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内因探微
内容摘要:入世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增速惊人,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主要从经济运行和政策制度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内在原因。关键词:贸易顺差 内在原因 高储蓄政策
入世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及贸易顺差出现了飞速的增长。表1是加入WTO后我国每年进出口情况统计。从表1可以清楚的看出出口和顺差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在2007年,进出口总量突破两万亿美元,顺差达到2618.9亿美元,增速达到49.2%,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在2008年,顺差增速有所回落,为12.5%。而据海关的最新统计,2009年1至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66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27.2%,其中出口1553.3亿美元,下降21.1%;进口1114.4亿美元,下降34.2%。贸易顺差438.9亿美元,增加59.6%。可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尽管我国进出口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贸易顺差却持续增长,且增速惊人。
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经济运行原因
(一)内需不足
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市场启动困难,是造成顺差的主要原因。与国民经济连续多年的'较高增长速度相比,居民消费市场平淡,缺乏活力和持续的热点。个别商品如轿车、房地产市场虽然也曾出现快速的增长,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等影响内需的结构性矛盾也没有明显的缓解。受资源约束,中国进口产品以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以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整个内需不足的贸易结构导致了我国顺差产生。
(二)早期国内的高投资
前几年国内高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释放出来,导致了某些产品的出口激增。最典型者莫过于钢铁产品,出现了进口锐减或增幅下降而出口激增的现象。2008年1-8月,我国出口钢材1444万吨,出口额92.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7.2%和121.6%;进口钢材1750万吨,进口额170.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1.0%和增长17.9%;出口钢坯及粗锻件584万吨,出口额22.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7.0%和183. 5%;进口钢坯及粗锻件97万吨,进口额5.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72.1%和60. 6%。2008年1-9月,我国出口钢材1580万吨,增长83%;进口钢材2000万吨,下降16.4%。从钢铁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中国花费的时间可能是全世界最短的。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2006年上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目前中国市场上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430种,占71.7%,可想而知,这些商品肯定会有一部分转向国际市场寻求出路。
(三)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
通过分析我国的贸易结构可以发现,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源于加工贸易。近6年来的月度数据表明,我国的加工贸易顺差一直大于顺差总额。2005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则达到56.3%。而每100美元加工贸易就会产生30美元左右的顺差。这一附加值,应当说主要地体现为我国土地和劳动力。于是,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贸易顺差增加的本质是,我国额外、更多地输出了土地和劳动力,或者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主要向世界配置了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就资源享赋而言,可以把世界各国划分成两大阵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依据经济增长理论,发达国家的资源享赋是技术和资本;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享赋是土地和劳动力。所谓贸易顺差,表面看来是双方产品的相互供给与需求问题,实质上则是双方的资源享赋问题。要素享赋越悬殊,发达国家越是需要从发展中国家配置土地和劳动力,越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和技术;或者发展中国家还没有产生足够的资本、技术需求,则发达国家的逆差就越大,相应发展中国家的顺差就越高。
其实,这正是我国加工贸易异常发达的真正根源。我国加入WTO已有多年,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已有所增加,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收入国家,工资水平、管理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与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很多出口企业凭借劳动力和成本优势所创造的低价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我国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同时,2000-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的顺差比重分别占到总顺差的89.1%、91.6%、88.2%、99.3%、98.6%和78.2%,可以看出,我国出口顺差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廉价劳动力为商品带来的成本优势。 (四)高储蓄
【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内因探微】相关文章:
8.于丹现象”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