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治理的探讨

时间:2024-06-15 06:39:28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治理的探讨

摘要: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却隐躲了巨大的风险,本文试图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题目根源所在,提出公道化的建议和措施,有效的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治理,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
  关键词: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措施与建议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本运转的重要环节,它是指企业由于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活动而向购货方、接受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应收取的款项,产生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存在赊销活动。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量逐年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企业之间存在拖欠货款现象,呆账和坏账比例逐渐进步,这已经成为了企业良好运转的一大弊端。这不仅对企业的资金流和资金周转带来损害,而且会加大企业的财务和运营风险,导致资金链断裂。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式,我国企业应该在日常资金治理活动中,充分重视应收账款的治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
  
  一、应收账款存在的题目探讨
  
  1.赊销现象严重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终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实现收益,但是收益的实现是建立在销售收进的基础上的,如何扩大销售收进就成为了企业的头等大事。现金流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资金链的断裂必将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如此,赊销方式应运而生,赊销不仅可以购买到所需物品,而且还可以延迟付款,一方面解决了自身生产所需的材料等,另一方面,延续了自身使用应付账款的权利,扩大了自己的资金链,使企业自身资金充裕。但是,对于销售方来说,固然扩大了自己的销售收进,账面上的收益得到增加,但无疑将加大了收账的风险,呆账和坏账的比例。
  2.企业的信用状况不甚乐观
  赊销方式的诞生和生存基础就是企业的信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规范,企业的信用状况已经成为交易的条件条件之一。不过,我国的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信用制度还不健全,人们的信用习惯没有形成,信用意识比较淡薄,这使得失信的收益往往大于取信的本钱。并且,我国的信用考察制度基本上建立在主观决策和判定层面上,缺乏信用的决策系统,网络信用系统也没有建设完成。这些都表明赊销方式赖以生存的基础尚不完善,面临巨大的挑战。
  3.治理制度不完善,缺乏赏罚制度
  由于企业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压力,往往将企业销售职员的工资与销售业绩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员工往往却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采取赊销和回扣的办法。固然销售任务圆满完成,大大进步了销售量,但是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治理制度和赏罚制度是有很大关系的。再者,企业没有认真调查取证制定公道的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即使制定了相关政策,却由于盲目扩大销售量没有认真落实到实处。其他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也不是很公道。比如不同付款方式下的应收账款治理,由于在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活动的时间性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债权债务双方就经济往来的未了事项应定期对账,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很多企业并未及时、不定期地对账,未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造成资金外流,给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压力。   二、加强应收账款治理的措施及建议
  
  1.严格控制赊销业务比例
  赊销固然扩大了企业的销售量,但是却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的风险,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压力。要加强企业的应收账款治理,首先应从源头做起,即控制应收账款的比例。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于赊销的业务进行特殊处理,比如说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的赊销额度,对于以往信用状况比较好的客户进步赊销额度等等。一定要将企业的赊销额度控制在风险可控水平之内,另外为了便于日常的控制,企业要把已经确定的赊销额度记录在每个客户应收账款明细上,作为资金余额控制的警戒点。
  2.确定公道的收款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客户获的企业贸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影响信用标准的基本因素包括:(1)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2)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3)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从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状况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假如信用标准定得过高,很多企业由于达不到信用标准的最低要求而被拒之门外,这样固然有利于企业降低坏账的比率和减少企业承担的风险,但是却不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收进和进步市场的竞争能力。为此,企业应在本钱与收益比较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信用标准。
  3.制定公道应收账款的信用条件
  当企业制定了公道信用标准后,对于符合标准的企业将给予客户信用优惠,这就需要考虑制定什么样的信用条件才能使企业的本钱效益达到最大。企业制定信用条件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及时变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以便于对资金进行更好地运作。对待信用好的客户单位,应延长信用期限,对待新客户或者信用状况差的客户单位,则应该谨慎为好,适当降低信用期限。另外,企业在更改信用条件时,应把握这样一条原则,即更改后的信用条件在信用后的收益应该大于更改前信用后的收益。也就是说,更改了信用条件后,使企业的资金回笼更多,风险更低。
  4.改善企业治理制度,制定有效的赏罚制度
  企业将员工的销售业绩与报酬挂钩,固然解决了员工积极性的题目,但是却引起了应收账款的坏账总额。因此要对这种制度进行公道化的改进。比如,报酬固然和销售业务量挂钩,但是将报酬的一部分拖后兑现,条件是实收账款的比例达到规定限度时才予以实现。这不仅增加了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保证员工在扩大销售时将应收账款的质量进步,实现一举两得。再者,内部控制制度要和应收账款的惩罚制度相结合,作为惩罚制度的基础,内部控制必须加以完善,这样才能保证应收账款的坏账比例逐渐降低。
  5.建立可行的对账制度
  应收账款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及时对账。企业应该根据应收账款额度的大小和时间期限等因素,对应收账款定期核对,并且有双方当事人签章,作为有效地对账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假如发生错误报告,应该及时纠正。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包括两个方面: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明细账与有关客户单位往来账的核对。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本单位的明细账余额与客户单位往来账不符,这主要是由于对账环节的时间差所致。当前的任何经济业务都是由多个部分共同完成,而且涉及的金额相对较大,应收账款同样如此。在对账时一般是债权单位首先实施,但是却和销售部分没有完全的沟通和交流,导致信息不对称,进而形成对账效率的降低。企业应该促使各个部分之间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共享信息,这样在进行任何一项业务时都会形成较好的工作效率和结果。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赊销固然可以扩大销售量,抢占市场,但是也会导致坏账额度增加,进步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现金流的周转。尽管如此,我们应该在保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加大应收账款的治理,运用公道的制度法规,将应收账款的风险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雷 雯:应收帐救治理、催收、回欲与客户关系雄护[M].北京企业治理出版社,2006.
  [2]龙利文: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治理[J].武汉:财会月刊.2005.
  [3]赵德方: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策略[J].山西:会计之友.2005.(5).
  [4]张延华:加强应收账款治理着力化解坏账风险[J].山西:会计之友.2005.(6).

【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治理的探讨】相关文章:

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治理探讨03-24

关于企业应收账款治理题目的探讨03-22

加强应收账款治理 进步企业竞争能力03-21

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的治理12-08

加强应收账款治理 防范销售风险03-21

浅论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03-07

加强营销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03-21

探讨航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03-21

航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探讨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