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经济与城市产业定位
摘 要:从产业集聚概念出发,通过对集聚经济的分析,研究在集聚经济约束下,基于区域城市体系发展利益的最大化,产业在区域各城市的定位问题。以求实现区域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关键词:产业集聚;集聚经济;区域城市体系1 关于产业集聚现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需求等的变化,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产品价格和质量的激烈竞争,对企业原有的生产和贸易活动形成了挑战,使得企业必须重新考虑这些方面的问题。然而,就在跨国公司凭借自身的雄厚实力主导全球竞争的同时,新型的产业集聚形式却依靠区位获得特殊的竞争优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趋势,一种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各国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世界各国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另一种是地方化的趋势,产业集聚导致的各具特色的产业区的形成。
产业集聚现象是产业活动在空间的集中现象。产业集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地方产业集聚和地区产业集聚两个阶段。当某一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某一区域集中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而当一国多数制成品在高度集中且数量不多的的产业核心区被生产时,我们称之为地区产业集聚现象。
2 集聚经济的概念
集聚经济是指在特定区位,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集中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经济收益。集聚经济通常划分为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导致了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地方化经济是指当某一产业的企业数量在某一区位增加时,这样的产业空间集中会促进专业化生产要素供应的发展。使得该产业的许多公司能够共同分享利益,降低企业成本。而城市化经济则表现在更大的城市环境中起作用的.利益,在更大的城市中有更完备的服务部门、更大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更多的公共中间品的投入,从而给企业带来收益。
3 探讨区域城市体系发展利益最大化
这里我们就来探讨在集聚经济利益的约束下,什么样的产业定位选择最有利于区域城市体系的发展。以14个部门集群(见表1)在长三角地区的14个城市的定位及发展问题为例,在集聚经济利益的约束下,以区域城市体系统筹发展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产业集聚发展较好的地区,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在这些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能够更好的说明定位问题下面的数据取自外商投资企业。
通过对14个城市37个部门投资份额组成的矩阵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得到不同的部门集群。
研究区域包括上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等14个地级以上城市包含的区域。
为了探讨企业空间集聚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我们将企业空间集群定位选择转化为受约束的最优化问题,其约束条件是区域特征,特别是影响集聚利益的成本和收益的那些区域特征。 影响企业空间集群的重要因素是集聚经济的存在,这里考虑三种类型的集聚经济。第一种类型的集聚经济是以总制造业活动为度量标准的总的集聚经济。这种类型的集聚经济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市区每平方公里的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度量。第二种类型的集聚经济与企业服务公司的集中相联系,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市区第三产业部门中总的就业份额度量。第三种类型的集聚经济与外商投资企业的集聚有关。
在看得分之前,我们首先思考一下,从国外的许多例子可以得出,在城市化进程中,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所产生的“集聚效应”有两类: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前者指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因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成本的节约;而后者是指城市化进程中因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各类额外费用即集聚成本,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综合作用产生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效应。
【集聚经济与城市产业定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