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金融海啸中我国产业集群缺陷及其对策
[摘要]美国次贷泡沫破裂引发的金融海啸,使我国不少地区的产业集群遭受重创。本文分析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我国现有产业集群存在的价值链低端化、创新能力不足、集群恶性竞争以及缺乏价值链核心伙伴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产业集群在面对国际金融海啸时应对能力不足。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应对金融海啸的对策。[关键词]金融海啸;产业集群;对策
美国次贷泡沫破裂引发的金融海啸,使我国不少地区的产业集群遭受重创,集群内企业遇到了空前的困难,部分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企业倒闭、停产。此次金融海啸凸显了我国现有产业集群存在的价值链低端化、创新能力不足、集群内企业离散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很多企业在面对国际金融海啸时应对能力不足。在全球金融海啸环境下,如何实现产业集群升级,逐步占据全球价值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业界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生产环节逐渐在全球分解,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出现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构,这种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对产业集群应对金融海啸问题的研究视角不能停留在三次产业层面,而是要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切入。
一、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的关联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体系好比“一串串珍珠”,将颗颗“珍珠”(产业集群)穿起来的条条“金线”就是全球价值链。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
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国际分工,从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再到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国际分工经历了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到产业内国际分工的转变。价值链概念最早由哈佛管理学院波特教授提出,他认为价值链是指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直至产品最终消费使用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所有公司价值创造活动,即公司价值链。格里芳把价值链视角扩散到一个国家甚至全球,提出全球商品链理论,他强调国家合作在全球贸易价值链形成的重要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价值链的全球配置与整合愈演愈烈。面对这一国际分工大转换的背景,全球价值链学说应运而生。全球价值链讨论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从概念设计到生产消费直到报废或回收的全生命周期中所有创造价值的活动范围,包括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分销以及对最终用户的支持与服务等。它的基本思路就是认为全球价值链有众多的“价值环节”组成,并不是每一环节都创造等量价值,创造的价值离散地分布于价值链中。全球价值链中各个价值环节在形式上虽然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随着海外分包网络和海外直接投资等的发展,这一完整的价值链实际上是被一段段分开的(片断化),在空间上一般离散地分布于全球各地。分离出去的各个价值片段一般都具有高度的地理集聚特征,即“大区域离散小地域集聚”。
(二)产业集群理论
对于产业集群这一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论述。19世纪末马歇尔对大量相关部门的企业聚集在特定地方的“产业区”的描述,之后韦伯在其1929年出版的《区位原论》一书中,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探明工业集聚的区位选择。波特从竞争经济学的角度,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之后不同学者对产业集群的概念提出不同的定义。综上所述,给产业集群定义为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已成为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和产业组织形式,能够强化专业化分工,充分发挥产业关联和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和交易成本,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面对全球化金融海啸和国际购买商的强大控制力量,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要挖掘区域内资源,强调内部联系,更要获取外部资源,注重外部联系,创造、捕捉价值,从而实现集群的不断升级。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金融海啸中我国产业集群缺陷及其对策】相关文章:
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论文04-15
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探讨06-03
我国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04-22
文化创意产业及其评估实践研究05-30
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缺陷分析论文06-22
浅谈网络金融发展的发展及对策06-06
分析我国竞争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08-27
论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发展对策05-03
中国保险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