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计算机毕业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计算机毕业论文1
我们致力于服务更多的毕业生同学,让跟多的同学朝着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一片好文章,更多的是好文章对我们的启发。毕业生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计算机方面的文章;分布式计算机体系结构管理的文章,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分布式的计算机系统是结合计算机硬件配置与相应功能的配置为一体的系统,其是在互联网络的有效引导下,采用多处理器的模式,对中央处理器的任务进行合理分配,最终实现各个处理器之间的协调性与共享性。从根本上说,分布式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对主机的复杂逻辑结构进行简化,在自动化工业生产和企业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如何对其网络结构进行优化,仍然是网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该文将理论联系实际,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入手,深入分析分布式网络治理的主要技术并对其进行总结,从而探讨出未来网络的发展目标。
1 分布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相关理论
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功能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共享,支持在全网范围内昂贵设备的共享包括处理、存贮、输入输出的所有资源。既节省了用户的投资,又为管理均衡了负担,给操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软件资源管理,在操作上支持用户对各类大弄数据库的远程访问并提供网络文件传送、远地进程管理和远程文件访问的服务,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存贮与人力劳动;用户间信息交换,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传送电子邮件或发布。而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路的基础上较之先进的系统,在计算机功能上也有进一步的进展。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在通信结构、网络操作系统与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功能上不断进行优化,使得计算机在应用领域的发展方向逐渐突显。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扩展性与可重用:在一定意义上讲,在分布式网络的构件建上采用N层结构的模式,能有效促进程序中业务、数据库访问逻辑的有效分离,从而增加了编写代码维护的便利。另外,在程序的开发上有效运用分布式的结构模式,明确了每个团队人员的责任,有效调动了内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
2)数据读写的安全性与性能优化:在使用常规的计算机分布式网络体系时,我们一般用ASP写数据库,且直接在代码里面设置账号、密码,因此比较容易产生泄露。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的存储过程后,数据只对客户开放且只开放存贮过程的数据,使得数据不能被直接读写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性能的优化上,对数据的存贮过程进行了优化,其支持预编译即在首次程序使用时,查询优化器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对程序进行优化,从而获取最终的系统计划;对于已开发的数据存贮过程,分布式计算机的程序可被反复调用并支持其他语言的开发调用。
2 分布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相关管理体系
经过对计算机市场深入研究后发现网络管理的标准、平台很多,目前主要的管理标准有两种:OSI的CMIS(公共管理信息服务)∕CMIF(公共管理信息协议)、IETF的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1)OSI网络管理体系:OSI网络管理体系较以往体系有在其面对对象上的扩展包括:时间、继承以及关联。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信息模型、通信模型、组织模型和功能模型,四种模型有机结合,增加了网络管理在范围上的宽度:信息模型,包括一些初级的管理结构、对象和体系;组织模型,运用管理、代理系统的模式,在管理角色上进行深入定义;通信模型,是存在于通信体系下的结构,其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即应用管理、层管理与层操作;功能模型,对管理系统有效划分为五个区域,区域间相互协调,对网络共同管理。
2)SNMP网络管理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对TCP∕IP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涵盖的关键元素包括:代理者、管理信息库、网络管理协议与管理站,其中,管理站在本质上属于分立设备,可通过共享资源实现,是网络管理员与站点之间的接口;代理者主要负责对SNMP进行装备包括主机、路由器和集成器等,对管理的信息、动作请求进行有效处理,并报告情况特殊的小型故障给管理总站;MIB实质上是管理对象的一种集合,管理站利用对MIB中对象具有的值来实现对网络的监控,且管理站与管理者之间的协议通信是通过SNMP来达成的,由于其在操作上的便捷性,SNMP网络管理体系已在业界被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3)两种管理体系的应用:从基本思想上看,分布式网络管理体系的结构是将网络管理从整体上进行划分,促进子管理域的实现。每个子管理域存在一个管理员,管理员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到达到一定层次时,总管理员与之通信。与子管理域相同,子网域也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MIB,在网络条件比较初级的条件下,MIB的数值可相同。中心服务器的MIB对各个领域的数剧可按需开展有选择的汇总或者对其直接进行汇总。较常规集中管理的模式,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式降低了网络管理的总流量,能对网络堵塞实行有效控制,对网域进行有效的划分,不仅扩展了网络功能,还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效益。
3 基于WEB的分布式网络管理
1)概括:经调查研究,WEB分布式的网络管理结构是优化分布式计算机结构的主要方式。WEB的分布式网络管理摒弃了以往双层的管理模式,而是在客户层下实行三层的体系结构即浏览器、应用层和设备资源。其中应用层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分别为WEB、与应用服务器浏览器将用户的指令有效送至服务器,服务器经深入分析后,又将静态的HTML文件资料输送到应用服务器,最终获取被传回的动态HTML文件资料。
2)在WEB分布式管理体系下的体系结构:通过对移动智能技术的应用来实现网络的区域化管理,对网络的集中式的模式进行改良。一方面,实现了网络节上的主动性,另一方面,移动代理可自由移动在节点之间,支持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对资源的管理,并拥有健全的委托分派机制。从而大大降低了传输负载,节省了对在体系结构优化上的成本。
4 分布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优
1)对设备开展统一管理化
通过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有效管理,在逻辑上,将网络中所有相关联的设备看做统一的整体。使得设备在与其他任意的点连接时,计算机的分布式设备管理系统都能够在各种协议的建立或者WEB的管理方式下,通过一个唯一的IP地址实现对设备的管理,从数据、流量和软件升级等各个方面实行优化,进一步统一实现,深入减少网络管理的'难度。
2)解决“单点失效”问题
而对于在单点失效下分支网络瘫痪的问题,在原则上,是实行链路聚合技术,总体上实现网络核心、边缘设备互联上的互联,通过中心节集中不同的设备,极大的提升了整个网络的整体性能。分布式计算机体系不仅保证了网络的高效能,在发生故障时,也能实现网络设备上的代替,对原有的设备进行自动的替换,平均分配流量且保证了用户的零额外配置。分布式计算机结构体系,能够为计算机的性能进行多方位的支持,从而在操作时实现有效互联,并充分的享受到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结构管理所能达到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在计算机运行时的单点失效问题。另外,而就局部而言,交换设备是可以通过全分布式体系结构来实现的,从根本上来说,此种结构中的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独特的交换阵列,且每个模块在操作上都实现了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在实行设备交换时局部会经常性碰到的单一故障点的问题。
3)合理均衡数据流量
分布式的计算机结构由对网络中数据流量的合理调度实现其自身的优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分布式的模式实现了在所有网络下个体设备的独立性,对网络中的瞬狙进行统一的测量。较第三层实施方法所不同得是,分布式的模式能够在分布式交换架构的所有交换机设备中均衡分配负荷,最大化地提高了网络中路由的性能,对网络的带宽作出了最大限度上的运用。随着交换架构的不断转化,作为网络核心整体,第三层的交换能力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因此,网络在性能增长的同时也将自自身升级硬性化,较少受到系统损害。另外,分布式交换架构中经常性出现的交换机,提供服务给与其直接相联的主机和交换机,这不仅有效解决了问题,在另一种层面上也,也使得自身的网络结构得到优化。
综上说述,分布式计算机结构体系是计算机发展的新方向,而WEB的分布式管理在计算机结构的优化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以上对分布式计算机结构体系的优化提出诸有效的措施,为其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依据。就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说,在网络应用分布式网络架构技术,解决在计算机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问题,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情况逐步添加新的设备,这就使得新一代的网络成为可以自由伸缩、逐步扩展的网络。
参考文献:
[1] 徐世河,孔庆华,陈志荣,等.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计算机网络结构的选型设计——兼论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计算机网络结构的选型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8):1448-1449,1526.
[2] 高梅梅.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168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4):518-519.
