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论文

时间:2024-06-25 13:11:24 计算机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计算机应用论文(热门)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应用论文(热门)

计算机应用论文1

  目前,高校计算机课程内容多、操作性强,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地操作练习才能够扎实掌握具体操作,然而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要想重复地给学生讲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这样也会使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变得疲惫不堪,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笔者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引入微课,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又能为学生提供反复观看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 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其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它最大的特点: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

  如今,计算机、互联网、移动设备及移动网络的普及为微课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特别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方面尤为明显。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微课,共享在网上或让学生拷贝到手机里,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点播观看、学习。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教师新授课,二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

  二 微课用于新授课

  根据教学过程划分,微课用于新授课包括五个环节,即课前预习、导入新课、知识理解、练习强化及总结拓展。

  1.课前预习

  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比较,涉及具体的事物较多,实践性、操作性较强,如果学生没有认真预习准备,经常会造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知半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及新课所需的衔接知识内容制作微课,并让学生提前观看、学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例如,笔者在讲解计算机硬件部分时,受实训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位学生都能够结合实物展开学习。同时,教师在展示单个零件的内部构造及拆装步骤时,也很难顾及全部学生。因此,笔者将计算机硬件构成部分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自主了解硬件的构成和形态。这样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硬件知识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就不会觉得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过于抽象。

  2.导入新课

  由于计算机课程的应用性较强,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以及在现实中的应用制作新颖的、启发式的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讲解做铺垫。例如,在讲解计算机性能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看设计好的微课,并抛出问题:在购买计算机时,你是选择内存容量大、硬盘存储大、CPU(中央处理器)主频高的计算机还是选择配置较低的呢?全部学生都会选择容量大、CPU主频高的计算机。接着,教师抛出下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衡量硬盘和CPU的依据是什么吗?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计算机硬件的相关概念,即字长、时钟主频、存储单位。

  3.知识理解

  在展开计算机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详细地讲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接着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当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再播放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数据库系统原理”时,触发器、存储过程、函数等概念及应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这样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不仅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点,而且能够避免死记硬背相关概念而不知如何应用。同时,采用微课展现知识点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在教学中,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基础稍差的学生很可能不能快速地接受并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而微课为这些“慢热型”的学生提供了反复学习和课后巩固的条件。

  4.练习强化

  计算机的一些理论课程内容较抽象,需要学生反复练习、强化才能熟记于心。有些学生的知识归纳总结能力相对较差,如果课后不加强练习巩固,他们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知识的学习忘记先前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案例设计定量的、实用性较强的习题,并制作微课供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例如,“计算机网络”课程,很多学生在络层和运输层的时候,很可能会忘掉前面所学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等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是相关的、系统的,这样就会增加学习后续知识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将一些练习制作成微课,即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使其不受课堂教学的时间束缚,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5.总结拓展

  总结拓展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总结知识重点及学习规律,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纳入新知识。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微课,并在每节课结束之前播放,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例如,有些学生在计算机的实训课上会表现出一个很大的缺点,即技能操作水平不够灵活、熟练。在“数据库系统原理”课上,教师通常会拿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的相关习题来讲解、操练。如果是平常练习时候做过的题目,学生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但是同样的知识点变换一下题目,他们就感觉无所适从。经笔者仔细观察,发现这一部分学生很大程度上是死记硬背概念及具体操作步骤,而不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识点的应用。这样,他们的操作技能就很难再进一步提高。而教师合理地运用微课,则能够有效、及时地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将新知识转化为技能。同时,对于那些知识掌握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布置更高层次的任务,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完全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进而提高所有学生的操作技能及教学效率。

  三 微课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

  高校计算机课程中,“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在该课程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仅学生所要接受的知识点量大、分散、新旧知识交替,而且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又参差不齐。因此,教师经常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微课的出现,引发了课堂改革,即将整个教学切片,每个切片都是一个微课,且每个切片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之间不存在联系,形式可以是某一议题、某一重点或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来进行设计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某一个微课自主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调节、控制视频的播放进度,且可重复播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导论”时,“计算机工程”这个模块,知识点涵盖了CPU、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因此,教师可以将每个知识点都制作成独立的微课。有的学生可能在CPU的理解上感觉吃力,有的学生可能弄不清楚哪些设备是内存、哪些设备是外存,这些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微课展开学习。

  经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因此,教师可将微课引进学生的视线,为学生开辟另一个学习的天地。微课的容量较小,学生可以将其存储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中,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展开学习,只要学生自身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例如,计算机技能一类的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课堂上学习结束就算完成学习任务的现象,有些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知识原理,生搬硬套地进行操作,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还没领悟透彻就下课了。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微课,并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需要展开移动式学习,从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进行全校的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与等级考试培训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合作,开发计算机等级考试APP学习软件,把一些微课上传至软件系统,并增加练习功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构建专业的微课实训教学平台,同时提供手机APP软件,并将一些实训的内容分解,让学生更加细致地了解实训过程,提高实践技能。

  四 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在传统的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和应用模式,它的应用还在起步阶段。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将对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进行革新,突破传统的单一的计算机授课模式。微课的教学要求教师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抓住微课的核心理念,凸显微课的“微”特征,并很好地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微课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的个性化学习要求、按需学习,学生既能查缺补漏也可拓展学习空间,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微课势必会成为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计算机应用论文2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行各业都在利用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提高工作效率。但基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节能环保成为新的发展主题,因此,计算机的应用必须更加节约能源,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才能不断发展,不被历史淘汰。因此,本文从各个方面分析了计算机的应用,总结出了一系列计算机应用中的节能方法,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也促进计算机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节能环保是新的发展主题,任何行业都要贯彻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才能稳健发展,不被时代淘汰。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节能环保

  1、引言

  从目前我国的发展状况分析,各个行业正常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不仅是高科技产业,就连各种手工业以及服务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因此,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普及,计算机成为节能环保的重要领域,一旦在计算机的生产以及使用和报废方面实现环保化,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看似计算机的环保空间有限,但只要找对方法,计算机应用能为我国的节能环保做出重要贡献,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

  2、如何实现低能耗使用计算机

  2.1及时切断计算机电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不再节衣缩食,更加追求生活方式的便捷,所以计算机在不用时也不会关闭主机和显示器的电源。随着地球资源不断减少,为节约能源,应该改变过去的生活理念,将低碳理念深入到生活习惯当中,在长时间不使用计算机时及时切断电源。虽然一台计算机待机时切断电源所节约的电能有限,一个月节约40度电左右,但如果大多数人能养成了好的习惯,就能节约大量能源,缓解我国能源危机。而且,科学研究表明,及时切断主机电源能延长主机的使用寿命,间接节约能源。因此,这种低碳节能又能延长主机使用寿命的生活方式应该得到推广,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2.2不过分依赖休眠功能随着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对于许多人来说,计算机设备已经成为日常必备的工具,因此,常常不会关闭计算机,而是在不使用计算机时使其处在休眠状态,再次打开计算机时,计算机能够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因为这种计算机的使用方式能减少计算机的开关机损耗,并且方便日常使用,但是将这种使用方式当作习惯,长时间不用时,会造成浪费。因此,应该加强计算机使用者的节能意识,合理利用休眠功能,长时间不用时,及时关闭计算机电源,节约用电。2.3合理使用计算机软件因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数目不同,中央处理器的能耗情况就不同,因此,计算机软件应用越少,计算机就越节能。但是随着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发展,人们使用的'计算机软件越来越多,因此,而过多软件对中央处理器的影响并不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少下载计算机软件。第一、同类计算机软件下载一个即可,例如音乐类软件,使用一个即可。第二、不再使用的软件要及时清理,不下载垃圾软件。

  3、降低计算机硬件设施对环境的破坏作用

  3.1选购环保型计算机因为计算机不断用电,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在选购计算机时,为保证其环保性能要选择材料环保,且能耗低的计算机。例如,计算机的显示器有液晶显示器以及CRT显示器。其中,液晶显示器不仅原料环保,而且耗电量少,对人体更加安全。因此,在计算机的选购过程中要选购材料环保,且耗电量低的计算机。相关科研人员也应该研究开发新型计算机硬件设施,使得计算机更加节能环保。3.2合理处置报废计算机首先,计算机硬件设施在生产过程中耗费了较多种类的自然资源,其次,计算机报废后产生的垃圾对环境具有及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当所使用的计算机报废之后,不应简单当作垃圾处理。在计算机性能尚好时,尽量当作二手商品进行处理,让对计算机性能要求不高的人所使用,减少计算机的报废。在计算机没有可使用价值时,应该将计算机硬件回收,以便加工成新的产品,这样既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又能节约地球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低碳生活方式。3.3降低计算机辅助机器对环境的破坏作用随着人们对计算机要求不断提高,一些辅助计算机的机器也被广泛应用,例如,打印机、扫描仪、外部存储设备等等。这些辅助设备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优盘几乎是大学生以及成年人的必备应用。这些辅助设备的能耗问题也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首先要选购能耗低的计算机辅助设备,例如打印机尽量选择能耗较低的打印机。其次还要注意这些辅助设备所产生的废品也要正确处理,尽量回收,不要随意丢弃,以免废弃物影响环境。

