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国高校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写这类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国高校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微观经济学目前作为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后续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核心课程;教与学问题;
引言:
微观经济学作为国内大多数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不仅对后续学生思维的培养意义重大,而且也是部分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必考科目。因此,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成果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部分学生的进一步深造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剖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应的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理论知识较多且过于抽象
经济学科体系的建立已久,作为经济学科的基础,微观经济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如今研究方法多样、内容庞杂、理论体系庞大。这些课程本身的特点,使现在实际的经济现象与原有的抽象的理论方法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微观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庞大,主要的理论包括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产品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如此庞大的理论体系,加上涉及的知识点多,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又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使课程难度进一步加大。例如,在实际生活中,需求和需求量被人们认为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两个概念,但在课堂教学中,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求反映的是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反映在需求曲线上是需求曲线的整体移动,而需求量反映的是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改变,反映在需求曲线上是点到点的移动。
2.图形较多且复杂
经济学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模型分析,此分析方法主要分析与研究对象相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分析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示,也可以用函数式来表示。函数式形式模型涉及高等数学知识,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微观经济学中经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来推导理论知识,教材中图形分析也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如序数效用论中消费者均衡的实现、生产论和成本论中各种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均涉及大量的图形分析,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授课对象一般是大一下学期的本科生,对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难度系数比较大,因此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3.英文缩写较多且易混淆
大部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是从西方国家翻译过来的,因此,一些名词使用的是英文缩写,这些英文缩写有的只相差一个字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混淆。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方便,减少板书,也会经常用英文缩写代替汉字,更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边际替代率MRS和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的缩写就非常容易混淆,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并记住这些缩写并不容易。
4.理论脱离实际
微观经济学属于西方经济学的一部分,因此教材上研究的大多是西方的市场经济,分析的社会现象也多是西方社会的。我国和西方社会的经济模式及经济现象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有的同学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感到枯燥无聊,课本上的知识联系不到实际生活,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无法分析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因而逐步丧失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1.开课年级较低,理解存在困难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因此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但微观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大一大二开设,面向的是低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大学的大一大二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不多,因此思考问题的时候常常感觉力不从心。微观经济学面向的大多是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文科生居多,相对于理科生,文科生的抽象思维要更弱一些。
2.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存在困难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研究的经济变量非常多,并且分析中经常要用到定量分析和数学模型。经管类专业文科生居多,文科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在数学证明、公式、逻辑推导方面难度比较大,把这些公式和图表的含义及文字结合起来难度更大,所以,很多学生感觉学习难度大。
三、教师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教师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理论联系实际不多。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和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应更注重了解市场的运行,否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抽象晦涩。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社会洞察力,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授课形式相对单一
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微观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讲授法。这种授课方法虽然能将教师要讲的内容直接输出,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讲授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而没有主动思考。开设微观经济学课程旨在让学生尝试用经济学的思维去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像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去探索。传统的课堂学习,学生主要是照着课本去理解概念、推导公式,这导致学生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课程之后不会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3.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大部分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期末成绩采用的都是“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的方式。期末卷面成绩占70%,采用闭卷的考核方式,考试的内容基本都是课本上的知识,答案也是标准化的答案,让学生发散思维的题很少。平时成绩占30%,主要依据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及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等。因此,过于单一的考核方式也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内容优化与授课方法改进
1.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课堂讲授方法过于死板,在微观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式教学,分清课堂的主次,让学生位于主体地位,对于知识点的讲解应善于引导,而不是一味灌输,在课堂上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勤加思考,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灵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首先,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理论,可以引导学生提前观察生活中相关的经济现象;其次,学生观察现象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再次,可以锻炼学生运用逻辑推断能力用书面化的语言来总结归纳结论;最后,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经济学的乐趣。
2.重视讨论式教学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对于课本知识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是质疑,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案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鼓励学生积极讨论,这一过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利。另外,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有包容的态度,对不同意见的同学要多加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3.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不应仅仅限于课堂,课后也应通过其他的方式多加沟通,可以采取翻转课堂、论坛、微信群等形式。学生可在这些平台上和老师讨论问题,提出的问题。师生间的课后交流沟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的“学”,对老师的“教”也是有利的,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一定能够大幅度提升。
4.引入多元化考核方式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多,理论体系庞杂,仅靠课堂上的45分钟,学生是很难掌握如此繁多的经济学理论的。而且,大多数院校微观经济学课程采取的是闭卷考试的方式,闭卷考试导致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对名词的理解、图形的推导、公式的计算上,从而忽略了经济学思维的培养。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因此,在微观经济学的考试形式上,教师可以调整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重,选取更开放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多考察学生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焦辰.“微观经济学”教学初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11):73-75
[2]徐成龙,谢爱良.创新创业型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学科探索,2018(11):39-40.
[3]孙静.高等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6):123-125.
[4]王黎明,王振红.宏微观经济学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52-153.
[5]葛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17-19.
[6]罗倩文.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J].科技创业,2018(4):81-83.
【我国高校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相关文章:
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论文12-08
浅谈我国信托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03-28
当前我国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03-25
我国高校学生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3-18
浅谈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3-18
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3-16
我国现行增值税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论文06-08
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