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计算机软件毕业设计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先进技术不断优化和完善,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软件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软件技术课程教学理念分
【摘要】课程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实施者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理念:以“程序设计”为一条主线,体现“各种软件知识的结合”和“软件知识和软件应用能力的结合”的两个结合;遵循“以提高人的素质能力为原则”、“以鼓励创新思维为原则”和“以强化程序设计思维方式为原则”的三大原则;致力于“提高学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员的算法设计能力”、“提高学员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员的合作协同能力”的四种能力提高。
【关键词】课程教学理念;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全军计算机基础教学系列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致力于学员编程能力、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软件知识和软件开发能力”的结合。为学员学习后续课程和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课程教学理念”是人们对课程教学的理性认识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及追求。课程教学理念体现着对课程内涵的深刻理解,体现着对教学终极目标的理想追求。课程教学理念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深深地影响着教学实施者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一个正确的教学理念,很难从根源上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对整个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下面就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理念做系统的阐述。
一、一条主线
从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可以看到该课程包括了程序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软件工程和数据库这四部分内容,而这四部分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都是单独的一门课程,但是现在要把各部分的内容综合到一门课程中去,可想而知其难度,而把每个内容都精讲、讲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首先要到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找出脉络,突出重点,抓住精髓,要有所侧重,不能在每个部分上平均用力。从众多的内容中,需要寻找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用这个主线统领教学。通过对教学目标“提高学员编程能力、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能力”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教学内容上要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始终围绕着程序设计这个重点来进行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在这条主线上,再系统介绍算法和数据结构、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抓住了这条主线,也就抓住了这门课程的核心所在。
二、两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指“各种软件知识的结合”和“软件知识和软件应用能力的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包括了四方面的内容,需要把四方面内容中介绍的各种软件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孤立分割开来。实质上,“各种软件知识的结合”是依据这四方面内容的内在的固有的联系而提出的,是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算法和数据结构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因此本质上算法和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是融为一体的。在具体的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在程序设计中渗透强化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知识。在讲解程序设计时,灌输软件开发流程等概念。在综合性程序设计试验时,引导学员按照软件工程的流程来设计和实现。数据库的基础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这些软件知识互为渗透、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丰富的内涵。注重各种软件知识的结合,也自然成为了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软件知识和软件应用能力的结合”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内在需求。我们所学的知识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软件知识最终要转化为利用知识解决相应问题的软件应用能力,最终的落脚点是软件应用能力。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重两者的结合,让知识转化成能力。
三、三个原则
三个原则是“以提高人的素质能力为原则”,“以鼓励创新思维为原则”和“以强化程序设计思维方式为原则”。教员要全面关照学员的发展,教员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传授知识,不仅仅要注重学员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所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转化为了学员自身的素质能力和信息素养。知识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忘却,而素质能力则会深深的植入血液中,成为获取更多知识,解决更多现实问题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创新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大学教育所培养出的人应该是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而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创新思维,鼓励学员要勇于创新。对于已有的算法,鼓励学员找出算法的缺点,引导学员提出新的算法。上机实习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员尝试使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设计程序解决现实问题,对于刚接触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学员来说,首先要跨越的障碍是思维方式的障碍。他们长期以来是以“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中,他们将第一次尝试用“计算机”的思维方式思考、解决问题。无疑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陌生而不适应的。“强化程序设计思维方式”将会逐步实现他们思维的转换,适用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程序设计思维方式的建立和加强将从根本上解决“不知从哪里入手,不知怎么设计程序”的问题。程序设计思维能力的`强化可从认识计算机自动、高速、有存储数据和输入输出功能等特点入手,认识到最终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应充分依据计算机的这些特点,再加上数据结构、程序控制结构、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等内容的强化来实现。
四、四种能力提高
“四种能力提高”是指提高学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员的算法设计能力,提高学员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员的合作协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它以抽象为特征,通过对具体形象直观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抽象的思考,在更深层次上超越其具体形象和个别属性,揭示出事物的本质。逻辑思维能力在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要通过逻辑思维实现对实际问题的建模。这是算法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建立了抽象的模型就向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因此,在教学中尤其要致力于学员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员通过布置具体的实际问题,要求学员首先对其进行抽象的分析,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思维步骤,从而进一步设计出算法实现来逐步提高学员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旦设计出了适合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算法,随后用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的实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有不同的语法,然而,算法的设计却是它们共同的不朽灵魂,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以“C语言的程序设计”为载体,重要的不是对其语法的强调,而是算法的设计思想的阐述,算法设计能力的提高对学员往后学习任何一种其他程序设计语言都会起到事半功倍、触类旁通的效果,因此提高学员的算法设计能力将是另一个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的理念。教员在授课过程中,要始终贯穿这个理念,重点阐述算法设计,而将语法知识的学习退居其后。动手实践能力一直是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不断强调的能力,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人类思维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完全保证设计出的程序是完全正确的,这就需要在上机实践中不断的验证。
学员也在反反复复的调试中不断的修改自己的程序,从而对程序有了更深的理解。当调试成功时候,学员也有油然而生的成就感。通过上机实践这一重要过程,令学员对程序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补充和完善了课堂教学效果,也使学员对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通过实践环节也才能真正领会软件工程和原理方法的精髓。在具体上机实践之前,教员就要对实习内容做整体规划,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统筹安排,明确要完成的实习任务,敦促学员在上机实习之前设计算法,书面编写程序。在实习过程中,鼓励学员大胆质疑,发展创新思维,设计出不同的实现方法。鼓励学员不怕出错,让学员认识到在程序调试的过程中出错是很正常的,也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引导学员找出错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撰写实习报告,其中要求记录出错的内容,分析其原因,最后的解决方式和途径等。经过一系列的训练,不断加强学员的动手实践能力。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的软件开发,只是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个软件的开发。这就涉及到了合作协同的问题,合作协同能力是学员的一个重要素质。提高学员的合作协调能力,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理念,主要是在综合的课程设计实习中体现该教学理念。主要途径是设置实习小组,对课程设计中的各个独立的单元分配给不同的实习小组来实现,各个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和合作来完成分配给各个小组的任务。各个实习小组之间进行再合作、协调和沟通,最终完成大型课程设计实习中布置的任务。
“一条主线”、“两个结合”、“三个原则”和“四种能力提高”的教学理念,是根据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本身的地位和特点,经过在长期的教学中反复摸索、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必将有更长远的发展和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黎明.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J].天中学刊,2003,18(4):107:110.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王伟民.改革传统教育弊端推行创新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学报,2000,25(4):73-74.
[4]罗宏斌.高等教育新理念的探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5(2):21-22.
[5]周丽涛.深入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程序设计应用能力[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28(A1):35-36.
[6]李娅,张建勋,曾庆森.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3):127-129.
【计算机软件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软件论文11-27
毕业设计论文的论文格式要求01-02
毕业设计(论文)形式要求11-23
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要求01-01
毕业设计论文致谢模板12-14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03-17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致谢12-1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03-02
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标准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