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其途径探讨论文

时间:2024-10-01 17:23:01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其途径探讨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其途径探讨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其途径探讨论文

  摘要:

  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其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和落地,不仅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还有赖于互联网金融提供保障。论述了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优势及其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创新途径,实现精准扶贫方式多元化。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

  引言:

  我国的扶贫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国家和贫困地区基层工作者多年的艰苦奋斗,该项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精准扶贫难点,如部分精准扶贫地域未普及互联网和缺乏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管控体系等,这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1]。换言之,探讨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创新途径,对于当前的扶贫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1、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优势

  较之于传统金融扶贫模式,互联网金融助力精准扶贫可以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成效更为明显,为此,政府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扶贫”概念。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是现阶段最具优势的扶贫方式。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1融入互联网和金融优势

  互联网拉近了各领域之间的距离,将互联网与金融结合起来,形成了“互联网+金融”,有助于金融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相较于以往的金融扶贫模式,融入互联网和金融优势的精准扶贫是一种新型扶贫方式,两者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优势互补,更利于互联网金融助推扶贫工作落地[2,3]。

  1.2拓宽精准扶贫融资途径

  对于需要精准扶贫地域的居民来说,受限于生产资料缺少等因素,地域产业经济难以发展,因而需要大量金融投资开展产业扶贫。但是贫困地域的融资渠道少,因而需要借助互联网金融模式,拓宽扶贫融资途径,降低融资难度,减少融资成本,保障贫困地域资金流通,进而发展地域扶贫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有序进行。常见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方式包含互联网交易平台和互联网专项贫困地域设置的贷款项目等。

  1.3拓宽扶贫产品流通渠道

  互联网电子商务逐渐发展和普及,将其应用于精准扶贫工作中,可以拓宽扶贫产品流通渠道,当前网络购物平台上大量涌现的助农产品便可印证这一点。此外,金融的发展是助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依据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等人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可知,大量精准扶贫地域的商品流入市场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该区域的货币流通,促进了金融流动,减少了“金融抑制”现象[4]。

  1.4构建普惠金融体系

  相较于传统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能够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拓宽精准扶贫地域的融资渠道,保证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实现了覆盖精准扶贫所有人群的有效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构建普惠金融体系,进而全方位保障精准扶贫人群利益。

  1.5降低金融精准扶贫的各项成本

  与传统金融扶贫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支持扶贫工作可以依托网络平台为精准扶贫地域的居民提供网络授权、线上贷款等服务,提升便捷程度。依托互联网的无纸化办公模式,能够使精准扶贫地域的居民在网络上办理各项金融服务,从而节约时间、空间和人力成本。

  2、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中的难点

  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具有诸多明显优势,对我国各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但是现实情况多变、基础条件不完善,导致互联网金融应用于我国精准扶贫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

  结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将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归纳如下。

  2.1部分精准扶贫地域未普及互联网

  实现互联网金融助力精准扶贫的前提是互联网的普及,但是目前我国多数精准扶贫地域的互联网技术未得到普及或者普及率较低,普及速度较慢。因此,从根本上说,想要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发挥效用,就需要加快我国精准扶贫地域互联网的覆盖速度。当前,实现互联网全覆盖还需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为保证居民能最终应用互联网,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开展相关培训。

  2.2缺乏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管控体系

  将互联网金融应用于精准扶贫工作中,能够带来显着的积极效果,但是其中存在一定风险。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时间较短,缺乏完善的管控体系,容易出现以下问题。第一,风险控制机制缺失。互联网金融发展至今,还未建立实体金融业中的信息共享机制,加之缺少类似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等行业和法律约束,导致其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存在潜在的交易风险。第二,政府管理能力不够。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势必会促进网络金融交易,大量资金流入本区域市场,这就需要政府提升监管社会资金的能力,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推动本区域经济发展。

  2.3互联网金融扶贫系统不完善

  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具有可操作性和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效用的原因之一是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普及,同时需要能为互联网金融提供贫困居民详细信息的大数据库,以便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关人员能够动态掌握扶贫居民信息。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建立智能化的大数据征信系统,满足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需求。而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扶贫系统不完善,需快速推进完善工作。

  3、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途径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结合了互联网和金融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进程,但是要正确认识其中的局限性,完善相关工作,推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更好更快完成。

  3.1以互联网金融发展电商精准扶贫模式

  一是针对当前部分精准扶贫地域未普及互联网的现状,应提高我国精准扶贫地域的互联网普及率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率。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普及并非意味着居民一定会长期使用,针对贫困地区特点,低廉的使用费用和其能带来的实际收益才是保障贫困居民使用互联网的现实条件。二是在普及互联网金融的前提下,发展电商精准扶贫模式,打开精准扶贫地域商品销售渠道。政府应当为落后地区开展的电商项目提供一些资金倾斜,带动当地电商发展。对于无产业的地域,政府要挖掘潜在的特色产业,助推其发展。政府要建立多样化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三是引进和培养电商人才,逐步完善具有地域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电商精准扶贫模式。

  3.2依托互联网金融打造精准扶贫产业链

  一是依托互联网金融模式,挖掘或发展特色精准扶贫产业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多采用产业扶贫形式,而在众多贫困地区中,要想让扶贫产品占据市场,就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发展特色产业,如广西可以发展线下种植和加工、线上销售的林业产业链。二是依托互联网金融模式,形成地域精准扶贫产业群。政府可以将地域精准扶贫产业链中的各中小企业和个体户进行整合,形成集供应商、渠道商、资金支持机构、技术支持机构为一体的产业群,强化地域合作,以便促进地域产业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3.3以互联网金融构建“农业+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我国精准扶贫的主要阵地在以第一产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贫困农村。依托互联网金融模式,政府可以扶持本地域构建“农业+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即大力发展农村智慧农业,基于智慧农业规模和农村地理条件,建立线上旅游服务系统,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当然,这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发展,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4依托互联网金融构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

  精准扶贫的本质是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其中教育水平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在实践操作中,可以依托互联网金融构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一是搭建地域教育互联网共享平台或引进其他多元化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丰富优质教育资源,让当地学生能够享受到教育福利,促进贫困地区教育进步。二是政府加大教育方面的扶持力度,为学校引入更为先进的教学设备,更新教学理念,为精准扶贫区域的教育提供基础的物资保障。

  4、结束语

  以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具有显着的优势,但是受限于自身发展不成熟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情况,需要依托互联网金融技术和平台,创新精准扶贫途径,推行精准扶贫电商、产业链、“农业+旅游”和教育模式,助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

  参考文献

  [1]赵阔.借助互联网金融创新推进乡村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对策解析[J].农业经济,2020(12):101-102.

  [2]曹靓,蔡龚涛.精准扶贫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CAJD来源期刊相关论文的可视化图谱分析[J].新东方,2020(5):77-83.

  [3]刘光星.“区块链+金融精准扶贫”:现实挑战及其法治解决进路[J].农业经济问题,2020(9):16-30.

  [4]叶卓雅,鲍道奇.“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20(22):137-139.

【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其途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组织支持感及其改善途径03-22

互联网金融产品及其对储蓄业务的影响12-11

精准扶贫开题报告范文11-10

互联网环境下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探讨03-24

科技论文撰写格式中问题的探讨03-20

法律英语的特点及翻译难点探讨03-14

VaR模型及其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02-28

音乐教学中的美感教育探讨论文12-01

音乐教学中的细节处理探讨论文04-25

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探讨论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