  4、利用计算机的软件设置节能

  4.1关闭不必要的启动项并不是所有的启动项都是必须的,有一些启动项只是为了满足一些特殊功能,而这些特殊功能不是必须的,因此,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启动项能减少计算机的能耗水平。用户可通过系统配置实用程序进行设置,将不必要的启动项关闭即可。4.2减少不必要的插件目前,网络上流行的网站越来越多,为满足各个网站的需求,浏览器经常会下载各种各样的插件,插件过多对计算机的工作很是不利。过多的插件不仅会增加计算机的能耗,还会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间接增加计算机能耗水平。因此,日常生活中也要掌握一些禁用插件的设置方法。例如,在浏览器的工具选项下的管理加载项里可以将不必要的插件禁用。4.3及时清理流氓软件流氓软软件不是病毒,所以不会及时被电脑所拦截和清理,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多元化发展,各种软件都在用户不经意中自己下载或安装,这些流氓软件大量存在,而又没有使用价值,还会增加计算机的能耗水平,甚至使得计算机硬盘运行慢,更加加大了计算机的能耗水平。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清理计算机硬盘,在清理作废文件的同时,清理掉这些流氓软件。

  5、结语

  总而言之,不论是机器设备,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都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的使用更是如此。在过去计算机的发展潮流是轻质高强、系统稳定等,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性能。现阶段计算机的使用性能已经基本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计算机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其使用性能以及经济性,还要考虑其环保性能。为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要认识到计算机应用的节能潜力,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涛.建筑环保节能给水方式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xx(Z3):34-37.

  [2]赵静.超级计算机系统实时节能控制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电子测试,20xx(S2):199-200+195.

  [3]刘伟荣.计算机电源管理模式与计算机节能及数据安全新研究[J].科技信息,20xx(10):239.

计算机应用论文3

  引言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的阶段,为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就必须要能够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已经和现阶段学生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契合,所以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促进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一、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作用分析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有着促进作用,并有利于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灵活的调控。主要就是计算机的学习任务是由老师进行设计的,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在教学的目的及内容上都进行了明确化,教师能够对学生的任务完成程度来了解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这样对学生的及时指导比较有利[1]。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学生是在没有压力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做任务的,是结合学生的需求来完成的,这样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更加的自信,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促使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二、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特征及任务驱动法的实际应用

  (一)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特征分析。

  计算机的教学中对其软硬件的的教学内容更新的速度较快,这些都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在计算机的软硬件方面的变化也比较的迅速,这些对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就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软件或者是硬件自身都有着生存期,所以一旦过了这一生存期就会被淘汰掉,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和社会的所需不能得到有效的契合,这就培养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上要能够通过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对知识进行拓展。

  (二)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要遵循相关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将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就是可操作性原则、适宜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可操作性这一原则,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能够方便学生动手操作,从而有效的掌握知识,所以动手操作要比学生观看老师示范要有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知识得到切实的掌握。

  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要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有效实施,这样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保障作用)。

  首先就是要对计算机的学习任务进行剔除,这样可在情境设计下进行完成,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是将以往的知识作为桥梁,循序渐进的通向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已知的知识上进行对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并能够发现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正是所要学习的,对任务的提出要尽量的真实,也就是在可操作性上要强,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例如:将Flash动画制作作为计算机的教学任务,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发现新的问题,这样老师就要能够采取动画演示的方法使其简单方便的了解问题的根本。讲解到引导层动画的知识点过程中,可通过屏幕进行演示霓虹灯的闪烁等动画,进而来说明引导层动画的简单性,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之后老师要暗示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完成动画效果。

  这样就能够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有效的加强,在学生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老师要在一旁进行观察指导,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这样对知识的循序渐进的传输就有着促进作用。然后就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或者是和学生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注重知识的融合性,要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重视,在这一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这一方式能够综合性的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

  再者就是对任务主体的选择,这样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就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得以应用。这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培养,从而达到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完成任务之后要进行及时的讨论及评价,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学会交流和分享完成任务的成果,在自我展示上能够得到有效加强[4]。评价方面老师要能够在具体的任务完成效果上实施评价,对优点进行肯定,不足之处要进行及时纠正,通过评价能够让学生知道自身的不足与优势,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进步。

  三、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教学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学校的老师要能够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得到熟练的应用,借此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对计算机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所以要通过多渠道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合理化的应用,并要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创新思想的融入,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计算机应用论文4

  摘 要: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计算机软件开发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计算机编程语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Java编程语言,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能够更好应用Ja

  关键词:软件开发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计算机软件开发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计算机编程语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Java编程语言,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能够更好应用Java编程语言,除充分认识该编程语言,还应当充分了解该编程语言相关内容,从而为Java编程语言的合理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Java编程语言;特点;技术

  Java编程语言在现代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属于一种常用编程语言,并且具有自身独特优势,Java编程语言的应用使计算机软件开发得到更好发展,因此掌握这一编程语言,并且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合理有效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能够将Java编程语言较好掌握,首先应当充分了解并掌握该编程语言相关知识内容,从而为Java编程语言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1Java编程语言概述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互联网中大部分浏览器软件中均包含Java虚拟机,并且大多数操作系统中均融入Java编程语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Java编程语言可独立运行于一台电脑,并且该程序也能够在网络服务器端或者客户端运行。在程序编写方面,Java应用程序编写模块相对而言比较小,并且在applet具备同样实用性,在网页中可进行部分应用。另外,对于不同种类操作系统而言,其均能够对Java编程语言进行应用。对于该编程语言而言,其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多线程设计,因而在网络环境中可进行软件开发,并且在编写桌面应用软件程序中也能够应用[1]。

  2Java编程语言特点

  2.1Java语言具有独立性平台

  Java编程语言而言,其具备的最明显优势就是具备独立性平台。Java编程语言的指导思想为“Java虚拟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先编译成为中间码,之后实行装载以及校验,然后通过解释而成为机器码,从而使执行得以实现,所以,其能够将平台环境中具体特性要求屏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系统只要能够对Java虚拟机支持,便能够使Java程序得以运行。

  2.2Java编程语言比较简单

  相比于C++编程语言而言,Java编程语言差异就是不支持自动强制、多级继承及运算符重载等相关作用,主要就是因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作用使用情况相对而言比较少,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很可能会有混淆情况发生,Java语言将这些作用省略,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复杂性,另外,Java中出现一些新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实用性。由于该编程语言复杂性降低,并且实用性有所增加,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中应用Java语言也就比较简单,并且具有较强可靠性。就在系统中所占据空间而言,与C++编程语言相比,Java所需空间比较小。

  2.3Java编程语言具有多线程

  Java语言具备的多线程机制,可保证应用软件实现并行执行,并且Java编程语言所具备同步原语相对而言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在共享数据操作方面,其正确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利用多线程机制能够使各种特定行为得以有效实现,并且也更容易实现各种特定行为交互操作。

  2.4Java编程语言可直接面向对象

  对于计算机程序编写而言,实际上其需要编写内容并非为整个程序,其将整体程序分割成为较多小型模块,之后针对性地编写不同小模块。在实际编写过程中,应当保证各个模块相互独立,从而有效提升编写效率。在对程序进行编写过程中,应当保证不同模块之间具有独立性以及组成结构,若缺乏独立性,在将个别模块改动情况下,就会有连带效应发生,从而影响其他模块。Java编程语言可直接面向对象,不同模块建立应当以相对应程序为基础,从而使其功能得以充分分解,该语言特点的表现主要就是继承性、动态性以及封装性与动态联编等。由于其具备这些特点,因而Java编程语言在将其中一个模块改动情况下并不会将其他模块改动,可直接面向对象,其工作效率比较高,编写难度以及维护难度相对而言均比较小[2-3]。

  3以计算机软件开发为基础的Java编程语言

  3.1相关常用技术

  (1)JDBC技术。JDBC技术也叫做数据库连接技术,对于该技术而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作用的体现主要就是对数据库及客户端程序之间接口进行规范,并且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利用JDBC技术能够将最新数据提供给开发人员,同时还具有查询相关数据功能,通过对该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促使有效改建数据连接方法,从而使关系不同数据库间可实现统一访问。通过应用JDBC技术还能够不断提升后台数据库管理水平,从而使不同程序之间统一接口得以有效实现,使相关开发人员能够得到更加准确数据库。(2)JavaAnnotation技术。JavaAnnotation技术属于特殊元数据语法的一种技术,在Java代码中可直接添加JavaAn-notation技术,并且能够有效标注相关参数以及变量。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对JavaAnnotation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可有效连接Java编程语言中相关变量,并且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将有关非程序数据提供给开发人员。此外,JavaAnnotation技术在JavaBeans中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该技术具备平台开发以外特点,并且具备独立性,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可有效提升安全性以及一致性,因此在技术在现代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3.2Java编程语言异常处理机制及原理