计算机毕业论文2
一、论文(设计)选题来源:
1: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题目。
2: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
3: 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
4: 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
二、论文撰写与设计研究的目的:
跟随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尤其是20世纪后10年,以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契机,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渐以信息为中心,信息时代更离不开网络, 任何一个规模企业尤其开始依赖网络,没有网络企业就面临着落后。
吉林省的林业分布十分广泛,以长白山系为主要脉络的山地广泛分布各种森林资源,而作为林业及林业环境的发展,林业生态信息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快捷,准确,合理,系统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这些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在信息交流的这个世界中,信息好比货物,我们需要将这些货物(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中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这些货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处理厂,我做这个题目,就是要为它画出一条公路和若干处理方法的蓝图。
由于森工集团这样的特定企业,其一,它是一个统一管理的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网络的构建具有统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个分散的企业, 网络点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还具有集中的特点,它的'网络系统的设计就应该是板块化的。从信息的角度来讲,信息的种类多,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角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虑软件平台的配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新观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努力,我将为它们创造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1,论文(设计)研究的对象:
拟订以吉林省林业系统为地理模型,以林业网络综合服务为基本需求,以网络拓扑结构为设计方向,以软件整合为应用方法,开发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团企业的企业网络系统。
2,论文(设计)研究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设计,论文的撰写,预期达到网络设计全面化,软件整合合理化,网络性能最优化,资金应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标。
3,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主要问题:
设计解决网络地域规范与现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设计解决集中单位的网络统一部署。
设计解决多类型网络的接口部署。
设计解决分散网络用户的接入问题。
设计解决远程瘦用户网络分散点的性能价格合理化问题。
设计解决具有针对性的输入设备的自动化信息采集问题。
合理部署网络服务中心的网络平衡。
优化网络服务系统,营造合理的网络平台。
网络安全问题。
10,基本应用软件整合问题。
二),论文(设计)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与网络模型的整合。
2,企业内部集中部门网络设计。
3,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总体分散。
4,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远程结点。
5,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移动结点。
6,企业网络窗口(企业外信息交流)设计。
7,企业网络中心,服务平台的设计。
8,企业网络基本应用软件结构设计。
9,企业网络特定终端接点设计。
10,企业网络整合设计。
5,论文(设计)的实验方法及理由:
由于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详尽的去现场建设肯定有很大的难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们在设计的阶段就应该进行仿真试验和科学计算。第一步,通过小型网络测试软件平台,第二步,构建多个小型网络搭建全局网络模拟环境,第三步,构建干扰源利用小型网络集总仿真测试。
6,论文(设计)实施安排表:
1。论文(设计)阶段第一周次: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准备试验用网络硬件和软件形成试验程序表及试验细则。
2。论文(设计)阶段第二周次:开始第一轮实验,进行小型网络构建试验,模拟网络服务中心,模拟区域板块,模拟远程及移动网络。
3。论文(设计)阶段第三周次:进行接口模拟试验,测试软件应用平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论文(设计)阶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实验报告1)。
5。论文(设计)阶段第五周次:进行第二轮实验,模拟环境(干扰仿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2。
6。论文(设计)阶段第六周次:完成结题报告,形成论文。
三,论文(设计)实施工具及参考资料:
小型网络环境,模拟干扰环境,软件平台。
吴企渊《计算机网络》。
郑纪蛟《计算机网络》。
陈济彪 丹青 等 《计算机局域网与企业网》。
christian huitema 《因特网路由技术》。
[美]othmar kyas 《网络安全技术——风险分析,策略与防火墙》。
其他相关设备,软件的说明书。
1、论文(设计)的创新点:
努力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应用,摆脱将单纯的网络硬件设计为企业网络设计的模式,大胆实践将软件部署与硬件设计阶段相整合的网络设计方法。
题目可行性说明及预期成果:
2、可行性说明:
由于题目结合了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使得题目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于是进行《企业网络设计——基于集散企业的综合网络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3、预期成果:
形成论文《企业网络设计——基于集散企业的综合网络设计》,完成实验测评报告。
计算机毕业论文3
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煤炭开采生产常常面临诸多方面的障碍。在生产技术上,煤炭企业难以达到高难度采矿生产的需要;在生产方式上,煤炭企业缺乏先进的控制技术作为支撑。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煤炭企业的采煤生产效率,也容易引起各种安全意外事故,增加煤炭企业生产难度,同时扩大了成本投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运用,大大增强了采煤生产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持续性,提升了采煤生产中的配煤效率。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类型
考虑到煤炭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企业在制定煤炭生产计划时必须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作业质量,控制好采煤生产的质量、产量等核心指标。传统配煤方式造成的各种缺陷,既增加了企业参与煤炭生产的难度,也加大了开采成本的投资金额。鉴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优越性能,其用于煤炭开采的配煤工序时可显著改善生产效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包括:
(1)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是为了收集到更多的配煤信息,为生产人员的操作提供可靠的依据,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功能则能满足这一要求。利用该系统可以对生产过程各种工艺变量进行巡回检测、处理、记录及变量的超限报警,并且做好各类实用数据信息的实时分析,以判断采煤生产的状态是否正常,提醒操作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数字控制系统。数字控制系统运行之前要经过一定的计算处理,再把计算所得的结果经过传输通道递交给控制中心[1]。计算机控制系统收到信号后,可对被控制对象加以调控处理,以确保采煤数据的准确性。数字控制系统在模拟阶段运行时信号的传送不需要数字化,只需要结合计算机自带的计算功能便可处理相应的信息,方便了煤炭开采生产控制需要。
(3)监督控制系统。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监督煤炭开采生产,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检测反映;二是指导配煤工作,在配煤时利用监督系统可引导操作人员按照标准的质量分配原煤。为了保证监督控制系统作用的发挥,计算机操作人员可利用数据建模的形式分析配煤信息,编制更加科学的配煤方案,提升了配煤数据的处理效率。
(4)分级控制系统。这种控制指的是“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用于采煤生产可对生产过程实施多方面的分级控制,如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分散控制等等,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控制系统。分级控制系统的各项设备具备了常规仪表分散控制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的优点,有助于创建人机操作模式,帮助了煤炭企业生产加工流程的规范运行,改善了系统控制的性能。
(5)总线控制系统。总线控制系统对采煤现场进行总体控制,涉及到采煤、配煤的大部分环节。利用总线控制系统能引导采煤人员的科学作业,如:此系统中利用智能传感器、执行器等数字化控制模式,将数字信号取代4~20mA模拟信号,从而调控配煤加工的规划进行。在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共同促进下,现场总线的控制技术得到了更新发展。
2传统采煤模式中配煤的缺点
(1)质量问题。按照行业技术标准要求,配煤环节主要是参照需要的燃煤特性进行调配。但受到技术条件、配煤设备、人员技能的限制,早期企业在配煤时没有控制好不同煤燃料的比例大小。人工配煤的质量水平较低,从而造成煤炭材料燃烧后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投资问题。采煤生产需要投入大批资金作为支撑,而配煤作为采煤的后期处理工作,其同样会影响到成本投资金额的大小。传统配煤过程中,作业人员因对原煤量大小控制不当,使得配好的煤资源无法正常使用,增大了配煤作业的成本投资,使得企业的日常经营效益减小。
(3)调控问题。一套配煤方案确定之后,企业则会安排施工人员参与配煤工作。而采煤工序中并没有对配煤制定调控方案,许多采煤人员仅注重于原始煤炭的开采利用,使得配煤工作未能得到综合的调控配置[2]。如:在配煤秩序上缺乏科学的领导,在配煤方法上没有标准的规定等。
(4)环保问题。煤炭在满足社会能源利用需求的同时,其带来的污染问题同样值得重视。传统配煤方案里没有控制煤炭的质量、重量、比例及种类等,造成煤炭燃烧后的污染率上升20%左右。这不仅反映出我国配煤技术的落后,也体现了企业在采煤生产中管理工作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
3计算机控制系统指导配煤生产
配煤软件的推广是计算机控制系统指导采煤生产的主要表现,通过将计算机控制系统与采煤生产设备相联系,实现配煤流程的一体化操作,对于煤炭企业生产而言是一种技术上的更新。利用计算机指导采煤生产后,许多生产工艺流程也摆脱了传统采煤的.不足,呈现了多个方面的优势。具体表现如下:
(1)提升效率。计算机控制系统指导采煤、配煤之后,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将显著提升。配煤软件的利用更是提高了作业效率,如:计算筛分浮沉表,收集煤质资料;分析原始煤炭材料的可用价值,确定煤材料的性价比;科学推测重选、浮选、筛分的作业状况,编制更加科学的选煤流程等。
(2)资源配置。资源优化配置是自动化配煤的首要目的,也是节约企业生产成本的保证。利用配煤软件可充分利用各资源。为了充分利用煤炭材料,可以将优质煤、劣质煤按照一定比例配合起来燃烧使用,这样可以避免劣质煤的丢弃浪费,提升了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
(3)优化比例。软件配煤的最大优势在于避免了人工配煤的不足,尤其是在配煤量的控制上把握得更加准确。如:利用自动化软件按照用户输入的源煤数据、精煤目标成分数据等,对标准范围内运行的配煤方案详细归类。操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可适当调整配煤质量以协调好比例。
(4)减少成本。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包括生产总成本、单位成本及销售成本等。采用自动化配煤软件之后,配煤效率提升20%~25%,生产成本降低10%[3]。另外,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运用也促进了行业技术的改革创新,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效益。
4控制系统下配煤软件的运用
目前,国内已经开始推广运用的配煤软件可完成动力配煤、洗选配煤及炼焦配煤等3大形式的配煤,每一种方案都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上自动运行。控制系统与计算机软件联合运用后,基本上建成了自动化生产模式,煤炭企业采煤、配煤的效率显著提升。
(1)动力配煤。在动力配煤方法中融合了多项学科知识,此种自动化配煤涉及到了化学、煤的燃烧动力学、煤质测试等理论。在此前提下,把各种性质、质量、重量的煤炭综合处理,如振动、挑选、粉碎等,再添加适当的化学试剂搭配使用,从而达到锅炉燃烧需要的条件,该自动化配煤操作流程简单[4]。
(2)炼焦配煤。炼焦煤具有多方面的化学作用,其采用热分解、结焦等工艺,生产出焦炭、焦炉煤气、炼焦化学产品等。此种自动化配煤形式是大部分企业广泛运用的方法,且具备了许多生产优势,如能显著提升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小企业生产的成本,确保焦炭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让产品的用途更广。
(3)洗选配煤。洗选配煤是通过计算机自动化操作,对原始煤炭材料进行清洗、筛选、配合等处理,实现了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试验检测结果显示,洗选配煤处理后的炼焦精煤灰分降低1%,炼铁高炉利用率上升5%,煤炭燃烧的污染率降低0.2%。因而,这种配煤方式在经济、环保方面都有较高的价值。
5计算机控制配煤的相关原理
配煤软件的运用必须要借助于计算机控制系统作用的发挥,但同时也要参考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在配煤软件运行期间,生产操作人员掌握配煤的基本理论,可指导其在生产中规范生产。计算机控制系统下的配煤理论如下:
