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调查分析与思考论文
摘 要:为全面了解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的期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分级分专业教学,弥补教材的不足,推动互动式教学,以及要积极备战双语教学,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双语教学;调查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国际经济学课程,随后,该课程在全国迅速普遍,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国际经济学是涉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西方经济学等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他主要运用微观、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来研究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在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学课程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
目前,国际经济学的课程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做了一次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调查,利用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该课程教学的建议与方法。
一、样本与数据说明
本次调查以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和现代科技学院的经济类专业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和市场营销3个专业。为了数据真实有效,问卷采用匿名填写,共发放200 份问卷,收回198份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 有效率为100%。本次调查内容较为详实,样本涉及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 ①收稿日期:2009—04—15 作者简介:刘 妍(1981—),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第11卷第2期 2009年6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Agriculture & Forestry Education)本次调查主要从学生对该课的总体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的期望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总体评价调查显示,有107名学生对国际经济学表示很感兴趣,占总回答人数的54·04%;38·38%的学生持有一般兴趣;另有7·58%的学生不感兴趣。可见,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学习国际经济学,这表明该课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与国际经济学本身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有一定关系。不过,学生普遍反映该课有点偏难。调查中有 8·08%的学生认为它是最难的课程之一,39·39%的学生感觉比较有难度,另有46·47%的学生认为难易程度一般,仅有6·06%的学生觉得比较容易。在学习的困难方面,38·46%的学生认为图形解释难度最大,29·23%的学生认为难以把握经济学思想, 16·92%的学生认为数学基础薄弱是学习的障碍,另有15·39%的学生认为该课知识量太大,无法全面掌握。
可见,该课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前面表明,仍有多数学生对其很感兴趣,并没有因为其难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一方面,这表明学生能够认识到国际经济学的有用性,挑战难度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个考验;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更应该透彻掌握该课程的精髓,抓住教学任务的重点,努力为学生排疑解难,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态度对学生听课态度的调查显示,7·07%的学生能够非常认真的听课, 43·94%的学生都很认真,有 47·47%的学生有时会无法集中精力,另有1·52%的学生非常不认真。可见,绝大多数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都还不错。为了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何差别,按专业进行了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听课认真的学生最多,占本专业的58·67%;其次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占本专业的47。95%;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最少。见表1所示。表1 不同专业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听课态度听课态度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非常认真6 8。22 4 5。33 4 8。00 认真29 39。73 40 53。34 18 36。00 有时不认真36 49。31 30 40。00 28 56。00 非常不认真2 2。74 1 1。33 0 0。00 这表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重视程度比其他两个专业的要高。
这可能由于, 学生认为国际经济学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联系更加紧密,是该专业的重点基础学科,所以国贸专业的学生就会比较主动去学习。而其他专业,尤其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则认为与其专业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所以学习劲头较差。这是学生的认识误区,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向学生强调该课作为经济类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对于课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调查显示,只有 8·58%的学生能做到定期复习、预习,有72·73%的学生只是偶尔复习、预习,其余学生从不复习、预习或仅限于完成作业。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普遍较差。这点与大学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与中学相比,大学的学习压力较小,大学的生活多姿多彩,使许多学生不再埋头苦读,若是将精力用到提高实践能力方面,也是对理论学习的一种帮助。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日常案例,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三)理解能力一方面,对学生课堂理解程度的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能够理解大部分授课内容,仅有 3·54%的学生能完全理解。这种课堂效果并不太令人满意。这与课程本身的理论难度有一定关系,国际经济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微、宏观经济学基础、数学基础、图形抽象能力等,由于学生的各方面基础参差不齐,使教师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全面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掌握状况。这就要求教师要预先了解学生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当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不一定将所有理论模型都一一讲到,在学生能够理解掌握的范围内去抓重点难点。
【浅谈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调查分析与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02-28
浅议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设计03-27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03-18
关于经济法教学课程的思考论文12-02
声乐与舞蹈课程融合教学的思考与构建论文11-18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教学论文范本06-08
浅谈工科院校公共数学类课程的教学论文11-11
高职院校审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的论文12-07
教育论文:浅谈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