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软交换技术论文(通用6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软交换技术论文(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软交换技术论文 篇1
摘要: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一方面造就了网络的融合,另一方面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方便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论文主要从软交换提出的必然性、软交换的概念和主要功能、基于软交换的增强型业务框架以及其各层间的协议等方面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论述,并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关键词:软交换;网络融合;可编程网络;应用程序接口;电力通信网
1引言
在传统的基于TDM的PSTN网络中,提供给用户的各项功能都直接与交换机有关,业务和控制都是由交换机完成的。交换机的功能与其提供的业务都需要在每个接点完成,并且采用依靠交换机和信令来提供业务,所以必须在交换机的技术标准和信令标准中对开放的每项业务进行详细规范。如要增加新业务,首先需要修订标准,再对交换机进行改造,每提供一项新业务都需要较长的时期。
为满足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网络中出现了公共的业务平台——智能网(IN)。智能网的设计思想就是把呼叫连接和业务提供分开。交换机完成呼叫连接,而智能网完成业务提供,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增强业务的能力,缩短了新业务提供的时间。而这种分离仅仅是第一步,随着承载的多样化,必须将呼叫控制和承载连接进一步分离,这正是软交换引入的目的。软交换在未来网络中的位置将被分成接入传送层、媒体层、控制层和业务层,即把控制和业务的提供从媒体层中分离出来。各层的功能如下:
(1)接入和传送层。将用户连接到网络,并将业务量集中后传送到目的地址。
(2)媒体层。将要通过网络传送的业务转换成正确的格式,例如将话音业务打包成ATM信元或IP包。此外,媒体层还可将业务选路到目的地址。
(3)控制层。包含呼叫智能。该层决定用户应该接收那些业务,还控制其他的在较低层的网络单元进行业务流的处理。
(4)业务应用层。在纯呼叫建立之上提供附加的业务。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与现有网络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可以使用基于包的承载传送,例如IP、ATM,克服了TDM网络中容量不足的缺点;
(2)具有开放式端点的拓扑结构,既能良好的传送话音,也能支持数据业务。
(3)将网络的承载部分与控制部分相分离,允许二者分别演进,有效地打破了单块集成交换的结构;
(4)在各单元之间使用开放的接口,允许运营者为其网络的每一部分购买最理想的产品。
新的网络结构固然有其优势所在,但原有网络近期不会消失,这就产生了新、旧网络融合、互通的问题。如何灵活、有效地使现有的PSTN网络与分组网络实现互通,将PSTN逐步地向IP网络演进,其关键的网络产品就是软交换设备(Soft Switch)。
2软交换技术
(1)软交换的概念
软交换又称为呼叫AGENT、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其最基本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或网元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信令互通(如从7号信令到IP信令)等。这种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使业务提供者可以自由地将传输业务与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转移。这一分离同时意味着呼叫控制和媒体网关之间的开放和标准化,为网络走向开放和可编程创造了条件和基础。
(2)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软交换作为新、旧网络融合和关键设备,必须具有以下功能:
1)媒体网关接入功能
该功能可以认为是一种适配功能。它可以连接各种媒体网关,如PSTN/ISDN的IP中继媒体网关、ATM媒体网关、用户媒体网关、无线媒体网关、数据媒体网关等,完成H.248协议功能。同时还可以直接与H.323终端和SIP客户端终端进行连接,提供相应业务。
2)呼叫控制功能
呼叫控制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完成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所提供的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控制等。
3)业务提供功能
由于软交换在网络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软交换应能够支持PSTN/ISDN交换机提供的全部业务,包括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同时还应该可以与现有智能网配合,提供现有智能网提供的业务。
4)互联互通功能
目前,存在两种比较流行的IP电话体系结构,一种是ITU-T制定的H.323协议,另一种是IETF制定的SIP协议标准,两者是并列的、不可兼容的体系结构,均可以完成呼叫建立、释放、补充业务、能力交换等功能。软交换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当然也可以同时支持这两种协议。
(3)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软交换将是下一代话音网络交换的核心。如果说传统的电信网是基于程控交换机的网络,那么下一代分组话音网则是基于软交换的网络。软交换是新、旧网络融合的枢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角度考虑,与电路交换机相比,软交换成本低。软交换由于采用了开放式平台,易于接收革新应用,且软交换利用的是普遍计算机器件,其性价比每年提高80%,远高于电路交换(每年提高20%),可见软交换在经济方面有很大优势。
2)从用户角度考虑,在传统的交换网络中,一个设备厂商往往供应软件、硬件和应用等所有的东西,用户被锁定在供应商那里,没有选择的空间,实现和维护的费用也很高。基于软交换的新型网络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因为厂商的产品都是基于开放标准的,所以用户可以向多个厂商购买各种层次的`产品,可以在每一类产品中选择性价比最好的来构建自己的网络。
3)软交换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软交换将以前的电路交换的核心功能进行了分类,将功能以功能软件的形式分配到分组网络的骨干网中。这种分门别类的分布式结构是可编程的,并对服务供应商和第三方特性开发商是开放的。由于所有的功能都以标准的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可以很容易地实现网络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
3基于软交换的增强的业务框架及其接口协议
(1)基于软交换的增值业务框架结构
软交换的引入形成了增强的业务框架,其中应用服务器完成增值业务的执行和管理,提供增值业务的开发平台,并处理与软交换间的接口信令;媒体服务器(Media Server)提供特殊业务(如IVR、会议和传真)的资源平台,处理与媒体网关间的承载接口。
