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论文[集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信息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信息论文1
1引言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大数据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许多过去难以表达的信息都可以运用数据的形式来表现和存储下来。在大数据时代进入到一个数据处理和快速发展的阶段之后,我们更是能够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预测事物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知识层次、价值体系和平时日常的行为方式便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当前,一些还没有被发掘的数据,其潜力价值能否被发现和使用,深化改革大环境下的经济、交通、环保等领域的改革是否可以顺利实现,都是由能不能认识到大数据及其潜在功能和价值所决定的。
2大数据
2.1大数据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在业内,大数据和其他新兴学科一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界定标准。一般情况下认为:大数据是由一些异构数据所组成的集合,能够运用较为方便合理的算法及工具从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并为人类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它又被称为海量数据、大资料,这指的是其波及的数据量范围广大,以至于在合理时间内根本就没有办法通过人工获取、管理等方式整合成为人类所能明晰、解读的信息。这些数据来源广泛,比如监控视频、网上交易记录等。尽管还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定义,但大量的这些数据都被称为大数据。大数据具有如下四个特性:①数据发展速度和处理速度要求快;②大数据的多样性,其数据来源丰富,格式又包括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声音、视频、图片等;③数据的存储和计算量比较大;④大数据的信息巨大导致其价值密度相对较低,因此要想真正的找到有价值的数据难度较大。
2.2大数据时代下的思维变革
①在利用大数据去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时,能够处理更多的信息而不再依赖简单的随机采样。②为了分析处理更多的问题,需要对数据泛化,因为在大数据的简单算法之下有可能比先前复杂的算法更加方便有效。③大数据的背景下,人们更加聚焦于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而不是其因果关系。
2.3MapReduce框架
MapReduce是谷歌推出的一种计算编程模型,其主要目的是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并行处理。因此,MapReduce就把数据并行处理的任务分解成MAP和REDUCE这两个核心操作,这种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编程语言如高阶函数的影响。
3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3.1数据备份技术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的安全备份工作非常重要。安全备份是数据容灾的基础和前提,是为了预防偶然情况而采取的一种安全保护手段,备份的核心工作是恢复数据,根本目的是数据的再利用。它具体指的是如果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从而致使存储在系统中的数据、文件等丢失或者说损坏的时候,系统能够准确而迅速的将数据进行恢复。
3.2云计算技术
假如把形式多样的大数据比作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的各种汽车,那么这条高速公路就是云计算,云计算是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云计算在海量信息储存、分析以及应用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大数据才能够在社会中广泛应用。谷歌的各种大数据信息技术和应用平台就是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MapReduce(批处理技术)、UFS(UIT云存储系统)、BigTable(分布式数据库)为代表的大数据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数据处理平台。
3.3Hadoop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数据的分析、应用和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与关系型数据库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为了能够给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一个更高、更好、更可靠的平台,Apache基金会研发了一个开源平台Hadoop,这个平台用Java语言编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括HBase(分布式数据库)和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在内的完整系统,成为当下相对主流的大数据应用平台。
4大数据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以及应对策略
大数据之下,海量的信息数据一般都存储在一些分布式的网络节点当中,管理相对混乱和分散,而且系统也没有办法独立掌控用户交易数据的场所,因此很难分辨用户是否具有合法的身份标识,这就非常容易致使一些不法客户肆意窃取、篡改他人信息;另外,大数据存储系统中含有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及各种数据记录,在大数据信息的挖掘利用中,怎样能够确定一个信息的开放和保护尺度,是当前大数据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又一难题。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大数据并对一些风险进行预防,在此,我们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①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国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有力的确保数据储存安全;②积极探索相关技术,加强对个人安全隐私信息的保护力度;③增强计算机防火墙的安全防护能力,有效抵御网络网客,确保网络环境安全;④深化云计算安全领域改革,充分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确保云端数据安全。
5案例分析-对A公司大数据及其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A公司实施信息化已有多年,每年在信息化方面,都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已搭建了公司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不过,由于在初期的信息化建设中,公司是以服务支持软件应用为主,还没有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开展信息化工作,因此也就没有真正实现大数据的应用,更没有制定较为系统的信息化规划,各信息及系统没有集成,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尤其是在工程、营销、生产和财务等环节存在严重的断层现象。
此外,由于标准不一,系统没有整合、较为分散,这就给系统的集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信息不能共享;数据也缺乏标准化,无论是自行开发,还是从国外市场上买来的即时软件,一般都不注意数据的标准化,或数据标准自成一体,应用项目上得越多,数据的不一致性就越严重;系统开发没有标准化,A公司在建设信息系统的过程中没有使用相对一致的开发、应用平台及工具,不利于降低系统维护成本、技术人员培训成本等。为了克服这种现象,A公司认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系统进行集成,并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标准。为此,A从公司的战略入手,结合公司的业务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企业发展对大数据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而要配合好这些行动,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记录客户信息,使公司拥有一个全面的客户信息资源库,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交易记录等。
其次,通过分析,A公司对所要应用的每一套信息数据系统都提出了详细的业务需求,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的信息系统,在综合考虑需求满足程度及成本等因素下,该公司选择了一套国外的成熟软件产品进行分步实施。再次,A公司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析,从业务的角度提出了企业的信息流程,明确了系统间所需要的的集成关系。为了较好的整合现有及未来的系统,实现信息的集成、共享与流转,减少手工的干预,A公司提出了信息技术架构及其整合方案,包括应用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信息模型、信息和数据在应用系统之间的分布与流向、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等。同时,该公司还分析了目前在市场上较为主流的系统集成的技术和产品,在尽量确保现有投资,同时又兼顾未来系统方便集成的原则指导下,该公司选择了最合适的产品和技术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分步整合。最后,A公司认为,对信息化的规划建设来说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大数据在信息系统中的实施及资源配置计划。只有明确了信息系统建设的时间表和优先顺序,才能更好地指导信息系统的实施。
因此,A公司在综合分析了公司的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业务及系统现状后,提出了大数据信息系统实施计划。在该实施计划中,不仅安排了实施的时间表,还给出了系统实施的大概预算及主要的产品供应商,同时提出系统实施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等,为以后几年的信息数据化网络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和参考。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信息知识跳跃式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金融、医疗、工业等领域。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信息行业竞相从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大数据海洋中攫取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用于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由于大数据技术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运用,这就使得计算机信息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今后,大数据技术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计算机信息论文2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改革步伐也在不断推进。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一、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自身水平的差异,进行无差别填鸭式教育。
虽然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但这并不能代表每个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没有差异,这些差异来自多个方面。首先,大学生来自五湖西海,大城市、小城市、乡村在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认知是有差异的,不同的生活环境、地理环境造成了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其次,因为个人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接受能力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每个人对于它的掌握程度也有差异。无差别的填鸭式教育注重老师讲,学生听,一味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自身水平的差异,不重视学生的需要、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和理解新知识,这种教育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
2.理论知识和实践部分的联系不紧凑。
计算机教学主要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多数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有效的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相结合,或者重视实践部分而不重视理论部分的教学,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会造成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生疏,没有理论知识的指导,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会更高且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没法及时独立的解决这些问题,影响学生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掌握。
3.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发展脱节。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种发展非常迅猛,更新速度非常快的现代技术,然而教材往往一用好几年,这会造成教材的内容跟不上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教材内容的传统陈旧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脱节。教学中无法带来最新的信息技术会打击学生对于这个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认为学习这个学科是没有用的,脱离实际的。
二、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探究
1.合理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自身水平的差异给教学工作带来的难度,不同的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各有不同,他们对于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也各不相同。计算机实验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验证性实验,另一种是设计性实验。通过这两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使他们能够真正通过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可以有针对性的让学生逐步完成实验内容。例如:首先,按照实验教材步骤去完成实验;其次,脱离实验教材尝试独立完成;最后,完成一些额外设计性实验,像个人名片、简历、班级网站等。这样可以检验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水平,可以更好的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强化和训练,提高自己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2.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的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变得不再枯燥乏味,更加直观的将理论知识摆在学生面前。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课时比较有限致使教师不得不进行“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将重点一带而过,具体操作方法不能兼顾的情况,这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知半解。所以我们要运用生动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PPT课件能够更加形象化的解决一些原理性的问题,利于学生理解这些原理,能够让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还要多利用多媒体资源,多进行操作的演示,学习计算机理论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处理、运用的能力。因此,恰当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很好的解决了理论知识的教学问题。我们也可以展开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别照顾到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讨论,互相的帮扶,相互促进。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完成教学内容,使每个人的思想和意见得到交流,从而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以竞争形式出现,让两名甚至多名学生针对同一个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在他们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我们还可以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互换角色,给学生以鼓励,也可以让学生上台演讲等等形式,这样的方式需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水平条件下进行。
