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下后勤团体财务治理若干题目的探讨

时间:2023-03-21 06:59:42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下后勤团体财务治理若干题目的探讨

【摘要】本文就高校后勤团体财务的治理模式、财务治理体制以及加强财务治理的措施等作了一些探讨。

高校后勤化是高校改革中一大重要举措。后勤团体在这一改革中充当了先锋的角色。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下后勤团体财务的特征

(一)财务治理目标的差异性
财务目标的差异性是指高校的财务治理目标与后勤团体财务治理目标的差异。后勤团体化运作后,作为一个姓“教”的后勤团体,学校的利益是最大利益,团体的利益应服从于学校的利益;团体实体内部各中心的利益应服从于团体实体总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利益、后勤团体及其内部的利益关系表现出协同性。而在实际的运作中,利益目标的差别化很轻易会使双方的行为产生不一致。
(二)财务关系的复杂性
财务关系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1.后勤团体企业化运作,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财务治理主体,同时又与学校存在着国家预算治理需要的某种财务关系,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因此双方必然会开展博弈。2.行政拨款改为服务收费后带来的内部价格冲突。3.资产的形成、资产结构多样化使治理更加复杂化。
(三)薪酬分配的多重性
后勤团体中既有事业编制的职工,又有团体聘用的一批合同制员工,还有一大批临时用工职员。受传统分配观念、薪酬分配模式的,同一个团体实体中不同“身份”的员工享受着不同的薪酬。后勤团体企业化运作后,扩大了用工自主权,如何建立相应的、有利于后勤团体长远的、体现大多数职工利益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对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分重要。
(四)本钱核算的多样性
后勤团体的经营属性,客观上要求按经济实行全本钱核算。但长期以来高校后勤作为一种消费性、福利性的经济行为,“等”“靠”“拿”“要”成为后勤工作的全部,本钱观念淡薄,核算依据、结算标准缺乏。而后勤团体的经营、治理、服务范围涉及到饮食服务,学生宿舍治理,运输、水电、接待等,本钱包含的多,行业范围广,控制标准差异大,要实行严格的本钱核算,加强本钱治理,尚需做大量的基础工作。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下后勤团体财务治理模式的确定

财务治理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其中单位结构特点及相关政策许可都有相关的规定性要求。
(一)高校后勤团体财务治理模式确定的政策依据
高校后勤团体财务治理模式要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政策目标。国办发[2000]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高校后勤治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逐步形成“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新格式。
,就大多数高校后勤团体的财务治理要求是同一领导、集中治理,要体现后勤团体的团体公司运行模式。具体地说,后勤团体总部是高校(或投资方)的受托方,对学校的资产和资源进行组织经营,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服务功能要求,实行组织运作,既要满足学校后勤系统的“三服务”、“二育人”的要求,同时又要满足学校(或投资方)的资产价值增值的要求。后勤团体属总公司性质,而其所属的实体(或中心)是子公司(或分公司)性质。从责任中心的划分角度看,团体公司属于投资中心,而子公司(或分公司)属于本钱中心和利润中心。一般来说,有上述特点的后勤团体可设立财务机构,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团体公司财务治理模式,下属实体(或中心)不设财务机构。
(二)财务治理模式选择要适应国家税务部分对实体税收征管的要求
为配合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了后勤实体的营业税、所得税、增值税等税种的优惠方案。为充分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高校后勤团体应配合税务部分的征收和检查,团体各实体宜采取分户核算、分项目核算的方式进行核算治理。
(三)模式确定
因此,后勤团体设立相对独立的财务机构,核算团体公司的投资活动和总体收益,并对团体内所有实体的财务活动实施集中治理、分户核算的财务治理模式,比较符合目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整体需求。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下后勤团体财务治理体制的建立