  3.2.1Java异常处理机制发展历程在Java编程语言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会有异常情况出现,对其正常应用产生影响,因此Java编程语言处理也就十分必要。对于传统处理方式而言,其就是在函数执行过程中,在对某些函数进行调用过程中,如果被调用函数的返回值为非常规值,便能够对所发生异常情况进行判断。C语言为在早期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编程语言,其主要缺点就是缺乏异常处理机制,所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出现错误时只能实行标志设定或返回特殊值。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处理方法有很多缺点存在,由于存在一定缺陷,在发生异常情况时,维护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判断错误,从而导致维护效率及质量均降低。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大部分程序维护人员考虑的重点内容都是程序功能,而很容易忽略出现的异常情况。在程序有错误存在情况下,程序维护人员通常都未能够对错误准确、及时定位,更无法选择有效措施处理。很多程序编写人员通常都认为程序不会有异常情况出现,所以对异常检查工作未能够重视。3.2.2Java异常机制处理原理在编写Java程序语言过程中往往有异常处理机制存在,对于该处理机制而言,其体现主要就是通过两个各异出口处理异常事件以及自身分离功能。在对异常问题进行处理问题过程中,程序编写人员应选择灵活性较高且比较简单的.方法,通过面向对象方法有效处理异常情况,从而对形式不同的各种异常情况实行分类,将良好接口提供给程序。另外,高级语言可使函数使用人员集中注意力,从而对可能出现的函数异常情况加强关注。在Java语言中存在一些异类元素,其能够使Java语言中自身服务语言独立性更强,并且可使很多方法实现有机统一。比如,在学校后勤异常处理机制中,为能够使学校后勤实现社会化,则学校后期保障职能和教学职能两者间应当分离,这样可使其独立性得以增强,从而使服务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3-4]。

  4在软件开发过程中Java编程语言优势

  对于不同计算机软件而言,利用Java编程语言均能够进行编程以及开发,因而其具有较强实用性。在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所使用的很多软件均为以Java编程语言为基础进行开发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网络游戏或者单机游戏,对大型网络游戏进行设计及开发的平台等,在对Java编程语言合理运用情况下,可使计算机语言编写更加灵活与安全。另外,一些较大网站在对网页进行设计开发过程中也对Java编程语言进行有效运用。在编写程序过程中应用Java编程语言主要是因为该编程语言具有十分突出的复制以及迁移功能。在对网页或者游戏进行设计过程中,高度复制性以及迁移性属于必须条件,因此很多程序开发人员均选择Java编程语言,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工作效率及设计方案效果得到有效提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手机也越来越普及,并且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智能手机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很多手机游戏也越来越多,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业余生活。因此,在手机游戏程序编写方面Java编程语言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使手机游戏程序编写更加完美,也更加丰富。

  5结语

  在当前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Java编程语言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促进作用,因此,作为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应当充分了解Java编程语言,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其熟练掌握,从而进行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J].河南科技,20xx,(2).

  [2]古丽米热买买提.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J].硅谷,20xx,(16).

  [3]田智.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J].硅谷,20xx,(19).

  [4]程蓉蓉.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1).

计算机应用论文5

  【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甚至我们的生活已经无法离开计算机了。而计算机也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计算机应用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并深入分析计算机应用的趋势,从而促进计算机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发展现状;应用趋势

  当前,计算机于各行各样中的应用均已十分普及,而各行各业也因受计算机技术的影响而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该变化不仅体现在各行各业的管理及工作模式方面,还体现在各行各业工作,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也变得更加便捷。对此,各行各业均应重视计算机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如此方能确保高效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一、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

  1、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是针对计算机处理技术的运用,该技术应能对多组数据予以快速、有效的处理,故在数据处理方面的运用最为广泛。在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中所使用的计算机软件也多是基于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的.支撑。其次是针对数值计算技术的使用。众所周知,计算机有着计算速度快且计算精准度高的特点,故在计算机与生物、物力等学科的结合过程中,但凡与数值计算有关便总会涉及到计算机数值计算功能的使用。再次则是针对检测技术的运用,该技术常用于各类生产企业,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各大生产企业所次用的智能化仪器不仅极大提升了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工业自动化水平,且同时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最后,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极大改变国家的劳动环境,并同时有助于解决社会帮助老年人与学校的班级规模问题[1]。2、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虽是极大促进了我国各行各样的发展,但我国在应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加之较之国外,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故因计算技术的普及程度的差异导致我国计算机的因员工水平亦将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针对计算机技术应用所投入的研发资金并不多,故研究力度也相对较低,这便进一步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趋势

  1、网络化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也与网络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基于此,网络的发展也必将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起到有效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通信、光纤、卫星通信等领域,如今也逐步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与信息化,这些明显变化也将带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当前,计算技术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应地也促进了信息化的发展,至于网络家庭化的变化也将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此外蓝牙、无线等众多新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几何,更是极大促进了传统的计算机通信技术逐步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今的网络通信技术,已逐步向小型化、无线化的方向转型。截至目前,无线设备于我国国民生活中的应用也变得十分普及,而这些网络通信终端的运用,使得我国已然现成了一个个微型的网格化系统,此网格化系统的形成无疑是为我国实现区域化的无线奠定了良好基础。2、集成化发展。众所周知,最早的计算机是由18000多个电子管组成,仅其重量便重达30吨,且需占地170平方米。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计算机已然向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其功能越来越齐全,且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也越来越高。此外,传统的计算机主要运用在数据的计算、技术与存储等方面,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运用技术也已逐步转向信息传输,而正是基于这样的改变才让人们生活与工作方式均发生了巨大改变[2]。如今,集成化已然成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也唯有如此并积极将同步与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计算机应用技术中,方有利于促进计算机技术的集成化发展。3、嵌入式和智能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仅功能多样化,其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也更加准确。针对传统的电气设备,在融入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后,便可对其进行智能化的控制,从而提升了电气设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诸如此类的发展实例还有许多,如数字电视、网络冰箱等新型产品的出现,预示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逐步促使人们生活逐步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

  总之,基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然成为了人们生产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正是基于对计算机技术的有效运用,方使得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但鉴于目前,我国针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仍处于较低水平,且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较大差距,故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仍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如此方能在提升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同时借由计算机应用技术来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青松.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xx(8):119-120.

  [2]郑晓天.工业自动化计算机应用发展趋势[J].装饰装修天地,20xx(5):46-47.

计算机应用论文6

  摘要计算机技术以其便捷性、高可拓展性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在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分析计算机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给出了其具体的应用方式和一些思路,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机在现代教育中应用范围和效果做出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论文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作用

  1)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节约课堂时间。在高等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大课堂(多个班级一起上课,同时每堂课以两个课时计算)的形式进行展开,因此,其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比较多,而以传统的板书或者讲述的形式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展开,抽象性较强,不易于理解和提升课堂质量。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的展示工作进行事先的准备,再加之计算机技术在资源展示和存储方面的优势,教师可以方便的利用U盘等移动设备进行资料的备份转移;另外,教学资源的获取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的拓展,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进行数据的获取和共享,也大量节约了教学内容输入的时间。总之,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节约课堂时间,适应高等教育大课堂的需求。

  2)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计算机技术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文字、声音、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这是传统的文字课堂所不具备的优势;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的展示,例如在工业材料成型教学展示的时候,结合计算机技术,以动画或flash视频的方式可以极其方便的描述其具体的成型过程,加深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理解程度;除此之外,计算机技术还能通过网络将世界范围的公开教学资源引入到当前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对比教学技法、学科建设水平以及学生反应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3)计算机技术丰富了教学形式。正如上文所述,计算机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形式方面将传统意义的文字形式进行了有效的拓展,而视频、声音、动画都成为常见的应用方式;除了理论教学方面的形式改变,利用计算机技术还能在实验环节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工程类专业,行业内为节省实验器材的开支以及提升实验的质量,可以让学生先在计算机仿真软件上进行具体实验的模拟,使得学生能够最大程度上进行实验内容以及各类实验器材的熟悉,在掌握了必备的实验技能以后可以高效、高质量、高标准的进行后续的真实器材的实验展开。与此同时,在教学环节之外,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这对于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技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计算机技术对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学生可以自主探索符合自身学习习惯的学习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方面的加强,尤其是针对计算机类的学生,互联网中有着丰富的技术类的视频资源,该类视频资源通常是业界从业多年具有较高的行业技术能力和经验的工作人员录制的,学生可以以此快速了解行业中对于各类技术的具体应用,及时发现自身技术方面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以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将枯燥和抽象的知识内容灵活的嵌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影像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1)教师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现。计算机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具体应用首先就是改变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展开,这是当前高等教育中最为常见的应用方式,关于多媒体内容的应用,一方面,在配套教材中出版商往往会提供相应的教学课件,利用现有的课件进行教学内容的展开能够节约教师输入多媒体内容的时间,另一方面,为结合高校自身的教育环境以及学科特点,教师将一些具有学科特点的内容引用到多媒体环境中,进一步的契合了特色学科发展要求,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总之,多媒体展示作为高等教育中最常见、最通用的计算机应用形式,应继续加以拓展,进一步提升其应用范围和适用效果。