(1)重叠性原理。这种原理的核心在于温度的控制连接,保持不同煤材料之间的温度处于标准范围,然后才能实现配煤效率的提升[5]。
(2)互换性原理。焦炭质量的好坏由炼焦炭内部的成分组成所决定,如活性组分、惰性组分等,且与配煤人员的操作水平也有较大的联系。
(3)共炭性原理。共炭性配煤需要采用适量的非煤粘结剂,再配合使用机渣油、塑料类、沥青等加快煤炭的共炭化反应速率。
6结论
综上所述,采煤生产状况决定了后期的煤炭经济发展水平,在采煤过程中不仅要控制好生产秩序,还要对“配煤”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计算机控制系统运用于配煤操作具备多方面的优势,不仅提升了配煤操作的效率,也大大降低了煤炭生产人员的工作难度,推动了我国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计算机毕业论文4
【摘要】
论文关键词:我们常常站在老师的角度,抱怨学生不好好学,文化基础不好,而学生、家长、社会会怎么说呢?说教育这么多年就没有变化?看看商品市场发生的变化有多大,看看企业竞争有多么激烈,而你们学校却四平八稳的,老师夹一本书,在课堂上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讲多久就讲多久,然后离开学校,还埋怨学生不听!学生为什么对游戏那么感兴趣?对网络上的东西那么感兴趣?我们需要反思,反思什么?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引导必须得有一个全新的理念。”我们努力在课程改革上做了一些尝试后认为教学内容就是典型企业工作任务的制作流程,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让学生去根据客户要求调研,分析、决策,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把一个个满意的作品交上来
全国知名职教专家、山西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杜明汉来我校做报告,有一段话深深振憾了我,他是这样说的:“我们常常站在老师的角度,抱怨学生不好好学,文化基础不好,而学生、家长、社会会怎么说呢?说教育这么多年就没有变化?看看商品市场发生的变化有多大,看看企业竞争有多么激烈,而你们学校却四平八稳的,老师夹一本书,在课堂上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讲多久就讲多久,然后离开学校,还埋怨学生不听!学生为什么对游戏那么感兴趣?对网络上的东西那么感兴趣?我们需要反思,反思什么?之后,我们努力在课程改革上做了一些尝试,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操作课程实践项目教学有了新的想法和做法,不能为了教软件而教软件,而要把软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任务中来,那么如何灵活运用成了我们探索的方向。现在我就从三方面说明一下我在实践过程中的浅薄认识。
一、单科教学,不便于融会贯通,不利于综合设计能力培养。
首先,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软件操作课程主要有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方正飞腾、方正书版、3DSMAX、AUTOCAD等,以前我们采用的都是类似《PhotoShop平面设计教程》类的单科教程,每节课的任务就是围绕这一门软件的某些工具(命令)进行案例教学,一个案例做完后不知道这个工具(命令)将来在工作实践中哪个地方会常用,做好的案例也不知往哪儿用,时间长了学习积极性被打消了,这个工具(命令)的用法也会因为印象不深刻,记忆不牢固而忘掉。也就是说学只是为了学,而不是为了用。
其次,每门软件都有它的特色,比如PhotoShop在图像处理方面有很强功能,这是其他软件所不能及的,在绘制平面矢量图时CorelDRAW和IlluStrator无疑又是最方便的、方正软件在报刊杂志排版方面又简单又快捷,3DSMAX在做三维立体构图时功能又是无可比拟的、AUTOCAD在制图方面又是强手。平时我们每个老师只熟悉其中一门课进行教学,遇到一个实际任务,往往仅凭一个软件很难快速完成,学生在综合分析和设计能力方面缺乏锻炼,很难适应工作中的综合设计要求。经过企业专家的访谈和论证,老板想要的毕业生不是只会某个软件的操作员,而是有较强的学习和分析能力,应变和创造能力的设计师,这就是说我们以前的实践教学内容远远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和需求,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大胆改革,使我们的教学任务变成企业的工作任务,教学内容就是企业的业务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再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多个学科横切,重组教学内容,教材就是典型工作任务的制作流程。
经过到企业的多次实践,和企业专家多次交流沟通后,我们专业的老师有一个共同认识,我们的实践教学内容就应该是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制作流程,从接到客户的一个要求开始,到分析、决策,设计多种方案,确定方案后,打印印刷、裁切出成品、客户提货等,整个工作流程都应该是学生必备的能力素质。那么我们的课程内容如何体现呢?教材又该怎么编写呢?我初步认为我们不按软件来分课程,按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来分课程,至少分四门课程《数码图像后期处理》、《网站美工》、《印刷前期排版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比如《数码图像后期处理》一书则主要是PhotoShop软件调图修图功能的应用,项目一:婚纱影楼的'数码照制作(5寸照、7寸照、写真照等),项目二是证件照制作,(1寸照,2寸照、驾照、身份证照、护照等)项目三:婚纱照制作(婚纱相册,大幅婚纱照,电子相册等),这块可能用到电子相册制作软件或视频处理软件的操作教程。《网站美工》主要针对网站设计前期的静态网页设计,主要是用PhotoShop软件对图像素材的调色、再加工,网页插画设计等知识点。
再如:《印刷前期排版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两本书以CorelDRAW软件或IlluStrator软件操作为主,针对不同的任务用到什么软件,教什么软件,比如每幅作品中都有数码照片的调色和图像再加工,那就讲PhotoShop的调色技巧,书籍装帧项目中书内页排版就讲方正飞腾软件,封皮就用CorelDRAW或IlluStrator软件,这两本书我们主要提取了九个典型工作任务:彩页印刷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报纸排版设计、异形不干胶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板面设计、字体设计、卡片设计。这样,我们把教材就变成了企业中常用的工作任务,我们的一个项目任务涉及到多个软件的操作技巧,用到哪科就讲哪科,教会学生把所有学科融会贯通起来,灵活把握知识点和技能点。而且每一个项目涉及到不同的输出工具和制作流程,学生每学完一个项目就能实实在在地掌握这个项目从始至终的工作流程和技巧,到企业中就能很会适应工作环境。
三、投身企业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适应教师岗位更高的要求。
课程内容改革后影响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前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早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学生,杜明汉院长强调:“现在,在知识的海洋里,到处都是知识,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渠道接受知识,学生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接触事物的时间,速度比我们老师接触的又早又快,老师不再是掌握知识最多的,也不是最权威的,那么我们靠什么来吸引学生呢?”我想我们以前把教软件操作当作教学重点是个误区,我们应该利用最多5%的时间教会学生学习软件里的命令和工具有哪些?怎么用?把95%的时间用在让学生去根据客户要求调研,分析、决策,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把一个个满意的作品交上来。至于调研可以直接去市场调研,也可以到网络上调研,也可以同学们互换角色模拟调研,必须让学生到实践中寻求他想要的答案,在调研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能力,对新任务的分析决策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如果遇到技术上的问题,便是老师指导加引导的时候,可以对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启发和辅导,从而让学生在解决自己问题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作品上交后,还要进行多元化评价,使同学们每一次创作后都能在交流中提升自己,取长补短。这对我们教师的素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掌握一门设计软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从一门软件的精通到多门软件的精通,从参与企业实践,到能独当一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都需要教师静静地潜下身来,谦虚认真地向企业专家学习,和学生共同学习,这样才能把控课堂上的每一个节奏,才能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才能把每个技能点落实到实处。
总之,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才刚开始,我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学生一起去创造新知识,新技能,做好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
计算机毕业论文5
论文题目:浅论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
论文关键词:机房管理 机房管理制度 计算机维护 硬盘保护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管理好高职院校的公共计算机机房,充分发挥公共计算机机房在高职实验实训教学中的作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机房管理经验,从硬件管理、软件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机房已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场所。公共机房主要承担全院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计算机专业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了学校以及来自其它部门的考试等任务,这就使公共机房的使用频率大大地增加,因此对公共机房的设备管理、日常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公共机房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公共机房管理员队伍薄弱
计算机机房管理事务繁杂,牵涉面广,对计算机管理员的技术素质、服务意识提出更高要求。机房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机房软硬件维护,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环境卫生管理、机房安全管理、机房资产管理等。
1.2 软硬件故障频繁
公共机房计算机使用频率高,使用人员范围广,因此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计算机的硬件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如:因计算机的移动造成计算机掉电、硬件松动,键盘、鼠标、耳机等易耗品损坏显得更为突出。同时也会出现人为破坏,有些由于机房的计算机安全设置不到位,学生有意无意的使用删除命令、格式化命令、修改CMOS或注册表,造成系统被破坏。有的人会随意更改IP地址,可能导致局域网内计算机出现IP冲突。
1.3 软件维护难度大
公共机房承担着各种教学,且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实验内容,需要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同时操作系统经常要安装补丁,杀毒软件不断更新病毒库。再加上要对应对各类考试、培训与平时的课外上机,使公共机房经常需要安装或更新各类软件,这让公共机房管理员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安装系统及应用软件。
1.4 公共机房的环境差
公共机房的环境卫生状况不好,灰尘对计算机的破坏很大,易损坏机器内部硬件,灰尘多了会覆盖在主板上,灰尘会阻碍散热器散热,造成计算机内部温度过高,严重时会导致计算机经常死机或者重启,尤其是CPU风扇上灰尘过多,影响CPU散热,会有烧毁CPU的可能,所以保持计算机机房环境整洁能有效避免灰尘对电脑的危害,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不良的卫生条件也会影响上机人员的身体健康。机房室内的温度、湿度、电源稳定性都会对计算机硬性的稳定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容易出现运行速度慢,频繁死机,原件烧毁等问题。
2 硬件设备的管理维护
公共机房内的计算机因为使用频率高,硬件损坏率也高。为了保证机房正常运转,硬件设备维护要及时。定期检查接线,插口是否松动,定期打开机箱进行除尘,监督上机人员正常开关机,并且关闭显示器。建立易损件和常用耗材的备用库,保证已损坏的设备得以及时的更换,这样保证机器的及时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3 系统的维护和软件的管理
由于我院的公共机房是在不同时期建成的,机房的计算机就存在配置不同、品牌不同的情况,这给计算机的系统维护和软件管理带来了难度。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的软件系统管理方法都是采用硬盘保护卡,它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软件系统管理方法。
公共机房软件系统日常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操作系统被破坏后的恢复和批量安装更新软件、卸载软件等。用硬盘保护卡实现系统数据的恢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只要将系统分区设置成“立即还原”,当系统出现问题时,重新启动计算机后,该分区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软件安装我们可以利用硬盘保护卡的网络同传功能,做好一台母机,通过网络同传发送到各台子机即可。同时硬盘保护卡还具有增量同传、断点续传、远程唤醒、远程重启、远程关机、自动分配接收端IP地址和主机名、CMOS参数保护和恢复功能等,根据软件系统日常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有选择的使用,可以很方便、很高效的进行软件系统管理。
机房日常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需要重新做系统或更改系统设置,增删应用程序,在这过程中会意外造成系统破坏然后进行了保存,这样每次开机还原的系统就不是原安全稳定的'系统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除了对系统进行保护以外,管理人员还应在系统安全、稳定、完整的情况下,应用ghost软件进行备份。这样即使系统出了问题,也可运用系统备份文件进行恢复系统。
4 计算机机房的病毒防护
