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职机电专业钳工技能的探究论文
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单独招生考试中,钳工技能考核分值为 150 分,与语文、数学所占分值相同,比英语高出一半,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但纵观连云港市历年钳工技能成绩,不甚理想,有很多学生只能得到其中 50 分的现场操作分,另外 100 分的实际操作分很难得到。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作者注意到,要想促进钳工技能水平提升,必须从学生现状出发,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从学生现状出发,找出问题,培养学生兴趣
作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设有单招班与中专班。但不论哪一种,都要开设钳工工艺这门课,且有钳工实训。根据学校安排,在一年级要开设实训课程一周,作为技能普及,在二年级要开设四周左右,作为考工培训。而对于单招班,在三年级下学期还要开设两周左右进行单招考试钳工技能考核突击。总结发现,对于实际动手操作学生普遍产生兴趣,但对于理论课程教学,学生感到乏味,上课睡觉、玩手机。其原因一个是这些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二是该课程传统授课模式本就枯燥,教师授课有时尚感无趣,何况学生。
对此,教师不能采用传统教法,直接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应该结合身边实例,让学生的学习由“感”而发,从而培养学生兴趣。比如单招考试钳工题库中有“限位块”这一项目,若采用老教法,先讲工艺,再演示,然后学生操作,学生不会提起兴趣。作者在教学时,先引入一个“开瓶器”的模型,让学生做一个可以实用的开瓶器,这样可以作为理论与技能铺垫,之后进行“限位块”训练就容易得多。
二、改进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
在充分了解学生现状之后,针对学生的问题,要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
1.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前文说过,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学生,单独讲解理论知识不能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把理论课堂搬到实训室,创造一种实战的氛围。具体模式可以为 :课前教师下发工作任务单,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在课前学生就会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起到预习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前二十分钟,让学生分组交流对工作任务的分析结果,按组确定工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骤。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给出的结论进行对比评价,评出最优的方案,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案进行操作演示,同时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时就不会再感到乏味,而是觉得这是一种必然。
2. 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适用性
单招班的技能训练与中专班有所不同,中专班强调技能的实际水平提升,而单招班则首先强调成绩。所以在编制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单招班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不能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而应该增加实训操作,减少理论讲述。作者在开展教学时,紧扣单招技能训练题库,同时重视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每个训练项目都要让学生达到不同的要求。如在讲解锉削基本操作时,要让学生明确训练目标就是掌握锉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因此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正确的站姿,知道手、腰在锉削的初、中、末三个阶段如何用力。在讲这些内容和要点之后,学生就会联想到锉削的姿势,自觉地对照教材中的内容演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材适用性。
三、强调实战,增强技能训练趣味性
钳工工艺课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技能训练是关键,要让学生从兴趣入手,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1. 由易到难,让学生循序渐进开展训练
钳工工艺课中的每项操作都不是很轻松的事情。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和接受钳工操作的特点,由易到难地逐步掌握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的一种意识,就是技能训练如同锻炼身体,是一种运动,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锻炼。
以锯削训练为例,作者引导学生将腿部运动看做是武术中的弓步,双手的动作看做是太极中的推手,同时强调动作的细节,如双脚的站位、双手的用力方法。
2. 自由设计,让学生感觉到是在设计自己的工艺品
单招技能测试中钳工项目是有题库的,所以通常老师教学中会直接引用题库中的项目,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这样做自然有其优点,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也会感到枯燥,因为其目的性太强,限制了学生的发挥。作者在训练初期,会根据题库中项目的特征,让学生自己设计作品,但要求其满足一些硬性要求,如保证一定的公差要求,具备孔、角度、螺纹等形体特征。这样学生会做出各种各样的产品,虽增加了老师评价的难度,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作者以为,单招班钳工教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方寻找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求最佳的教学质量。
【提升中职机电专业钳工技能的探究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