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偿债财务比率评析

时间:2023-03-22 23:20:38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期偿债财务比率评析

摘要: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清偿到期债务的现金保障程度,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企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清偿到期债务的现金保障程度,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企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通过对长期偿债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长期偿债能力;财务比率;分析;评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实现盈利或发生亏损。假如企业经营不善,财务状况较差,甚至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就会危及到企业的生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偿债能力是企业的首要题目。
  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相应地,偿债财务比率也包括短期偿债财务比率和长期偿债财务比率。长期偿债财务比率主要是通过财务比率来分析权益与资产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权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健全公道等作出客观评价[1]。
  
  一、常见的长期偿债财务比率
  
  常见的长期偿债财务比率包括传统的长期偿债财务比率,如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和利息保障倍数,还包括以现金流量反映的长期偿债财务比率,如现金债务总额比和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全部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总额的比率,也称之为债务比率,它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有多大比率是通过负债筹集的[2]。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之间的比率,它反映投资者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的比率。有形净值是所有者权益减往无形资产后净值及长期待摊用度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净值-长期待摊用度)]×100%
  4.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用度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企业以获取的利润承担借款利息的能力[3]。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用度
  5.现金债务总额比
  现金债务总额比是指以年度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全部债务总额相比较,表明企业现金流量对其全部债务偿还的满足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均匀负债总额
  6.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现金利息之比,反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现金利息支出的多少倍。其计算公式为: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
  
  二、长期偿债财务比率的分析与评价
  
  长期偿债财务比率应该能够反映企业用长期资产或全部资产来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但有些财务比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
  (一)资产负债率
  该比率反映资产总额中负债所占比重的高低,用于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财务活动的能力,它是一个静态指标。该比率的优点是:
  1.能够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4]
  负债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负债增加了企业的风险,负债越多,风险越大;另一方面,债务的本钱低于权益资本的本钱,增加债务可以改善获利能力,进步股票价格,增加股东财富。经营风险比较高的企业,为减少财务风险应选择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率;经营风险比较低的企业,为增加股东收益通常选择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对于同一个企业来说,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时,企业的远景比较乐观,预期的现金流进也比较高,此时可适当增大资产负债率,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当企业处于衰退期时,企业的远景不甚乐观,预期的现金流进也有日趋减少的势头,此时应采取相对守旧的财务政策,减少负债,降低资产负债率,以降低财务风险。
  2.对企业及债权人起到警示作用
  资产负债率不能过高,假如该比率达到100%,表明企业已资不抵债、达到破产警戒线;企业资产负债率很高时,表明风险加大,此时应尽量降低负债比率,通常以为,70%~80%的资产负债率是债权人可以接受的最低水平[5]。
  资产负债率作为长期偿债财务比率指标的缺陷
  (1)不能反映企业全年均匀偿债水平
  资产负债率是一个静态指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负债占资产的比重,不能反映企业全年均匀偿债水平。
  (2)不能反映企业的偿债风险
  资产负债率不能反映企业的偿债风险由于:第一,即使借款本金相同,但偿还期限不同,对现金活动的影响便不一样。如贷款1 000万元,甲企业分四年偿还,而乙企业分八年偿还,对现金活动的影响就会不一样。第二,如借款是分期偿还,该比率会逐年下降,但每年需支付的利息和本金不变,因此偿债风险并未减少。第三,该比率可能会因资产评估及会计政策的变更而改变,但这并不表示财务风险有所变化。
  (3)不能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
  通过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不能判定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由于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仅表明资产总额中负债所占比重的高低,负债率高,财务风险加大,负债率低,财务风险小,但它不能揭示企业能否偿还长期债务、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有多大,由于即使资产负债率较高,假如企业有稳定的现金流,也能定期偿还长期债务,而资产负债率较低,假如企业在债务到期时没有足够的现金就不能偿还长期负债,亦即资产负债率与长期偿债能力没有直接的联系。   因此,在利用资产负债率评价长期偿债能力时,应考虑企业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分析工具和方法,结合资产的结构和周转情况进行综合判定。
  (二)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的实质是将借进资金(负债)与自有资金(所有者权益)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相互关系,说明企业资本结构的风险性及所有者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该比率的高低也可以对债权人起到警示作用,但资产负债率指标的缺陷产权比率也同样存在。
  (三)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反映企业在清算时债权人投进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护程度,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风险程度和对债务的偿还能力。该指标实际上是一个更守旧、更谨慎的产权比率,可作为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一个辅助指标、参考指标,不能使用该指标直接评价长期偿债能力。
  (四)利息保障倍数
  假如说上述三个指标都是从资产负债的构成情况,亦即企业的财务状况来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那么,利息保障倍数则是从企业的效益方面来考察其长期偿债能力的。该比率的优点是:
  1.能够衡量企业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
  上述三个财务比率都不是直接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它们仅从某个方面对债权人及企业起到警讯作用,但利息保障倍数反映息税前利润是利息用度的多少倍,是从偿还债务利息资金来源的角度考察债务利息的偿还能力,因此,该比率更直接、更易理解。
  2.从动态角度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上述三个财务比率都是从静态角度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而利息保障倍数则是从动态角度进行评价。首先,公式中的分子“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用度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而利润额是企业在某一时期赚取的盈利,是一个动态指标,不是静态存量;其次,分母“利息用度”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利息,不仅包括利润表中财务用度项目中的利息用度,还包括计进资产本钱的资本化利息,亦即“利息用度”包括全部应计利息,它也是一个动态指标。因此,可以说利息保障倍数是从动态角度来衡量企业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的。
  同样,利息保障倍数也有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1)利息保障倍数仅反映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只能体现企业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不能反映偿还债务本金的能力。
  (2)固然利息保障倍数考虑了利润因素,但企业的本金和利息并不是用利润本身往支付,而是用现金支付。因此,在使用利息保障倍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时,还应结合债务本金、债务期限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3)利息保障倍数未考虑未来现金流量,因此其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五)现金债务总额比和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上述四个财务比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进行了评价,但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有形净值债务率属静态指标,均来自于资产负债表,都是一种存量概念;利息保障倍数固然考虑了利润因素,但它没有考虑未来现金流量,因而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金债务总额比和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则从动态角度对偿债能力进行评价,并且考虑了未来的现金流量,从而弥补了上述四个指标的不足;现金债务总额比反映企业用每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偿还所有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大,表明企业承受债务的能力越强,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则衡量企业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该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对债务利息的支付能力越强,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由此可见,现金债务总额比和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既衡量了企业偿还长期债务本金的能力,又考虑了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是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全面评价。另外,现金债务总额比和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联系在一起,对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进行了动态的、综合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曹冈.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心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 崔也光.财务报表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萍.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 李桂荣,张志英,张旭蕾.财务报告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 [美]查尔斯.吉布森.财务报告分析[M].马英麟,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长期偿债财务比率评析】相关文章:

《物权法》的法理评析06-06

浅析换股并购中换股比率的确定06-05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评析06-05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用度》评析05-02

对我国老实信用原则研究现状的评析06-02

直接取证及美国域外取证制度评析(上)05-30

CFC税制评析与我国CFC税制的完善论文04-15

国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评析及启示06-13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评析06-02

财务分析开题报告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