3.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教材。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和教材内容相对传统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但这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这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框架,结合实际情况,不要拘泥于教材本身,摒弃教材中老旧的内容,引入新知识,把真正实用的东西教给学生,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4.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现代化网络资源的支持下,主动且有主见的参与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在校园网建立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网站,存放教师的教案、大纲、教学要求、实验素材等等,明确学习任务,建立反馈机制,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疑问进行辅导。
结语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学工作带来的难度,教师要避免死板的教学方式,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要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使之成为与时代接轨的信息人才。
计算机信息论文3
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中,完全实现信息化的时代。在信息时代的发展领域,计算机的软件技术已经涉猎了很多科学技术,将其大量运用到各行各业的工作发展中。它在培训信息的管理方面还需与时代共同进步、发展,企业也不断的重视、关注这方面的管理工作。充分运用计算机的软件技术实现这项管理工作,并将其作为培养企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通过对人才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培训,将企业内部的员工培养成在发展中所需求的重要人才,进而提升团队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企业人才培养企业人才会运用计算机的软件技术,以此实现对信息有效性的管理。
一、将计算机的软件技术应用到培训信息的管理中具有合理性的意义
(一)提升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为了使企业的信息管理在水平、工作效率方面得到有效且明显的提高,需要借助计算机的软件技术去实现。这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使其在发展中有了基础性的保障,利用了它的系统性不断促进企业内部人才在管理方面的发展。计算机的软件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其自身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系统性以及可行性,以达到人类在管理工作中实现高效工作的目标。这种培训的方式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模式,不但能够为企业节约一定的成本,还能创造更多有利于发展的价值,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
(二)完善对人才进行测评的相关体系在企业培训的信息管理中运用计算机的软件技术,并与手机的互联网进行结合搜寻相关的培训信息,这样有利于企业在信息上实现集成化,有利于发挥人才的个人能力与力量。在评测的体系中,工作人员学会主动的发起询问,从中获取有利于对人才作出评测的信息。通过对人才与企业的了解,进一步完善人才在工作中的评测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评测系统,进而提升评测体系自身的性能,使人才在实际的工作与管理中更能发挥自我价值。
(三)保存企业培训管理的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培训是提升人才在工作方面以及整体素质的关键、重要方式。虽然在企业内部实施了大量的培训,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他们几乎已经把有关信息管理的知识都遗忘了。在培训的工作中,通常使用计算机中的软件保存所需的管理信息。这样的保存方式,有利于企业在后绪的管理中查询培训信息。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资源上,都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且能够保证所保存的培训信息具有准确性、完善性。这样的保存措施,一直是实现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举措。由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对员工记录大量的信息,因此对信息以及数据的保存方式具有很高的要求。在企业对人才实施培训之后,要及时保存相关的信息与资料。通过建立相应的数据、信息系统保存这些有价值的信息,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发挥计算机相应的软件功能性作用。
二、研究计算机的软件技术在企业信息管理培训中的具体应用
(一)方便信息的保存、浏览企业的信息管理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其中,有利于对复杂信息进行有序的管理。在计算机的软件技术中保存这些培训情况的信息,能够实现信息在保存方面的长久性。另外,由于计算机的软件在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在统一录入信息的原则下,信息管理的工作人员在查找或浏览培训人员的信息时,更具有快捷性、全面性。在查询与浏览方面,优化了复杂查询的程序,也使信息更具有完善性。能通过这样的软件技术迅速的查询到企业正急需的人才。
(二)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为了有效推广计算机在软件技术方面的应用性,对企业信息管理工作展开全面推广的工作。在现今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应重视对信息管理的培训工作,以及对培训情况的记录与保存等工作事宜。企业通过运用计算机的软件技术,对人才实施培训的机制,并快速获取人才的各项信息,以便提高对人才的使用率,避免对人才资源造成浪费。在完善保存人才培训信息的基础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人才的引进。另外,通过对人才加强计算机在软件技术使用方面的培训,进而促进该技术在企业中的发展,得到企业在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它在不断为企业培养出所需人才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身应用的水平。通过优化其操作的界面,使企业信息管理的系统更具有完善性,为企业节约使用的成本。将自身的改善与企业进行结合,提升企业培养人才的能力。
总结:
计算机通过软件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自身在各行业中的发展。在企业对信息进行管理时,会伴有相关的培训工作。而在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软件技术,能够为企业节约管理的成本,并且使人才提升工作效率。它在企业信息管理培训中,在信息保存、浏览、培养人才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管理与保存方式上,降低了信息资源的损伤程度。因此,在企业的信息管理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企业在培训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软件技术,利用其强有力的优势推动着企业的内部发展,并为企业培养出大量优秀、实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希成。 如何实现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培训信息管理中的合理应用[J].国际IT传媒品牌,20xx,10(10):144-148.
[2]卢庆军。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培训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学术论坛数字技术与应用,20xx,9(18):210.
[3]王元睿。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J].学术论坛数字技术与应用,20xx,9(18):244.
计算机信息论文4
摘要: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不仅关系着国家科学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更威胁到国家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首先就现阶段计算机信息网络完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提出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应对策略,希望能为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对策
网络安全既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系统中的信息数据受到保护,避免因恶意或偶然因素让其遭受到泄露、更改甚至破坏,使其能够正常、连续的运行。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人们在享受信息化社会给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而这种安全问题造成的信息的泄露与破坏,不仅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还可能将给用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为此,如何采用有效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措施,来解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摆在相关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1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1.1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原因
网络系统的漏洞是影响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系统漏洞的`产生一般是由于在程序实现它的逻辑时,忽略了对其他一些意外情况的考虑而导致的。而存在的系统漏洞将会导致相关程序在处理文件时,在时序与同步方面出现问题,而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个别机会窗口则会让不法之徒有机可乘。即倘若一个攻击者获得了对系统的一般用户访问权限,那么他就极有可能会利用系统的漏洞,将自己的权限升级为系统的管理员访问权限。
1.2计算机病毒的滋生
计算机病毒是程序编程者在计算机编程中插入的一种对对计算机程序及功能存在破坏性的数据。计算机病毒对网络系统的破坏程度较强,严重威胁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其中常见的病毒主要有引导型病毒、宏病毒、文件型病毒、脚本病毒以及特洛伊木马病毒等。另外,在移动存储介质方面,虽然其具有着存储量大、易携带且通用性强的显著特点,但却也因为这些特点加大了网络系统的管理难度。与此同时,大多数涉密的存储介质都缺乏登记、访问控制以及相关的审计机制,这便给网络信息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2]。
1.3人为因素
影响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是制定的网络系统管理制度欠缺完善。例如,对于故障计算机的维修方面,未能制定出在其被送修之前要进行消磁处理的规定,且未能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监修,进而导致了数据的泄露;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较低。如不知道如何还原移动存储介质上已备删除的文件;在进行计算机信息日常维护工作或用户权限的设置时,由于自身操作经验的不熟练导致将权限授予给了不合适的客户等。
2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物理层面的网络安全对策
对网络安全建设的加强,主要可以从硬件及软件这两个方面的安全维护来入手。而在硬件方面,其具体措施如下;相关管理人员务必要对计算机、服务器以及通信链路等硬件设备的安全性进行仔细的检查与维护,并尽量减轻甚至避免由湿度、电磁干扰、温度、灰尘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因素给硬件设备造成的损害,为网络硬件设备的安全提供保障[3];建立完善的机房安全防护措施,利用物理访问控制设备对访问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2.2修复计算机网络出现的漏洞
注重用户及账户权限的安全设置工作,对每位用户身份及相关权限进行仔细的验证,并对用户的数量以及用户访问权限的范围进行合理控制;建立起系统的病毒防范体系,以对各种网络病毒进行有效防护,防止信息数据被恶意的窃取及篡改,保障信息的安全;充分利用防护墙技术对访问权限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并通过对提供商发布的补丁进行下载,来修复出现的网络漏洞,进而对内部网络的安全进行保护;对不良信息进行相关的防护建设。针对于与Internet连接的网络中掺杂的大量不良信息,应当建立起信息过滤系统,通过字段过滤以及IP过滤的方式,来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
2.3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是解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保障,其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具体条例和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加大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力度,并不断提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实行岗位责任制。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职权和责任进行明确,并不断加强其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网络操作的规章制度及保密协议,并及时做好信息的备份工作,以避免由于原数据的丢失而给企业或个人造成严重损失。对于已经出现的违纪现象,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格的惩治,以达到警戒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章芋文.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危害及防范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1)
[2]李海舟.浅析网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电子世界,20xx(23)
[3]朱玉林.关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J].信息安全与技术,20xx(11)
计算机信息论文5
