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信用卡数据分析系统编程理论基础(一)
摘要
随着信用卡发行量的增多、交易额的增大、市场的拓展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不论是银行市场开拓人员还是管理决策人员都迫切地希望建立起一套信用卡业务管理和分析系统,以便安全高效地开展信用卡的各项业务。
本文介绍的是一个模拟信用卡数据分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利用业务系统所积累的有关客户的各类数据来获取信息,从客户关系、风险控制、透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导出图形、报表与结论。更着重介绍了对“风险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此模块包括:透支总量的对比分析;透支持卡人的特征分析;透支持卡人的年龄层次分析;冻结/止付/挂失卡的比例;持卡人、担保人的信用评估等,经过对这些分析可以加以改进各项设事、减少风险度、有效地提高客户忠诚度,并与之保持长期的和有益的业务关系。 本系统是以数据库为基础,然后结合软件开发与设计,从而实现其各个分析功能,给卡户和商户提供友好的操作、查询、分析等界面。并在可视化界面中,通过数据表、图形和报表等多方面给予用户直观的分析结果,可方便地进行查询分析。
关键词:风险控制,信用卡,商户,客户,信用评估
目录
前言 5
第1章 信用卡数据分析系统编程理论基础 6
1.1 风险控制理论 6
1.1.1 信用卡风险的类型和特点: 6
1.1.2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作用和手段: 6
1.2 数据库理论 7
1.2.1 ODBC连接数据库 7
1.2.2 结构化查询语言基础 8
1.2.3 ADO对象的数据库操作 9
第2章 需求分析 12
2.1 项目建议书 12
2.2 数据实现流程图 13
2.3 使用软件的比较: 13
2.4 计划任务: 15
第3章 总体的设计方案 17
3.1 概述 17
3.2 调用数据库表的结构 17
3.3 系统结构图 19
3.4 各功能模块: 19
第4章 系统实现 23
4.1 系统流程图: 23
4.2登陆界面的实现: 26
4.3主界面的实现: 27
4.4风险控制界面的实现: 29
4.5透支持卡人的特性分析的实现: 29
4.5.1 透支持卡人特征分析主画面的实现 29
4.5.2 透支持卡人特征分析对比分析图的实现: 31
4.5.3 透支持卡人特征分析输出报表的实现: 32
4.6 透支持卡人年龄层次分析界面的实现: 32
4.6.1 透支持卡人年龄层次分析主界面的实现: 32
4.6.2 透支金额年龄层次分析对比分析图的实现: 34
4.7 冻结/止付/挂失卡的比例分析的实现: 37
4.8 透支总量的对比分析的实现: 37
4.9 持卡人、担保人的信用评估的实现: 37
第5章 信用卡数据分析系统软件说明书 40
5.1 软件概述 40
5.2 功能 40
5.3 软件安装 40
5.3.1系统要求 40
5.3.2安装前的准备 40
5.3.3安装 40
5.4 运行说明 40
第6章 对使用VB.NET建立本系统的展望 42
第7章 小结 43
参考文献 44
附 录 45
附录A: 外文资料翻译-原文部分: 45
附录B: 外文资料翻译-译文部分: 50
前言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及中国加入WTO,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各银行既通过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希望能够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
货币的电子化发展趋势使银行卡成为商业银行所提供的重要金融工具,在银行业务量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银行卡业务的开发、应用、服务、管理的水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经济收益。多年来,大部分银行在银行卡业务开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无论从地域、发卡量、设备装机量方面都已构成相当大的规模,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通过对银行卡业务数据的分析,可以有效地为银行进行银行卡业务的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收益分析和绩效评估等服务。从而可以为银行识别不同的客户群体,按照收益和风险对客户分类,确定目标市场,实现差异化服务,并为银行卡经营管理决策分析提供准确的信息。
客户关系分析通过建立客户单一的视图,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账户信息、交易数据等进行分析。根据客户的属性,从不同角度深层次分析客户,确定不同客户群的特征和行为。例如,分析持卡人的构成,如性别、年龄、收入、地域等因素;按不同的客户群分析不同人群的交易、消费行为和模式等;评估客户的忠诚度;分析客户服务的信息,对市场活动进行评估和分析。