  2)将教学资源进行共享,拓展高效资源传播的范围。教学资源的分享也是高校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精品课程的视频分享,精品课程往往是高校实力突出以及具有学科特色的课程内容,进行精品课程的视频分享能够有效的延伸高校对外提供的教学服务能力,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便的获取到该类资源;其二,表现为文件服务器的构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技术资源可以放置在高校的文件服务器(FTP)上,一方面丰富了高校自身的资源丰富度,另一方面,对外也提供了资源供应能力,如常见Apache技术映像,RedHatOS在国内高校的服务器上的光盘镜像。

  3)学生除了接受课堂教育,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体系。计算机技术能够将一些前沿的技术带入到高校的教学工作中来,因此,学生除了接受课堂教育外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以Android技术学习的为例,谷歌公司在互联网中提供了第一手的开发学习文档,通过阅读相关文档,学生能够掌握最为前沿的开发技术以及操作技能。另外,通过不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学生能够探索出符合自身学习规律的学习习惯,进而收获高效的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也有着关键的作用。

  4)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拓宽师生、生生交流渠道。除了上述方面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能够有效的拓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渠道,高等教育的教学特点决定了教师有限的引导作用,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往往更为关键,当前流行的信息交流平台如BBS应用、微信平台的搭建能够改变传统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到信息及时有效的沟通,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除去传统的多媒体演示、资源共享以外,还能有效的拓展师生交流渠道,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自主性的学习。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必然会带给高等教育更多的便利,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善文.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xx,08:124-125.

  [2]刘晓冬.计算机科学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05:168.

  [3]邓成俊,王思颖.分析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xx,11:175.

  [4]柴一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J].信息化建设,20xx,02:130.

计算机应用论文7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且其自身也朝着不断成熟的方向发展。再加上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提高,更是让两者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而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也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软件,也为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渠道,更为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十分坚实的基础。该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对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地应用计算机软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今后开展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项目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方法

  随着最近一段时间网络技术的不断流行,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中使用了计算机软件,而从其最终获得效果上来看,也是十分令人满意的。虽然这种方式在我国起步的时间比较晚,但是整体发展速度却十分的快,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是我们应当明确的一点就是,项目管理软件终究只是一种项目管理工具,如果想让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求操作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自己对于项目的管理理念加入到其中。因此这就需要项目的相关管理工作要对计算机软件使用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有效的提高管理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应用项目管理软件的重要性

  项目管理相关工作是从20世纪50年代左右逐渐兴起的一种管理策略,在其产生的最初阶段就受到了人们广泛的使用,并且在很多比较大型的项目中都充分地发挥了作用,例如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北极星潜艇研制计划等等。从其最开始一直发展至今,已经逐渐地走向了成熟,并且也为现代化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了相关的改进策略。该方法在提高项目工作效率以及质量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政府部门还是在很多的企事业单位中,人们在对项目进行管理时,都更加倾向于采用这种方式。

  从我国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转型和企业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这也使得很多企业都感受到目前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因此如果企业想要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要针对目前的市场环境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有效的迎合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要对自身的资源不断地进行优化配置,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不断地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逐渐地适应目前这种比较大的市场压力。为了有效地做到以上几点,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地完善已经成为了他们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项目管理也刚好满足了企业的这种需求。从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应用项目管理软件的实际效果上来看是十分好的,这些管理软件不但帮助企业理顺了项目内部各种繁杂的关系,还能够让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彼此良好的进行协作从而让他们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项目管理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分析

  如果想让相关的项目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对于有效地提高项目管理质量有这十分大的帮助作用。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网络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下开展这项工作最为有效的模式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将其良好的应用到其中。本节将针对目前经常使用的集中项目管理软件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能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1高档项目管理软件

  随着软件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也让更多的软件制造商将自身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涉及项目管理软件方面,这使得最近几年,市场上的相关软件数量增长速度十分快。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目前很多企业普遍使用的Primavera软件,其制作的基础是广义网络计划技术的相关理论。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运算速度十分的快,对于一个单独的项目就可以对其进行多大10万道工序的处理效果。而且相比于其他同类型的软件,其还具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在对每道工序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其可使用的资源数也是一定的。除了上述优点,该软件还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资源均衡的功能或者资源不足的问题进行自主解决。同时当相关操作人员需要自行编制节点号时,其同时也具备很多强的自主编制能力。而且当采取该软件对项目计划进行优化之后,也可以随时查看优化之后的结果,这就使得人们可以利用这个功能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多个备选方案,之后对每个方案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从而选择一个最好的优化方案。

  2.2低档项目管理软件

  与高档相关管理软件相对的就是低档项目管理软件,但是这里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这些软件并不是在质量上与其它软件存在不同,而指的是他们可能在相应的功能方面比较欠缺,并不是十分适合应用到比较大型的项目中。人们通常情况下都是将这个软件使用在一些简单的项目管理中。这些软件的一般供能主要包括:人员管理、计划安排以及风险分析等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Proiect Scheduler 7,其供能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但是凭借着简洁的操作界面以及在成本和价格上十分突出的特点,在很多小型的项目管理中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具体来说,这种类型有着他们独特的风格,虽然与高档项目管理软件在整体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可能在某一种功能上要比高档软件做的精细的多,而且还能比较顺利地与SQL数据库进行良好的对接,一同解决一些比较难以处理的项目。除此之外,其还凭借着灵活管理等等一系列简单的功能深受一些小企业的青睐。

  3、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计算机管理软件在我国应用的较为广泛,并且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但是其中也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

  首先就是整个管理团队的协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问题。项目管理工作是需要企业不同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但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冲击,目前很多团队内部都出现了分工不明确、团队成员协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出现。再加上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这就使得经常会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发生,而这种现象并不利于项目管理朝着统一化的方向发展。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内部的部门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都是各自做自己的事情,缺乏良好的沟通,直接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下降,不仅影了项目管理的质量,还可能导致相应的责任制度出现一定程度上缺失。如果不能对上述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的话,将会严重影响计算机软件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其次就是在使用相应软件进行项目管理中还可能产生一定的风险。虽然我国最近几年计算机水平不断进步,但是相应的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却不是十分的完善,而病毒就是一种最为严重的一个。从之前发生的很多事件中我们都能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对并对进行严密控制的话,将会给企业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例如对一个比较大型的项目进行管理工作中,可能会耗费比较长的时间,但是如果存放在电脑中的相关资料被黑客盗取的话,不仅会导致公司机密文件泄漏,还有可能使得之前做的工作前功尽弃,造成了整个项目的时间浪费,最坏的可能还会导致项目延期,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4、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首先,从培养人才方面来看,目前在使用计算机软件对项目进行管理工作时,往往需要的都是复合型的人才,即要掌握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又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软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两个方面培养属于本公司的技术团队。一方面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从公司外部聘请来这方面的人才,这也是能在短期内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效率最为直接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对本企业原有的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真正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计算机软件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来。

  其次就是企业要让每个项目管理团队中的每个员工都清楚项目管理工作不是只靠一个人就能顺利完成的,需要整个团队进行良好的配合。要在日常工作中让员工养成积极合作的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可以m当的和一些软件开发商建立合作关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对本企业所使用的项目管理软件建立一个有效的病毒入侵防控措施。这样能够让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有效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有效地对企业效益起到保护作用。

  5、结束语

  计算机软件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于有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质量有着十分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是企业适应市场要求以及自身发展规律的一种方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计算机软件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也帮助很多企业快速地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有着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介绍了计算机软件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紧接着将项目管理计算机软件分为高档和低挡两部分加以阐述。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叙述了目前在项目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软件所遇到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计算机应用论文8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的概念是20xx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首创。在国内,胡铁生教授最早提出微课概念,他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通常还包括相应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评测、教学反思核心和关键、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种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教育部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中提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能力。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但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只开设一个学期、总学时64学时,上课时不可能将大量时间用于理论教学和操作演示,而学生生源素质日趋下降,多数学生不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前知识准备、课后复习巩固,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将时间短,内容精的微课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教学资源,具有很大的优势。学生课下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能了解授课内容,大大缩短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操作演示等的时间,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升了教学质量,另外,通过微课形象生动的视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微课的教学设计。微课虽然只有短短数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杂乱无章而随意的微课是与微课理念背道相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强化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运用软件进行办公自动化处理。对微课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突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实践环节,做到教学情景任务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操作演示要点化。教师还要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在学习方法、参与途径、交流与反馈形式等方面提供参考。