目前,人们对于电力企业供电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电力企业也是一种促进,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对于电力企业供电设备的管理要求也逐步提升。只有一步步提升对供电设备的检修水平,延长供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才能够很好地为用电用户提供最安全的电能。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供电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颠覆传统的“到期必修”的思想,而是进步成为“应修必修”,只有实现“应修必修”才能够将供电设备保持在最好的状态进行电能运输。
1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对于电力设备维修技术的提升已经处于白热化的阶段,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技术能够很好地被用于电力企业设备管理方面。显然,传统的检修方式对于现代的电力供电设备已经有些落后,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于电力供应的高要求。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新要求,急需要利用新的设备、新的技术来提升电力企业供电设备的供电水平。就传统的检修模式而言,最主要的是定期维修,对于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能灵活应对突发情况。传统的维修就是在定好的制度下,定好的时间内对固定的供电设备进行维修,这就导致突发情况发生时,出现问题的供电设备不能很好地及时地得到维修,导致各种供电障碍的发生,严重时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危险,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力企业各种资源的浪费。如果在出现故障后没能及时检修,再加上还没有到检修期,这就会更加加重供电设备的损耗,严重影响供电设备的运行,最终会降低供电设备的使用寿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我国的地形地貌情况复杂,这就造成了供电设备形式的多样化,供电设备的管理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各个地区供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就无法有一致的管理制度,检修方案只能依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这就给管理工作带来更高的难度。再加上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对于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有些地区还利用人工操作来对供电设备进行检修,这中技术应用的`落后导致无法保证供电设备安全高效地运行的现象发生。通过了解我国目前的供电设备管理现状,可以清楚地知道对于供电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水平还有很高的提升空间,需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对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我国的供电水平才能有实质性的提升。
2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主要措施
现代社会对于电力企业供电设备的检修要求不光是安全高效,更多的是经济环保,同时科学适时,只有利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合理及时地对出现故障的供电设备进行检修,不仅仅能够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保证企业的利益以及用电用户的安全。在对供电设备检修模式改善之前,需要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能够将之前的教训总结出来,同时能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对出现故障的供电设备实施检修,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和社会节省经济开支的同时,还能够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在实施检修之前需要制定长期而有效的检修制度,同时能够实现“应修必修”的检修目标。在检修过程中,应当检测出故障的源头再进行维修,只有从源头消除故障才是真正地将设备控制在良好的运行状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供电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的高智能性对供电设备各方面的性能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一旦考量准确无误,才能保证在维修制度制定时是准确无误的,只有这样,维修才不会是浪费。供电设备的正常与否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也即是说,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供电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现代局域性电网的容量一天天地增大,对整个供电系统的压力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科技技术也在不断地变得多样化,各种现代技术产品不断的更新导致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的暴露,为了满足更多人对于电力系统供电的高需求,需要竭尽所能地对设备进行改善。正是由于现代电子产品不断多样化,对于用电要求也变得形式多样,这就会导致各种不同的问题出现影响供电,因此,需要全方位提升供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真正想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够真正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以及供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具体实施维修方案时,应该秉持维修费用尽可能低,将供电设备运行风险尽可能降低的原则,这就要求制定全新的维修制度,摒弃传统落后的维修模式,最好是能够在供电设备的管理上开创全新的模式。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才能够既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够在供电设备运行合格的前提下为用电用户提供更多更安全的电能。
3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在电力企业采用新技术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有利于电力系统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电力行业发展的理想目标之一。在电力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从科学管理角度来打破行业的垄断局面,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引入技术竞争机制,从而迫使电力企业本着科学技术的角度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尽可能的降低用电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今后的发展趋向需要本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创新为主:采用创新技术、创新环保材料,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开展状态检修,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提高技术与服务创新,提升供电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为电力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提高社会效益,从而带动售电量;开展状态检修首先必须要确定所开展的设备对象。对主设备实行要检测,随时进行状态检修,减少停电所需时间,减少设备维护方面的成本,此项工作不能急于一时,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实际来陆续开展。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是创新型的检修管理模式,是电力行业适应新形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必然选择。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整个供电设备的提升是需要各方面都能够满足现代人对电能供应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电力设备不被时代所淘汰。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升供电设备的管理水平是现代社会的大势所趋,也就是说,将供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归于智能化范畴才是现代最应该研究的课题。因此,要想对供电设备进行科学、高效的状态检修,首先必须对供电设备运行状况实施系统的、具体的、准确的时时监测,并且要对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做详细比较以及记录,才能准确无误的提供设备当前的运行状况,以此来把握何时以何种方式开展检修。把传统观念中的事故维修与定期检修纳入电力企业的科学化管理进程,在现代信息、科技与数字化技术操控的技术支持下,逐步向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发展。完善计算机技术,实现智能化供电。
计算机信息论文6
1.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
1.1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实例分析更加准确
当前,绝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强化了对物流配送的监控,这也让企业在现实物流工作中,能够即时地对配送工作人员展开地点锁定。只要物流总部出现命令提示后,物流企业便也能够即时地将这个信息传给正在路上配送的工作人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介入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帮助物流企业全面简化工作流程,只要任一一个流程出现了问题,都可以立刻寻找出问题来源,为问题的解决争取时间,这也直接弱化了客户与企业之间的纠纷形成。例如,配送人员在物流运输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得到和配送人员展开随时沟通交流,在运输工作的择取管理上,企业也能够按照客户的需求相应的选择最合适的物流方式。
1.2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意识的形成
从物流工作的实际状态来看,我国仍然有许多物流企业对于物流信息化发展存在明显的误区,很多企业都处于既想创新,又怕出现风险的摸索阶段。并且,由于企业所应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较为低端落后,导致不能够产生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物流配套模式,也因为物流行业人才的整体匮乏,对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形成造成一直的阻碍。对此,物流企业惟有更新管理观念,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引用,才可以为物流信息化发展另辟蹊径,使网络技术能够更为集中、全面、深化的应用到实处。而且,物流企业也需重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让员工知道物流信息化对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而言是大势所趋,进一步创设优质的信息化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物流产业化、系统化以及全面化发展。
1.3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产业链的形成
供应链属于物流企业管理核心的构成。传统物流管理概念中,单纯的内部物流管理早已不能够适应信息化物流发展的需求。对此,供应链管理需要逐渐生成通过上下游企业的反馈信息服务,强化供应链的全面协调性发展,进一步促进综合效益目标,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的实效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供应链的建立无法离开信息系统的辅助,并且也必须配合高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强化管理,才可以体现供应链每一节点的协调性。建设企业成员发展互惠互利的管理制度,使供应链更为平稳的实现效益目标。供应链建设的全面深化,是物流企业开展人性化服务与提高工作效能的基础。
1.4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夯实基础
物流行业是否迈向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标志就在于物流行业信息平台的'建立。该环节的建设也直接关系着物流发展的优劣程度。对此,我国物业产业不仅应当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建设健全平台的发展,尤其要关注空中物流信息管理的平台建立。推动物流服务的多样性,契合物流行业发展的总体特征,使信息畅通无阻。
2.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特征能够很好良好的契合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促使物流行业实现信息数据的即时传送、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品质。因此,物流企业惟有合理地展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扩大物流信息化建设力度,创建健全的物流信息化网络系统,提高企业员工信息化意识,才可以真正地强化物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得以有序、健康的发展。
作者:潘谈 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信息论文7
文章通过对近两年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总结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近年来,高职人才就业市场上存在着供求结构上的不平衡,一方面企业存在着“用工荒”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些高职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于是,笔者对我院近两年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总结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学校应该增加学生去人才市场开展岗位调研的次数,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在人才市场上有个合理的定位
我们在调研中,企业认为现在许多毕业生都要求特别高,许多学生要求自己的工作应该是工作环境好,不能出差,不能加班,不能在外有风吹日晒,还要挣得多。有的学生自认为自己上了三年大学,不管自己这三年学的好不好,自己是否真正具备了大学生应有的素质,都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就应该找到一份干得少,还要挣得多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因为遇到了许多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学生,现在他们已经降低了要求,只要这个孩子踏实,肯吃苦,能学习,对于技术上的欠缺,他们可以用一、两年去培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感到学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融入劳动品德教育方面的课程内容,并让学生认识到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会特别缺乏自信,在调研时,有的学生就认为自己三年没有学会什么,不敢去企业面试,不敢去应聘。针对这部分学生,学校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勇气和胆量。学生在找工作时存在的眼高手低和缺乏信心这两方面的定位问题。这两部分学生实际也都因为不了解人才市场,导致个人在人才市场上定位不准,因此,学校应该增加学生去人才市场开展岗位调研的次数,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在人才市场上有个准确的定位,使学生具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端正学生的就业动机。
2 学校应该增加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