风险管理是识别、防范和控制银行卡申办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通过对客户的资信评估,确定信用等级、分析透支情况、降低透支风险等。其中资信评估是重要的部分,通过建立资信评估系统,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分类。
本文介绍了信用卡分析系统的设计过程和具体实现步骤。采用SQL Server2000开发数据库。有了数据库的支持,再以VB为开发界面,开发信用卡数据分析系统,并提供用户以图形比较、文字报表的形式来观察分析结果,既清晰又直观。本系统开发的难点在于利用VB的数据环境来控制输出相应的数据报表,下文将对其实现过程做详细的阐述。
第1章 信用卡数据分析系统编程理论基础
本系统的主要理论基础的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信用卡风险控制理论和数据库理论。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两部分的技术细节。
1.1 风险控制理论
1.1.1 信用卡风险的类型和特点:
一 、风险和信用卡风险:
风险是指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风险越大发生实际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风险并不等于现实的损失。
信用卡风险是指发卡行、取现网点、特约商户及持卡人在发卡、受理信用卡及使用信用卡等环节上出现的非正常情况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二、 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特点:
由于信用卡业务涉及的面广,其风险产生的原因也较复杂,因此,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其主要特点有:
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涉及面广。
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种类繁多。
三、 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的类型:
由于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涉及面广,发生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风险形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持卡人的信用风险。
不良持卡人超额透支的风险。
不法分子诈骗的风险。
特约商户操作不当的风险。
发卡银行内部或外部勾结作案的风险。
1.1.2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作用和手段:
一、信用卡风险管理的作用:
信用卡业务风险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发卡行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以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所谓信用卡风险管理是指发卡行在经营管理中对信用卡业务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采取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理的管理工作。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对发卡行、特约商户、持卡人及执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施信用卡管理的作用不外乎二个方面:一是风险发生后的作用,二是风险发生前的作用。由于本系统主要是模拟信用卡数据分析系统,主要是考虑到风险发生前的防范,就不再描述风险发生后的作用了。
在信用卡风险发生之前,信用卡风险管理的作用主要有:
以较低的风险费用支出取得最佳风险控制效果。
减少忧虑,增强使用,接受信用卡的安全感。
二、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手段:
发卡机构信用卡风险管理应采取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并举的措施,且应在风险发生后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事后处理。
信用卡风险的事前防范
信用卡风险的事前防范包括信用卡风险的回避和信用卡风险的防范二种方法。
信用卡风险的回避
信用卡风险的防范
a.持卡人风险防范
b.特约商户风险防范
c.发卡机构内部风险防范
d.对利用信用卡诈骗的风险防范
信用卡风险的事中控制
信用卡风险的事中控制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实现信用卡风险的转移
加强信用卡授权管理
加强信用卡透支和支付管理
信用卡风险的事后处理