(2)软交换体系结构的接口和采用的通信协议
软交换作为一个开放的实体,与外部的接口必须采用开放的协议。各种接口及其使用的协议如下:
1)媒体网关和软交换间的接口。用于传递软交换和媒体网关间的信令信息。此接口可使用信令控制传输协议(SCTP)或其他类似的协议。
2)软交换间的接口。实现不同软交换间的交互。此接口可以使用会话发起协议SIP-T或BICC(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
软交换技术论文 篇2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日常生活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随着网络信息通信技术和通信工程越来越进步,社会的需求也逐渐提升。通信工程逐渐在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持续增高的需求,通信工程产业同样需要对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行完善和提高,所以,作为通信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软交换技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让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这一产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未来通信工程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通信工程;软交换技术;信息通信技术
各个国家的科学技术都在不断地进行提高和革新,以往的网络技术已经不能顺应当前阶段通信工程系统技术中的需求,尤其是网络业务的持续创新,传统的通信工程技术要做到不断的优化和改革,不能懈怠,才能满足新时代的技术需求。软交换技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的核心,以强大的网关管理、网络连接控制和呼叫控制的优势为通信工程系统提供了非常搞笑的资源管理与分配的能力,大大加强了通信工程技术系统的可靠性。
1软交换技术的基本结构与核心内容
分层和构件化是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技术中的通信特点,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具备很大的优势。能够划分为接入层、承载层、控制层和应用层这四个层面,其中,每一个层面在通信工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意义与作用。接入层是全部通信网络的基础,它在网络线路的交换中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接入层主要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接入的方式,将接收到的信息上传到网络;承载层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负责进行数据的分组工作,把分组完毕依照软交换技术的规定传输方式将数据传输到对应目的地;控制层是全部通信工程系统的重点部分,也是软交换技术的核心内容,负责承载控制和呼叫控制;应用层又叫业务层,主为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软交换技术作为新时代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将会是下一个NGN网络技术的核心。这一技术在通信工程领域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软交换技术从通信工程整体的网络角度来看,他的基本构件包括了接入设备、信令网关、中继网关、媒体资源、软交换和业务的服务器这些内容,以及最重要也是核心关键的分组承载网络。有了这些构件的存在才形成完整的通信工程强大的网络数据传输功能。软交换技术主要的应用方向是网关管理、连接控制和呼叫控制等功能。除了这些功能,软交换技术还能够通过开放的业务接口与实际业务应用层相连接,以提供更加广泛的网络技术服务。和从前的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对比,软交换技术具备更多的优势作用,它的网络结构让网络通信工程业务变得更加独立,并提供了更多有效丰富的'通讯资源。
2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的实际应用
2.1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初期、中期、后期的系统应用
在通信工程技术系统的初始阶段,网络正处于刚开始发展的阶段,所提供的网络业务规模有限,所以,在这个阶段软交换技术可以提供的网络需求服务很少。软交换技术在网络通信工程的应用中应当构建单独的点,再有点到面,一点点扩大网络容量。通信工程技术在初期建设过程中主要目标是软交换技术的建立,通过在电话网络服务中构建有关的软交换设施设备,为通信工程技术系统提供有效的硬件支持,达到电话网络和交换网络互相通信的目标。通信工程的中期发展阶段网络业务已经日渐发达,规模也相对进行扩大,加强了通信工程所提供的网络服务内容。在这一阶段网络交换的节点规模也越来愈大,原有的网络体系已经被软交换所控制的电路交换网所替代。随着使用数据网络的用户逐年增加,通信工程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到了后期的发展阶段软交换技术网络的构建已经趋于完整,用户对各大运营商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可设置多个软交换使用设备,通过各个设备间数据的传输来实现各个区域的互通,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的网络通信诉求,全面地建设通信工程网络。
2.2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具体通信技术的应用
通信工程不仅满足了通信技术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还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用户不同的个性需求和市场化的需求。现阶段许多通信技术系统和新型的通行设备都引入到了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中,给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传统的通信网络技术中引入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让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网络两者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密切。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开放接口为业务信息提供便利,信息可以自由交换,电子设备接入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在本地移动网络的应用中,MSC服务器既能实现不同的口令,也能实现所有业务的控制和处理,还可以控制MCW以实现各大媒体信息的互相传播交换。它不仅是单独对本地进行服务的移动网络,更能够依据用户的需求对本地网络进行不同的设置。在长途移动网络的数据传输中,国内所有省会城市均设置了中继网关,能够连接到省内MSC、TMSC2等交换机的电路系统中去,既实现了移动长途网络的连接也做到了传统移动网络的连接。