  2.制作微课。制作微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剖析教学内容,梳理知识点和技能点。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知识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7操作系统的应用、Word文档的排版、Excel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网络的应用等,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微课制作。二是录制教学过程。微课注重的是简便和实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制作。录制前,需要设置好硬件设施(摄像设备、麦克风等),在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基础上,确定镜头的内容、类型,整个微课录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时间节奏,每个知识点的视频时长控制在5至10分钟。三是后期编辑制作。在录制完后,可以通过后期制作对微课录制过程中的瑕疵地方进行修改或完善,在微课中通过添加片头、音乐,字幕、动画演示等,整合其他多媒体资源,使微课视觉效果更丰富,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目前,微课的制作方法有:一是对现有的课程视频进行加工处理;二是使用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进行拍摄;三是采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如屏幕录制专家、CamyasiaStudio等;四是在录播教室进行录制;五是使用Flash、几何图板、PowerPoint等专用软件制作,并配上讲解画外音。大多数教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视频的制作技术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拍摄视频的水平和使用视频制作软件的熟练程度上,如:如何以镜头语言吸引注意、如何进行画面切换等。

  4.案例分析。以文字处理软件WORD20xx中的创建表格为例,将创建表格的方法作为一个微课。第一个镜头对准主讲教师,通过简单介绍快速切入知识点;第二个镜头给出教师的电脑屏幕,屏幕上显示老师的教学内容及样表展示,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说明;第三个镜头就是教师将表格的插入方法进行操作演示,这部分内容是该微课的重点,时间可以稍长一些,让学生掌握各种插入表格的方法;第四个镜头教师总结知识点,针对插入表格方法的重点、难点,设计提问环节,与学生进行互动。微课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具有针对性地讲解,以取得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微课满足了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微课资源,可以巩固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微课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使教学取得更好效果,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制作微课。制作微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计算机应用论文9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一门大类基础课,高职学院很多不同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计算机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都要通过实际操作体现出来。很多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在结束本周的课程后,下周开始上课时很多知识都已经忘记了。同时,因为教学时间较为分散,一些教学任务无法持续进行。因此,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是一种趋势。

  项目化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培训的方法,重点在于通过对项目的实际操作,使学生从中学到某一学科甚至多门学科的概念和原理。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项目化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对项目的实际操作,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到一门或者多门课程的概念与原理。项目化教学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项目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将项目圆满完成。而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从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一、项目教学方向的确定

  教师在确定项目教学的目的时,必须根据高职教育所具备的特征,同时与计算机教学所具备的特点相结合。另外,在确定项目教学目的上,教师还应当给学生设定明确的原则及目标。例如根据不同的专业性质,以其作为参考,从而将与要求相符合的设计方案制订出来。

  二、项目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活动之前,老师首先要确立一个项目任务,而项目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就在于项目任务的设计与选取。一般来说,选取与设计项目时,覆盖所学的知识点是项目教学的基本要求。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的难度一开始不能太大,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简单讲解和查阅相关资料做出来。此外,设计的项目任务还要将学生的思考引发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在注重理论渗透的同时,还要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实际需求加强直接联系,充分地结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学会运用理论知识。之后要让学生自己制订出完善的`计划,再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合作,对工作项目进行处理,并在完成之后对项目过程进行反思与归档,从而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根据教学的要求,项目化教学应用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并在每一个部分当中再分成若干个小项目。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抓住项目化教学的核心,参照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从而制订出适合本班大部分学生的任务目标,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目的性地进入学习当中。老师也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内容中来,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将项目完成后的具体成果进行展示,并让学生继续探索未知的计算机领域,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老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来说,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是这一部分学生应首先了解的,而对于有一些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硬件安装及系统安装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任课老师应在教学和引导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合作或个人组装出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从安装硬件开始,让学生基本了解计算机的构造,再通过系统安装,让组装好的计算机能够应用。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三)在Word、Excel以及PPT等计算机基础软件的部分,教师需要仔细讲解,最好能按照实际应用,比如在通知、排版等实际应用很强的方面多布置任务,让学生能够对计算机基础运用做到熟能生巧,同时也能掌握以后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的专业方向来提供一定的原始素材,并制订出完成每个素材所需要的任务细节,让学生分成小组来合作完成,小组可以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创造出具有小组特色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四)当学生掌握了教师的上述操作水平后,任课教师要布置一些比较难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完成,通过学生自己或组队的操作,强化学生的知识点,从而加强学生实际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在作业的布置中,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学生在经过基础学习后就能够做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保证教学质量。

计算机应用论文10

  摘要: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为例,针对目前众多高校填鸭式教育教学方法和方式,提出了兴趣驱动法这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非自主自愿的学习转变为主动自愿自主的学习。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更增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兴趣驱动;计算机网络;教育教学

  0前言

  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观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探求知识的动力。本文作者多年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探索出了一套兴趣驱动法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

  1因材施教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认识了解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在高等教育中,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专业非常多,但是每个专业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却大相径庭。对于不同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应当包括不同教学内容。例如,对通信工程专业,需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和“网络安全”等内容;对计算机专业,需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应用编程”和“网络安全”等内容;而对网络工程专业,学习内容则扩展为“计算机网络原理”、“互联网应用与维护”、“网络应用编程”、“网络安全”、“网络工程设计”和“网络管理”等课程内容;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则需要学习“互联网应用与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等课程内容。与之相对应,网络实验内容对不同专业也应当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也不相同,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2从应用到原理

  中国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理论与原理的讲述,常常忽视了理论或者原理的应用。比如,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网络应该着重强调网络的应用技术。而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先讲原理再说应用或者不说应用,这样的教学效果会非常差,学生听课也会索然无味。其实,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完全可以颠倒过来,先讲应用,然后再从应用中为学生分析原理。这样改变之后,学生首先明白了理论应该怎么用,那么对理论的记忆也就轻而易举了。通常说的学以致用就是这个道理。举例来说,笔者在讲述现行IP规则IPV4中的私有IP地址时,首先会问学生:“现有的IP地址够用吗?”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均知道现有的IP是不够用的。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显而易见了,“不够用的话,那么如何使现有的这么多台电脑或者网络设备都接入互联网?”答案就是我下面要讲述的许多网络都使用了大量的私有IP地址。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先告诉学生私有IP是做什么用的,然后再给他们讲述原理。当然,这里只是举例,私有IP地址的用途远远不止如上所述。

  3兴趣驱动法教学

  3.1从一本好教材开始

  一本好教材非常重要。学生在没见到任课教师前,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教材。笔者认为,现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大学生的教材太过枯燥,里面大量的原理之类的罗列,缺乏作者精心的编排。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可谓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水平参差不齐。在教材的选择上,笔者认为,首先要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教材。虽然教材的名称都叫做《计算机网络》,但是内容可能截然不同,出发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的教材应该是实用性较强,而有关网络底层的原理性较少的教材;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的教材恰好相反,应该选择网络底层原理性较系统的教材。还有教材的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近3年出版的教材,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速度是令人惊奇的。另外,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指定一些好的参考教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充该门课程的知识面。

  3.2实例教学是兴趣驱动法的精髓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讲得实例教学不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已经存在很久了,在许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都在使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有以下的弊端:

  (1)案例教学中的许多案例都是虚拟或者虚构的。虚拟的案例,虽然从一个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帮助,但是虚拟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当学生遇到一个网络上的现实问题,很可能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

  (2)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教师没有真正参与。比如案例中设置的许多场景,任课教师如果没有实际遇见过或者参与过,很难将该场景完整的呈现给学生,很难将场景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完全挖掘出来。

  (3)案例教学中的许多案例使用价值不高。一个好的案例应该是来源于实践的,只有来源于实践的案例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4)案例教学中的许多案例已经过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如果还拿着3年以前甚至5年以前的案例来教学,那么无疑于别人都讲授windows7了,你还在给学生讲授windows98怎么用。因此,笔者这里提到的是实例教学法,不是案例教学法。实例哪里来?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应该拥有丰富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管理与维护的经验。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最好应该到企业或者相关单位的网络部门进行实务训练。来源于生活得实例才是最有使用价值的案例。 其次,在实例的选择上应该进行精心的编排。实例应该选用哪些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实例进行教学。比如:笔者在讲述网络中计算机端口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使用了以下的实例。在讲端口前首先告诉学生,给他们讲个故事,故事人人都爱听。故事是这样的:大家现在经常聊QQ吧?没QQ号的同学举个手让我看看“恐龙”长啥样儿!故事的第一句话就把课堂气氛烘托出来了。现在大家使用的QQ版本大多都是那种能够显示对方IP地址的版本。和别人聊天时,别人的IP地址和所在地就都显示出来了。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现实的IP地址的后面还有一个冒号和一个四位数字?那么这四个数字是什么?就是计算机通信时使用的端口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端口号能够提供给我们许多信息。通过这个实例的讲解,不但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深刻理解端口的作用,以及他们最常用软件QQ的一个专业使用小技巧。