病毒是公共机房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公共机房上机人数众多,机房内的计算机难免被一些通过恶意网站、移动存储等传播的病毒所感染。现在的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潜伏性和传染性等特点,破坏性强、不易清除,再加上使用者计算机水平不一,公共机房计算机很容易感染病毒,而且一旦感染,可能造成整个局域网内计算机都不能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全校范围的影响。对付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及时给系统安装补丁将系统漏洞给堵住,其次给每台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防止计算机在使用的时候感染来自网络或移动存储的病毒,并且要定时更新病毒库。
5 机房管理制度建设
机房管理历来是让许多机房管理员头疼的事。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规范机房管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保障公共机房的正常运作,制定出《机房管理员岗位职责》、《计算机机房安全制度》、《学生上机守则》、《设备损坏赔偿制度》等规章制度。有了科学、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日常的机房管理工作就有章可循。作为机房管理员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机房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上机人员在使用计算机时,也必须认真填写上机记录,遵守管理制度。
针对机房管理中经常出现故障机不能得到及时维修的问题,我们在机房中配备一本《设备运行情况记录本》,用于上机学生进行登记,上机时如发现自己使用的计算机有故障要及时报修并填写在《设备运行情况记录本》上,机房管理员根据每天的学生填写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节省了检查计算机故障的时间。维护人员对自己维护的计算机进行故障记录,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以及解决后的状况,这样不但可以掌握每台计算机的工作状况也可为今后的故障维修总结经验。
6 结束语
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是一既复杂繁琐,又不断重复的工作,而且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作为机房管理员必须不断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断的进行总结,管理员之间要互相交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有服务意识,得到上机人员的理解和配合,实现机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为学院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服务。
计算机毕业论文6
摘要:21世纪,伴随着经济的与科技快速的发展,互联网也紧跟步伐,迈入了新的时代。如今互联网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对计算机的应用率逐步增加,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当今时代背景下,各类工作人员都需要运用计算机来协助完成工作,计算机软件成为了各类工作人员使用的重要工具,根据这一趋势,文章将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与应用展开研究,为计算机软件更好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及应用
0引言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出现。特别是近几年,智能化的概念、无人化的生产理念日渐盛行,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管理的控制,因而计算机软件的存在意义非凡。可是由于计算机软件只注重开发,却忽略了软件的风险问题及其后续的管理,软件管理和应用成为了薄弱环节,所以我们更要加大这方面的管理与控制。从各个环节入手解决问题。
1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系统无论是在语言方面还是编程等其他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事实证明,这些年以来,计算机软件系统不仅是在管理方面还是在应用方面都发挥着它自己独特的作用,同时也因为科学技术的提升与人才的培养而产生了较为巨大的进步,具体的进步如下:计算机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化。现在的计算机系统管理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模式,大大完善了传统的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应用先进化。计算机软件工程不仅在运用范围上变得更加广泛,运用模式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变得更加合理。与此同时,计算机软件工程内部也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所在,并解决问题,同时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与应用进行质量上的提升与系统上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计算机工程系统发展进行得更加顺利,前路更加美好。
2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领域以及管理内容
2.1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领域
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使用各种软件进入教室,计算机软件在课堂教学中课堂之后,课堂有了大的变化,之前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看图片、听声音、看视频,甚至世界各地的学生的学习经验交流,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眼界增长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计算机已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专业也应运而生。计算机软件管理运用在工作中也显示出不凡的威力,将多种软件程序结合使用,提高工作效率,解放劳动力,加快企业更加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如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环节的人员管理等。计算机软件的通用改变了传统的通讯方式,各类手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极大地扩充了我们生活交友的圈子,同时方便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畅通五湖四海,了解天下大事。
2.2计算机软软件工程的管理内容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以下的四个方面:对组织机构的管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资料的管理。组织结构管理是指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单指开发人员,强调在组织中,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级之间信息传达准确无误,以应对不同的任务要求。工作人员的管理也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工作人员的日常是各个部门的人依据不同的任务特点,分工合作,一起完成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与管理。显而易见工作人员不仅仅包含开发人员,也包含各种业务能力的协作人员,因此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充分发挥不同性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只有将负责不同工作板块的工作人员通过一定的团结精神鼓舞团结到一起,才能确保计算机软件开发项目能够圆满成功。服务客户的需求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核心价值是,所以计算机软件管理中应该详细的考虑用户的切身需求与兴趣,以保证开发切实适用于广大用户群体,用户群体的意见是软件开发的重中之重,只有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保证软件的质量,并延长软件的使用寿命。资料的管理作为计算机软件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它是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将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文档资料进行记录并保存,方便日后的升级与维修。文档资料的保存有利于查阅寻找,分门别类的管理更是节省后期修补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系统完整的资料管理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应用存在的问题
(1)目前的.中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组织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组织结构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忽视,相对国外而言,管理模式并不清晰,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较为混乱,致使每个管理人员不能各司其职,产生了许多管理方面自缠绕的问题。
(2)就我国计算机开发现状来看,开发人员并不能够很好地对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有利开发甚至系统管理。这就意味着我国急需培养计算机软件开发相关人才来提高整体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更需要注重的一个问题是,由于软件开发技术师的技术水平有限,并不能针对某一单一领域需求开发出更有价值,更有效率地针对性软件系统。以致设计开发出一些实用性不强的计算机软件,直接造成了计算机开发资源的浪费。
(3)针对目前我国对计算机系统工程使用者的管理缺乏现象来看,我国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如果要提升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管理水平,对计算机软件的用户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是更重要的。
(4)虽然中国的计算机软件正在造福于大多数的领域,但是针对某些特殊领域还是存在着操作员技术不够导致计算机软件不能成功普及使用的问题。比如在提倡农业向科技转型的现代中国,很多农民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障碍,使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率在农业领域处于较低状态。
4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的发展对策
(1)建立规范体系,完善组织机构。首先,应该对组织层的管理人员进行专职划分,使每一个人负责一个相应的板块,从而使管理系统得到良好的运转。其次,管理层对于计算机软件具有一定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能使管理层更加理解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过程,能更好地管理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最后,最高层应该定期整顿管理层。使管理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此来有效提高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高效性与实用性。
(2)对客户系统的管理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强。
一是完善并审核客户资料。有效降低不良用户的使用率,从而对用户使用的安全进行一定程度的保障。
二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私密性。通过对用户系统的完善与安全性能的提升,确保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时候不会有信息的泄露与遗失。
三是通过法律层面的不断完善,更好地进行用户管理。
(3)在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档案资料进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软件开发的部门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构对档案资料进行管理,以不断提高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同时还要采用专门的档案资料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以减少文件丢失的现象的发生,促进文件管理的妥善保管,让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有合理的依据。
(4)从提高应用人员的软件了解程度以及降低操作者的使用难度两个方面来达到对计算机软件应用人员能力的提高。想要做到这两个方面,必须首先通过相关技术人员的研究对软件操作进行最大程度上的简化,再对实际应用人员进行培训,并使其熟悉所应用的软件,以此来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使用的简便化与普及化。
5结语
根据上述文章的分析可以知道,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领域也取得了杰出的成果,并为人类提供了极大的科学价值与实用价值。在具体地运用过程中,计算机软件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存在着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提高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效率,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系统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能够保障计算机阮籍稳步有力的发展,并为用户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郑鑫.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xx(23).
[2]孙华,李爱平,金智.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应用的措施分析[J].电子制作20xx(08):78.
[3]刘琳.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分析[J].软件,20xx(02):141-143.
[4]常龙.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与维护[J].科技尚品,20xx(7).