调研问卷中,有约60%的学生不知道应该去应聘哪些企业和岗位,也不知道去哪里找到企业的招聘信息。就业信息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前提, 需要有广泛便捷的信息来源,毕业生希望获知的就业指导信息主要集中在就业需求、心理及个人定位指导。调研时,许多企业反映有些学生在应聘时缺乏基本的礼仪,导致企业对其的第一印象不好。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感到应聘时非常紧张,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可见, 虽然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表现为: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不够(重招生, 轻就业现象较严重), 导致很多学生对其工作不了解;与用人单位联系较被动, 不了解人才需求变化, 没有充当院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沟通的有效桥梁;提供的就业信息少, 就业咨询服务没有特色,不能适应毕业生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学校应该给学生增加应聘的渠道、技巧和礼仪方面的就业课程内容,并及时向学生提供有关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
3 学校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尤其利用暑假和最后一学期进行高质量的实习
调研中,许多企业感到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以及与人交流能力都十分欠缺,还有很多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差。现在许多用人单位不得不将毕业生能否安心工作、能否与他人协调合作, 作为用人的重要因素。企业希望学校不要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 也要加强职业责任感、敬业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而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除了融入到学校的课程中,更有效的培养方式是要在实践、实习中培养,因此,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尤其是暑假和最后一学期更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完成高质量的实习。
4 学校的课程设置尤其是最后一年的课程设置应该跟随企业需求灵活调整
在调研中,企业反映毕业生学的技术内容都类似,对于最近几年新出现的技术,企业非常需要懂这些新技术的人才,但是企业却找不到这类人才。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就业单位。学校三年的课程安排是在三年之前就定好的,这三年期间应该可以按照企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特别是最后一年学生马上就要进入人才市场,两年过去企业的人才需求也常常会与两年多前的需求有一些变化。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在最后一年及时调整原有课程设置,顺应企业需求,使大部分毕业生能够更顺利地就业。
5 由专业课教师讲授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对学生就业信息调研分析,发现虽然信管专业学生一次就业率较高,但是学生对口就业率比较低。通过进一步访谈调研,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初就不知道哪些岗位是对口就业,再有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专业对应就业岗位的发展路径。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而且应该由专业课教师去讲授这部分课程,这样才能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
针对此次调研反映的问题,笔者探索的以上改进对策希望对其他专业和学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贺宏(1979-),女,河北省新乐市人。现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
王素娟(1979-),女,河北省正定县人。现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建设。
韩莉(1977-),女,安徽省阜阳市人。现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计算机信息论文8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不落人后。目前,社会大部分机构已经引进并全面实施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网络能够给各大单位、企业以及行政性事物带来助益,提高其处理效率,也使得这些机构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医院作为我国众多单位中的一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较高。因此,在医院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医院事业赖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1医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1.1医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改革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时代在发展,医院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决定医院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在信息化时代,强大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而医院作为社会公共医疗服务机构,与其他行业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也要求医院必须与社会其他行业所兼容进行信息化的革命,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信息化革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医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改革
是提高医院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关键医院要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医院管理以及服务水平的目标,必然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随着社会今天的稳步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卫生系统也越渐看重,其安全性、便捷性以及高效性受到了热门的关注。医院作为为社会大众提供这系列服务的组织,自然也要引起重视,且其服务的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客观要求医院必须重视并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以及管理效益,进而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1.3医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改革
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医院日常工作中,不仅能帮助医院改变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还能让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到工作无纸化与信息化,比如,在没有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传统医院中,患者进入医院首选需要挂号并登记,再分析病情,最后将病情通过纸质档案反馈给患者,其效率很低。而在进行改革并引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后,患者到医院就诊,只需出示医院提供的芯片卡便能让医生掌握患者病情、就诊情况以及以往医生给予患者的建议与治疗情况,并且能将信息进行共享,通过共享让同一医院的所有科室都能掌握患者情况并根据相关信息进行治疗。这使医院整体的服务以及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也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发展。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2.1网络系统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1.1在病案及统计管理方面的运用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能让医院的病例案卷得到妥善、安全的保管,也能对医院日常的活动进行统计,包括就诊人数、入院患者数、病危患者数等等,且其自动生生统计功能不仅使日常繁杂的工作流程变得简便,还让统计更加更规范精确。通过建立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能更规范有效的统计出各项财务数据,为管理层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数据,也为其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同时,药品的管理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药品发放的相关人员及时将患者所需药品录入系统之中,这样不仅能更方便快捷的向门诊或住院部传送药品信息,收款员能根据药品做好划价工作,还能保证药品发放与划价工作更加规范。
2.1.2系统对药品采购和人事档案进行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渗透到医院管理中。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应用到日常医院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帮助医院进行精细的数据管理,还能在此过程中针对药品采购计划以及药品的整体信息进行事实监控,如药品价格、生产日期等等,并及时对过期药品进行报警处理。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应用,可以让医院的人事管理更加规划和标准,将医院所有部门员工信息都录入系统之中,通过搜索姓名或身份证号等方式便能快捷方便的查询到此人的各类信息,比如职称、工作年限、学历等等。还可通过模糊搜索,比如:在学历一栏输入本科以上,系统便会生成与条件相符的各类信息,让系统更人性化,也让医院的人事管理更科学、合理。
2.1.3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医院财务管理系统
在医院管理系统中,财务管理极其关键,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都受其影响。其大量的信息存贮量、高度的精度要求、很强的综合性都要求医院财务管理系统要有强大的核算功能,除此之外,还需要管理功能的系统。具体在门诊收费信息以及住院收费信息管理中就得到了体现。(1)门诊收费系统。使用门诊收费系统,使收费效率得到提高,也为患者缴纳费用提供了方便,同时,还为工作人员队长以及退款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不仅让门诊收费管理更为规范,还使其准确率得到提高。(2)住院收费系统。使用住院收费系统,为患者缴纳费用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将准备的财务报表信息提供给了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分析与核算,使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和标准化。
2.2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医疗诊断
远程医疗诊断,顾名思义便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并通过网络技术操控异地计算机进行异地诊断。这样的办法不仅节省了地方来回所需时间,还减少投入其中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为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并让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更好的结合到了一起。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能帮助医院采集并存储信息,还能通过网络进行音频信息的实时传输。针对资源稀缺的`问题,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专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并将一些经验以及医疗信息在网络上进行共享,让普通患者也能掌握一部分相关知识并传播,让专家资源共享面能进一步扩大。此外,医院通过计算机技术应用,让医院的治疗资源跟配更为合理,进而能更好的优化配置资源。远程医疗诊断就是计算机通过网络技术来控制异地计算机最终实现异地诊断。这个方法既节省了地方间来回的路程和时间又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2.3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分析
要使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得到有效改善,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实现,即附加相应的冗余不见以及将相关不见的可靠性提高。利用冗余技术,满足计算机预期功能的基础上,在建设计算网络成本提高的同时也让计算机网络锁覆盖的局域片段可靠性得到提高。网络中的链路数决定着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高低,且每条链路都有其可靠性与成本。但是提高其网络系统的容错率才是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最佳方案。设计计算机网络的容错率最重点的部分便是寻找最常见的故障点,冗余则能让故障的持续时间缩短,通过冗余措施的实施也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容错率得到提高。
2.4医院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管理制度是医院日常管理的基础,影响着医院管理水平,而医院的信息化继承则与管理水平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相互促进又互相制约,而要想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便需要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以及完整的信息化。目前,我国的医院信息化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具有长期、复杂以及一定的艰难性。医院信息系统的维护与更新也要引起院方的足够重视,建设医院信息化系统并非一次性的软硬件组合,而是需要在使用后进行维护以及更新,只有通过对系统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才能确保系统能长时间稳定运行。
2.5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组建需要有管理咨询专家的参与
具体地说,医院需要通过咨询管理专家,并对医院进行专业的调研并分析,为医院实施信息化系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邀请软件专家针对医院需求制定最适合的软件,并对员工进行管理意识以及操作软件的培训。其次对基础数据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要得到加强,在软件规划时,首要要确保基本数据是否安全,并在使用过程中对基础数据做好定期的维护和备份,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数据的应用质量。
3结论
在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也紧跟时代步伐,目前,各行各业都已广泛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也使人们的精神需求逐渐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事业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医疗卫生组织机构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使自身得到改革,并对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为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引进新技术使自己不断壮大,在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同时让更多人富裕起来。
参考文献:
[1]胡小波.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xx,22(7):26-29.