3结论
在网络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传统意义的电路交换网被新型网络替代已然变成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软交换技术作为通信工程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在网络开放性和可以进行变成的区域这些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软交换技术要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完善和引入通信工程系统的具体应用,结合各个方面的影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不断完善改进,让软交换技术可以为网络信息服务提供更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宏.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探索[J].电脑与电信,2016(06):49-51.
[2]胡英杰.软交换技术的特点及其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4(02):209.
[3]郑可平.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与安全维护[J].通讯世界,2014(14):6-7.
软交换技术论文 篇3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大,通信工程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与此同时,通信工程的技术水平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合这一发展趋势,作为通信工程核心之一的软交换技术也被赋予新的职责。它必须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为通信工程的发展带去动力。本文解释了软交换与硬交换的区别,分析了软交换在通信工程上的重要意义,并对软交换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软交换;通信工程;应用及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普及,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也变得极为复杂与庞大。通信工程中原有的硬交换技术因其建造成本大、系统搭建复杂而无法满足当下的时代发展。软交换不仅具备了成本低廉、系统架构简单的优势,还具备了使用灵活、速度快捷等特点。正因如此,软件换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会日渐广泛。
一、软交换技术与硬交换技术
(一)硬交换技术
硬件换是指从硬件层面的交换技术,它是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硬件的驱动程序,直接在硬件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一种交换技术。因此硬交换的核心就是通过硬件进行信息的交互。这种交换技术的前提是所有的通信单位必须建立专门的通信基站,在同一种交互协议的框架下,进行硬件直接面对硬件的信息交互。由于硬件具备专业性,所以建造起来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在大规模的通信单位使用时,制造成本也非常高[1]。
(二)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从字面的意义上来说是针对硬交换而来的,它与硬交换信息交互时对硬件的依赖性不同,他在不需要硬交换所需硬件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信息的交互,而且还具备了部分硬交换所欠缺的功能。从它的工作原理来分析,软交互指通过将传输层中的呼叫控制功能单独取出,并通过软件来控制该功能,从而实现两者的分离,为编程过程预留空间。
(三)软交换与硬交换对比
软交换在构建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过多的基站设施的建设,所以相对简单,建设速度快,如果对其进行维护的时候,也是从网络层面来进行,因此比较快捷,如果对于快速机动的单位,软交互可以快速的搭建。而且软交互的可编程性,使得它可以有更多的功能,在用户自主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对软交互进行程序方面的修改。硬交换设备在建设的过程中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的设备提供商与设备建造商,建设过程一般比较长,而且后期维护时也往往需要厂家到场维护,在一些机动化特强的单位,建设基站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位置移动的速度[2]。
二、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方面
(一)付费项目的应用
在进行用户的付费功能统计时,由于数据庞大且实时性强,所以很难得出每个使用者的具体费用情况。在软交换中进行该功能的定制,可以将这些数据有条理的分析,并可以设置自动检测功能,一旦费用告罄即停止该服务。该方法由于使用的软件进行操作,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还能有效降低错误率。
(二)信息采集与分类
由于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高的普遍性,网络数据的数量也变得极为庞大。通过原始的人力管理变得捉襟见肘,但软交换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软交换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所有信息的采集,然后分类的进行整理,最后分析这些信息的`来源与内容,并将之存储。
(三)通信安全的应用
由于软件换的关键在于控制软件,资料的处理与交互都是通过控制软件来进行,因此在这个处理与交互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信息的分类与选择,实现了信息监督,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有危害的信息也会被收集整理,这样就可以实现在软交换层面的信息安全的监控与管理[3]。
三、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在电信方面的应用
软交互技术可以应用在多种类型的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在电信方面,通过软件换的技术可以将电话具备的呼叫功能直接与计算机连接,再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传输,这样信息的保密性和稳定性都能够得到保障。
(二)在多种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多种资源管理包括了水、电、气、油等多种资源的管理。这些资源在进行用量管制的时候,传统的管理方式偏向于硬交换,在使用过程中过多的人为进行干预,这样不便于管理。通过软交互可以直接从计算机相应软件上对用量进行分析,也可以设置达到相应的阈值自动进行断供或者限量供应。这样可以有效的较少人力成本的投入。
(三)网络会议方面的应用