计算机毕业论文7
【摘要】当今时代,社会科学在不断地进步,人类已经逐渐的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信息化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的接受。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自动化管理也受到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重视,这也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采取自动化管理可以促进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专业性,可以保证计算机软件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对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以及自动化管理在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计算机项目;软件工程;自动化管理
1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分析
1.1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软件包含的内容十分庞大,计算机软件在研发过程中也比较复杂,所以,计算机软件行业主要培养的是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设计师、研制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计算机软件工程行业对于研发人员也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可以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知识、规范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良好的组织与交流能力。近几年,我国的软件项目不断地发展,计算机软件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地增加,计算机软件工程行业接触的专业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计算机软件的主体结构、计算机软件的管理项目、计算机软件的分析目标、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质量监管和技术测试、开发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等等。计算机软件行业主要通过先进的科学设备和工程化的管理方法,对从事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设计、分析、管理人员进行高级管理。
1.2计算机软件项目的特点分析
计算机软件工程系统的内容较复杂,一种语言对应的一种数据库,包括数据化工程,图像的处理与图像的识别模式,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安全模式,计算机系统的整体分布模式。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主要依靠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数据模型构成。计算机软件开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是一个虚拟的工程项目,可以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和模型理论来检查计算机软件的标准,无法真实的体验到计算机软件的可视性。计算机软件另一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多样性,计算机软件的内容比较复杂,开发过程中会应用到计算机行业不同的知识和结构,所以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也没有具体的规范和实施原则。这也就使计算机软件工程在开发过程中具有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计算机软件工程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计算机软件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开发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数据也比较庞大,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无法保障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这也就造成计算机软件工程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2自动化管理在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1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自动化数据管理
将自动化工程应用到计算机软件的数据管理中去,需要计算机软件从业人员对工程项目的系统数据进行跟踪调查和实时分析,将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系统数据跟踪备份,避免数据的丢失和遗漏。备份之后可以根据相应的数据显示的结果进行修改和调整,使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尽量减少失误。目前,大多数计算机软件工程采用云备份的方式进行存储和保存,云备份方式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备份和存储方式。云备份的存储路径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存储方式比较简便,使用云备份进行软件项目的自动化存储,当软件中的数据发生丢失和遗漏时,可以采用一键恢复的功能进行恢复,将丢失和遗漏的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和归纳。提高了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为计算机软件项目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保障。
2.2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自动化设备管理
在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自动化管理过程中,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对使用的设备有严格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操作人员要对设备周围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经过测试发现,噪音、灰尘、磁场都会对计算机软件项目的设备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磁场紊乱,数据不真实。对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使用设备进行自动化监控,可以将设备周围的噪音降到最低,使设备不受周围磁场的干扰,保证计算机软件项目工程可以正常有序的进行。保证使用中的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可以不发生冲突,在自动监控过程中,还应该对计算机软件的系统数据进行实时记录,使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体现出来的数据来研究计算机软件工程与计算机设备是否兼容,计算机软件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通过数据进行研究之后,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一旦发现计算机软件项目不具有可行性,应该及时的调整计算机系统设备和程序,使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和使用设备可以保持一定的兼容性。对计算机软件项目的自动化设备管理,可以为操作人员节省时间,避免因为软件和设备的冲突导致操作人员过多的浪费时间,可以提高计算机软件项目开发的工作效率。
2.3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自动化测试管理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自动化设备管理和自动化数据管理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环节,而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自动化测试管理是最终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对计算机软件项目进行测试和检验,可以发现计算机软件在开发过程中的漏洞和缺陷,并且及时的修补和完善,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二次返工。计算机软件项目工程的自动化测试管理是把控计算机软件开发整体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整个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完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对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进行自动化测试管理,可以尽量减少在基础环节中出现的.错误,避免因为设备和数据的原因造成的误差,导致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出现失误。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进行自动化检测管理,可以准确的判断出误差的详细位置,节省了时间和人员,可以明显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失误率,还可以提高计算机软件工程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4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自动化安全管理
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是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人员、检测人员和使用人员都应该遵守相应的制度进行保密安全管理。同时,在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使用和设备使用的过程中,也应该签署保密协议,保证计算机软件的核心内容不外漏,这也就要求计算机的使用人员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系统可以进行实时的监控,实时监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会对人员造成严重的浪费,所以,对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进行自动化安全管理可以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使用者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计算机软件项目工程进行自动化安全管理,在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出现数据异常时,自动化管理设备可以进行实时的监控,记录下数据的准确变化,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后期的登记和调整。自动化安全管理可以避免人工记录过程中的数据丢、数据遗漏和数据不准确,导致后期操作无法正常运行。对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进行自动化安全管理,可以保证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准确性。
3小结
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自动化管理是整个系统管理的核心内容,对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进行自动化管理,可以防止数据丢失、数据遗漏,为操作人员节省时间,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自动化管理是将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过程中的准确性,保证计算机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天体.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自动化管理研讨[J].电脑迷,20xx,(04):66+72.
作者:王润芳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计算机毕业论文8
摘要: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所显示出来的优势已经被人们充分挖掘出来,并且将其应用到教育教学事业中,从而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式。然而因为教育水平比较低以及硬件配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制约多媒体技术的正常运行。本文主要分析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探究有效的解决策略,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职计算机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覆盖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且计算机和人们的生活存在密切联系,然而对于多媒体技术来说,其操作较为简单,并且也十分形象,不仅能够更好的培养课堂教学气氛,除此以外也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不断激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的目标顺利实施,因此现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也十分理想。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多媒体在高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依然是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已经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带来直接影响。
1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多媒体的教学质量分析
对于计算机教师来说,通过采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对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相互结合,通过结合的基础上从而编制出有效的教学计划,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利用,对教学计划进行编制所需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容易存在一些中断情况,此外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利用,例如不能采取动画以及音乐等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课堂教学氛围进行活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过程中的质量不能得到明显提高。
1.2软件水平分析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各行各业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针对于技术方面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也在不断的进行招生,并且比较多的高职院校间也出现相互竞争的趋势,为了能够更好的对高职院校教学水平进行不断提升,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能够更好的为高职院校教学效果进行加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学习到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方面知识,与此同时也能对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提高。目前在进行计算教学中,对于硬件设备的引入情况不足,并且也没有专业的教育人员,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没有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库。
1.3由于忽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所谓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通过对其采用,为教师提前做好相应课件,也就是说播放顺序已经设定好,这样容易形成一个既定的教学程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难以进行即兴发挥,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整,进而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逐渐减少。
2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2.1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并且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
现如今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同时,其素质教育已经得到全面实施,同时对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已经越来越为重视。所以为了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大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学校以及教师和学生等对于多媒体的看法,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价值,给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完善,将教学内容进行不断调整,使其能够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此外教师也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充分利用,提高和学生之间互动机会,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提高,促进科教学效果的提升。
2.2需要对计算机教学做出相应改革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具体情况做到具体对待,具体课程要做到具体分析,不可以对所有的问题都一概而论,每个学校的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也存在不同,因此要将相似的多媒体课件做出适当的修改以及变动,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多媒体技术更好的应用到不同环境中,保证学生易于消化所学知识,对教学质量进行提升。
2.3提高交流以及沟通
大家都知道,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情况下都缺少一定的自制力以及主动学习能力,所以教师要对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挥,通过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一些生动以及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并且让学生思维跟随课堂的深入从而不断前进,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素质以及能力等做好授课工作。
2.4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应该把计算机以及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融合。计算机课程上,计算机知识应该和多媒体技术中的相关信息展示方式进行结合,保证知识能呈现出多样化,对学生感官进行刺激,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进行激发,提供学生在课堂上的氛围。与此同时,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把计算机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3总结
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可以得出,人类已经计入到全面信息化时代,并且新的时代也出现新的技术以及思想,新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手段出现较大变化,比如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全面对教学效率进行提高,并且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自身压力进行有效释放,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方面知识。因此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已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技术进行准确以及合理应用已经是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夏燕,毛志龙,张建军.理性推进高校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xx,01(08):100-102.
[2]孙逢勤,孙文兰.高职英语多媒体教学问题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xx,10(07):134-135
[3]桂杉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xx,06(07):184-185.
[4]向群星.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模式下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4(07):128-130.
[5]邓卫民.高职高专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面临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探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2(08):48-51.