  3.3良好的实验条件是兴趣驱动法的必要保障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属于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因此,不但上课讲解的同时要有必要的操作演示,而且应该为学生安排适当的动手操作实践学时;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实验条件提供支持。此时,可以引入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例作为实践的课题以增加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比如,在

  讲解局域网的组网技术时,可以引入一个实际任务——现在需要开设一个网吧,应该购买哪些设备?应该怎么组建局域网?此时,就必须为学生提供若干台PC,一台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亲手搭建起自己的局域网时,必然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而成就感也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动力。

  4结语

  教育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已经传承了几千年。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现行教育体制的某些弊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地探索找出解决现行教育方式问题的方法。兴趣驱动法改变了“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行较差等问题,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较高,比如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网络管理与实践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有亲身经历的实例用来驱动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鸣,胡谷雨,周雷,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xx,(6).

  [2]@田慧君.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研究[J].现代技术教育研究,20xx,(1).

  [3]@莫林利.计算机网络教学分析与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xx,(13).

计算机应用论文11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快速传播、人们不再局限自身生活圈的时代,高速经济全球化进程下,生活范围的扩大和通信手段的增多、加强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通信在扩大人们交往和联系的时间、空间范围的同时节约了通信成本,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本文以计算机为突破口,讲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利用与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信息无国界的可能,这种利用网络快节奏、宽领域的信息收集方式适应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而在计算机与互联网优点相结合方式下,通信方法的产生更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节省时间的同时将不同地点的人们带入同一交流平面,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带来支撑情感交流的平台。

  1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势及特点

  1.1利用网络信息传递量大

  计算机是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相联系的桥梁,其与互联网相结合,传递的是世界各地独具特色的奇闻异事,汇集世界不同语言、地点和时间信息,通过计算机广泛、无国界传播,这种无国界的搜集方式广泛扩大了信息量。同时,计算机将人们经历过的事通过特殊技术处理应用,利用图像、视频等展现出来,打破传统的实物传播的局限;通过数字化的应用与突破,打破传播载体的限制;通过压缩信息空间,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科学合理的转化信息内容的同时扩大信息的传递量。

  1.2通信成本低

  通过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强强结合,通信技术传递不用再受到过多条件的限制和干扰,降低通信成本。在古代中国,通信传递基本上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同时还要受到道路条件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只是利用人力、畜力传播使传递的信息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造成信息传递不对称,影响信息时效性的同时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带来不便。而错误的决策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带来巨大的破坏。现代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应用只需要人们支付一定的上网费用即可,这使得在信息传递及时的情况下通信成本大大降低。

  1.3信息传播速度快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利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路径,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依靠实物的路径,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影响。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各种形势的.音频、视频等转化为简单的二进制数字信号后,信息通过光纤或高速宽带传播,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在传统的通信形式下,信息传播会受到各种传统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安定情况、基本设施建设、人文环境等的影响,一旦超过使用者信息使用限制就会影响信息及时性的特点,造成使用体系和信息混乱,影响决策者的使用情况。

  1.4抗干扰能力强

  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高难度和信息复杂的特点,其信号具有很大的排他性,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处理应用,及时发现入侵的信号,提高抗干扰的能力。此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依靠人工创新关键技术,创建系统加密过程,排除其余信号侵入的可能性。

  2计算机发展的实际应用

  2.1远程通信的到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建立了不同区域、时间的网络覆盖。即使是在不同的时区或地点,通过互联网的覆盖和数字信息的传播,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这一平台,利用视频或语音通话技术等建立固定的联系通道,通过相同的软件实现网上见面和聊天的可能。

  2.2筛选有效、有用信息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通信的同时还有最基本的信息筛选功能,它能自动处理、筛选信息,将外来无用信息及时分辨、标记出来,节省使用者使用时间。同时计算机能自动加工信息,将相同性质的信息通过不同程度的结合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减少人们使用时多余的步骤。通过信息的筛选和标记,减少人们使用的时间,方便人们的生活。

  2.3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大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经了将近半个世纪,通过无数科技技术工作者的努力,计算机技术正在成熟发展。但是,由于各国经济、政治、技术发展存在巨大差异,计算机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计算机技术是一项涉及国家网络安全和技术进步的现代科技竞争对象,各国对各自的发展技术采取垄断的态度,落后地区技术达不到,但由于受到先进技术的封锁,一直不能科学合理的发展。同时,计算机的利用还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互联网的应用离不开网线、光纤等,然而这些都需要电力资源做最基本的支撑。在贫困的非洲落后国家,电力资源的使用都很难得到保证,更不用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受到不同国家态度、技术等的影响,计算机技术的利用仍然存在地区差异,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改观。

  3计算机移动通信的发展展望

  3.1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虽然网络信息技术存在着很大的便利性和普及性,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的复杂和多样化,各种推销、黄色信息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会有不法网站侵略私人账户,骚扰使用者。通信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筛选信息,但不能杜绝信息乱入和危害,因此,现代信息技术还存在很大的发展、前进的空间。

  3.2与通信技术发展相结合

  随着当代先进电子技术的发展,网络化的实现打破单纯的依附计算机。手机的普及突破传统计算机创下的记录,手机与人们的生活合二为一的今天,人们的通信更加便利,人们的行踪已不再是秘密,通过电话联系,使人们成为社会透明人。此外,移动商务和移动办公的出现和盛行,将打破人们传统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在利用手机等移动通信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通信更加便利。

  3.3向着微型化方向发展

  在计算机发展早期,计算机就像是庞然大物,其以宽广、庞大的体积发挥最基本的功能,随着计算机换代更新速度的加快,其体积在逐渐缩小,功能在不断健全,通过小小的软件组合发挥强大的功能。微型化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将计算机的使用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减小其体积,方便人们的携带,加快进入人们生活中的步伐。

  4总结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在和互联网结合的过程中,发挥先进的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深入方方面面,同时还涉足各行业和各领域,在网络的普及中抓住机会,引领潮流。

  [参考文献]

  [1]范才元.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探析[J].信息通信,20xx.

  [2]吴海.探讨分析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特点[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

  [3]陆莉芳.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xx.

计算机应用论文12

  [摘要]随着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是职业教育的要求与趋势。根据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特点,笔者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公共基础课程与医学专业结合起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着力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计算机入门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一般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使计算机真正成为他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得力助手。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医学专业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介绍如下:

  1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有利条件

  1.1社会发展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医学领域的发展,我国许多医院已经建立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中职卫校学生毕业后从事医院工作需及早适应和熟悉信息化医院相应软件的操作方法。针对这一职业生涯需求,在校期间,学生更要认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1.2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根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xx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3中职卫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投入合作学习中,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身心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中的实施过程

  2.1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设计中,从中职卫校学生实际学情出发,充分考虑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兴趣浓烈这一特点以及学生已掌握基本医学知识,具备一定医学操作技能。故着重突出计算机与医学的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与医学的密切联系,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头脑风暴法、探究式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日后实习就业做好准备,更为职业生涯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笔者教学内容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xx)的“制作数据图表”,教授班级为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第二学期)。教学引入“健康梦中国梦”这一主题,让学生应用医学知识开展健康体检(如身高体重、血型、血压、血糖、体温、视力等)的检查,置之其中获取最直接最真实的数据,同时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专业联系起来,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

  2.2教学实施步骤

  2.2.1准备阶段

  ①根据学生特点做好课前分组,充分考虑性格、计算机操作基础、医学操作技能等因素,确保分组的平衡性。同时,选出一名学生为组长。②教学实施前一周,发放任务指导书,以“健康梦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健康体检,搜集查阅资料了解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对体检所得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最终录入计算机。③师生讨论制订学习过程评价量规,采用自我评价、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考察学生表现,从知识与技能、思维能力、健康体检、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使评价多元化。

