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计算机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能力水平论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部分中专毕业生往往找不到适宜的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中专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社会的需求,采用的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当前形势之下,中专院校要想提升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率,就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专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一)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我国的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结构为主,这就要求中专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时候,必须加强学生操作技术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而就目前中专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来看,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工作时,大部分的中专学校设定的专业目标过于广泛,造成学生虽然有着广阔的知识面,但所学的知识却不深入,导致学生没有突出的一技之长,从而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使得中专学校出现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现象[1]。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实际应用
由于计算机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技术实践的应用。但是大部分的中专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时,开设的多为纯理论性的课程,而缺乏实际的操作课程,这就造成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不足,不利于计算机能力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到计算机的教学质量。
(三)教师缺乏操作经验,无法进行经验教学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一般来说,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师承担着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任务,但由于中专计算机教师长久以来的教育工作,使得他们的理论知识十分扎实,然而由于很少参与到计算机的项目建设中去,使得他们相应的实践经验比较缺乏,从而无法对学生进行实践经验的教学工作,使得学生计算机能力水平得不到提高,影响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2]。
二、提高中专计算机教学学生能力水平的策略
(一)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中专计算机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就必须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3]。因此,中专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一言堂”的现象,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做好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让学生决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激发出自己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深入到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往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中专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能力水平,就必须要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甚至一些教学课程之时,需要与当前的技术相结合,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基础性的前沿计算机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此外,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对所用的`软件进行详细的介绍,也可以分析当前计算机的发展形势,使得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收获更好的知识,促进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兴趣的提升,为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因材施教
中专学校在以往的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即整体式的教学,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不加重视,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偏低。因此,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必须要加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根据学生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教学计划,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能力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中专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
【中专计算机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能力水平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