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想

时间:2024-09-24 06:03:12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简述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想

  论文关键词:商业  风险  政策建议

  论文摘要: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可以有效规避、分散、转嫁、控制和化解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不仅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保障银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应完善宏观外部、培育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加强风险量化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稳定的发展。商业银行是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好坏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非常大,如果商业银行出现经营管理不善甚至倒闭就会波及到其他银行,严重的还会造成,危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安全,导致国家经济衰退。而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可以将银行的危机消灭于萌芽中,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第二,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大部分资金来自于社会个人和企业,这类资金不能承受较高风险。如果商业银行采取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手段来保证从社会上融入资金的安全,并且不断提高融人资金的效益,就会提高整个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三,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增强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就可以规避、分散、转嫁、控制和化解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就能够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从而提高银行的声誉度和核心竞争力,保障银行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环境不完备

  从法制建设看,银行风险管理缺乏坚实的基础。虽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制的建设,并确立了金融法制体系的基础框架,但是我国金融运行的法制环境还远远没有完善,风险管理仍然缺乏坚实的法律基础。另外,法律制裁不严厉,监管措施不到位,缺乏对个人责任的追究机制。从金融的中介服务机构看,银行风险管理缺乏独立的风险和信用评估机构。这样就难以保证者获得真实、及时、全面、公正的市场信息,从而减少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而造成的风险。此外,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银行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管理工具。

  (二)风险管理文化缺失

  美国一位银行家曾说过:“一个信用管理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信贷政策、程序,即使设置非常复杂的政策、程序、检查、报告等控制手段,如果缺少一个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所有这些都徒有形式”。尽管风险管理已成为国际主要银行关注的焦点,但是,风险管理文化因其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内涵,则难以被直接观察到。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实践来看,员工普遍没有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更多的是作为口号而存在。要想倡导和强化风险管理文化,提高风险意识,让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自身岗位上存在的风险点并时刻警觉,形成防范风险的屏障,还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引导。

  (三)内控体制不健全

  首先,商业银行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缺乏系统的风险防范考虑,也没有考虑与其他部门的衔接情况和具体操作部门的实际执行情况,导致规章制度在制订时就不够完善。此外,由于新业务、新政策的实施,原有的规章制度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订,也会导致业务的混乱和风险的产生。其次,内部稽核机制不完善,不仅内部监督力量配备不足,监管人员素质不高而且缺乏内部控制的综合评价体系。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看,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建设上更多着眼于完善和加强制度建设,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效果往往缺乏有效的衡量、评价手段。

  (四)风险粗放

  由于管理体系、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原因,现阶段多数商业既没有明确赋予风险管理部门作为全行风险集中管理的部门对业务部门的再监督职能,也没有明确风险管理部门可以对全行各项业务检查活动实施再检查,而是将风险工作分散在各个具体的部门。这样风险信息散布于各业务部门,决策层难以及时地得到各类风险的完整信息从而进行有效决策。此外,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仍沿袭着从总行到省分行、地市分行、县支行的“四级管理、四级经营”的分布式管理架构,致使上级行对下级行缺乏有效控制,不仅破坏了纵向专业分工,还严重影响了经营与风险管理效率。

  (五)风险量化管理落后

  现在国际银行业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银行将主动控制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目标,量化管理和模型化管理就成为发达国家银行风险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已正式将风险计值法从信用风险推广到风险和操作风险。此外,鉴于信用风险仍是关键的风险,专业人员仍继续对信用风险测量方面的问题进行完善和补充研究,试图建立更为有效的控制信用风险的内部方法与模型。然而当前我国银行业对风险管理技术的认识和应用尚处于初期阶段,如何缩小与先进银行在这方面的差距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宏观外部

  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法规体系,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法制环境。落实《物权法》,修订完善《破产法》和《》等,在完善商业银行的立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金融秩序。其次,要督促商业银行全面引入客观、诚信、公正履行职责的中介机构参与监管,允许中介机构参与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并强化二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促使中介机构全面真实地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提高商业银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树立其良好的形象。

  (二)培育风险管理

  风险的防范必须要通过拥有风险管理文化的员工来执行,所以说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管理文化包含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将这些要素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使风险管理由高深抽象的理论变为现实生动的,内化为所有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才能使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才能使政策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然而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它需要董事会的承诺,管理层的推进,老员工的躬亲示范,以及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得以落实。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在对各类业务的各环节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和优化。首先,通过授权管理、岗位制衡等手段防止操作风险在业务环节中的出现。其次,通过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从而严格控制银行内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四)构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参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针对不同风险设立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等委员会,负责相应风险管理的重大决策以及相应风险所对应的资本金的分配与管理等。高级管理层主要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并制定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操作规程,及时了解风险水平及其管理情况,确保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种风险。此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应自上而下与业务经营之间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所以,建立与业务线设置相适应的纵向独立化、专业化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使各业务层面可以设立独立审贷官,具有独立审贷决定权。

  (五)加强风险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已成为发达国家银行风险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要借鉴国际银行的先进经验,加快改进风险计量的方法、技术和手段,大幅度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向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发展。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建立以VaR为核心的度量方法,建立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系统、市场风险评估系统和操作风险的内部计量,以满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行后的监管要求,从而提高风险管理的客观性和反映速度。减少商业银行各种风险的产生。

【简述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想】相关文章:

浅谈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想03-21

关于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03-19

论我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03-18

谈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构想03-21

关于完善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的构想03-20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效率研究03-24

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03-20

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03-24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与防范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