  2.2.2实施阶段

  ①情景导入。结合时事政治和职业实际,播放“健康梦中国梦”视频和护士工作站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医学中的`计算机应用,调动课堂气氛。②图表浏览,引入新知。教师用PPT展示多组数据生成的Excel表格与Excel图表,引导学生体会图表的特点与意义。通过应用类比教学比旧出新,自然过渡到教学主题之一:制作数据图表,促使新旧知识的贯穿与迁移,以学生为中心牵引教学。③学生操作,获取图表。小组成员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在课前开展的健康体检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创建相应的数据图表。数据来源于生活并结合医学专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进一步深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④图表再览,引入新知。教师用PPT展示多组图表编辑前后效果,体会格式化的特点与意义。再次通过应用类比教学比旧出新,自然过渡到教学主题之二:格式化数据图表,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⑤学生操作,美化图表。各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已创建好的健康体检图表进行格式化,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⑥成果展示,分享成功。各小组成员展示本次健康体检结果及格式化后的数据图表,提高自主探究性,同时引入过程性评价,使用《学习过程评价量规》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2.2.3结束阶段

  教师总结学习难点并点评学生表现,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与医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在MicrosoftWord20xx中完成包含本节数据图表的体检报告文档,实现新知与旧学的融会贯通。

  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思考与体会

  3.1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法,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健康体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了传统单一学科教学,采用专业结合法,将计算机与医学专业联系起来,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3.2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投入合作学习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主题活动(笔者采用健康体检)、组内交流讨论、成果展示汇报等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3锻炼了学生计算机综合操作能力

  考虑中职卫校专业特点,注意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医学专业相结合,锻炼他们计算机综合操作能力,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适应当下社会发展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3.4完善了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和多元化

  通过引入过程性评价量规,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考察学生的表现,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同时,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价方式也有助于学习评价的多元化。

  3.5促进了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学思路的转变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应当正确定位教师角色,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启发引导学生的助推器;转换教学思维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拥有过硬的知识贮备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培养中职卫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探索把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主探究意识和终身学习上,是中职卫校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计算机应用论文13

  [摘要]电路原理教学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较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具有众多的公式以及电路图,而且其方程推导以及电路定理较为严谨,传统的教学无法达到其教学目的,因此将计算机仿真应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电路原理;教学

  利用计算机科技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自动建立电路方程,开展各种动态模型的实验工作,并且可以应用动画与图形等形式进行表现,是一项受环境约束少、具有较高效率的综合性技术。将计算机仿真应用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路原理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而且还有助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对学习电子信息领域的其他后续课程具有十分有益的作用。

  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具体特点

  (一)可以提供简单有效的实验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将一些仪器以及图表等结合其实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绘制,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与直观地学习,并且计算机仿真技术还可以提供一套较为行之有效、花费成本较低、较为简便的实验方法。在学生开展某一电路实验时,根本不用担心会由于其操作措施不当而引起的不良效果,其系统的维护操作,可以充分保障其自身具有较为长久的使用寿命。若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某些不懂的问题,还可以进行在线帮助,在各种帮助下完成相关的实验,根本不需要进行反复的实验操作,这无疑大大减少了对实验原料与实验器材的消耗与浪费。另一方面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还可以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充分增强学生亲自做实验的感受。

  (二)可以提供多种有效手段

  计算机仿真技术通常情况下都是具有较为强大的混合模拟功能以及数字信号模拟功能的,不仅可以对各种工作状态下的电路仿真图形中的电波与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存储,而且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打印工作。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路原理教学中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绘制出来的模型往往具有十分齐全的元件库,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各种便利。另外,计算机仿真技术不仅具有对动态、静态以及失真等方面数据的分析功能,而且还可以合理地判断并分析其电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短路问题等故障。

  二、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到电路原理教学中的具体途径

  (一)建设计算机的实践案例与仿真演示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路原理教学中,建设计算机实践案例与仿真演示是积极推进其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也是其课程建设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要结合课程的知识体系与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地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从基本的电路定律应用到复杂的电路推导,结合其理论进行推导演算,从简单的单元电路应用到功能性较强的电路模块,促进学生对其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在讲授具体章节时,还可以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其课堂演示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的过程中,实践案例往往侧重于对一些实用性与趣味性较强的综合性电路的分析,有时会引用手电筒电路、日光灯电路等与课程结合紧密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结合交流电教学,按照其家居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低压家居电路的实践内容,在考虑安全之后简单模拟一下家居电路的布线。虽然设计的电路较为简单,但是在这次实践以后,每一位学生都会对家庭的用电情况以及真实布线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与实验部分相结合

  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到实验部分,并相继对其实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与现有的模块化电路实验设备进行结合,使实验与理论联系更加紧密。比如,在变压器电路的仿真、节点电压法的仿真等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实物实验分析前,通过仿真分析了解电路的基本情况,在得到了一些理性认识之后再进行具体的实验,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与认识实验原理,提高实际的动手能力。同时,在进行作业要求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去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其硬件,较好地复习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对课程理论的具体应用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电路原理这门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其知识过于抽象,而使学生学起来较为吃力,难度过大。现阶段,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其中,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理论文字转换成较为具体、直观的图像与图形,结合动画和视频等方式展示其仿真效果,而且还可以将一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制作成内容较为生动、丰富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有利于促进电子类专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增磊,高爱莲,王栋,等.计算机仿真在电路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xx(10):176-177.

  [2]甄旭东.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发动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xx(9):65-67.

计算机应用论文14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应用软件越来越成熟,其在计算机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针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拟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基本概述出发,深入分析应用软件开发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探讨目前关注度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维护工作,旨在为我国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应用软件;维护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也不例外,尤其是随着该技术的日臻成熟,其所应用到的领域愈来愈广泛,大大提升了当代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工作质量与效率。而计算机软件作为连接计算机各项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目的在于满足计算机应用者的实际需求,即计算机应用软件能够通过连接计算机硬件与人,实现人对计算机的有效控制与应用。因此,计算机应用软件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计算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带动下,计算机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所占据的地位愈来愈高,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这也意味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标准越来越高。所以,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的探究十分必要。

  1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基本概述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软件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在计算机中起主导作用,是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主要负责协调各个部件之间的关系,保证计算机系统能够正常服务于用户。计算机应用软件种类繁多,比如我们常用的语音和视频软件,其主要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的,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丰富的扩展功能作用,使得计算机具有更多可供用户选择和使用的软件。应用软件与系统软件有很大的差别,其在计算机系统中并非必不可缺的存在,是用户不同需求的存在,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计算机的不同需求,具有较强的应用型和专业性。例如,一台计算机上对浏览器软件的安装使用,不同的用户就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浏览软件。应用软件不仅仅包含计算机内的软件,同时还包含与某些程序软件有关联的文件。计算机应用软件主要是为适应计算机使用者的各方面需求而对软件进行的专门性开发,其有助于促进计算机软件功能的高效发挥与计算机性能的综合提升,对计算机行业的高质高效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带动意义。[1]其中,在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工作中应用相关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应用软件的科学技术水平。而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任务与特点,所以,加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研究,对提升计算机的社会实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2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

  2.1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内涵

  应用软件开发主要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而制造的各种软件系统或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些软件的实际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软件开发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是按照用户需求并结合特定程序开展的语言设计。实际上应用软件的种类并非只包括计算机中的使用软件,还包括与其他软件程序紧密相关的多种文件。

  2.2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存在的问题

  当前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软件开发与维护工作相脱节。由于软件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使得软件开发人员在进行应用软件开发工作时不能有效考虑到后续的维护工作,使维护工作变得繁琐、缓慢;同时,维护人员在对应用软件维修时不能深入了解开发流程,常常会造成一些可以避免却又出现的失误。[2]第二,软件更新与文档更新不同步。我们知道,软件开发是一项系统、繁琐的工程,是由不同的开发人员开发的,这就很容易造成文档在开发过程中编写形式不紧凑,使得软件更新与文档更新出现一定偏差。第三,文档的开发设计与文档的需求不紧凑。由于文档的开发设计与文档的需求并不是同一对象提出的,这就使得开发出来的文档内容与使用者之间产生脱节现象,造成软件开发时不能有效满足文档使用者的需求。

  2.3提升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方法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系统性工程,主要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为主,即对某一程序进行语言设计,从而实现预设功能目标的过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工作流程主要有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码和系统测试四个步骤。要想切实提高应用软件开发的水平和质量,就必须从以下四个开发步骤着手:(1)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开发人员要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尽可能地了解用户对软件开发功能的要求,使得开发出来的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直观易读、便于修改。[3]具体做法有:首先,在开发前应做好市场调研,确立开发模型;其次,尽可能从模型的内在逻辑出发,忽略外在因素;再者,分析当前系统与理想模型二者间的差距,不断对理想模型进行补充与完善;最后,做好审核工作,看其是否符合用户需求。(2)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指的.是将所要开发的目标软件划分为同等数量的模块,划分这些模块的最终目的在于把某些功能的相关数据,以及执行这些数据的系统进行分割,进而实现对不同模块实施相应的程序编写目标。(3)程序编码。将日常生活中反复应用到的程序进行实现生成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程序编码。程序编码作为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重要步骤,是实现目标软件最终功能的关键部分。编码就是对运行程序进行生成的具体过程,在对程序进行编码时,必须确定编码人员的风格与特征,这样才能确保程序编码工作的精准无误。[4]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应用软件开发的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程序编码环节。同时,在开发应用软件的过程中,开发人员还要认真编写程序语言,避免不必要的失误,促进应用软件开发目标与功能的实现。(4)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最后流程,是在软件功能都已实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检验测试的过程,帮助检验开发人员开发出来的软件功能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减少失误,实现目标功能。在具体的测试过程中,检测人员可以从单元测试与综合测试两方面入手,检验开发出来的软件功能是否稳定,是否符合最初的开发需求。软件通过测试,用户便能正常使用。

