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的环境效应机制分析

时间:2023-03-24 22:23:14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城市发展的环境效应机制分析

[摘要]根据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了环境作为消费品、资源供给者、废弃物容纳场所、区位空间的四种功能。并从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经济与环境作用机制的弱相互作用型及强相互作用型。  [关键词]城市;环境效应;分析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发展增快和城市经济的繁荣,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来看,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发展的环境效应正是基于对城市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的分析。
  
  一、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关系分析
  
  环境可以被理解为是限定人类生活空间的所有自然条件。环境又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特定的环境系统。环境系统的主要功能。按经济学的解释,环境有4个功能:如提供消费品的功能、供给资源的功能、容纳废弃物的功能、提供区位空间的功能。
  
  1.提供消费品的功能。环境为消费(诸如呼吸空气、感到风景优美舒适)提供了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可以在没有使用者彼此相互竞争的情况下由几个人同时使用,在使用上根本没有竞争。公共物品不允许排斥竞争使用者。但是除了技术上不可能排斥的以外,有几种物品技术上排斥是可能的。因此,有些人把公共物品定义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被排斥在使用之外的商品。公共物品的非排斥性特征,常常被深入研究,进行价值判断或者假定不存在排斥技术(有线电视、电话)。
  作为消费品的环境质量就是这样的公共物品。技术排斥即使可能也并不适合于需要,因为所有个人都能使用这种物品;作为消费公共物品的环境可以以两种方式被使用,一是环境提供的消费品是可用实物单位度量的,如每分钟吸入氧气量;环境提供消费投入是定性估价的(比如风景的舒适)。在第一种情况下,从环境到消费的物流,不必在第二种情况应用。
  为了简化下面的分析,我们把环境质量看作是没有分不同消费投入种类的公共物品。对公共物品“环境”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应该限定消费活动,诸如游泳、呼吸等。那么人们就会把这些活动看作是环境投入消费的结果,环境以量和质的方式对其发挥作用。
  
  2.供给资源功能。环境提供作为生产活动投入要素被使用的资源,例如水、阳光、矿物、燃烧过程中的氧气等,又由资源产生的商品被供给消费。经济系统是由生产、消费和污染物质排放所表示的;环境系统则是由原材料、土地、公共环境物品以及环境中的污染物质环流(pollutants ambient)加以区分的。
  
  3.提供废弃物容纳场所。没有进一步利用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连带产品(joint products)散发进入环境。同时被生产的几种产品就是连带产品。连带产品经常不能被使用,连带产品中的不可再利用的排放物的接收就是环境为经济系统履行的第三个功能。
  散发的污染物质被不同的环境媒质如大气、土地和水所吸收。然后,污染物质部分被分解、积累、运到其他区域,或者被转化。因此,污染物质排放与环境产生的污染物质环流是不一致的。排放物不是所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连带产出。污染物质是在一定的时间,在一定的环境媒质中环流的。排放物在环境中通过扩散或运输过程变成污染物质。区别污染物质排放和在环境中污染物质的环流是很重要的。当人们确定目标变量“环境质量”时,一定总是谈及污染物质。然而,经济政策一定是倾向反对污染物质排放的。
  关于这一点,环境经济学在传统的皮古分析上进行了明显的改革。皮古只能指明矫正外部性的方向,但皮古的分析没指出污染物质排放是作为负外部性价格的基础。
  在任何一段时间,环境中的污染物质环流都影响环境服务即公共消费品和原材料的质量。这一关系是污染物质能影响环境系统的特点所引起的。这样,污染物质影响空气的质量;或者它们可能由于降低能见度而对美丽的风景产生负面影响,正像美国西南部的十字路口区域的情况那样。生态系统或气象系统的行为可能被改变,例如,空气污染可能降低树木的生长率,甚至导致它们的死亡。
  
  4.提供区位空间的功能。在空间上定义的环境,是为经济系统的区位提供空间,也就是工业和居住区位用地、农收用地以及永久性防御设施用地。这个功能类似于原材料供应。
  
  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作用机制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任何闭合系统中无序度或熵总是随时间而增加。这正如桌面上一个完整的杯子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状态,而地板上破碎的杯子是一个无序的状态。人们很容易从早先桌子上的杯子变成后来地面上的碎杯子,而不是相反。而在现实世界里,人类社会发展这是一相反的例子,他给我们的感觉是从野蛮、愚昧的无序状态向文明、进步的社会不断演进的历程。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有序的发展是以整个自然无序的牺牲为代价的。
  
