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建设
[摘要] 地方文献作为一种特定地区的人类文化遗产,在大学馆藏中构成一个特殊的分支,它的含义及特征,分类与收集,整理与利用等管理及建设要素,都与其它文献有着明显不同。区域性高校要想充分发挥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作用,图书馆应遵循地方文献建设的特殊规律,认真搞好其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中图分类号]Z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4]09-00117-03
早在1956年,周恩来同志在视察云南省图书馆时就曾指出:"图书馆应将本地区的地方志尽可能搜集完全,对其他有关地区历史、地理的文献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积极地利用地方文献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近50年来,我国地方文献建设工作在全国各省和小部分发达市地公共图书馆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在大部分地市,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中则不尽人意。如果说在省会以上城市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不足还能够通过公共图书馆得到弥补。那么,对缺少公共图书馆的有力支持的区域性高校图书馆来说则是一个不可弥补的缺陷。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日益从社会的边缘走近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高校资源的社会化特征也更加显著,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其中,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源,在高校资源的社会化过程中首先成为社会共享资源。因此,区域性高校要想充分发挥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作用,图书馆就要在文献资料建设中高度重视地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
一、地方文献的含义及特征
地方文献是某一特定地区的人类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社会发展的信息载体,更能直接、真实地反映这一地区的社会发展过程。从文献学角度看,地方文献具有区域性、连续性和广泛性特征。因此,它不仅对我们研究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它同时对一个地区的现代文化建设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和指导意义。
地方文献不仅存在形式多样,其特点也是十分突出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性。区域性特征是从此类文献所反映内容的空间范围界定的。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地方文献,就是因为它所承载的社会发展信息是局域性的,反映的是一个特定地区的历史与现实。如历史流传下来的方志类著作,地方的公私档案,各类文物古迹资料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征。
2、多样性。地方文献的多样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存在形式,即种类的多样性,它包括了文字的和非文字的各种类型。二是内容的多样性,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关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体,到一地地理人文、民风民俗,甚至种族延续、名人轶事等无不涵盖。
3、连续性。从地方文献所反映的社会发展内容看,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特征。虽然地方文献的留存形式一般都是十分零散的,但当我们把他们搜集起来并经过整理后,就可以看出它大多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出一个社会发展的连续的、完整过程。
4、分散性。分散性是指地方文献的保存不集中。主要表现为:地域分散,馆藏分散,保存文献的人员分散。由于文献形成的时间不同,流转的次数不同,虽然地方文献内容是反映某一特定区域的,但其保存则比较零散。
5、稀缺性。无论是古代文献和近现代文献,很多地方文献资料都不是可以随便得到的。有的甚至是唯一的,有些是一次性出版,有些是偶然性出版,不少地方文献发行后就变成孤版、绝版。即使在印刷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在地方文献的收集中依然发现,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印刷量也是极少的。如部分县区花费十几年时间,数十人整理的近现代史类,仅内部印发几百册。古代文献更不待言。
二、地方文献的分类与收集
(一)地方文献的分类
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首先必须了解地方文献的存在形式,即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的。由于地方文献形成的历史一般都十分久远,地方文献的载体也是多样化的。从文献学的角度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1、文字资料。是指以文字为载体保存人类社会发展信息的形式,它是地方文献存在的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按照其形成的时代,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几个不同的时期。它主要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留下的文字著作,以及外地人留下的记录这一地区社会发展状况、文化、地理和风土人情的文字资料,其范围十分广泛。以沂蒙地区为例,《诸葛亮文集》(为后人编辑)、刘勰的《文心雕龙》、徐陵的《玉台新咏》等历代名人的著作、留存在世的各县方志,以及曾经生活战斗在沂蒙地区的老战士、老党员的回忆录、甚至考古发现的竹简、石刻文字拓片等均属于此类文献。这种文献的特点是内容丰富、系统,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面貌。
2、图片资料。是指以图像的形式反映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资料。图片资料的形成有三种基本方式:手工绘制、机器拍照和拓印。早期历史上留下的图片资料是罕见的,但近代以来图片资料则日益丰富,成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地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近代以前留下的图片不多见,但不是说没有反映早期历史的图片。如我们在收集地方文献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反映地方考古遗址、出土文物、碑碣、摩崖造像的照片、临摹图案、拓片等就属于此类文献。收藏这类图片文献可以大大丰富图书馆地方文献的馆藏,弥补文字文献的不足。图片文献,尤其是近代照相技术发明以后留下的照片,其特点是十分突出的,它能较为客观的地反映出被记录时代的社会现象,给人以真实直观的效果。
3、声像资料。是现代录音、摄像技术发明以后,以声像技术记录社会现象的文献载体。随着声像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声像资料将成为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对此类资料的收集,人们往往只重视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忽视一些生活化、社会化的民间活动,即反映民风、民俗的社会内容。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民风民俗的文化传统,在没有发明声像技术以前,人们主要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不同地区的民间风俗,这样才使我们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我们民族的许多历史传统。但是,由于文字记录的局限,我们又失去许多丰富的民间传统。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完整保存各种民间活动的技术,更应该完整地保存这些记录,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丰富的资料。如现在流行的婚俗、葬俗、节日庆典、包括个人家庭活动的录音、录像等,都应该成为地方文献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其他形式的资料。是指不属于以上各种类型资料,但承载着一个地区社会发展信息的文献载体。如以文字、声象方式记录的口述资料等等。
(二)地方文献的收集
地方文献建设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但是,发挥地方文献作用的前提是做好收集工作。地方文献建设对大多数区域性高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建设】相关文章:
高校图书馆建设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的再思考03-18
遵义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浅议03-18
论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03-18
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以河南文献网为例01-08
省级图书馆应进行省情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