计算机毕业论文9
1虚拟网络功能的特征和安全保障
虚拟网络的技术简化能力较强,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对于网络设备的要求也较低,这些特点使虚拟网络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安全已成为所有企业和个人需要重视的问题。通过虚拟专用网络的使用,可以全面掌握整个网络的安全,还可以有效的限制和帮助用户使用网络。虚拟网络要提高安全性,还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来防范虚拟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在虚拟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经过不断地创新,虚拟网络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并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安全和方便。
2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2.1非法入侵
在非经许可的条件下,有些人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非法入侵企业、个人网络,获得机密文件,从而导致侵权等问题,甚至构成犯罪,也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2自然因素
计算机安全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威胁,包括自然灾害、辐射、计算机网络设备更新滞后等因素,这些因素也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3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在联网状态时容易受到病毒的威胁。计算机程序如果被病毒感染,可能会破坏计算机内的数据安全或软件使用,甚至会影响到计算机硬件的功能,这都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4木马
从计算机诞生和普及开始,就经常受到木马的威胁。许多所谓“黑客”就是专门进入通过木马非法进入系统,获取计算机中的文件,以此达到不光彩的目的。
3虚拟网络技术的含义及主要技术
3.1虚拟网络技术的含义
虚拟网络技术是一种专用的网络技术,是在公开数据的环境下可以创建出的数据网络。用户能在计算机网络中找到特定的局域网进行虚拟活动,以便在不同地点也能应用同一个虚拟网络,这样可以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
3.2虚拟网络的主要技术
虚拟网络的技术主要有: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当中最主要的技术是隧道技术和加解密技术。虚拟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用户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方便,但安全性随之降低,企业的机密文件被窃取的可能性大增。
4虚拟网络技术的用途
4.1企业间的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企业之间有很多数据进行了共享,但还是有些内部文件等机密资料不能共享。要实现这样的目的,企业之间可以将能共享的资料放在一个可以共享的文件夹中,用防火墙来隔绝不能共享的资料。企业之间可以登陆一个虚拟网络的客户端,进行资源共享,但不能对企业的内部资料进行共享。
4.2企业部门间的虚拟网络技术
虚拟网络的技术,能将分布在各地的分支性企业机构在局域网中进行链接,因此,虚拟网络技术在企业之间的运用十分广泛。硬件式的虚拟专用网络可以使网络上的保密性更高,不易被破坏,有更高的加密性。企业在合作的时候,需要有更高的严密性,因此非常适用这种技术。
4.3员工与企业的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员工与企业的虚拟网络技术应用方式上,主要是采购人员和销售人员占的比例比较大,可以使企业之间的员工进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4.4其他的`网络技术应用
在企业的内部设置一个具有极高严密性的防火墙,可以有效保障企业文件的严密性,保护企业系统安全,防止黑客窃取文件。
5虚拟网络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虚拟网络技术的产生是由企业信息化和宽带技术融合产生的,从而使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得到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虚拟网络的不断更新,不断成熟,安全性与隐秘性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就目前为言,虚拟网络技术可能会成为计算机中的最大闪光点,虚拟网络技术不断占据社会市场,也会逐渐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一大市场。
6结语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很快,得到了很广泛的运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当我们在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同时,要学会应用最新的技术,要注意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使它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计算机毕业论文10
[1] karli watson、marco bellinaso等著.c#入门经典,康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2] alex homer、dave su.ssman等著.asp.net 1.1高级编程,李敏波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3]季久峰、李志等编著.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实例导航.北京:人民邮政出版社,XX
[4] paul nielsen著.sql server XX宝典,刘瑞、陈微、闫继忠、刘文等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XX
[5] david flanagan著.javascript权威指南,张铭泽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
[6]李腊元等编著.办公自动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7] robert powell、richard wecks著.c#和.net架构,袁鹏飞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XX
[8]张学治等编著. .net框架程序开发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9]albahari b著.c#精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10] alex homer dave sussman著.asp.net分布式应用程序高级编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社.XX
[11]a.russell jones著.asp.net与c#从入门到精通,陈建春译.电子工业出版社.XX
[12]齐治昌、谭庆平、宁洪编著.软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13]陈湘.asp.net与网站开发编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14」王超、张鹏,《asp.net-xml深入编程技术》.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XX
[15] michael blaha、james rumbaugh著.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XX
[16]阿德斯坦尼等著,韩育等译.asp.net intranet高级编程.1999年第2期
[17] aaron skonnard,martin gudgin. 《xml精要快速参考手册一xml, xpath, xslt,xml schema、soap》.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XX.
[18] michael amundsen著.asp.net开发人员指南,朱礼军等译.中国电力出版社.XX
[19] dino esposito著.构建web解决方案一一应用asp.net和ado.net梁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XX
[20] shawn wildermuth著.ado.net实用指南:面向internet世界的数据访问技术,周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XX
计算机毕业论文11
1 软件性能测试
根据测试的目的和内容的不同,性能测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负载测试:确定在各种工作负载下系统的性能,目标是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2)强度测试:确定在系统资源特别低的条件下软件系统运行情况。
(3)容量测试:在用户可接受的响应范围内,确定系统可处理同时在线的最大用户数。
(4)压力测试: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最大使用极限的测试。
(5)疲劳强度测试:以系统稳定运行情况下能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或者日常运行用户数,持续执行一段时间业务,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处理最大工作强度性能的过程。
(6)大数据量测试:大数据量测试侧重点在于数据的量上,包括独立的数据量测试和综合数据量测试。独立的数据量测试针对某些系统存储,传输、统计、查询等业务进行大数据量测试,而综合数据量测试一般和压力性能测试、负载性能测试、疲劳性能测试相结合。
2 软件性能测试流程
2.1 测试方案设计
在软件性能测试的初始阶段,首先应对业务模型和系统架构进行调研,收集测试需求。然后生戚性能测试计划。业务调研和系统调研,需要性能测试团队提前了解被测试项目的业务功能和系统架构。其间。开发部门应协助提供被测系统相关的文档和说明,如系统总体介绍、系统规格书、用户使用手册、网络拓扑结构图和系统配置说明、关键服务器及应用部署与配置等文档。通过和业务部门协商明确本次测试针对哪些业务行为,制定此次测试的目标,细化测试的关注点和性能指标要求。通过以上内容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并制定详细测试计划和各阶段目标。
2.2 测试环境的搭建
测试环境的搭建分为软硬测试系统的环境搭建和测试相关的'数据准备工作。环境搭建包括被测试系统的硬件环境建立和软件应用系统建立及基础数据环境建立。保障被测试系统的业务可用性和功能的正确性,包括测试系统(如被测试项目的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压力测试控制台、压力测试发起工具等)的环境搭建、软件的安装;测试环境的网络环境建立(如开放防火墙和网关等);最后进行测试环境可用性验证。测试数据准备包括测试应用系统基础数据准备,即需要按性能测试规模要求,准备足够的、一定规模的基础数据,通常采用全量恢复生产数据的方式以达到和生产环境数据一致性的要求。
2.3 测试场景开发
测试场景开发指测试程序(脚本)的开发。测试程序(脚本)的开发是对被测系统的用户业务行为进行模拟、录制、编程、参数化、脚本定制和调式等一系列工作,以使测试程序(脚本)可以真实模拟实际生产中的业务交易行为,并通过对程序中参数的配置实现对并发数、思考时间等属性的准确控制。
2.4 测试执行
测试执行是在测试方案的制定、测试环境准备、测试场景开发工作正确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2.5 测试报告和分析
性能测试报告和结果分析是在测试执行完成以后,对性能数据进行采集结果收集工作和针对性能测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的阶段。性能测试报告是对性能测试过程中的监控结果以及报表进行汇总,按照一定的模板整理出的一份结论性文档。开发团队和性能测试团队应依据对性能测试实施过程中监控和记录的数据和表格,分析系统中存在的性能问题和程序缺陷。并有针对性的在报告中阐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或优化方案。
2.6 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开发部门在性能测试报告的基础上针对软件的性能或者效率缺陷进行优化或者修复,为了验证优化的效果而进行的再测试。
3 软件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
作为软件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一环,性能测试已经越来越受到软件开发商和用户的重视,成为软件测试的重中之重。性能测试通常在系统测试阶段执行,常常与强度测试结合起来,一般需要使用测试工具。一个优秀的软件测试工具,不仅可以辅助测试工作,满足科学测试的基本要求;而且可以自动化测试过程,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员和资源,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测试工具有微软公司的WAS(Web Application Stress Tool)、Compuware公司的QALoad、RadView公司的WebRunner、HP(Mercury)公司的LoadRunner。下面以LoadRunner为例。介绍软件测试工具的工作流程。
LoadRunner是一种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的负载测试工具。通过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及实时性能检测来确认和查找问题,能够对整个企业架构进行测试。通过使用LoadRunner,企业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测试时间,优化性能和加速应用系统的发布周期。LoadRunner能支持广泛的协议和技术,功能比较强大,可以为特殊环境提供特殊的解决方案。LoadRunner由下面三部分组成:Virtual UserGenerator用来录制脚本、编辑脚本Controller用来布置测试场景、执行测试场景;Analysis用来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用LoadRunner进行负载测试的流程通常由五个阶段组成:计划、脚本创建、场景定义、场景执行、监视执行和结果分析。
(1)计划负载测试:定义性能测试要求,例如并发用户的数量、典型业务流程和所响应时间;根据软件项目相关需求,定义相关测试的细节,撰写性能测试报告。
(2)创建Vuser脚本:将最终用户活动捕获到自动脚本中LoadRunner的脚本是C语言代码,LoadRunner有自己的一整套函数接口,可以供外部调用。脚本可分INIT、ACTION、END三部分,其中:INIT部分可以理解为初始部分。ACTION可以理解为事务部分,也是测试的主体,END是退出结束。
当录制完一个基本的用户脚本后,在正式使用前我们还需要完善测试脚本,增强脚本的灵活性。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完善测试脚本。插人事务、插入结合点、插入注解、参数化输入。
(3)定义场景:使用LoadRunner Controller设置测试环境;录制好脚本之后,就可以把脚本加入到场景里面去了,这里首先介绍一下LR的场景类型,LR有2种大的场景类型。