后勤团体财务治理应实行“同一领导、集中治理,逐级审批、分级核算”的财务治理体制。
(一)同一领导
同一领导是根据学校对后勤团体的要求和财务治理的实际情况,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同一领导:1.同一财经方针政策;2.同一财务规章制度;3.同一财务收支计划;4.同一资源调配;5.同一财会业务领导。
(二)集中治理
团体财务部对团体的财经工作和财务活动进行同一治理:1.投资资金的集中治理,团体要集中进行统筹安排和使用;2.财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集中治理,团体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加强财务治理的需要,制定同一的财务规章制度,并监视其贯彻实施;3.事务的集中治理,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资料能够容观真实、全面系统地反映团体财务收支活动和规章制度执行的情况和结果,根据财务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会计制度,集中同一核算团体的财务收支,并对团体的日常会计事务(包括财务职员的业务培训和治理等)进行集中治理。
(三)逐级审批
为了加强财务治理,理顺财务关系,明确责任制,团体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财务分项分级审批权限,做到宏观上管住管好、微观上放开搞活。
(四)分级核算
团体实行团体对中心、中心对单位对班组、班组对个人的层层经济承包责任制,建立以团体财务部为核心的分中心、分单位、分班组的核算体系,建设一支以财务职员为主,单位保管员,核算员为辅的核算队伍,以保证团体贯彻落实层层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实现。团体将根据服务型、服务经营型、经营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单位分别制定经济责任制,明确责、权、利、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进步效益,更好(下转第44页)(上接第42页)地为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和师生生活服务。

四、加强后勤团体财务治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进步财务核算质量
1.同一制度
,国家正在推行新的、同一的《会计制度》,后勤团体应以此为契机,在团体内部同一使用《企业会计制度》。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治理要求,制定本团体的财务核算具体办法。
2.进步财务职员素质,进步财务机构的整体核算水平
后勤的财会职员,基本上是从高校财务处或财务处二级财务分离出来的,他们熟悉和习惯了高校的事业会计核算制度,而高校的会计制度侧重于核算资金的性质和往向,轻于本钱核算和财务,无法适应企业治理的要求,因此,后勤财务职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有大范围的更新,财务机构要成为后勤的理财好手。
3.加强会计电算化与财务治理化
建设
后勤团体的下属单位很多,且效率低下,运用会计电算化能将财务职员从繁杂的数据和复核中解放出来,在财务监视和决策服务中投进更多的精力;同时,各后勤实体的分布较散,运用网络化治理能消除空间的,建立财务和团体各部分的信息能够及时互通的渠道,将治理工作做得更细、更广。
(二)加强财务监视,完善与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保证其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正当性与完整性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措施。后勤团体是刚刚走进市场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比较薄弱,后勤团体应对每一类经济业务的流程、每个岗位的权责、有关监视约束机制规范化、制度化,成为“事事有规定,人人受牵制”的制度化企业。
(三)加强风险控制,防范企业风险
风险是收益的孪生兄弟,但后勤团体应将风险项目采用集中治理,如筹资权、对外投资权、重大物品的购置与处置权、重大合同的签订权等。母公司应在子公司的上述风险项目上,通过立项、项目论证、领导集体联审、检查和监视等制度加以限制,防止或减少风险的发生。
(四)加强资金治理
后勤团体应将各实体的资金同一治理,在团体内互通有无。同时,为考核子公司的经济效益,加强子公司的本钱核算,可采用内部资金有偿使用的措施,让后勤的经济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资金的同一治理有利于进步团体的外部形象,为团体向外筹资改善了外部环境。
(五)加强分配治理
后勤团体的下属单位中,有盈利性单位,也有服务性单位(亏损单位)。团体应将各下属单位的利润按一定比例集中,用来上交所有者(学校)利润、留于团体的长远以及均衡团体内职工的收进。同时,也要留下一定的比例给下属实体,用来奖励该单位的经营者及职工。分配的总体原则是:维护所有者的利益,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保证职工的利益。公道的分配制度是保证团体凝聚力、发挥部分和职工创造力的动力源泉。
高校后勤产业是正在发展中的朝阳产业,后勤财务治理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如何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财务治理制度,是关系到后勤团体能否取得长远发展的关键。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下后勤团体财务治理若干题目的探讨】相关文章:

对交通肇事逃逸若干题目的探讨08-28

行政诉讼目的探讨06-03

会计审计论文:基于完善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探讨06-19

关于物权法立法中若干题目的建议06-07

团体型财务治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06-04

试析药品专利无效与侵权中的若干问题探讨05-12

业主治理团体法律地位浅论04-28

金融危机下小企业强化财务管理探讨05-12

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听证若干问题探讨06-09

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价值探讨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