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计控制在铸造企业存货治理中的探讨和实践

时间:2024-06-13 06:12:37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内部会计控制在铸造企业存货治理中的探讨和实践

摘要: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新《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法规对企业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标、内容、方法,必须结合企业特点和实际状况进行。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铸造企业;存货治理
  
  本文结合铸造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就内部会计控制在存货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实践。
  
  一、铸造企业存货治理的特点
  
  “疱丁解牛”建立在熟悉牛身体的基础上,了解铸造企业存货的特点才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铸造企业存货的特点:品种多、流通量大、不易计量。存货治理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保护单位的财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提供、执行治理政策以进步经营效益和效率。
  做为一名会计职员要认真研究企业物流的特点,因地制宜,制订切实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很好地贯彻,确保所在企业存货的治理更科学,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二、针对铸造企业存货治理的特点设计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铸造企业的存货大致分为三类:材料、在制品、产成品。铸造企业在制定存货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要结合自身特点,公道划分治理机构,明确治理职权,有针对性地强化采购、使用和仓储环节的治理,切实做到比价采购、科学用料和公道储备。不同种别的存货在具体治理中各有侧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不同存货的治理也有所不同。
  1.材料
  材料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内部会计控制渗透在材料收、发、存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其数目正确、质量合格、价值真实。铸造企业的材料以生铁、废钢、焦炭、砂子为主。一般而言,材料流转主要分三个阶段:采购、使用和仓储环节。与之相对应的治理职责划分如下:采购职责,采购权主要回属于供给部分,采购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职责回于质检部分。使用职责,使用环节的治理回属于车间。仓储治理职责,在库材料的治理主要在仓库治理部分。与物流相对应的价值治理权回属于财务部分。在材料流转过程中,各部分严格按权限履行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中不答应出现治理区域的空缺和治理链条的断裂。为了正确阐述内部会计控制在材料治理中的运用,下文中以生铁为例进行说明。
  (1)采购环节
  在采购过程中,会计职员通过审查采购价格的确定流程及手续监视其公道性。 “比价采购”是采购降本最主要的方法。目前,铸造企业生产使用的生铁可以细分为:生铁Q12、生铁Q10等几种,生产球铁产品需用生铁Q10,其余几种主要用于灰铁产品的生产,这就给生产灰铁产品提供了多个可以选择的组合。采购部分在市场调研时不能仅限于采购中心的资料,要积极主动地取得更丰富、更详实的价格信息,保存好市场调研资料,配合技术部分、财务部分做出正确的选择。生铁采购数目的确认以磅单为准,供给部分在司磅处监视称重,对卸料过程全程监控并在磅单上签字,财务部分负责核对磅单与发票的一致性,供给部分据实开具验收单,并及时进账。
  (2)使用环节
  生铁使用量的计量一般有两种方法:实地丈量和以存计耗。实地丈量法一般不被采用。以存计耗法是通过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计算出特定期间消耗量的方法。生铁进库后一般堆放在特定的地窖中,一方面便于生铁的蕴躲,另一方面便于生铁的计量。采购部分与财务部分根据铁块的不同丈量出一个刻度的存储生铁的重量,丈量工作最好在空窖开始堆放生铁时进行。生铁盘点时使用车间、财务、及供给部分一定要共同参与,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说服力。根据“以存计耗”的方法计算出生铁的消耗,供给部分向使用车间开具出库单并登记在材料三级账中。财务部分要结合一定期间的生产量核算生铁的消耗定额,并比较实际消耗与对应的定额指标,及时发现题目,并通报给使用部分和其他相关部分,以便及早解决题目。需要指出的是,回炉料的治理一般轻易形成内部会计控制的空缺,回炉料是铸件浇注过程中形成的冒口以及废铸件等,根据铸件的工艺要求,在熔化过程中可以加进适量回炉料调节铁水成份,因回炉料属于前期已计进产品本钱的“特殊材料“,所以对其治理不易引起治理者的关注。为此,铸造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通过自制凭证反映回炉料的流转情况。笔者以为,可以专门建立回炉料三级账,根据月末、月初不同回炉料的盘存数之差,分析当月材料的消耗是否正常,对于消耗异常的情况要深进调查,查明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否正常,对不正常原因责令相关部分拿出整改意见和措施,杜尽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3)仓储环节
  仓储环节治理的目标应定位为建立公道库存以及确保存货的安全。影响公道库存的因素主要有:材料市场状况。生铁储存过多会影响资金占用,机会本钱大;生铁储存过少会影响生产,通过销售、财务及供给部分的信息互动,加强资金供求链条的衔接,测算出公道的库存储量,做出科学的库存决策。仓储环节治理的第二个要点是确保库存生铁数目的正确与安全。数目正确不但是本钱核算的需要,也是公道组织生产的需要。
  2.在制品
  铸造企业一般是流水线生产,铸件浇铸后通过地下鳞板转运至清理场所,铸件形成实体后要经过往砂、打磨、醮漆并经过质量检查后,合格品进库形成产成品,从铸件形成实体到成品进库前的状态称为在制品。在制品的治理主要集中在清理车间,清理车间在制品的内部会计控制主要包括接收、清理、废品处理和进库四个环节。首先是在制品的接收环节,要求上道工序的责任单位进行在制品的交接,通过交接单的传递反映在制品实物的流转,一般来说,这项工作的在操纵时不易把握,因此,选择恰当的实物交接点至关重要。在制品经过往砂、打磨后,质量检查职员对在制品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有两种:成品和废品。成品通过成品进库单记录其进库;废品通过内废排放单反映废品向炉料库的排放。应当留意的是,清理车间既是在制品清理的场所,也是在制品的存放场所,因此,在制品的堆放一定要做到分类清楚、堆放有序。月末,财务部分可以通过在制品流转过程中的有关单据核算当月的生产量,并以此为基数分析整个生产过程的消耗情况。对于铸造企业而言,在制品的种类繁多,借助于计算机等工具是进步治理效率的手段,在制品治理员对有关单据要及时整理进账,财务部分要及时签账,以正确反映相关存货的收、发、存情况,正确的收、发、存信息是对于下一阶段生产经营决策发挥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3.产成品
  产成品的内部会计控制类似于在制品的情况,但是,产成品的发出是企业存货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对该环节的控制尤其重要。产成品来源于清理车间的进库及退库的返修件。产成品进库时要有成品库开具的进库单,进库单上有检查部分的签字,并对产成品的质量负责,同时也符合治理活动的本钱效益原则;进库单上有清理车间的签字,表明清理车间交出了多少合格铸件,同时,成品库治理员也要签字表明实际收到铸件。因质量等原因退回的返修件也是成品增加的来源之一,检查部分对返修件的质量缺陷认真分析,对于可拯救的铸件交清理车间重新清理,返修件的出库单、进库单均有检查部分签字;对于不可拯救的铸件交炉料库,并由炉料库治理职员在废铸件验收单上会签认可,需对外换废者,做为换废铸件出库的依据。此外,检查部分要建立废品台账,对形成废品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减少废品的出现。相对于成品的进库,成品的出库相对复杂。铸造企业产成品的出库主要有两种类型:内部、外部产成品的发货。二者采用不同的单据,以便治理中分别回类统计。内部产成品的发货采用“厂内零件收发清单”,清单上有购货单位的签章及成品库治理员的签字。外部产成品的发货以“销售物资出门证”为出库凭证,出门证上有连续的编号,通过审查编号是否连续可以对出门证的完整性进行监视,进而监视产成品是否存在非正常损失。结合铸造企业的结算周期,成品库治理员将进库单和出库单据定期进账,以备财务部分签收和结算。相关治理部分定期对库存产成品进行盘点,核对账实是否相符,确保产成品的安全。
  