①Manual Scenario:该项要完全手动的设置场景,这项下面还可以设置为每一个脚本分配要运行的虚拟用户的百分比,可在Controller的Scenario菜单下设置。
②Goal—Oriented Scenario,如果你的测试计划是要达到某个性能指标,比如:每秒多少点击。每秒多少transae,tions,能到达多少VU,某个Transaction在某个范围VU(5D。一1000)内的反应时间等等,那么就可以使用面向目标的场景。
(4)设置场景:
Design:设计测试场景的静态部分,设置模拟用户生成器、模拟用户数量、模拟用户组等。
Run:设计测试的动态部分,主要指添加性能计数器,在脚本运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计数器反馈的数据。
建立了测试场景后,我们可以对Edit_Schedule进行设置,设置测试开始执行的时问,对于手动设计的测试还可以设定它的持续时间,以及何时起用或禁止调用模拟用户。
(5)运行场景:通过LoadRunner Controller驱动、管理和监控负载测试。
设置完毕后,点击“开始方案”运行场景。在运行过程中,可以监视各个服务器的运行情况(DataBase Server、WebServer等)。监视场景通过添加性能计数器来实现,下列数据需要特别关注:
①Memory:Available Mbytes物理内存的可用数(单位Mbytes)至少要有10%的物理内存值。
⑦Processor:Processor Time CPU使用率。这是查看处理器饱和状况的最佳计数器。显示所有CPU的线程处理时间。如果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该数值持续超过90%,则表示此测试的负载对于目前的硬件过于沉重。为多处理器服务器添加该计数器的O到x个实例。
③Processor Queue Length:是指处理列队中的线程数,小于2。处理器瓶颈时会导致该值持续大于2。
④Context Switches/sec;如果切换次数到5000*CPU个数和i0000*CPU个数中,说明它忙于切换线程。
⑤Network Interface:Bytes Total/sec为发送和接收字节的速率,包括帧字符在内。判断网络连接速度是否是瓶颈,可以用该计数器的值和目前网络的带宽比较。
(6)分析结果:使用LoadRunner Analysis创建图和报告并评估性能。
LR的报表分析功能也异常强大,有各种各样的报表,甚至可以将单个报表组合,也可以导出到Excel文件和Ht-ml文件。
计算机毕业论文12
提要毕业设计是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就业型高技能“蓝领”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就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的管理、毕业设计各环节的把握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毕业设计,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计算机软件开发高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软件开发
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由在校学习到参加工作之间的、十分关键的综合教学环节,是毕业前的一次重要的系统实践训练,也是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师资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和检验。这个环节把握得好,对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实践证明,毕业设计是计算机软件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等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之一。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同时吸取他人经验,对毕业设计工作有如下的认识。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包括教师选题和学生自选题两种。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实现毕业设计的途径和空间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有研究开发的环境即可。可以在学校内部组织开展,也可以走出去,到企业、到社会中去完成。例如,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毕业设计实现开放性的有效途径。一是学生到企业、公司实际工作中去,运用所学知识和单位的短期培养,按规定格式和要求写出总结报告或毕业论文,或在参与实际项目设计中完成设计,采取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人员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在我院的软件专业这种形式的设计占到了近1/3;二是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寻求多种途径开展毕业设计。例如,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承担部分任务;主动与学校各部门联系,帮助设计各种中小型信息管理系统,如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后勤水电管理系统、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等,由各部门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选题时的原则主要有:(1)符合专业或大类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要尽可能进行有软件工程背景的毕业设计;(2)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进行选题。也可是模拟真实的软件项目课题;(3)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宽度,工作量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并鼓励学生有所创造;(4)毕业设计的选题应面对学院的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学院的计算机资源和人力资源,力求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相符合。
二、毕业设计的管理
要完成高水平的毕业设计,除了要求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提供的`选题应是新颖的、实用的、能适合当前社会的市场需求的外,还必须要有严格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相匹配。
1、学生毕业前的上一个学期末,确定指导教师,并进行毕业设计动员。有关教师提供指定格式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自选题目申请书”、“毕业设计(论文)格式、书写规范”等表格供学生填写或参考,其内容包括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要实施的技术方案、要完成的研究工作、需配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需要的资金等。其中,还给出近三届本专业学生做过的论文题目,防止重复或抄袭。表格填写后交由教研室集体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由计算机系部与有关指导教师统一审批。再将所有选题和指导教师名单提供给学生,由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有关部门根据选择情况做适当调整后公布指导教师及学生的对应名单。
2、经统一审查后,指导教师给每一个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时,要针对任务书向学生讲解课题目标、实施方案、需要收集的参考书目、需要自学的内容及应做社会实践活动等,并向学生提供相关网站,让学生自己上网学习有关预备知识。
3、指导教师根据系部的统一安排向学生提供“毕业设计工作进程安排表”。该表包括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安排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需补充的专业知识讲座的内容与时间、上机时间、教师辅导时间、检查时间、完成每一设计步骤的进度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初稿上交和举行毕业答辩的时间等。学生应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一周内写出开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资料准备情况、设计的思路与期望成果、目标任务的分解、各阶段完成的内容计划等,交由指导教师审查后,再按计划开始设计。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在12周左右。
三、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几个重点环节
1、资料查询和实地调查。任何一个课题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开始,通过进行资料查询,可以了解本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然后准备与该题目相关的参考资料。通过与对资料研究成果的比较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或是否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以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毕业设计,必须阅读一定量的近期中、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学生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设计的先进性。高职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是了解和加深题目理解的另一重要途径。以《企业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这个题目为例,学生可以到实习工厂、中小企业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状况,通过系统现象的感性认识,逆向推测如何进行模块设计才能实现这些功能。另外,网络查询也是学习、资料查询的重要方式。指导教师要让学生按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深入地了解本毕业设计课题,准备资料,写出文献综述并完成初步的外文翻译任务。
2、制定和论证技术方案。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后,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包括一般的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网站建设等,应选定编程语言、根据目标提出总体模块设计图、流程草图等,通过比较表明自己方案的价值、方案的创新之处或有新意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学生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时,要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该方案,如何进一步优化数据,不足之处如何得到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具有什么样的性能或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3、充分发挥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引导、辅导作用。教师在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应该起到引导、辅导交流的作用,激励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完成毕业设计工作,鼓励学生突破旧系统,展开思维的翅膀,尝试别人没有想过或没有做过的工作,注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布置任务后,要进行具体指导和及时检查。指导教师要注重针对性与适用性,力争使毕业设计内容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技术岗位对口,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
4、毕业设计的先期总结和答辩准备。在毕业设计的后期,指导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针对每个成员指出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改进之处,提出后期需要进行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发放统一格式的编制设计说明书的有关文档,如毕业设计说明书的装订顺序、目录和正文的格式要求及正文基本结构及毕业答辩应当做的准备工作。指导教师检查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程序运行有无缺陷及答辩时要注意的问题等,然后做最后的答辩准备。毕业设计答辩开始前三天,学生需上交毕业设计的相关文档和程序资料。文档部分按规定格式装订成册,供答辩委员评阅。
5、毕业答辩、成绩评定。毕业答辩评分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人员除本院教师外还聘请企业项目开发人员参与评阅和答辩工作。答辩分数可分为自述、回答问题、论文内容三部分。最后,通过答辩委员会及各位指导教师统一讨论,得出学生的答辩成绩。答辩后,答辩委员会及时总结答辩中遇到的问题,并组织部分同学参加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反馈意见,以备下一届进行设计时加以改进。
四、结束语
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弱,但实际动手能力并不差。毕业设计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提升能力的机会。毕业
设计多选择一些项目单位的实际软件项目,让学生到公司、企业这些项目实际场合进行毕业设计,最好是在生产实际中选择那些真刀真枪的设计题目。经过我院近四届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采取以上方法和环节进行毕业设计实践,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适应性和实际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研究、总结和改进方法,不断地进行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为培养出计算机软件专业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志宏.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xx.1.
[2]戴洪萍.以就业为导向的工科毕业设计教改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xx.6.
[3]杭国英.突出实用性改革高职计算机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xx.11.