[2]张亮.计算机网络与医院信息化管理方案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xx(11):384-385.
[3]胡皖.计算机网络与医院信息化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14):81-82.
[4]姚天男.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xx,24(6):11-13.
[5]张骏.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1):13-14.
计算机信息论文9
【摘要】:自21世纪后,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朝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由于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与实际管理目标相差较大,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提高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的公共服务水平与效率,使各部门内、外资源得以优化整合与重组。本文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应用浅析,从当前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的职责入手。然后,根据现阶段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其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与问题。最后,基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应用措施,为机构编制电子政务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应用
引言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其不仅给各个产业发展带来了根本性变革,还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1]。对于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工作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主要打破繁琐的政府办公机制,通过信息电子平台为群众提供网络在线服务,以此形成一个虚拟的网路办公政府,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办公服务。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关系复杂,加上我国体质改革处于关键时期,为了推进电子政务与加强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提升政府部门当前的电子政务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这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的职责
在我国,政务部门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便是电子政务,而本人所在的电子政务中心,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2]。其中,在全市机构编制电子政务方面,主要负责全市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审核、信息变更和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开办的审核、资格复核和网站标识加挂工作;负责对市区的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及网站开办审核、资格复核和网站标识加挂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中文域名的宣传推广和普及应用工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负责机构编制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工作;负责编办内部网络的维护、网站的建设、信息安全及管理工作等。
二、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
(一)需建设物质基础设施
目前,各个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脚步加快,以应对人们生活快速增长的需求。与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电子网络政务建设比较之后,并且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这影响了电子政务相关工作的全面落实,阻碍了政府对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发展计划进行。基于此,我们应该认清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式,通过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加强电子政务工作开展,进而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快速增长。
(二)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信息安全。这是由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的信息安全问题凸显。另外,由于我国信息安全评估机制还不够完善,而电子政务信息涉及国家、政府及企业的相关隐私,需要对病毒感染与入侵采取防范措施[3]。由此,我们应该根据当前政府电子政务后台的建设水平,不断深化机构编制电子政务的建设,推动电子政务在未来发展中更加重视信息安全的问题。
(三)信息技术应用可行性
在现代信息化生活中,先进的科技技术层出不穷,为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但是,由于政府不能将理论上的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此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实际的电子政务工作中,政府部门只能简单的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并没有发挥其实际的作用,更没有意识到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现阶段,人们对政府在网络上所提供的电子服务内容认识不够到位,对简单的查询信息、求职等服务比较关注,而对其在其他方面的服务认识不到位。由此看来,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可行性较低,不能满足政务需求。
三、现阶段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淡薄
现阶段,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但是个别单位与部门领导为能从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与信息化建设发展着眼,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比较淡薄[4]。例如,对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建设、实名制信息化管理等工作认识程度不够,没有将当前的工作与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工作有机结合,并纳入重要工作范畴,导致机构编制电子政务服务困难重重。另外,受传统工作观念与习惯的影响,部分人员将编制电子政务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看作单纯的技术问题,没有发挥电子政务储存信息的功能。特别是在一些基层的机构编制管理单位中,缺乏信息技术与设备,导致电子政务工作开展受到影响。
(二)机构编制电子政务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存在脱节
当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少的机构编制部门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中做出了相应的努力,并设置了专门的结构。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管理中,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只限于专门的机构或部分从事维护信息的人员。在日常的电子政务服务中,有些单位不能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规定时间完成编制的使用等,在办事流程方面还停留在使用一张纸、一张表的管理方式上,并不能合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另外,对机构编制信息从收集、整理、反馈及处理,主要是在事后由专人录入到管理系统中,导致机构编制电子政务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存在一定的脱节,从而严重制约了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三)机构编制电子政务管理人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有限
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大部分的机构编制工作人员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一知半解,而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更新,所真正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的人员少之更少。具体来说,在电子政务操作方面,机构编制电子政务管理人员水平有限,不能全面熟练掌握相关的技术,并且对系统使用与安全维护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这就导致机构编制电子政务服务水平有限[5]。其次,机构编制电子政务管理人员大都是老员工,对不但更新的信息系统还不能熟练掌握,在服务过程中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则不能及时解决,大大延误了工作的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政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难以保障信息交流的通畅。此外,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与当前人员素质差距较大,现有的政务与技能复合型人才少,加上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检查不够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解决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应用措施
(一)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为了解决机构编制电子政务管理人员应用信息化技术意识淡薄的问题,首先,要极强基层对机构编制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机构编制委员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相应政府的号召,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转变自身管理方式[6]。其次,使机构编制电子政务管理人员树立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理念,要让大家清除信息化并不是技术的叠加与管理。而是提高相关人员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与方式,从而实现相应的管理目标,同时可让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政务管理中解放出来。此外,通过设置专门管理电子政务的单位与人员,领导人员以身作则,带头采用计算机技术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应用。
(二)高度融合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
为了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融合,将管理工作更加量化、精准。首先,各级编办可以通过站,公开工作动态、机构编制信息、监督举报电话邮箱等方式,接收社会各界广泛监督,提升群众公信力,杜绝编制混用、违规超编用人、超设机构和职数,提高工作透明度,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其次,通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的方式,公布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在网上公开晾晒清单,在网下进行严格审核,打造阳光政务,让群众办事更加快捷[7]。第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发挥好党政机关的网站作用,做好网上名称管理,通过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网上身份的认证与管理,构建网上身份认证体系,让公众上网办事更加安全可靠。最后,利用信息化技术,逐步完善国家网上名称管理平台,收集分析机构网站基本信息,全面了解网上履职情况,转变机构编制工作职责评定与绩效考核模式,让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更加量化、精准。
(三)提升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专业人员综合素养
首先,通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资源,打造机构编制学习新平台。通过优质网络资源,在编办站搭建业务培训平台,及时发布更新业务知识和行业新动态,拓宽对机构编制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渠道,强化业务的交流,不断提高机构编制干部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其次,打造机构编制管理新平台,充分利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这一平台,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基础信息,优化业务办理网上操作流程,加强部门间信息的互联互通。第三,依托数据软件、储存设备、数据信息等信息资源和现代化手段,不断加强登记管理,加强退编减员,建立以实名制管理系统为重点、电子编制证和统计分析为补充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综合管理平台[8]。通过充分利用系统信息库的“大数据”资源,进一步拓展信息检索、统计分析等功能,强化信息应用,为机构编制的科学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最后,依托“互联网+”,打造机构编制监督新平台。强化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检查,拓宽机构编制违纪行为监督渠道,健全完善信访举报、电话举报和网上举报网络体系,畅通“主任信箱”、“12310举报”平台,实时受理各类机构编制工作违规违纪举报、投诉,从而提高电子政务人员的综合素养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应用浅析,了解了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的职责,分析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应用需求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基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应用措施,即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意识、高度融合机构编制工作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及提升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专业人员综合素养,为机构编制电子政务科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松雪.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中国科技投资,20xx,(25):236.
