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财务治理

时间:2024-10-28 01:21:43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职院校的财务治理

摘要: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高职院校或新高职)蓬勃。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碰到了很多困难和,其中,如何管好、用好资金,进步财务治理水平,是一个突出的题目。本文就高职院校财务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题目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一些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务治理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普通本科院校设置的二级学院、传统的普通专校或省部级以上的普通中专学校或独立设置的成人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除少数重点高职院校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基本建设、教学设施、师资气力、办学规模、教学治理、经费等条件上都远远比不上普通高校。特别是2007年,教育部要对高职院校进行办学水平评估,使得还不达标的高职院校,现在不得不投进大量的资金用于各项建设。然而,如何管好、用好资金,进步财务治理水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题目。
一、高职院校财务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题目
(一)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实际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对投进的需求同经费实际供给的差距依然十分突出。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近年来虽有较大改善,但其教学、科研设备仍然相当落后,很多高职院校的供电、供水、供热、供气设施严重老化,基础实验室条件和通讯设备十分陈旧。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进步。我国的教育经费既有严重短缺的一面,也存在着使用效益不高的题目。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师生比例不尽公道,学校行政和后勤职员过多,造成学院职员经费支出比重普遍过大;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利用率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追求“小而全”和外延发展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不够理想,这实际上是一种更大的浪费。这种“既缺经费却又浪费、既没钱却又乱花钱”的状况,无疑进一步加重了经费投进不足的矛盾。
(三)重钱轻物、重购轻管,实物资产治理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未建立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购置往往只列支出而不进资产账,账物无法核对,家底不清或前清后乱;固定资产的报废、挑唆和变卖未按规定的程序报批,资产处置的随意性较大,资产损失浪费严重;实物资产账目登记不完整,普遍存在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
(四)制度滞后,收进截留严重。例如,在高职院校中的成人教育这一块,有的高职院校采取联合办学形式,利用学院的优惠政策与联办单位签订真假两份协议。一份用于应付检查,另一份作为与联办单位算帐的真实凭证,其差额收进进了学院“小金库”。有的甚至勾结教育主管部分的个别工作职员,虚列招生计划招生。另外,对形形色色的证件费、工本费、盖章费、代收费的治理较弱,学院可以从中加价收费、搭车收费,加上委托单位的返回款等,倒是成为学院或某些系、部、处、室的“小金库”的重要资金来源。以证件费为例,常见的有:借书证、身份证、从业资格证、统计证、普通话证、等级证、机等级证等。再比如,有的高职院校有附属单位,这些附属单位往往向学院上缴一些款项(如食堂、接待中心、小卖部上缴的治理费和承包费,出租门面的租金收进等等)。而截留附属单位缴款往往是一种校级领导知道,甚至参与的行为。这些收进单独设账,自成体系,成为第二财务。这些截留的收进大多用于非正常消费性支出及学院的公关活动支出。显然,这种作法严重违反了会计法规,同时也给少数领导搞***提供了方便之门。这种现象在一些高职院校合并前期或初期表现尤为突出。
(五)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乏力。高职院校的预算大多脱离实际,仅仅是为了满足主管部分或财政部分的需要,使预算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扩大开支范围、进步开支标准;决算与预算脱离,不能正确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无法体现预算的计划控制作用。
二、高职院校财务治理应着重抓好的几个主要题目
(一)认真搞好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加强预算治理,硬化预算约束。
应改变长期以来实行增量预算的老办法,实行零基预算,细化预算科目。夸大预算的权威性、严厉性,进步预算的透明度。在院长领导下成立预算编制委员会,认真办学本钱与学生数目之间的关系,组织有关部分对学院的重大收支进行猜测、研究、协调,以有利于对办学本钱进行事前控制,在此基础上组织预算的具体编制,让每个系、部、处、室都了解学院的整体规划和各自应完成的任务,各职能部分应牢牢围绕预算指标,对预算范围内业务事项自主确定执行,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将预算执行责任与责任主体的收进直接挂钩,建立科学完善的业绩考评制度。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实行财务集中控制。
1、树立全新的财务治理理念。财务集中控制是建立在财务软件、计算机设计和信息技术达到较高水平基础上的。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软件和上下沟通便利的网络,否则,要实现财务的集中控制,是不大可能的。
2、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高效的运作机制与学院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密切相关的,虽说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的是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但是,如何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织的作用,显然做得不够,很多高职院校少开或不开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的工作基本上是搞些文体活动、分发些福利等等。因此,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一定要处理好职工代表大会、党委会、工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广大教职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院的治理中往。例如:学院对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视、相互制约应当明确。避免“暗箱”操纵,使隐蔽的权力公然化,集中的权力分散化。