传统的网络会议往往通过计算机的直连或者手机之间的呼叫,这样不利于使用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同时进行信息交互。软交换技术可以将电话或者其他的通信设备与计算机相连,传输质量较高的音频内容与视频内容,进而满足远程会议的多终端的需求。
四、结语
通过本文可知,软交换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它不但可以进行信息交互,而且可以利用软件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进行实现了对整个通信过程的监控。软交换还可以进行软件的编程,对所需要的功能进行自定义,对于整个通信工程来说具备了重要的意义。所以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必将有助于多个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浩.对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的前景及其技术应用之我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82-83.
[2]王君珺,赵孟.论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工程技术:文摘版:00058-00058.
[3]赵曦.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1):41-41.
软交换技术论文 篇4
摘要: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伴随通信工程、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加大,通信工程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顺应需求的不断增高,通信工程也同样需要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准,为此,软交换技术作为通信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在通信工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让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成为了今后通信工程更新发展的重点。文章中,作者分析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网络结构,阐述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最后展望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通信工程;信息通信技术;软交换
前言
世界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革新发展,以往通信工程中所用到的网络技术已无法满足时代的变化需求,特别是网络业务的不断创新,原有的通信工程必须不断优化和革新以此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其中,软交换技术就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将是下一个NGN网络的核心技术,在通信工程的领域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作为通信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软交换技术以突出的网关管理、连接控制和呼叫控制的优势,为通信系统提供最高效的资源管理和分配能力,从而增强了通信工程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1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思想
所谓软交换是指从媒体网关即传输层中系统的呼叫控制功能分离出来,以软交换技术设计的软件实现该功能,进而达到呼叫的控制和传输的分离,为系统的可编程区域构建分离平面。软交换技术主要是应用在网关管理、连接控制、呼叫控制、翻译、选路和信令等功能上。除了上述功能之外,软交换技术还可通过开放的业务接口与业务实际应用层连接,从而为网络提供更广泛的业务。与以往的网络使用技术相比较,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具有更多的优势。例如在以往的电话网络中,系统的接入、中继、控制这三个模块和交换矩阵都是统一聚集在一个硬件中,每一个功能模块均是采用总线进行内部连接。使交换机能提供的硬软件和业务应用全部捆绑起来,系统整体的开放性能较差,影响了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而软交换技术则不同,它将上述各功能模块全部分离出来,使每一个功能模块全部分离成一个独立网络单元和部件,各个独立部件之间发挥的功能都能构成一个开放的网络结构,进而实现呼叫控制、分离与业务传输,这样的网络结构使得网络业务更加独立,也能提供更多丰富的通讯信息资源。
2软交换技术的基本网络结构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其在网络中的通信特点就是分层和构件化。从纵向的角度来看,从下往上依次可划分为接入层、承载层、控制层、应用层这四层,每一个层次在通信工程系统中均发挥这不一样的作用。其中,接入层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基础,其在交换网络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该层主要是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的接入方式,通过连接,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到网络上。承载层在网络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它主要是负责将数据进行分组,将分好组的数据按照软交换规定的传输方式传输到对应的目的.地。控制层在整个通信系统的关键,同时也是软交换技术的核心层面,其主要是负责承载控制和呼叫控制。应用层也是业务层,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各类服务。软交换网络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其基本构件包含接入设备、信令网关、软交换、中继网关、媒体资源和业务服务器,除此之外还有最为重要的分组承载网络,这些构件最终形成了通信网络庞大的数据传输功能。
3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3.1分期应用
3.1.1通信工程系统初期的应用在通信工程系统初期,此时的网络正处于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其能提供的网络业务规模相当有限,因此,软交换技术在这个阶段能提供的网络服务需求非常少。在通信网络中应用软交换技术需要构建单独的点,从点到面,逐渐扩大网络的容量。通信工程系统初期主要是重视建立软交换技术,通过在电话网络中构建相关的软交换设备,从而为通信工程系统提供必需的硬件支持,实现电话网络和交换网络互相通信的目标。