[2]连彩姝.机构编制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思考与策略[J].大陆桥视野,20xx,(24):43-43.DOI:10.3969/j.issn.1671-9670.20xx.24.037.
[3]中央编办电子政务中心.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引领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发展新路径[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xx,(2):11-13.
[4]沈洪子.对机构编制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31(7):7-11.
[5]张望,张毅.基于信息技术推动下的电子政务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xx,(9):150-152.DOI:10.3782/j.issn.1006-0863.20xx.09.030.
[6]毕永芸.信息技术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与应用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3(4):265-266.
[7]吕春杨.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15(3):17-19.DOI:10.3969/j.issn.20xx-333X.20xx.03.004.
[8]向勇.浅论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发展研究[J].房地产导刊,20xx,(23):440-440.
作者:闫寒 单位:介休市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
计算机信息论文10
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搭建
(一)营造安全物理环境
计算机机房中心是放置网络与信息系统各类硬件设施的专用场所,对机房的规划设计制定细致的要求与标准尤为重要。首先,应保持机房具有良好的防潮防火属性,在选择地址上,机房应同高风险性建筑确保安全的距离,倘若机房设置在楼房之中,则应选择便利的方位进行网络系统的建设。安全保卫工作中,基于机房的重要性,应提升风险防范意识,设置更加高效、现代化、科学化的环境调节装置,动态监控设施以及门禁系统,确保机房内部环境优质安全,并能够时时刻刻监视机房之中各类设备系统的服务运行状况,预防外界攻击与非法入侵行为。消防安全工作中,机房应作为安全防火的重要对象,配备现代化的自动灭火系统,如果发生火情应快速启动该系统完成自动化的灭火。
(二)创建良好的系统运行环境
在营造安全可靠物理环境的基础上,用做好制度建设,创建规范合理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管理应用制度,由组织管理以及技术层面确保网络系统信息传输的完整性以及高效性。位于机房的入口位置应悬挂警示标语以及门牌,同时对于重要的系统设施,例如交换机、服务器等应粘贴相关标识,以提升辨识性,便于维护管控。另外,应加强设备备份管理,为预防突发性系统故障引发安全事故,无论网络设备、信息数据均应做好备份,如果引发事故则应快速切换,确保网络系统正常持续的应用。对于信息传输的.媒介通道应强化防护管理,可通过添加冗余信息,方便快速的察觉信息传输阶段中存在的变动状况。任何系统或是软件工具均包含漏洞,开发商则会定期发布补丁,为此工作人员或是个人用户应定期下载安装补丁,预防系统漏洞。对于用户应用权限应进行合理划分,依照其应用需要分配权限,进而合理预防威胁网络系统安全的不良问题。
二、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重要技术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创建离不开有效的防病毒软件,依照具体的应用环境条件可划分成网络版或是单机版两类。不论何种软件均会体现一定的局限性。基于防病毒软件依照具体病毒的种类进行开发,而病毒往往更新发展十分迅速,因此进一步影响了防病毒软件功能实效性。为全面保障网络系统安全,还应结合应用更多的技术手段以提供配套化支持,例如定期对系统信息进行备份,对重要的业务信息通过加密技术进行安全处理。防火墙系统则是预防网络系统攻击的一类重要手段,工作原理在于预先限定访问行为,进而确保内网系统环境的可靠安全性。入侵检测技术则可有效的针对非法入侵进行防护管理,通过快速的感应非法入侵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该技术关键环节在于需要创建一整套能够精准判断分析入侵行为的规则,任何与该类规则不相符的行为均可判定为入侵行为。对该行为进行精准分析判断的程度直接影响防护机制应用的效果,如果判断准则制定的过于粗狂,则会大大增加系统错误报告的机率。加密技术可在信息数据网络传输过程中发挥功能价值,依照相应的算法对信息数据实施编译并再次传输,进而可合理降低数据信息非法获取的概率,杜绝机密信息内容的泄露,确保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性。通过访问控制可有效限定计算机系统对外界网络进行访问的环节,依照危险等级层次,针对外网环境各个区域可进行划分,而后依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规则,针对计算机具体的访问行为做好科学的限定,准许其登录访问安全的范围区域,并严禁登录存在一定危险性的区域。这样一来将令计算机系统受非法攻击入侵的机率明显降低,进而有效提升网络系统可靠安全性。通常,访问控制对策的编定可划分成入网访问管控、权限设定以及客户端安全防护等三项内容。系统依照事先设定的细致标准,准许授权系统设备或是用户登录网络,具体的访问范畴则要在严厉的监控下进行。可利用VLAN区域划分、防火墙系统数据包过滤以及相应的代理功能管控访问过程,并通过交换机协议完成用户访问登录的授权工作。
三、结语
总之,做好网络系统安全保障工作尤为重要,政府单位应加强引导,同时社会各界应积极努力配合,由制度建设、控制管理以及应用技术等层面创建安全可靠的系统。另外,应全面重视软硬件产品的研究开发,扩充安全系统投入。再者,应强化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尤其是一些要害部门,更应强化安全防护,预防由于机密信息的不良泄露或是系统安全漏洞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建设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计算机信息论文11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门对高校网络教育体制改革给予高度重视,对网络教育课程教学方案进行优化是教师的重点工作。远程教育已经被教育部门称为“网络教育”,这是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变革措施,也是国家教育部门倡导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可以推动成人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对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深化改革具有先进性意义。当前,高校网络教育课程教学面临诸多难点,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知识学习难度大,教师与学生缺少必要的在线沟通条件,通过远程在线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并且获得与题目相关知识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需综合利用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网络教学活动。“远程教育”是高校信息化发展必然趋势。未来,网络教育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需实时调整原有的可控制平台,设计符合师生共同需求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满足现代化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要求。
关键词:网络教育;信息管理;应用
引言
当前,高校网络教育课程教学面临诸多难点,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知识学习难度大,教师与学生缺少必要的在线沟通条件,阻碍了实际教学方案的有序执行。远程教育是学生接触专业课程知识资源的科技化方式,通过远程在线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并且获得与题目相关知识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需综合利用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网络教学活动。“远程教育”是高校信息化发展必然趋势。
一、远程教育信息系统的隐患
专家的预测,未来4G技术将大范围取代3G科技,成为通信服务行业科技的新潮流。无论是3G或4G技术,移动互联网在两大技术交接中军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了过去网络运行模式的不足。其中,移动互联网作为3G、4G的信号交接平台,完善了通信用户数据传输的工作平台,广泛服务于各类通信传输用户。但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于3G、4G平台,其本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1.网络方面。网络教育使用户彻底摆脱终端设备的束缚、实现完整的个人移动性、可靠的传输手段和接续方式,拓宽了网络教育平台。但移动互联网最大特点表现为“可移动性”,在实际应用功能方面并没有实现快速飞跃,这大大降低了移动互联网的实际应用价值。要实现4G通信的下载速度还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问题,互联网服务器数据处理功能有限,无法满足超荷载信息流量的工作要求,这也是互联网面临的安全隐患之一。2.操作方面。移动设备用户的隐私性远高于PC端用户的要求,身份认证不足影响了移动网的安全性。3G与4G交接时代下,需要考虑通讯运营商与设备商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改进,为用户提供专项认证技术作为操作保护层。但是由于移动网操控认证技术条件有限,约束了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水平,使用户移动数据处理呈现异常状态,特别是身份认证缺失而影响信息防护系统的作用。安全问题是虚拟网络普遍存在的隐患,3G与4G时代下网络安保系数偏低,影响了移动网的工作效率。3.监测方面。3G与4G时代交接下,移动网络检查技术落后而降低了网络安全系数,一些重要数据丢失、窃取等,损坏了用户的安全利益。科学技术是不断交替发展的,任何一个行业技术都会在实践与研究中升级改造,这些都标志着新通信科技的应用特点。
二、提高计算机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议
随着高校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教师对在线教学培养也有了多方面认识,逐渐扩大了学生网络教育在线教学培养范围,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识学习观念。由于网络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学生在线教学过程中依旧面临许多问题,不仅降低了网络教育执行效率,也阻碍了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1.转变观念网络教育在线教学是一个复杂过程,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解答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当前,网络教育依旧存在着观念上的错误,单一认为只要在线教学思路正确,则能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高校网络教育难度大,实际在线教学与理论要求存在误差,学生必须灵活调整在线教学方式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否则习题解答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教师和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网络教育的便捷性,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2.鼓励教学我国教育部门已经把远程教育视为“网络教育”,适用于高校开展成人教育工作,或者从事专业课程网络教学方面工作。学生在网络教育方面缺乏实践经验,除了课本教材内容外,并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在线教学方式。为了适应网络教育事业发展趋势,高校要鼓励教师采用计算机平台完成教学活动,并且利用网络与学生展开广泛地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激发师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引导网络教育平台朝着最优化方向发展。3.功能开发除了具备网络教学条件外,学生还需足够的在线学习技术,才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好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各种题目的解答效率。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在线教学技巧掌握不足,降低了专业学习质量水平,限制了其网络教育思维的灵活应用。例如,专业课程学习中缺少信息技术应用,一些网络教育系统模块功能无法充分体现。因此,基于计算机远程教育平台需开发出更多的个性化模块,满足不同专业生对信息资源的使用需求,更好地完成专业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高羽.探讨计算机远程教育如何实施交互性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xx,12(31):236-237.
[2]高昆.浅析计算机在高校远程教育中的优势与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xx(13):126-127.
[3]滕士涛.高校计算机远程教育的应用及其改革[J].江苏高教,20xx(6):90-92.
计算机信息论文12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蓝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教学信息管理的重要文件,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根据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原有标准与企业用人需求不符,需要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定位,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方案中强调人才培养实施与保障、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标准。
近年来企业对信息化人才需求不断扩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调研,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开设方向更改为ERP方向,主要培养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并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 人才培养计划
1.1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面向武汉、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服务ERP软件企业和生产企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ERP实施及ERP应用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专业软件编码与应用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企业信息化的业务流程,能编写企业ERP实施方案,对企业内部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并熟悉项目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2 培养模式