  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有序的经济,主张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已达到全社会互利的最大化。在这种模式下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这种发展模式是有经济效率的但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市场失灵”的地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1.经济发展中广泛存在的外部性是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指企业或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的经济活动过程中会把不利的后果外溢给与其经济活动不相关的其他个体,但更主要是由于交易成本太高,信息搜寻成本、监督费用、讨价还价费用等妨碍了环境保护。
  
  2.环境资源无法用经济手段创造是导致环境问题的又一原因。一方面,很多环境资源是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如一个企业保护了空气和水,但又不能排除其他企业和个人享用,也就不能形成市场;另一方面由于非竞争或竞争不足的存在使产品没有价格或定价过低,这样为经济手段控制增加了难度,也加剧了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三、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人类总是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眼前的经济利益,如果单纯用经济学的眼光从直观上而言,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会导致社会总产出的变化。如图所示。总供给s。与总需求D0在通常情况下交于一点X,从而得出生产总值G0和物价水平P0,而在考虑环境成本,而且环境成本是由生产企业自身负担的情况下,由于价格会升高总供给将减少,相应的总供给曲线将上升,与总需求曲线相交于点A,这时的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相交各自以G’0和P’0表示。这样我们将得出生产总值减少的结论。
  但实际上,经济发展并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生产的增长或产量的增长,经济发展不仅是物质生产的提高,更包含生产方式、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等,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
  因此,考察大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其重要的意义在于突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发展是硬道理”寻求更有效地生长途径,尤其对于我们国家而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城市的经济中心地位和辐射作用日益重要,保持良好的环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经济与环境的作用机制的类型
  
  经济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按其作用性质,可分为两类:一是正作用,指经济(或环境)发展对环境(或经济)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二是副作用,指经济(或环境)发展对环境(或经济)发展的制约和阻碍作用。根据两者相互作用的强弱,可将经济与环境之间作用关系分为:弱相互作用型和强相互作用型。
  
  1.弱相互作用型。弱相互作用型指正作用于副作用都很弱的环境——经济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资源与环境有一定的承载力,人类生产活动所引起的环境破坏轻微,不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制约作用。可以说,原始的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弱相互作用型环境经济系统。
  
  2.强相互作用型。强相互作用型指正作用或副作用均较强的环境经济关系,可进一步分为三种类型:(1)协调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保护和改善环境状况,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在资金和技术尚未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可能和保障,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同时,环境状况的改善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相互促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2)失调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视自然规律,掠夺性地开发资源,同时,经济活动带来的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中,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导致环境状况恶化,自然资源匮乏。一方面,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引起经济停滞和衰退;另一方面,经济停滞和衰退使人们没有资金和能力去改善环境状况和改进生产技术,只能进一步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导致环境危机加重。经济衰退与环境恶化相互促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3)过渡型。许多发展中国家把发展经济放在了第一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但由于环境反馈作用的滞后性,环境问题尚未对经济发展构成强的制约作用。过渡型的环境经济系统有两种发展前景。一种是在越过资源密集的发展阶段之后,由于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科技进步,大量资金和技术用于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状况,从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逐渐发展成为协调型环境经济系统。另一种是,掠夺性开发很大,很快导致资源匮乏,同时污染加重使环境状况急剧恶化,从而引起经济停滞,发展为失调型环境及系统。
  
  [参考文献]
  [1]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上海:上海A.gv出版社,1998.
  [3]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4]王长征,刘毅.经济与环境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2,(3):32—36.
  [5]李建新.环境转变论与中国环境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105-111.

【城市发展的环境效应机制分析】相关文章:

城市生态规划发展探索05-29

对我国贸易顺差发展进行分析05-3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06-04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艺术原创性分析论文07-25

郑州市人口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04-20

浅谈新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05-29

定向增发机制研究06-03

城市道路高架桥的设计分析论文04-30

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分析及整治08-10

基于主成分分析及二次回归分析的城市生活垃圾热值建模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