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安全的预警与风险防范

时间:2023-03-22 23:20:49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企业财务安全的预警与风险防范

摘 要:当前,全球化步伐加快,所有制结构趋向多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快速变化与不可正确预见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然而,在遭遇风险之前,财务状况会逐渐恶化。因此,建立财务安全预警系统,能及早诊断出危机信号,可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危机。本文就财务危机的识别、建立财务安全预警体系和安全运营监测、及财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作一简单论述。  预警是度量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预警信号的过程。市场的快速变化与不可正确预见性,加之决策者素质水平的,使得风险成为客观存在。假如企业不能卓有成效地规避与防范各种风险因素,势必使企业的未来陷进严重的危机境地。当各种不测风险发生后,最易遭受侵害的显然是企业资金运动的中枢-财务。因此,建立财务安全预警系统,及早诊断出危机信号,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就成为企业财务治理工作的重要。  1 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方法  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主要是通过定量指标的和定性的,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类指标来分析:  1.1 资产变现能力  资产变现能力是指企业的活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转化为现金的能力。现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血液”[1].假如企业的活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转化为现金,或变现能力低,企业不仅无法支付工资、购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更无法偿还到期的活动负债。企业资产变现能力主要通过活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反映。其中,活动比率反映了企业有多少活动资产可在一年内转化为现金,以便用来偿还活动负债。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资产变现能力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大。但由于活动资产包括了存货,存货的积存会使活动比率增大,而实际上存货的积存降低了资产的变现能力,因此,可用速动比率来衡量企业偿还活动债务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活动比率=(活动资产/活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活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活动资产-存货  1.2 负债状况  企业的总资产是由负债、国家资金、企业自有资金三部分组成的。企业的债务如何,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一般可用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来衡量。其中:资产负债率表明了企业的负债状况和债权的保障程度,该指标值越小,说明用资产保障债权的程度越高;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了企业当期获得的收益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当期利息用度的开支需要。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有较大的支付利息能力,反之,则说明其负债过度或盈利能力太低,企业可能面临着财务危机。两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已获利息倍数=(净收益 所得税 利息用度)/利息用度  1.3 资产使用状况  一般来说,企业的资产使用状况越好,企业的财务状况就越好。资产使用状况可主要考核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存货的治理效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综合反映了企业产品滞销题目。该指标值越大,存货变现能力越强,企业产品的销售状况越好。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本钱/均匀存货本钱)×100%  1.4 盈利能力  假如一个企业长年亏损,那么不但无法向国家缴纳利税,而且终究会耗竭国家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丧失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终极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常见指标是总资产报酬率。它反映了企业总资产的获利能力。该指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 利息支出)/均匀资产总额]×100%  利用以上几类财务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就决定了企业破产风险的大小。另外,还可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以上指标得出一个具体的企业财务状况值,从而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  2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是由长期因素造成的。进行财务分析时,企业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进行比率分析,即利用财务报表中的常用比率对这些比率进行长期跟踪并特别留意这些比率的变化趋势。2)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猜测企业生存风险的一种补充。预防与避免企业财务危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2.1 盈利能力  猜测盈利能力的常用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本钱用度利润率等。  1)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综合评价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应从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开始。对于企业来讲,假如该收益率达不到市场或行业均匀水平,则表明企业在商品劳务市场的竞争中客观上业已处于劣势地位,会导致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发生危机的连锁反应。净资产收益率及其变动走势与企业的风险危机息息相关,是监测企业财务危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  2)企业的销售利润率表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销售利润率受销售收进和本钱两因素影响;销售收进越大,本钱越低,则企业的获利水平-销售利润率越高。在此要特别关注销售营业现金流进比率,销售营业现金流进比率=营业现金流进量/销售收进净额。由于只有当应计现金流进量成为实际的现金流进量时,才表明销售收进的真正实现。因此,通过分析营业现金流进量对销售收进的比率,能够对企业销售收进的质量有一个较为深进的了解,以便发现题目,不断优化销售方针,加大收账力度,在实现销售收进良性增长的同时,减小以至消除财务危机的隐患。[2]  2.2 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反映这个基础是否牢固主要是看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公道则财务风险低,从而就有较强的偿债能力;一般在稳定性猜测时常用的比率有活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营运资金对活动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权益比率以及负债权益比率等。  