本专业以岗位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提取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基础分析并设计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方法(图1)。
1.3 职业范围
本专业学生职业范围主要涉及信息咨询服务、现代企业的信息管理行业等。下面按从事ERP实施的工作流程提取典型的工作任务,同时根据就业岗位对职业能力总体要求进行设计及取得的资格证书进行规定,具体如下:
1.3.1 主要就业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1)专门化方向:ERP应用
2)主要就业岗位
学生可以从事企业管理信息化咨询顾问、管理软件顾问、ERP实施顾问、ERP售前顾问、ERP系统运维工程师及ERP售后顾问等岗位的工作。
3)职业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涉及到产品推广及演示、企业需求实施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软件售后技术服务及客户培训及服务。
1.3.2 职业能力要求设计
1)专业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基本社交礼仪和处理日常办公事务能力;会计帐务处理基本能力;ERP系统的现场实施工作和项目管理;编制项目实施文档、对项目进行管理与协调;常用数据库管理和维护能力;ERP系统软硬件安装、部署及配置、调试能力;了解软件开发流程。
在职业能力中,专业能力是信息管理专业(ERP方向)毕业生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
2)方法能力要求
学生要具有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决策能力、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方法能力是毕业生基本发展能力。
1.3.3 社会能力要求
1)解决ERP系统使用中客户碰到的问题,维护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
2)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善于沟通,能在压力下工作;
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 行动领域
2.1 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化
本专业以岗位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推导出学生要求掌握的行动领域,通过行动领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领域,通过学习领域,转换成学生要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如下所示:
2.1.1 工作过程:企业ERP需求方案设计及实施
在行动领域上,学生要能掌握ERP原理的相关概念;具备文档的编排能力,有企业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分析能力,能根据客户需求,编制实施方案;基础会计帐务处理能力、费用分配、成本计算的综合应用能力;使用会计知识和财务管理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能使用会计知识和ERP管理软件(供应链)的综合应用能力;能理解物料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之间的物料流动过程。
通过行动领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转换成学生要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主要有信息管理学、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企业管理ERP沙盘、组织设计与流程优化、ERP财务管理及实训、ERP原理与应用、企业经营管理实务、ERP供应链管理及实训、ERP生产制造管理及实训、办公自动化实训及ERP项目实施等课程。
2.1.2 ERP软件开发及售后技术服务
在行动领域上,学生要能结合数据库和计算机编程知识,对ERP管理系统进行软件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的任务。
通过行动领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转换成学生要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主要有Java基础、C#编程技术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数据库高级编程及Oracle数据库管理等课程。
2.2 教学活动安排(本表主要体现专业课程),见表1。
3 人才培养的实施与保障
为了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需开展一序列的工作,主要以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为载体,围绕专业认知、企业文化理念、职业技能训练、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养成、职业习惯培养展开的,旨在通过系列专题活动的开展,配合专业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全面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4 教学活动的实施与保障
校内建立会计手工做账实训室、ERP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验室,校外根据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需要,也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必要补充,建立了几个形式多样、功能明确的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了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及技术能手参与学生顶岗实习指导。通过置身于企业工作环境,体验企业工作方式,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和职业技能水平。专业教学团队由专任教师,学院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双师素质。
计算机信息论文13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普及,并深入到各行各业。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财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等过程,都必须依靠健全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才能顺利进行;随着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财会软件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使得会计处理数据变得精确化、简单化;随着税控越来越严谨,软件系统便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桥梁;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已经成为财会从业人员的常用工具。由此可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使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成熟,因此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财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1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财会中的运用现状
所谓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就是集获取、输送、检测、处理、分析、使用等为一体的技术,主要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构成的,其主要作用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中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处理的财会数据和信息越来越多,传统的手工会计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单位的需要,这时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应运而生,为新时代财会工作提出新的有效途径。
1.1 解放会计人员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成为财会工作的新方向,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在网络环境下颠覆了传统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制度与理念,会计行业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极大地解放了会计人员的手工劳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有着强大的计算功能和高效的计算方式,从财会数据统计到财会数据审核等都比传统的手工会计模式的效率更高。
1.2 使用专业财会软件,提高数据精确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计算机软件公司针对财会工作开发了专业的财会软件,财务软件的出现不仅能够使财会从业人员快速统计财务数据,自动进行科学的财会数据计算、分析和汇总,并可以根据单位的特殊需要定制财务数据分析功能,还能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1.3 有效配置财会服务器,提供大容量存储
传统的财会工作,需要手工书写大量的财会数据,长此以往,一个企事业单位需要保存很多的财务账目,对以后的查询也带来困难。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大部分单位都配置了专用的财会服务器,专门供保存单位财务数据,也起到了很好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1.4 利用网络技术、安全技术,方便用户查询
计算机对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后,通过互联网,在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能很及时的发布和查询。一方面,企事业单位领导和员工在允许查询范围内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上级行政部门可通过网络进行调查,及时快速地监控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
2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财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即时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各大单位的财会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部分企业对计算机技术使用的重视程度不高、从业人员的使用能力不强、信息化系统化水平较差等原因,导致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财会运用中还存在制约因素。
2.1 信息化程度不高,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一些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力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和财会信息化。还有一些企业由于经营管理理念比较落后,虽然有能力有财力实现信息化,但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经营管理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了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长远效益。
2.2 财会软件不够个性化,通用性差
每个企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都有其独特性,所要体现的功能和效用不一样。但是目前很多软件开发公司基本采用统一模式开发,针对每个企事业单位增加部分模块功能,按照客户需求单独定制的较少,因此造成财会软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
2.3 计算机网络发展快,安全性差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性也越来越差,财会是一项保密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如果安全措施做得不到位,将会造成各种损失和影响。而且由于网络盗窃、泄露机密等犯罪事实又不容易留下证据,因此很多企事业单位宁可用原始手工操作方式处理财务,也不愿意接受财会信息化。
2.4 计算机技术和财会技术复合型人才少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使社会对信息化专门人才有了强烈的需求。虽然很多高校都致力于培养信息化人才,但针对会计信息化过程中需要的既懂会计技术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缺失分缺乏,制约了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3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财会中的运用发展趋势
如今很多大型跨国企业的财会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上发展十分先进,尤其在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信息化运用十分广泛,会计行业呈现出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
3.1 会计电算化
当今社会会计电算化越来越热门,很多高校也办起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尤其是高职专业报考学生很多。会计电算化可算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而且还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3.2 会计信息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逐渐取代传统手工会计,因此会计信息化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社会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要适应这种外界环境就需要有充足的信息量,也就是拥有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有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就可以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信息,并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方针来适应变化多端的环境,从而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将能够集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与会计决策支持于一体,并与并与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信息流系统实现无缝联结,最终实现会计信息化。
