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综合经营风险分析与模式选择

时间:2023-03-02 06:53:01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国金融综合经营风险分析与模式选择

  论文关键词:综合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

  论文摘要:在金融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国外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影响着我国业未来发展。本文从金融综合经营风险与模式比较分析中,认为我国现阶段金融综合经营最理想的模式是金融控股公司。 
  
  中央在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标志着我国金融业的经营体制将实现一次转型,综合经营进程将加快。在金融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国外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对中国金融业产生了影响,实现金融综合经营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我国综合经营的现状
  
  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
  一是通过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持有多个金融机构股权,达到综合经营。如中信、光大、平安集团,它们分别持有相对控股与绝对控股银行、、等金融机构。
  二是各类金融机构相互合作,共用平台,或者成立专门机构实现销售功能上的综合经营。如银行销售基金、保险产品。
  三是各类金融机构共同竞争同一类性质的资产业务。如银行的理财业务,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与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保险公司的分红保险、联结保险等等。虽然业务名称各不相同,具体操作上因各监管部门监管方式不一而导致业务方式不一,但这些都属于“信托”范围,实现的都是“代客理财”。从这点上看,各类金融机构实现了综合经营。
  
  二、 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的风险分析
   
  当前从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现状中可以看出综合经营风险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资产管理严重混乱状况有所收敛,但未根本扭转。当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均已开展形式各异的资产管理业务,鉴于近几年实践中的惨痛教训,一些监管部门在监管理念与政策上已有所调整,正在逐步统一,但从总体上看,各监管部门在资产管理业务上,在依据、监管政策上仍协调不够,不尽相同,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风险隐患。
  2、金融机构关联交易增多,出现严重的风险传递现象。综合经营的最大优势在于发挥协同效应,最大风险是如何防范不正当的关联交易引发的风险传递。目前,由于我国对金融控股集团防范风险的防火墙制度尚未系统建立,随着金融机构之间业务联系的密切,关联交易自然增多,风险传递问题日益严重;利用、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联交易,形成银行、购并、上市的资金循环和利用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关系,套取银行的资金或挪用客户资金解决关联企业资金需求的现象也使大量存在。
  3、当前我国业尚不发达,实行的是严格分业经营的基本框架现实。1993年之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就是混业经营。在我国发育不成熟、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监管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确实导致信贷资金过多的流入股市、期市,助长了投机行为和泡沫的泛滥与发生。当前,我国现实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资金若大量流入市场、房地产市场、或货币市场,可能引发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一旦泡沫破裂,银行将亏损严重,将引发金融市场的稳定。
  4、外资金融集团对我国综合经营的影响。目前,有部分综合性的海外金融集团已通过各种渠道分别进入我国的、证券、银行等金融领域,甚至实业领域,对我国分业经营政策带来冲击。例如:汇丰集团拥有上海银行8%的股权,拥有福建亚洲商业银行27%的股份,拥有银行19.9%的股权。拥有平安保险19.9%的股权,拥有北京汇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24.9%的股权。汇丰与山西信托投资公司成立合资基金公司,占股33%。几乎所有的持股比例分别看,都已达到我国对外资股东持股比例的高限,合计看已超过我国的有关规定。中资各类金融机构普遍反映我国国内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但在华的外资金融机构背后大多是金融集团,他们拥有人才、数据及部分业务实质性的综合经营。
  
  三、我国综合经营模式选择

  

  四个指标对比分析后我们得出结论: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最高,全能银行经营效率最差。
  其次,目前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试点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一是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出现了很多业务合作;二是成立了多种形式的金融控股集团。
  所以,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当前金融综合经营模式的最佳选择。但是,在综合经营模式的选择中还应注意一些问题:
  1.以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为主,多种模式并存
  我国在有关金融综合经营立法中,除采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外,还应准许金融机构选择母子公司制或受限制的综合银行制,允许多种模式并存。但从防范风险的角度,以下两种情况必须强制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制,一是金融机构达到一定资本或资产规模标准之上者,二是同一关系人实质控制两个以上金融子公司者。
  2.认识到控股公司是一把“双刃剑”
  选择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综合经营,最大的益处是可实现交叉销售、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本等。但另一方面,者要充分认识到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后,将会面临金融监管部门更严格的监管,必须具备熟悉、、等业务的高素质专业队伍,需要承受较高的组建与整合成本,以及准备对有问题的子公司承担“救助”义务等。
  3.慎重选择完全或部分控股公司
  多数国家和地区金融或实践中,一般采取完全控股公司方式。因为一个完全控股公司的管理效率要优于一个部分控股公司。但是,完全与部分控股公司的选择,必须与一个国家金融制度、生态以及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我国金融业的恢复性发展只有20余年时间,尚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银行、保险、证券主体,绝大多数控股公司都必须从“零”开始设立子公司,且开展新的金融服务所需要的技术和经验必须靠长期的实践才能获得。所以,存在着较高的机会成本。如果采取部分控股公司,则可选择具有专业特长的战略合作伙伴,站在“高端”开展业务,同时,部分控股公司还可实现以少量股权控制规模更大的金产,增强控股公司资本的控制力,有助于尽快实现整体战略布局。因此,在我国金融企业专业化市场主体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在多数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及内部控制机制仍不完善、资本实力依然短缺、资本充足率或偿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选择完全或部分控股公司,一定要衡量自身现实条件决定。不过,从长远看,完全金融控股公司仍是发展趋势,因为只有如此,方能更利于整合金融集团客户、人员、机构等资源,满足客户多种产品需求,降低机构综合经营成本,有效利用资本。
  
  参考文献:
  [1]宋建明 :金融业务综合经营若干基本理论思考.金融时报,2005-07-11
  [2]李剑阁:金融综合经营是必然选择. 解放日报,2006-04-23
  [3]全球十大银行2006年年报.

【我国金融综合经营风险分析与模式选择】相关文章:

我国商事代理立法模式的选择05-15

论企业预算控制模式的比较与选择05-06

我国物权法中预告登记的范围分析07-19

我国督促程序的现状及原因分析06-12

浅论刺激性购买模式分析04-29

网红经济营销模式分析论文04-1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06-04

分析我国竞争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08-27

我国活动商贩的治理实质分析及展看04-28

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不足的原因分析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