3.1.2通信工程系统中期的应用在通信工程系统中期,该阶段的网络业务已逐渐发展起来,规模也有一定的扩大,这使得通信工程系统需要提供的网络服务更多。该阶段中的网络交换节点规模和数量也越来越大,这一阶段所使用的原有网络已被由软交换控制的电路交换网和包交换网代替,使用数据网的用户不断增加,通信工程已经步入了新的时代。每一个电话运营商为了满足更多的信息网络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进一步加大了各自的软交换网络规模,同时与其他运营商相互合作,建立必然的联系,使得电话交换专网全面覆盖,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样、全面的通信网络。
3.1.3通信工程系统后期的应用在通信工程系统后期,该阶段的软交换网络构建已趋于完善,此时的用户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各运营商也应采取对应的措施更加的完善自身的网络通信工程,从而更好的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在这一阶段可以设置多个软交换设备,通过各交换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承载实现所有区域之间的互通。也可以构建通用的媒体网关,通过资源的共享加深各个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和联系,满足不同用户的网络通信需求,构建完整的通信网络。
3.2具体应用
3.2.1在固定电话网络中的应用基于软交换技术中开放接口使得业务信息能够自由交换,特别是设备接入更加的广泛,能够接入的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整个通信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稳定性更高。因此,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络中应用时,需要进行改造。一种是端局先行,另一种是汇接局先行。对于端局先行软交换改造其要求的网络形态与常规的一致,可因其演讲速度较慢,因此其改造难度不大;而对于汇接局先行软交换改造,其工程构建起来难度非常大,风险系数也高,对整个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很大,最主要的一个缺点就是原本最优秀的软交换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无法为本地固定网络提供其网络服务。
3.2.2在移动电话网络中的应用在本地移动网络应用中,该过程中的MSC服务器既可以实现不同的口令,也可以实现对所有业务的处理和控制。H.248协议的不断应用和扩展,,MSC服务器除了能实现上述功能外还可以控制MCW,实现媒体信息流的互相交换、映射和聚集。MSC服务器除了单独服务于本地移动网络,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本地网络,将每一个MSC服务器设置成控制多个MGW,进而实现3G和4G用户接入,将不同网络用户进行联合,使得GSM交换网络中的SMS网、HLR网和SCP网设备得到了重用。在长途移动网络中,所有的省会城市全部设置了中继网关,这个网关设置连接到省内的MSC、TMSC2、GMSC等交换机的电路,这样既能实现连接移动长途网也能实现连接移动传统网。所有的TMSC服务器和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络的LAN方式连接,各个TMG之间通过IP承载网络的网状网方式连接,各省的MSC、TMSC2、GMSC则是通过TDM电路连接。
4前景展望
通信工程除了要满足通信系统的高效、稳定、安全,还应满足用户不同的个性化和市场化需求,电力通信网就应发挥这样的优势。现在很多通信系统和新的通信设备都引入到电力通信网络中,使网络得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在传统的通信网络中引进计算机网络先进技术,使得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二者的接线越来越小,融合越来越紧密。通信业务由最先的低速率运行和调度电话发展到高速、大容量、数字化的智能业务,每一个网络都有自身的交换机和移动设备,且其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基于这样的背景下,电力通信传输的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个电力通信系统网络的管理也趋于复杂化。将软交换技术引进到电力通信网络中,既能整合各通信系统的资源、方便管理,又能满足电力通信系统的个性化需求,开发新业务。
4.1实现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相互连接
软交换技术可以提供很多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支持各种信令协议,因此实现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互通是非常容易的,只需将二者网络的信令和不同网关进行处理即可。在电话网络中另外加入计算机网络能更好的对电话网络进行管理,同时电话网络也更好的为计算机网络提供优质的服务。
4.2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和补充业务
电力通信网络系统除了要提供数据和语音服务,还应往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发展。而软交换技术就能很好的提供语音服务,还能运用新的网络设备为电力通信系统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和补充业务。这主要是归功于软交换技术的开放式接口。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电力通信系统可以使呼叫中心的成本和周期得到很好的控制,使得成本更低、周期更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4.3实现网络的信息交换
电力通信网络存在很多中网络形式如微波网、光纤网和载波网等,且每一种形式都有自己独立的配套设施。在引进了软交换技术之后通过对每一种传输介质的信息进行交换,避免了设备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网络的实用性,方便了管理,对其中一个设备进行维护就可以实现整个网络至之间的信息交换。
5结束语
网络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传统的电路交换网被新一代网络取代已成趋势,软交换技术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核心技术,在可编程区域和网络开放性等方面为网络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类通信网络和专网如电力通信网等都运用了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系统中应用软交换技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引进和完善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应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时刻对将要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软交换技术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网络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徐瑞丽,尹飞凰,孙银生.光通信网络在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设计思路构架[J].激光杂志,2015(2):93-95.