3.3 会计网络化
会计网络化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上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建立内部网进行财会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与信息管理,并将各类信息贮存于同一数据库,企业管理者通过网络及时获取相关记录、交易活动和相关事项的信息,从而达到会计网络化的功能。
3.4 会计智能化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在进行业务数据处理时,面临很多琐碎复杂的数据,企业为了减少工作的复杂性,突出体现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这必然需要会计工作能够处理一些简单的智能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财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供财务信息的精准性,还能极大地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随着信息化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进一步解决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财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是财会工作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信息论文14
1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现状的分析,不能看出,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中依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不仅仅会威胁到人们和企业的利益,同时也会威胁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因此,掌握印象计算机安全的各种因素,从而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各种管理措施,是目前我国网络技术人员的首要任务,具体分析如下。
1)计算机病毒。我们常说的计算机病毒,实际上就是一种对计算机各种数据进行份复制的程度代码,它是利用按照程序的手段,对计算机系统系统进行破坏的,进而导致计算机出现问题,并无法使用。例如,蠕虫病毒,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计算机病毒之一,它就是计算机本身为载体,如果计算机系统出现漏洞,它就会利用这些漏洞进行传播,其传播速度快,一旦潜入计算机内部,并不容易被发现,同时还具强大的破坏力,如果它与骇客技术相结合,那么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会更大。
2)木马程序和后门。“木马程序”以及“后门”是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的计算机病毒,“后门”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计算机被感染之后,管理人员无法对其加阻止,它会随意进入计算机系统,并且种植者能够很快潜入系统中,也不容易被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升级换代过程中,“木马程序”也随之更新,例如特洛伊木马病毒,这种病毒还能够骇客活动提供便利,同样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3)外在环境影响和安全意识。除了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因素之外,一些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例如,自然灾害,计算机所在环境等等,另外,有大一部分的.计算机使用者的安全防护意识弱,这就为恶意程序的入侵以及病毒攻击提供了条件。
2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策略
1)漏洞扫描和加密。对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安全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并采取加密的措施。漏洞扫描需要借助相关的工具,在找到系统漏洞被发现之后,对其进行修复和优化,从而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保障,而机密技术则是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的一种技术,简单的说,就是对源文件加密之后,其会形成很多不可读代码,这些代码必须要输入特定的密码之后,才能够显示出来,并进行使用。
2)防火墙的应用和入侵检测。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中,防火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道防线,它不仅仅能够保障内部系统顺利进入外部系统,还能够有效阻止外部可以程序入侵内部网络。为计算机病毒以及各种恶意程序的入侵,都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影响和破坏,从而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带来威胁。因此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了保障这样的管理效果,管理人员首先就应该做好数据包的控制工作。然后对所有能够进入防火墙的信息给与通过,入侵检测技术是指通过检测违反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的技术。当系统被入侵时,及时记录和检测,并对不能进行的活动加以限制,从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防护。
3)网络病毒防范和反病毒系统。反病毒系统是指禁止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计算机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进行与之相应的反病毒设计,从而促进计算机安全运行。近年来,互联网病毒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扩散速度也日益增快,传统的单机防止病毒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络的要求。因此,有效利用局域网全面进行病毒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3结束语
通过以上阐述,能够看出计算机技术在我国虽然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已经遍及到各个生产领域中,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创造了很多经济价值,但是其安全问题依旧还存在,并且形势也十分艰巨,为了保障人们的利益不受损害,计算机管理技术人员就应该更加努力的致力于其安全技术的研究方面,促进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计算机信息论文15
1企业信息化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定义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采用最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以信息资料为主要对象,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使得企业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很好地安排,企业信息化可以使企业实现规范和优化的管理,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总之,企业信息化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使得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得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益提高,进而使得企业的竞争地位上升。
计算机应用技术指的是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的各种功能,人们能够对软件和硬件进行操作,实现它的功能,进而高效、快速地完成各项工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几个特点:首先就是操作特别简单,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能够让计算机用户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并掌握,有的用户还可以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很大的群众基础。其次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需求整合性的特点,人们的需求不同,因此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要求也就不同,计算机应用技术将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整理,然后根据这些需求来形成一个专门的系统,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为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再者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信息共享性,其共享性使得信息的世界变得非常小,信息的传送都变得如此的简单。
2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好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应用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这样可以提高生产和控制自动化的水平;第二就是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中也用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这样可以解决企业信息复杂、麻烦的特点;第三就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用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入到了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3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3.1提高办公效率
每个企业的信息都是数量庞大的,而且信息的来源还不同,信息数据还非常复杂,这对企业信息管理增加了难度,但是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在企业信息管理中时,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信息进行整理、传输和分享,使得企业的办公变得轻松自如,使办公变得更加灵活,为以后开展各种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些不合理、非常复杂的业务环节就可以去掉,由此就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失误而造成的工作损失,这样可以将企业资源实现很好地分配,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使得企业办公效率也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3.2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企业的综合实力是一个企业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志。当一个企业具有了很强的综合实力时,这个企业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因此,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目标。计算机应用技术保持着跟随时代的脚步而发展的速度,若要想企业与时俱进,就应该将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入到企业信息化中,这样就可以将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很好地整理,保持信息的共享和畅通,使得企业员工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使得员工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很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还可以将工作人员的工作技术和工作经验进行整理和归纳,进而转化为公司内部的资源,进一步来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能力。以上这些都可以使得企业高效率地运转,使得有限的资源发挥极大的作用。总之,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投入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3.3使企业获取信息及时准确
每一个企业都会包含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各种活动有关的。还有一些员工的个人信息、业务信息、财务信息等这些基础数据,为了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就应该保证这些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应用到计算机应用技术时,就能很好地满足这个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可提高这些基础数据录入的自动化水平,并且还可以将这些数据自动放到其相应的数据库,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密和权限设置,保证信息的安全。当用户需要时,可以很快地将信息进行整合和传输,实现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满足企业和用户的需求。
4结语
总之,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企业信息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地加深,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贯穿着企业信息化的整个过程,推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信息安全论文05-21
计算机信息论文12-13
计算机信息安全论文07-20
计算机信息论文06-21
计算机信息论文15篇12-14
计算机信息论文(15篇)12-14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07-20
计算机信息安全论文范例[15篇]07-20
计算机信息安全论文合集【14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