  三、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实施必须具备的条件
  
  1.合适的人
  人是治理活动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要做好治理工作首先要做好人的工作。内部会计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密切联系实际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具体到铸造企业,普遍存在着工作条件艰苦、环境较差的实际,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在具体治理工作中做判定的基础,必要的专业技能是运用治理手段的需要,苛守以爱岗敬业为突出特征的职业道德是做好内部会计控制的精神保障。
  2.正确的计量手段和适用记录载体
  治理活动离不开治理工具,正确的计量手段是取得正确数据的基础,适用的记录工具会大幅度提升治理效率。有效的分析必须建立在正确计量的基础上。铸造企业的物物资流通量大,计量不正确是长期困扰铸造企业财务治理的困难。
  3.配套的考核
  考核制度是奖优罚劣的准则,是评判结果与标准差异的标准。内部会计制度的制订与贯彻是一个布满艰辛和创造的过程,每一位参与者所做的工作都要通过考核制度进行衡量,使每一项治理工作都有量化的考核结果。有差别才能激励先进,有考核才能快速解决题目。铸造企业为每一位治理者提供了发挥才华的舞台。
  铸造企业的存货治理是企业存货治理中的一个代表,做为一名会计职员要认真研究企业物流的特点,因地制宜,制订切实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很好地贯彻,确保所在企业存货的治理更科学,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内部会计控制在铸造企业存货治理中的探讨和实践】相关文章:

浅析企业存货治理03-20

企业加强资金治理探讨03-22

简述企业道德和治理道德在经营治理中的作用03-20

完善企业存货治理的几个重要措施11-16

关于在企业实行预算治理的探讨03-24

论企业治理中的控制治理03-24

加强企业资金治理的途径探讨03-21

内部控制在制度基础审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03-18

全面预算治理工具与企业治理水平探讨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