2.3 财务杠杆作用  财务杠杆使企业拥有大于其产权的资产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借款和其他方式增加资本。只要债务本钱低于这些资本投进的收益,财务杠杆就可以进步企业的资本收益率,但是,财务杠杆也进步了企业的风险。与企业的权益不同,企业借债事先就已约定了付款条件,假如企业到期无法履行偿债义务,就会面临财务危机。  下列比率可以用来评估企业财务杠杆所产生的风险程度,在评估企业本期债务风险时很有用,这些比率有:活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2.4 活力性  活力性指的是企业的经营效率。活力越高,企业的各项资产的新陈代谢也就越快,企业的经营效能就越好。猜测活力性的常用指标为:营运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所有者权益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另外通过非付现本钱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可揭示企业获取的现金净流量结构质量的高低。  非付现本钱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非付现营业本钱/营业现金净流量  该比率从营业现金净流量来源的稳定可靠性基础出发,揭示了企业获取的现金净流量结构质量的高低。因此,通过对该比率变动走势的追踪监测,可以适时地发现并发出财务危机讯号,以便企业对当前与以往经营理财效率的缺陷做出深刻的检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  3 企业财务安全运营监测  由于企业的现金能反映市场因素变化及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企业财务不同阶段的财务报表,特别是现金流量表,随时揭示出企业现金运转的状况。因此,企业在其经营期内是否面临着生存风险可以通过比较一定时期的现金流进和现金流出而直接观测和度量。在企业内部,应以企业的现金流量为基础建立财务风险的监测系统。  具体企业可建立如下指标,以对其财务运转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进行监测:  3.1 现金流量指数  现金流量指数=现金流进量/现金流出量  该指标主要用于分析或估测企业现金流进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在这里,现金流进既包括经营活动的现金流进,也包括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进,此外,还有其他来源的现金流进;同样,现金流出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即包括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的现金流出需要量以及其他方面的现金流出需要量。一般而言,假如现金流量指数大于1,即现金流进量大于现金流出量,表明从整体上讲,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要是有保障的。  3.2 营业现金流量指数  营业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进量/营业现金流出量  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整体现金流量的构成主体,营业现金流进对相关流出的保障程度,是整个现金流量结构稳健的条件基础。因此,在从整体上对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对其中的营业现金流量状况做出更加深进的分析评价。假如该指数大于1,表明企业有着良好的现金支付保障能力基础;反之,当该指数小于1时,就意味着企业收益质量低下,营业现金流进匮乏,甚至处于过度经营的危险状态。倘若企业营业现金流量长期性地处于短缺状态,必然会陷进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境地。  3.3 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  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 所得税 增值税)/(增值税 所得税)  对企业而言,纳税现金流出呈现为一种“刚性”特征,几乎没有任何弹性可言。亦即企业一旦取得了账面收进与账面利润,无论其质量如何或有无足够的现金流进保障,都必须严格地依法履行纳税责任。假如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比率小于1,企业就不得不通过借款甚至压缩未来营业活动必要的现金支出进行弥补。这不仅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而且势必将会对其未来的经营活动以及现金流进能力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企业应尽可能使该比率大于1.  3.4 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的保障率  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的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必须的维持性资本支出额  随着使用或时间的推移,作为创造营业现金流量的物质基础,如机器设备等的功能效率会随之损耗,假如不及时加以维修或技术改造,必将危害企业团体的营运能力基础,以致未来无法维持当前水平的营业现金流量能力。因此,当企业取得了营业现金净流量后,必须拿出其中一部分现金,作为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所必须的资本性支出,包括大修理与技术改造等。除了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外,因存货积存和不良债权等项原因,也会导致有效的营运资本出现短缺情形,这同样也需要从取得的营业现金净流量中加以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使再生产顺利进行,并确保未来现金流量能力至少能维持在当前的水平上。该比率小于1,表明取得的营业现金净流量水平不足以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需要;而当该比率大于1时,表明所取得的营业现金净流量不仅能够为简单再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而且有剩余能力用于扩大再生产或对其他方面的现金需要发挥贡献作用。  3.5 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  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营业现金净流量—维持性资本支出)/到期债务本息  该比率意味着企业所取得的营业现金流进量在弥补了营业现金流出量、支付了应纳税款并满足了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必要的追加性现金支出后,可用于偿付到期债务的水平,亦即剩余营业现金净流量对偿债的贡献能力。该比率大于1,表明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的现金流进量偿付到期债务;反之,若该比率小于1,则表明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假设比率为0.55,到期债务200万元,表明企业拥有110万元的剩余营业现金净流量可用于偿付到期债务,贡献程度为55%,其余90万元,即45%的到期债务只得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3.6 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自由营业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  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是指企业营业现金净流量(总额)中,能够用来支付额外债务、普通股利或进行其他工程甚至高风险项目投资的那部分现金流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自由营业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的必要追加资本性支出—到期债务利息×(1—所得税率)—到期债务本金—优先股利—优先股票赎回额  由于企业实现的营业现金流进量业已满足了纳税、维持性资本支出、偿付到期债务本息以及优先股利等,即企业未来的基本能力与稳健性基础等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对所剩余部分,即自由营业现金流量,企业便有了充分的自主支配权,并且该部分现金无论怎样处置以及实际效果如何,都不会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构成多大危害。