[2]张永飞,郑伟.ACE在跨平台网络通信C/S架构中的设计与应用[J].测控技术,2015,34(1):95-98.
[3]唐伦,王晨梦,陈前斌.车载自组织网络中基于时分复用的异步多信道MAC协议[J].计算机学报,2015,38(3):673-684.
软交换技术论文 篇5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地广泛。其能够使得通信效率得到显著性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更多通信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通信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人们对宽带的业务要求日益提升,为了尽可能的达到人们的需求,给用户提供简便灵活多样的服务,给各大通信运营商设计网络方案。在网络技术进行转换交接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焦点,主要对软件的通信应用。因为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以通信工程在我国的地位日益显著,需要不断地加强我国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在往后工作当中的建设问题。因此,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软交换技术进行应用十分关键。
1、软交换的概念
软交换技术也被叫做呼叫代理和媒体的网关控制器。其会利用网络客户端为基础进行开放式的应用接入口将新的交换机引入业务当中。软交换和传统的电路交换不一样,和业务的控制传送以及独立的功能使用相一致,根据协议标准补充信息,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之处。软交换的实际意义不只是可以进行多个网络之间的环境运行,还可以在网上加入应用,使用更加便捷。软交换技术也是网络时代日益发展的核心重要技术。[1]
2、软交换技术的设计内容
在进行软交换技术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其可以不受系统的操作与限制。同时,在信息体系方面,其能够对不同的信息进行数据化的构建。这样,就能使得通信业务得到数据性的改变。其在整体的数据的排列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在软件的操作系统里面,可以很好地对性能控制,有时候也会涵盖一些伸缩性和借口的标准性能等方面业务的开展和设计。软交换网络概述、网络发展历程和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综述,软交换设备核心技术、软交换协议核心技术、API及其应用、软交换体系与承载网络。软交换网络的业务系统及业务应用、国外运营商NGN实验及商用等。
(1)独立的协议制作以及设备之间的联系和呼叫。
(2)在进行网络软件的交流时,需要减少在错误系统应用当中的'不好影响以及多个系统的安全执行。
(3)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可以增加协议以及第三方设备的支持。
(4)进行通信的同步操作和多个系统之间的运营模式;在系统结构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其需要结合整体的参数变化情况,使得其整体的运营效率得到相应的提升。最终使得软交换技术的体系结构得到整体性的优化。
(5)可以根据现有的技术进行软件的绑定,加强网络通信技术的同步和改造,以此提供有力的支持。
(6)在软件交换的技术过程中可以运用故障型的技术恢复功能,给网络的伸缩性进行提升。
(7)给对方的业务要进行全方面的系统策略以及保证业务的应用当中不会受到任何的危险行为,性能不能受到危害。[2]
3、软交换技术的主要特点
(1)软交换技术的转换可以支撑不同的网络系统的呼叫,就像PSTN和ATM以及IP等的协议一样。
(2)在软交换技术当中可以在多个系统上进行操作,实用性比较强且方便快捷。在进行系统数据的操作过程中,其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通信数据的传输效率更高。
(3)软交换技术的灵活性能较高,因此操作时也很快,集合多种功能。例如:可以将软交换的中继器就可以转换为长途交换机;或者是可以将一个网关进行软交换的连接来虚拟语音的使用网络。
(4)软交换技术在接入开放性数据的时候,就可以根据管理系统来智能操作,从而完成智能的开放性;在进行数据的接入中,其需要对不同的信息数据进行逐步的交换。最终使得通信质量得到本质性的提高。
(5)软交换技术通过API的连接来开发第三方业务,完成业务的大面积扩展和宣传。[3]同时,在进行信息的数据分析中,其需要结合交换技术的整体应用效果,对不同的数据进行不同的信息面处理。这样能够使得整体的通信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
(6)软交换技术在编程事件以及呼叫事件上都可以进行细致的记载,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随时提取信息,来进一步实现可编程的营业。