3、采用适当的财务集权控制手段。特别是近几年合并的高职院校,由于校区分散,合并前是多个独立的法人,都有一套财务核算体系,合并后,如是财权不适当集中,各校区都有资金的开支权,显然对学院的资金调度十分不利。尤其是重大的筹资和投资决策权,必须控制在学院手中。在保持学院二级单位及各校区必要的资金使用权和必要的财务收支自主权不变的条件下,取消各校区的银行账户、职员。学院可委派主要财务负责人对各校区实行预算治理。由于,互联网财务治理模式的中心环节应是学院的财务预算治理。
4、财务集权应从源头抓起。财务集权包括:会计核算集中化、财务控制集中化和财务决策集中化。财务治理主要是决策和监管,而财务决策必须依靠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又来源于各类业务的核算数据。因此,学院的会计核算应考虑报表、凭证、交易三集中,交易的集中才算达到最高境界。通过很多在业务上发生的交易,使信息直接进进学院本部财务,以达到实现财务控制的目标。
5、强化学院内部审计。学院内部审计应起到卫士、谋士和医生的作用。内部审计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防范性。假如没有强有力的财务监视和内部审计,以上的种种措施都会流于形式。因此,学院财务集权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的力度。
(三)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固然国家对的投进逐年增加,但仍满足不了快速的教育事业。《教育法》第53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张罗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47条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校办产业收进,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教育经费的体制”。
1、积极争取财政拨款,稳定经费来源。学院财务部分要及时把握国家教育主管部分的重大决策,协助院领导和各部分认真规划,加强预算的性、可信赖性,为学院有关部分通过项目申报等方式来争取财政拨款作好服务工作。
2、规范和加大对学生收费治理的力度。学生学杂费是高职院校自筹经费中的主体部分,是除财政拨款以外的另一个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面向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远景,吸引更多的生源报考高职;另一方面,要规范和加大对学生收费治理的力度,确保学生学杂费的足额收取。针对当前学生欠费数目日益增大、追缴困难的情况,财务部分可利用银校合作契机,进行电脑联网收费,建立学生收费动态治理系统,对学生缴费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及时向各系、部、处、室及有关职能部分提供学生欠费情况,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催款。尤其要发挥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作用。
3、利用高职学院的资源上风,为社会提供服务,补充经费来源。政府赋予新高职的功能和使命是:以新的机制和模式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专门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主要服务形式有:医疗服务、技术推广服务、专业职员培训服务、成果转让和合同等。实践证实,通过直接向雇主提供特定的劳务知识服务而获取收进已成为重要的经费补充渠道。
4、在国家政策答应的范围内,捉住机遇利用当前良好的环境,在猜测和学院未来的承受能力、偿债能力的条件下,适度向银行贷款获取建设资金,优化是非期贷款的组合,满足学院发展对资金的需要。
5、其他筹资渠道。主要有:个人(尤其是有实力的校友)及社会(尤其是海外同胞、海外侨胞)捐资、基金投进、校企联合办学等。只有动员院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气力,疏通资金来源渠道,才能保证学院发展的资金需要。
(四)加强资产的治理和控制。
在进步对资产治理重要性熟悉的基础上,进一步核查资产,摸清家底,落实资产治理的经济责任制,对学院尚未进账的资产核实进账,完善院、系、部、处、室的资产治理,做到账账、账实相符。学院还应鉴戒政府采购的先进经验,实行集中采购制度,以节约资金、保证质量、进步资金使用效益。
1、对货币资产的治理和控制应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和内部报告控制。
2、对实物资产的治理和控制应做到:实物资产的保管,应明确指派专人负责;对珍贵和实物资产应加以特别防护,以免盗用或不当使用;一切实物资产收发的单据,应事先印妥、连续编号并妥善保管;与实物资产流进、流出、记录、保管有关的各岗位应予以分立,避免集中一人;单位接收、发送用于公益性支出、捐赠等的实物资产,应予严格治理;采用永续盘存制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全面盘点。
3、对外投资和工程项目的治理和控制应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职员素质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风险控制、预算控制、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


[1] 湖北省会计学会.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课题组.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解 [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辛朝阳, 朱继明.高校财务治理不容忽视 [J]. 财会通讯,2002,6.
[4] 王婧. 应疏通高校筹资渠道 [J]. 财会通讯,2002,8.
[5] 何爱群,韩良恺.高等院校应加强资金治理 [J]. 财会通讯,2003,6.

【高职院校的财务治理】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治理编制的研究03-23

高职院校《工程财务》课程改革的探索03-19

浅谈高职院校舞蹈教育03-18

论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06-01

高职院校英语教改思考03-16

高职院校师德教育论文11-28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实践探讨12-11

试析高职院校学风建设03-18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论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