因此,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3.7 现金流量均衡匹配率  现金流量均衡匹配率是考察企业现金支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性分析指标。在总量上现金流进大于现金流出,只是表明企业对包括偿债在内的各项现金支付需要,在总体意义上的现金流进保障能力,但这并不即是不存在结构性的现金支付能力短缺。因此,在对现金流量总量水平考察的基础上,还应当从现金流进与流出的期限结构上予以进一步的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采取适宜的财务对策。[3]具体可设置如下两个指标:  现金短缺率=现金短缺额/现金流出总额  现金余裕率=现金余裕额/现金流出总额  4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经营者必须立足市场,强化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治理,严格控制本钱用度,进步企业效益,根据企业真实、完整的信息,制定出适合本企业情况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把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从我国国情出发,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措施:  1)时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经营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4]负债经营的企业一方面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等变化,对企业在投资项目、经营项目、筹借资金、经营本钱等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因市场格式、市场需求、供求关系等变化,使企业采购本钱和市场投进增大,而引起企业本钱用度和资金需求增加使财务本钱上升而出现经营亏损。此外,在基建技改方面,也要关注因银行紧缩银根,使项目缺乏资金而延缓工期,企业预期利润的实现。这些政策因素的出现,企业经营者如不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投资方向,必将导致企业步进财务危机。  2)避免盲目举债扩张。国家鼓励上风企业吞并或收购劣势企业,也鼓励企业发展多元产业,这无疑是企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消化安置企业富余职员的有效途径。但是,切忌为了扩张将现有资产特别是变现速度较慢的固定资产(如土地、建筑物)采取评估升值的方式,人为降低负债水平,往进行力不从心的举债扩张。那么,企业应该在什么样的负债水平下才可以举债扩张呢?从经济上讲,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应以50%为界。但是,由于我国企业负债水平受经济周期、行业特点和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影响,要使企业资产负债总水平低于50%,事实上很难做到。所以,从我国企业的现状出发,企业举债扩张以后总体资产负债水平以不超过70%为宜。只要企业经营者牢牢把握住这个负债比率,就能从总体上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3)进步投资回报水平和加速投资本金回收速度。企业为了发展壮大或者进步产品技术含量,在负债总水平答应的条件下,进行技术改造投资或投资新的经营项目,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企业经营者在进行技改和新项目投资的时候,首先应该把握正确的市场定位和的项目论证,切忌主观臆断甚至赶时髦;其次是确保新项目产生的资产利润率高于该项目负债利息率,使企业不因新项目的经营而降低原有项目的利润水平;再就是新项目的投资本金一定要在预期内(甚至提前)收回。唯有如此,企业才不会因技改或新项目的投进而增加负债,产生不良资产。  4)有效调整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进步资产变现能力。要使举债经营的企业能够定期还本,企业经营者就必须使企业的活动资产与活动负债的比率不低于2∶1.由于活动资产是一年内或一个经营周期内能够变现的资产,活动负债是一年内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到期应该回还的债务。这两项相比较,活动比率的数值越大,资产的活动性越强。此外,企业经营者还要把速动资产(活动资产中扣除存货和待摊用度之后的资产)与活动负债的比率调整到不低于1∶1的安全区域内,企业活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就会增强。由此可见,治理的资产活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举债经营的企业定期还本、降低举债风险的必控指标。因此,企业经营者应随时加强对必控指标的分析,适时调整企业营销策略,公道处置不良资产,有效控制存贷结构,加速企业变现能力。  5)进步资金运行速度,确保企业资金安全。企业经营者除了控制资金投量,减少资金占用外,还应留意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使其尽快转化为货币资产,进步资金使用率,减少甚至杜尽坏账损失。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加速存货和应收款周转,对于税大利小或者负债水平邻近警界线的企业尤为重要。这类企业,一旦不能在预期内销出存货、回笼账款,或者回笼的账款不足以支付当期本钱用度、税金、利息时,企业只有增加举债来交纳税金和偿还到期债务。这样,企业不但增加财务本钱,还会因负债增加而步进财务危机的恶性循环之中。  6)谨慎提供资产或信誉担保,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企业损失和财务风险。企业经营者在向有隶属关系、有投资关系或业务关联单位提供资产或信誉担保时,一定要谨慎行事,对被担保的企业或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到胸中有数,且在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条件下,方可结合本企业的情况适度提供一定期限内的担保。这是由于,这些企业是在自身不具备到期偿还债务本息能力的情况下,才向外寻求担保。这些企业一旦经营不善或者不能到期偿还债务本息时,担保人必须承担连带责任,负责偿还被担保人的债务本息,给担保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而增加财务风险。  :  [1] 尹 平。经营风险与防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282-320.  [2] 廖力平。企业经济决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217-219.  [3] 克雷沙。帕利普,维克多。伯纳德,保罗。希利。经营透视企业分析与评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60-96.  [4] 金 笙,谢京湘。企业决策[M].北京:城市出版社,1997.328-332.

【企业财务安全的预警与风险防范】相关文章:

我国装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及应对建议08-10

如何构建企业投资风险预警系统08-28

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05-29

工程施工招标中业主风险的分析与防范06-03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立的原因及实现路径08-06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初探论文04-29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与防范06-08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对策(一)05-12

企业人力资源风险识别与防范探讨论文(精选10篇)07-24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精选7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