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循环经济与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摘 要]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反思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并寻求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变,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和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新型工业化
循环经济在理论上对传统的发展理念、经济模式提出了挑战。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一、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1.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Closing Materials Cycle system)。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而言的。在以物质资本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流程是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排放,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传统经济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放到水、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性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的结果必然是物质资源的短缺与枯竭,以及大量废弃物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酿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与此不同的是,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运作,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反馈式流程。在这个反馈式流程中,从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一部分经废物利用等技术加工分解形成新的资源返回到经济运行中;另一部分经环境无害化处理后形成无污染或低度污染物质返回自然环境中,由自然环境对其进行净化处理,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所以称之为闭环流动型经济或循环经济。
2.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主张人类的经济活动要遵从自然生态规律,维持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如果不遭受人类的破环,通过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可以实现生态平衡,能够稳定地存在。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流动的,绿色植物、藻类等生产者从太阳辐射中吸收能量,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物质,这些物质通过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等消费者和微生物、真菌等分解者的作用进入土壤库,土壤库中的物质作为生产者的营养成分重新进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这个系统中,只有太阳能是来自外部的支援,只要太阳能不耗竭,生态系统就能够长期稳定地存在下去。循环经济就是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能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3.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化模式,突破传统以GDP为导向的经济模式。GDP的增长可归结为两种不同的效应:一种是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所产生的产出效应;另一种则是投入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产出效应。要素的增加等于粗放外延方式,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与集约内涵方式相当。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基本是一种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而后者则为一种质量效益型。循环经济相对于非循环经济,更体现了质量效益增长的特点,而不是在简单的扩大生产规模、耗费资源线性方式增加GDP,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属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湖南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理论范式,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依靠循环经济的实施来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保障。循环经济保障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保障资源利用的代际均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循环经济的3R原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生产原则。
1.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是转变湖南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湖南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湖南农业经过不断的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今后仍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农村高效经济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工业项目的薄弱一直是湖南的“心头之痛”,几年前就提出的“长株潭一体化”进程,恰好起到了实现外源性资本与本地产业紧密、迅速聚合的载体作用。湖南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在新建工业项目时,能耗标准将作为审批、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
【循环经济与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关文章: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05-2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06-04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论文05-04
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趋势探析论文06-26
郑州市人口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04-20
协同发展下的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论文04-21
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04-21
如何转变学困生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