计算机毕业论文13
试谈计算机联锁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摘要】计算机联锁系统是铁路行车安全技术的保障系统,保证系统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运行队运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计算机单元故障、通讯线路故障、切换故障、电源保障四个方面介绍了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故障;处理方法
随着现代铁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联锁系统逐步取代电气联锁系统,如何保证计算机联锁系统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运行并维护和及时处理好发生的故障,对于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维护的角度,对计算机联锁维护故障处理及维护工作提出几点参考意见,并对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故障类型与处理原则,常见故障及处理,以及具体计算机单元故障、通讯线路故障、切换故障、电源故障等方面分别进行了介绍。
1.计算机联锁设备故障处理的步骤
接到计算机联锁设备故障通知后,切忌盲目动设备。
首先应掌握故障现象、影响范围、对车务影响程度、分析联锁关系、排除车务错误操作的可能。
接着查看机房联锁机、控制台(显示器)、控显机(上位机)的运行状态,联锁机采集板、驱动板信息位指示灯状态是否正常,初步掌握信息,再决定如何处理,并将情况及时报段调度和车间。
再根据故障现象初步分析故障发生部位,区分室内故障还是室外故障,区分联锁机、控显机故障还是继电部分故障,不能马上区分时,简单故障如道岔扳不动、红光带等可跳开上述步骤,同普通故障一样处理,可通过借助控制台电流表、轨道测试盘、微机监测等设备进行判断处理。
2.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故障类型与处理原则
2.1 故障类型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故障按性质,可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根据硬件故障发生的时间特征,可分为永久性故障#间歇性故障和瞬时故障。永久性硬件故障一旦发生即永久存在,故障排除前,故障设备不能恢复正常运行。永久性硬件故障通常由于元器件失效,连接线断线或短接等引起。
间歇性故障是重复发生,未经排除能自动消灭的故障现象,通常是由于元器件性能变化,接插件接触不良,焊点虚接等引起。瞬时故障通常是由于外界干扰因素引起的偶发性事件。软件故障是由于软件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在特定站场条件和特殊操作组合情况下,缺陷被暴露出来而引起的故障。
2.2 处理原则
对于永久性故障和间歇性故障处理,首先用备用设备替换故障设备,令故障设备退出运行,使系统恢复正常,然后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对故障设备进行检查,找出故障原因,通过更换电路板或排除故障点加以解决。对于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出发生的原因,应首先进行系统复位,恢复系统运行,然后对发生的故障前后的环境条件、信号设备状况、控制台操作情况做周密的调查和详细的记录,并结合历次处理故障发生时的`记录,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条件因素。要注意对机房温度、电源情况、接地状态、天气情况等环境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改善环境条件,防止故障发生。现场运行的软件,通常以固化的方式存储,不给现场人员提供查看和修改程序的方法和手段,软件的维护由设计单位终身负责。在计算机中执行的目标程序代码,可读性极差,又有严密的逻辑性,一条指令或一个代码错误就有可能靠造成系统的崩溃。因此不得不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软件缺陷未经排除将永远存在,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再现故障,从重复发生的现象中找出规律性的因素,提供给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改进软件设计,排除程序中的错误。
3.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由多台微机组成的分布式系统。每台微机由多个电路板构成,各微机之间通过网络互联,进行信息交换。系统响应第一个操作和完成第一项控制功能,都需要许多部件参与工作,因此一项功能的失败,可能由系统中的不同部件的多种不同原因引起。不同部件的故障,对系统功能的影响范围不同,而系统在同一时间发生的1个以上多重故障的概率极小。确定故障部位后,应首先采取主备系统切换的措施,尽快恢复系统运行,减少对运输的影响,然后对有故障的部分停机检修,排除故障。下面是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3.1 计算机单元故障及处理方法
(1)联锁机:STD板故障,具体表现为STD 层运行灯停止闪烁,接受灯、中断灯灭,采集层、驱动层指示灯停闪、故障表示为CPU板故障。
处理方法:更换CPU板;STD层中断2灯灭,运行闪灯,但接发灯闪烁有一些灭灯,根据灭灯的位置,更换STD-01板(与监控机通信和联锁机通讯)。BJ-A0 板故障,STD运行灯、中断灯、报警灯均不闪烁,采集工作灯正常。处理方法:更换BJ板或紧固插座人。
(2)监控机:PC-01网卡故障,其联锁机STD层第1组接发灯闪烁不对,其他灯正常,并有“以联锁要通讯中断”的提示;以太网卡出现故障时提示为监控机与维修机通信中断,VGA显卡有故障时,显示屏无显示或者图形有缺陷。
处理方法:更换PC-01网卡则恢复正常,需要更换显卡或插接不牢。
3.2 通讯线路故障及处理方法
总线插头松动或插接不良,联锁机无法与监控机通信。而LS插头松动或插接不良,联锁机的工作机与备机不能同步。
处理方法:检查插头是否松动,只有完全接触良好,在按联机按钮主可同步。
3.3 切换故障及处理方法
联锁机零层切换板故障时,切换校核报错,某一监控机与联锁机通信中断,排除上述故障,控制台监视器和数字化仪切换板故障,会导致控制台显示屏和数字化仪不能正常随着监控机的切换而切换到工作中的监控机上,也可造成显示屏上无任何显示。
处理方法:此时排除外界电源因素的影响,则需要更换切换板,排除故障。
3.4 电源故障及处理方法
动态稳压电源故障,其故障会导致所有动态继电器的驱动失效,不能驱动室外设备。计算机电源故障,UPS电源,STD电源、采集电源、驱动电源及监控机电源出现故障后,其所带的负载均无法开启。
处理方法:检查输入电源工作情况,输出电源工作情况如果都正常,需要根据故障的点更换电源板件,恢复故障现象。
4.结束语
无论故障原因和故障现象如何变化,作为一名合格的联锁系统维护工作者,只要平时在工作中认真总结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故障现象,坚持不断地学习,熟悉设备工作性能,才能准确判断出故障处所,维护好计算机联锁系统,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营。
计算机毕业论文14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谢赤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定稿,导师都给了我关键性的启迪,在此我衷心感谢他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给予我多方面的教益和帮助。
同时,我还要向在我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期间支持、帮助、关心我的湖南大学领导、国际商学院领导及工作人员,还有教过我课程的所有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最后,向所有在学业上关心过我的同学、朋友、老师、领导和亲人致以衷心的谢意。
计算机毕业论文15
[摘要]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论文质量正在不断的下滑。本文首先分析了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毕业论文的原因,并根据其原因给出了怎样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毕业论文 论文质量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除了必要的去企业单位参加具体项目外,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毕业论文来驱动学生。同时,毕业论文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承担工程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成为学生由学校教育走向社会,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重要通道。目前,单纯的学校教育的传统的实践教学暴露出与信息技术企业需求和现代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匹配的矛盾,而且这种矛盾愈演愈烈。如何突出毕业论文的质量,使项目驱动式的培养在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满足社会需求,已成为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要的的研究方向。
1、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1、态度上对毕业论文不够端正
毕业论文在思想上不够这主要从指导老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可以体现出来。首先,由于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在进行毕业设计期间,学生一部分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很少有人把毕业设计看得很重要,大多数学生认为能过就行;部分同学为了深造选择了考研,而毕业设计的时间与考研初试、复试时间重合,在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况下,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准备考研,而不是做毕业设计。其次,指导老师重视度不够,在学生写毕业论文期间,特别是刚刚升本的院校,大多数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平均上课时节数是老牌本科院校的2到3倍,因此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很有限。另外,由于这些院校处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报酬比较低,使得部分教师对毕业论文也是采取消极的态度。
1。2、论文的选题单一
目前,学生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是,老师先拟定好论文题目,给出相应的要求并设计好相关的任务书,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选题。而这种选题方式往往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离,同时也降低了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展开的积极性,最后得出的论文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答辩的材料。另外一个方面,由于实验条件和指导老师的本身因素,给出的论文题目绝大多数是信息系统这样类似的题目,比如:网上在线考试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这些陈旧的题目,这些题目已经做得非常的烂,没有什么可创新性而言。
1。3、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
尽管学校对毕业论文制定了相应的毕业设计管理规定,但在实施细则却没有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来制定,可操作性不强。所能提供的资源仅能够保证各种文档资料、论文的规范性,而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毕业设计却难以保证。
应用型院校一般都是刚刚从一些师专等传统的'专科院校升上来的,缺乏毕业论文指导的经验并且大多数处在边远的二级城市,因此经费少,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监控也不到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措施。按照一般老牌院校做毕业论文的惯例,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每星期至少应该交流两次以上,以便随时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然而由于受到找工作、考研等特殊情况的影响,学生又缺乏主动性,不愿意主动找指导教师交流,从而使得整个的监控过程就成了一个形式。
1。4、经费投入和师资都不足
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绝大多数的这类院校都进行了扩招,导致生源的质量也不断下降,同时也大大加大了指导教师工作量。此外,这类院校的老师待遇相对比较低,使得许多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师都是采取一种职称上去就走人的态度,造成了有资格,有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教师相对不足。
1。5、论文抄袭校对论现象严重
尽管各个学文抄袭现象处理都非常的严,然而,仍然存在部分学生将网络上检索到的多篇论文稍加修改,重新组织加工,从而就变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这种现象不仅存在而且还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有关应对措施
2。1、端正态度,提高思想认识
要让学生知道毕业论文与其它课程一样,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把它做好才能够顺利的毕业。对于学生做毕业论文的态度,指导老师善于开导学生,笔者今年指导了几个学生,其中就有两个同学对毕业论文一点也不重视,开题报告也是敷衍了事,设计根本就不做,笔者在跟踪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通过打电话,每周跟踪其进展状态等方式,经过耐心的教导,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不仅仅是个任务,也是为自己走行新的工作岗位的一次练兵的机会,从而端正了态度,由被动变为了主动。
2。2、建立毕业论文的双向选题机制
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是写作毕业论文的重头戏,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毕业论文的质量。传统的由指导老师指定命题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了,因此选题应该是个双向的过程,指导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两方面来拟定题目。
目前,由于学生的就业成为了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方面,大多数的院校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就要求他们找工作,这就导致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提前到暑假就开始,同时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因此,开展好毕业论文工作,是摆在我们前面的重要任务。
①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选题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所选定的题目要兼顾兴趣、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尽量选择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应用性质的工程、反映现阶段发展需求的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⑦兼顾选题与就业。笔者发现毕业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学生可能在毕业设计期间可能需要在单位顶岗上,这类学生在选题时最好能与其工作的内容相关,形成联合培养的方式,一类是已经考取研究生,这类学生在选题时应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后期的继续学习深造做准备;另一类就是变找工作变写论文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选题时则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2。3、完善毕业论文的评价体系
为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指导老师要认真对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跟踪检查,规范管理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从学生选题开始,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等贯穿整个毕业论文过程,只有通过才能参加答辩。毕业设计的成绩由3部分组成,指导教师综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毕业设计论文给出的成绩占40%,论文评阅教师给出的成绩占25%,毕业设计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给出的成绩占35%,保证了毕业设计成绩的公正性。
2。4、加强指导教师自身素养的建设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院校要优化指导教师结构,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软件开发能力,可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选择一些“双师型”的人才来担任指导教师。为了弥补指导教师的不足,也可聘请公司、厂矿的一些工程师来担任。另外,扩展培养指导教师的途径,争取每年都安排部分青年教师到公司、厂矿去锻炼,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或深造前的重要的练兵,也是最后一个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只有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才能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掌握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具有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委。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M]。
[2]毛力,袁励红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
【计算机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毕业论文03-26
计算机毕业论文05-17
计算机毕业论文-计算机漫话12-02
计算机毕业论文提纲03-13
计算机毕业论文专业站免费毕业论文03-04
计算机毕业论文致谢词03-29
计算机工程毕业论文11-28
计算机方面的毕业论文09-15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11-03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