信用卡风险发生后,发卡机构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事后处理,以减少风险损失,尽量保护发卡机构、持卡人、特约商户乃至保证人、保险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失,并保持发卡机构经营的稳定性、连续性。信用卡风险事后处理的方法主要有
以下几种。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持卡人拖欠透支款的处理
对信用卡诈骗的处理
1.2 数据库理论
对数据库的连接将通过ODBC接口,对数据库的操作将使用ADO对象和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对于ADO对象的各种数据库操作,在本系统中将要用到很多,对于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数据库进行各项操作也都要用到。所以对这些技术的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要非常的熟练,运用自如。
1.2.1 ODBC连接数据库
数据库配置模块在连接数据库的时候,采用了ODBC设置数据源的文件DSN的方式,对各种可以使用ODBC连接的数据库都能与其连接;
应用ODBC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要了解ODBC的一些含义和特点: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用于数据库访问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对于数据库API,它以X/Open和ISO/IEC的Call-Level Interface(CLI)规范为基础,并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作为其数据库访问语言。ODBC是为最大的互用性而设计的,即一个应用程序用相同的源代码访问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能力。数据库应用程序在ODBC接口中调用函数,ODBC接口在叫做驱动程序的针对数据库的模块中实现。驱动程序的使用使应用程序从具体的数据库调用中隔离开来,因为驱动程序在运行时才加载,所以,用户只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驱动程序来访问新的DBMS,没有必要重新编译或者重新链接应用程序。
建立ODBC是为了提供统一的方法,来访问不同的或相异(heterogeneous)的数据库管理系统。ODBC定义标准SQL语法。应用程序可以使用ODBC或具体DBMS的语法来提交语句。如果语句使用与具体DBMS不同的ODBC语法,在把它发送到数据源之前,驱动程序转换它。然而,这样转换非常少,因为大多数DBMS都已经使用SQL语法。
ODBC总体结构有四个组件:
● 应用程序。执行处理并调用ODBC函数,以提交SQL语句并检索结果。
● Driver Manager。根据应用程序加载并卸载驱动程序。处理ODBC函数调用,或把它们传送到驱动程序。
● 驱动程序。处理ODBC函数调用,提交SQL请求到一个指定的数据源,并把结果返回到应用程序。如果有必要,驱动程序修改一个应用程序请求,以使请求与相关的DBMS支持的语法一致。
● 数据源。包括用户要访问的数据及其相关的操作系统、DBMS及用于访问DBMS的网络平台(如果有的话)。
1.2.2 结构化查询语言基础
本系统最主要的两方面技术其中最基本的一个便是数据库的操作,对数据库模块的操作功能需要对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深入的了解。
先要了解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一些含义和特点:
这是一种允许用户在特定需要的基础上访问数据,需要给他们提供解释他们的要求的语言。对数据库来说,一个简单的要求被定义为一个查询;这样的一种语言叫做查询语言。为此目的开发了许多查询语言,但它们中只有一个成了最流行的:结构化查询语言,它是IBM于1970年研制的。1986年SQL成了一个ANSI标准,并于1987年成为ISO标准;目前它广泛应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中。
1.2.3 ADO对象的数据库操作
在本系统中,对数据库的操作使用了ADO对象。ADO的含义和特点如下:
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 (ADO) 使您的客户端应用程序能够通过 OLE DB 提供者访问和操作在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ADO 支持用于建立基于客户端/服务器和 Web 的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其主要优点是易于使用、高速度、低内存支出和占用磁盘空间较少。ADO 同时具有远程数据服务 (RDS) 功能,通过 RDS 可以在一次往返过程中实现将数据从服务器移动到客户端应用程序或 Web 页、在客户端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更新结果返回服务器的操作。ADO 提供执行以下操作的方式:
连接到数据源。同时,可确定对数据源的所有更改是否已成功或没有发生。
指定访问数据源的命令,同时可带变量参数,或优化执行。
执行命令。
如果这个命令使数据按表中的行的形式返回,则将这些行存储在易于检查、操作或更改的缓存中。
适当情况下,可使用缓存行的更改内容来更新数据源。
提供常规方法检测错误(通常由建立连接或执行命令造成)。
在典型情况下,需要在编程模型中采用所有这些步骤。但是,由于 ADO 有很强的灵活性,所以最后只需执行部分模块就能做一些有用的工作。例如:将数据从文件直接存储到缓存行,然后仅用 ADO 资源对数据进行检查。
以下元素是 ADO 编程模型中的关键部分: ● 连接 通过“连接”可从应用程序访问数据源,连接是交换数据所必需的环境。通过如 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作为媒介,应用程序可直接(有时称为双层系统)或间接(有时称为三层系统)访问数据源。 对象模型使用 Connection 对象使连接概念得以具体化。Connection 对象用于指定专门的提供者和任意参数。
● 命令 通过已建立的连接发出的“命令”可以某种方式来操作数据源。一般情况下,命令可以在数据源中添加、删除或更新数据,或者在表中以行的格式检索数据。 对象模型用 Command 对象来体现命令概念。Command 对象使 ADO 能够优化对命令的执行。
● 参数
通常,命令需要的变量部分即“参数”可以在命令发布之前进行更改。例如,可重复发出相同的数据检索命令,但每一次均可更改指定的检索信息。参数对执行其行为类似函数的命令非常有用,这样就可知道命令是做什么的,但不必知道它如何工作。例如,可发出一项银行过户命令,从一方借出贷给另一方。可将要过户的款额设置为参数。 对象模型用 Parameter 对象来体现参数概念。
● 记录集
如果命令是在表中按信息行返回数据的查询(行返回查询),则这些行将会存储在本地。
对象模型将该存储体现为 Recordset 对象。但是,不存在仅代表单独一个 Recordset 行的对象。
记录集是在行中检查和修改数据最主要的方法。
● 字段
一个记录集行包含一个或多个“字段”。如果将记录集看作二维网格,字段将排列构成“列”。每一字段(列)都分别包含有名称、数据类型和值的属性,正是在该值中包含了来自数据源的真实数据。
对象模型以 Field 对象体现字段。
要修改数据源中的数据,可在记录集行中修改 Field 对象的值,对记录集的更改最终被传送给数据源。
● 错误
错误随时可在应用程序中发生,通常是由于无法建立连接、执行命令或对某些状态(例如,试图使用没有初始化的记录集)的对象进行操作。
对象模型以 Error 对象体现错误。
● 属性
每个 ADO 对象都有一组唯一的“属性”来描述或控制对象的行为。
属性有两种类型:内置和动态。内置属性是 ADO 对象的一部分并且随时可用。动态属性则由特别的数据提供者添加到 ADO 对象的属性集合中,仅在提供者被使用时才能存在。
对象模型以 Property 对象体现属性。
● 集合
ADO 提供“集合”,这是一种可方便地包含其他特殊类型对象的对象类型。使用集合方法可按名称(文本字符串)或序号(整型数)对集合中的对象进行检索。
● 事件
“事件”是对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某些操作的通知。一般情况下,可用事件高效地编写包含几个异步任务的应用程序。
对象模型无法显式体现事件,只能在调用事件处理程序例程时表现出来。
ADO 的目标是访问、编辑和更新数据源,而编程模型体现了为完成该目标所必需的系列动作的顺序。ADO 提供类和对象以完成以下活动:
● 连接到数据源 (Connection),并可选择开始一个事务。
● 可选择创建对象来表示 SQL 命令 (Command)。
● 可选择在 SQL 命令中指定列、表和值作为变量参数 (Parameter)。
● 执行命令 (Command、Connection 或 Recordset)。
● 如果命令按行返回,则将行存储在缓存中 (Recordset)。
● 可选择创建缓存视图,以便能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和定位 (Recordset)。
● 通过添加、删除或更改行和列编辑数据 (Recordset)。
● 在适当情况下,使用缓存中的更改内容来更新数据源 (Recordset)。
● 如果使用了事务,则可以接受或拒绝在完成事务期间所作的更改。结束事务 (Connection)。
【信用卡数据分析系统编程理论基础(一)】相关文章:
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管理分析的论文05-17
构筑企业数据中心 实现理性分析决策06-04
构件化的航天用数据传输处理系统构建05-02
浅论挖掘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08-27
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06-09
北京地区供水系统变频调速应用例分析05-28
论企业管理培训生项目实践的系统学分析05-01
大数据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影响及其关键技术论文(通用10篇)04-12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一)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