系统,实验效果良好的同学占86%;认为能通过课程学习与实验,自己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得到培养的占90%。四、结束语“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在机制专业与测控专业本科生的机电系统知识及动手能力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所述的教学综合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锻炼、创新精神培养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机电传动控制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