(7)在进行转交换技术的操作时,都是先使用软件组成,再给策略的服务器来管理。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其需要以硬件体系为基础。使得通信工程软件交换技术体系得到整体性的优化。
4、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4.1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的电话网应用
(1)先将端局进行改造,在使用某种特定的方式和要求来改变本地的网络形态,由于演进的速度比较慢,所以风险也很低,因为施工难度大,所以支撑的系统和影响也很大。(2)在进行汇接的软交换改造过程当中,这种方法更加需要注重固定网络的交换局接入,基本不考虑用户的接入,首先要屏蔽端局方面所存在的差异问题,以此减少在端局的改造时产生的高难度施工方式,加强对支撑系统的影响和软交换的本地端网络的新形态业务的问题。
4.2软交换技术在移动电话网的应用
在进行软件技术的整体应用中,其移动电话网的在进行信息的整体交换的过程中能够使得网口的连接效率得到显著性的提高。一般情况下,对于软件设备的变化情况其需要进行数据的基础处理。其中交换设备以TMSCServer为主。其可以对不同的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备份。同时,在不同的区域其还要应用交换机,对于不同的承载业务体系,其需要建立相应的服务站。在TMG数据的控制上,其需要对服务器数据的连接进行服务归属的控制。最终使得IP承载网的广域网能够相连。[4]
5、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电路交换网不能够再继续顺应科技的发展,因此,下一代网络的兴起已经势不可挡。所以,在通信工程中其需要对软交换技术进行整体性的应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首先需要明确软交换技术设计的内容。然后结合软交换技术的应用特点,对其应用结构体系进行明确的分析。最后还要结合通信工程的建设现状对其整体的运用方式进行实际性的探讨。不断加强软件交换技术在移动本地网络中的应用。从而使得通信质量得到显著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岳淑芳.浅谈软交换技术及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1)。
[2]唐志平.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传真服务器操作探析[J]。信息通信,2017(02)。
[3]高潮.软交换技术在电信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5(21)。
[4]丁俊.浅谈软交换技术在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2014(01)。
软交换技术论文 篇6
[摘要]当前,网络通信技术正朝着IP化、宽带化、移动化和多媒体化得方向发展,推动行业走向融合。在电信网络和互联网融合的大趋势下,电信网正在向NGN方向发展。分布式业务网络(DistributedServiceNetwork,DSN)是中国移动提出的面向互联网并促进电信网和互联网相融合的一整套网络体系架构和解决方案。对于电信核心网来说,分布式软交换网络是其今后演进的方向。
[关键词]分布式;软交换网络
1分布式网络DSN的理念
DSN是针对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新一代可运营、可管理的分布式核心网体系和功能架构,主要用于应对目前电信网和互联网在业务和运营上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吸取电信网可运营、可管理的特性和互联网在业务提供上的快速、灵活、低成本和可扩展等特点,采用互联网技术(如P2P等分布式技术)来驱动网络架构的演进发展。
DSN一方面以P2P的方式实现传统电信核心网的各种功能;另一方面,还为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分发、流媒体等各种业务提供有异于传统电信核心网的增强网络能力,如分布式存储能力、动态资源调度能力等。
在以新的互联网技术驱动电信网的发展,并以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为大的方向的范畴中,DSN的目标可以阐述为:利用分布式技术、虚拟化技术、平台的演进等构建IT化、高可扩展性、高可靠性、自组织的电信核心网。自组织指的在核心网节点的加入和退出过程中,核心网数据、负载的分布可以自动完成,而不需要人工配置。
在电信核心网演进方面,相比于软交换和IMS等核心网系统,DSN的特点是彻底使用了IT化的平台和虚拟化的技术,并尽量将每个节点的功能均质化。DSN将电信核心网平台(含架构和设备)后续演进目标定位为建立像Google的数据中心那样高性价比、高可靠、容量可弹性伸缩的“云化”的“绿色”电信核心网,具体包含核心网架构演进(也可称为架构的IT化)和设备资源虚拟化两方面的内容。
2 DSN核心网———分布式软交换的思想
传统的电信核心网采用电信级硬件设备实现系统的高可靠性,这也就需要付出高额的系统维护开销。核心网设备采用集中控制的架构,依赖于大容量、高可靠性的电信设备来提供服务。随着电信网络建设和改造的深化,这种集中式控制架构日趋复杂,维护工作涉及面广,设备的灵活性降低,会极大影响到网络的扩展性及网络运营商的收益。
在新型的DSN核心网中,网络节点能够适应网络的动态变化,快速检测其他节点的存在和探测其他节点的能量级,通过分布式算法来检测彼此的行为;在无需人工干预和其他预置的网络设施的情况下,可以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快速展开并自动组网。这种新型网络呈现出分布式、自组织及多冗余特性使其具有很强的容灾性、健壮性和可扩展性。
2.1 DSN分布式软交换系统架构
在整个本地网可以划分为一个大区,区域中配置一个超级节点维护功能(SuperPeer-Maintenance,SPM),负责本区域内网络的维护管理,包括网络数据修改下发、节点变动信息管理、网络资源管理以及网络关键数据存储等,但不负责用户业务处理。用户业务由每个交换单元SU负责,每个交换单元具有会话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P2P-SIP通信模块和协议适配模块构成。其中,会话控制模块基本功能为建立、维持、终止应用层的端到端的会话;数据存储模块提供支持DHT(Dis tribute d Has h Table,分布式哈希表)索引,用户数据存储,副本一致性与数据恢复等功能;RELOAD模块实现提供P2P-SIP网络的节点间消息的路由、数据的存储与查找;协议适配模块实现不同接入协议与P2P-SIP协议之间的转化。
在接入网方面,打破以往MGW与BSC一对一直连方式,接入设备与多个SU进行逻辑连接,一方面保证单台SU故障不会影响业务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SU之间的'负载均衡。
2.2 DSN分布式软交换的优势
2.2.1提高了核心网的网络利用率及抗冲击能力传统的核心网组网,每个MSC由于服务区地理位置不同、服务的用户行为也不同,话务高峰通常出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因此,经常会造成在话务高峰某些MSC因负荷过高而限呼,而某些MSC负荷却很低的情况。在DSN分布式软交换网络中,实现话务在整个本地网内所有交换单元中的合理分配,并能把某个区域突发的高峰话务分配给多个SU分担处理,避免对整个网络造成冲击。对单个SU来说没有负荷高峰,充分利用已有网络资源,降低单个SU拥塞的风险,提高网络利用率。
2.2.2大大增强了核心网的稳定性及可扩展性在传统核心网,如果单台MSC宕机,其所覆盖的服务区通信将全部中断,虽然有相关通信保障及应急预案,对正常通信业务的开展仍有着严重的影响。而DSN核心网中,所有的交换单元相互之间平等独立,单个SU退网其业务仍然可以由其他单元接管,对整个网络没有明显的影响,这是传统核心网所无法比拟的。另外,由于SIP-P2P协议的自组织性,如有新的交换单元入网,只需其自行与网络中其他节点进行认证,相关认证通过后即可加入本DSN网络,提高了网络扩容的便利性。
2.2.3有效节约能源,减少设备投资传统的电信核心网为了提高网络可靠性,通常采用高可靠的硬件设备,通过单板、站点等的冷备或者热备来实现,但由此带来相当昂贵的资源、投资的浪费。由于DSN网络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在同一服务器中不同的业务应用对物理资源的需求是不同的,通过对物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实现资源利用方面的“消峰错谷”。在普通语音业务方面,由于话务特有的“潮汐效应”,平日交换机的负载在上午及傍晚话务量高峰时一般为20%~40%,在午夜或凌晨话务量低谷只有5%甚至更低。分布式软交换网络可以统筹全网业务量的变化即时分配物理资源,在业务闲时暂时休眠或关闭某些节点提高资源利用率,业务忙时启动更多节点避免网络拥塞,由此实现避免资源闲置和能源流失。
2.2.4有助于集中化管理,降低运维成本核心网元的集中化设置和管理是降低运营成本的一个方向。DSN核心网中所有节点具有完全一致的局数据,包括位置区数据、小区数据、RNC/BSC数据等。数据制作和后期维护都比较简单,网管人员可以统一管理网络内的网元,能够有效提高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参考文献]
[1]杨娅楠,王喆.基于P2P—SIP IM系统的研究:信息通信,2008.
[2]职文超.基于P2P-SIP的嵌入式VoIP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问论文,2009.
[3]刘华春.P2P网络的分类以及关键技术分析:微计算机信息,2008.
【软交换技术论文】相关文章:
通信技术论文11-21
基于软交换的固网智能化05-11
电子技术论文11-03
通信技术论文15篇11-22
通信技术论文(15篇)11-22
电子技术论文15篇11-03
电子技术论文(15篇)11-03
技术论文发表杂志较好的机构推荐03-08
电子技术论文(汇编15篇)11-03
电子技术论文(集锦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