  3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维护

  3.1计算机应用软件维护的内涵

  应用软件维护主要是开发完成的应用软件,在交付使用之后对软件进行的一系列改变。软件维护主要是软件应用周期的终极阶段,软件的维修是按照软件的各种变化情况及硬件环境的变化,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相关程序进行的全部修改或者不同程度的修改。同时,在实际维修过程中还要充分运用原来的系统程序,并要对已修改的系统程序进行详细登记,且要注明修改之前与修改之后的重要区别。

  3.2计算机应用软件维护的原因

  应用软件的维护主要是维修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软件的工作环境,确保软件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并正常发挥其功能。不同的维修需求有着不同的维修程度。[5]在某些条件下,需要对系统的所有程序进行维修,但不管是哪种程度的维修,都试建立在原有程序的基础上的,同时要在维护之后做好相应的文字记录与补充说明。一般情况下,应用软件维护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纠正程序错误,二是完善软件性能,三是加强其对硬件环境的适应性,四是强化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后续减少维护工作做好基础。

  3.3计算机应用软件维护的方法

  较为常见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维护方法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五种:改正性维护。这种维护一般适用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旨在保证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例如,软件规则的变化,数据环境的升级,某些标准的改变。完善性维护。这种维护旨在扩充软件的原有功能,不断完善软件的性能。原软件在出厂时并没有此类功能,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为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对软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而新增的某些软件功能。预防性维护。这种维护的目的是减少日后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次数,确保应用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种维护常常通过软件工程对系统软件进行再次设计与编写,以找到具有改进空间的某些软件,有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工作,主要用于早期开发的软件维护。适应性维护。这种维护主要是由于其所处环境和相关数据发生变化,而对软件进行修整的过程。比如,硬件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升级。值得注意的是,在维护应用软件的时候,要有顺序、按步骤地一一展开,尽可能地避免失误出现的次数。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确保计算机的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因为如果系统软件不能正常稳定运行,那么建立在其之上的应用软件也不能有效运转;其次是务必经常性地对垃圾文件以及不常用的软件进行及时清理,减少计算机的工作负荷;再次是及时更新应用软件,尽量将软件都升级为最新版本;最后是对症下药,要明白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然后才能依据不同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有针对性地维护能够顺利完成,尽快满足用户对软件的正常使用。在明确这些流程之后,应该确保用户充分了解应用软件,清楚软件出现的问题,维护人员依据用户的真实反馈,制定出最切实有效的维护计划,以顺利实现加强计算机软件维护的最终目标。综上所述,伴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可靠性与功能性要求不断增强,同时对计算机用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工作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标准与要求。因此,提升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与维护的能力和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虽然计算机技术当前依然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坚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技术也必然为随之不断推进,计算机应用软件也必将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宣钧.如何加强空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J].网络与信息工程,20xx(02).

  [2]陈洁.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要点剖析[J].信息化建设,20xx(01).

  [3]曹红梅.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探析[J].信息技术,20xx(05).

  [4]马作刚.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03).

  [5]吕建春.软件开发的伦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xx(07).

计算机应用论文15

  【摘要】从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育现状入手,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从校企合作制定培养方案等五个方面重点阐述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思路;最后对我国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生活中的必备工具,其应用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生源素质的下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1]。为此,我们结合自身所从事的工作,经过对我省周边地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深入调查研究,在这种根基上摸索课改对策。

  1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且很依赖机房条件的课程,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进步,各校都重新修订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网络技术等内容的更新,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但高职院校讲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进程中也有很多普遍问题[2-3],笔者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1.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是教育发达地区学生和欠发达地区相比,以及城乡学生相比,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较大的差异。

  1.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我院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以课件的形式进行演示。这样教师单一讲授知识,灌输流程,造成师生互动性差,学生无法提高操作水平。

  1.3教学条件有待改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依赖计算机和机房的实践性课程,然而多数高职院校仍存在机房数量不够、管理水平低、高素质的机房管理人员少等问题,机房条件亟需改善。1.4计算机教学的学科关联性有待增强计算机基础细分出来的授课模块没能被融汇至高职的专业以内,专业彼此脱离。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修课,被设定成某一孤立科目,脱离本体专业。

  1.5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软硬件也被快速替换。然而,教学内容被更新的速率仍偏慢,没能紧跟新颖的技术。针对高职高专,教材和授课内容偏旧,学生没能提起应有的认知兴趣,学习成效不佳。

  1.6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现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很不科学。传统的评价方法是教师在结业时出考试卷,学生在期末一考定能力高低,这样教师省事,但大多情况下学生的操作水平不能够被真实评价。

  2摸索化解《计算机基础》教改的路径

  从现有趋势看,高职架构内的专业授课正被改进。作为各专业公修科目,计算机基础授课占到了凸显的位置。总体来讲,有以下思路可供借鉴[4-5]。

  2.1与企业合作制定培养计划以我院为例,我们与银河集团、南京佳韵公司等企业合作。按企业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施行定单式教育。这样给我院教师有了一个深入企业学习的'机会,也可以引起企业一线优秀的工程师来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实现双赢。

  2.2与企业一起探索课程及教材变更教材固有的内涵,是必要的趋势。我院应和有关企业合作,依据人才培养计划,更新课程及教材,受惠于学生。

  2.3创建更优良的实训基地首先,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学院的领导,应积极申请建设和更新机房条件,创建更加优良的实训基地。在学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国家教育部等部门的项目,也可以联合企业投资,建设数量众多的新机房,而且机器配置比较先进。同时,提高机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机房的管理水平,保证机房的正常运转,最大限度的满足实训要求。

  2.4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1、教学过程应精讲多练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新招来的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越来越高。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里就学习了计算机类课程,这就使得高职院校教师要少讲多练。

  2、实施分层教学针对招收进来的新生,都应调研摸底,明晰个体多样的差异。依循因材施教,细分多层水准的细微差异,变更偏旧情形下的单一指标。新颖分层授课添加了课内时段的趣味,增添了针对性。

  2.5完善现有课程考试评价机制高职侧重培育出来的人才,都要拥有实践范畴的动手技能。针对这一改变,计算机基础科目的各时段测试应被替换成机考。机考评价得来的分值更能折射出真实情形下的认知水准,反映综合技能。

  2.6建立高水平的双师队伍强化师资建设,提升平日内的授课水准。注重计算机涵盖的科目基础,增加培训时机,让教师都能深入企业培训并使之常态化。慎重予以把关,在平日授课之中累积珍贵经验。定期开设研讨,互通交流多样的见解。

  3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的思考和建议

  3.1针对学生基础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层次差异、专业差异,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制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同实施分层次教学。针对班内同学,把他们细分成多层级的学习组。小组范畴内的学员应能彼此协同,配合彼此探讨。

  3.2实施案例教学来强化实训环节将多个实验项目整合成一个案例,让班内的学习小组协同操作,完成案例的操作。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就业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还提高了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3借助任务教学法以提高学科关联性计算机是一个工具,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职学生的将来工作岗位中,灵活的运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是学生必备的一种生存技能。这就需要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教学法,以项目为驱动,把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计算机教师要经常与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科的关联性,促进计算机与各学科的融合,增进各学科的发展。

  3.4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增添优质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更为优良的探析条件。增设新颖的软硬件,确保可供应最优资源。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要尽力去规避单一路径下的解析理论,增设更多操作。更新的教学内容应能融汇着更多趣味,让同学体悟出认知进展之中的乐趣,从而喜好学习。设定出来的项目要整合着多重的基础常识,在探究进程中,更能体会趣味。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院的计算机教师,我认为首先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先进的理念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应在课余和放假期间,深入到企业第一线去,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才能胜任高职的教学任务。作为学院来讲,应鼓励中青年教师和教学骨干多参加企业的实践活动,多参与机房的建设和管理。多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定期开展“教学教研比武”活动,促使教师钻研学习。还应鼓励教师多到电脑市场了解市场行情,甚至可以鼓励教师开办电脑企业以提高自身价值。

  4结束语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计算机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各方面的协同支持和合作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线合格劳动者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最终方向和目的。

  参考文献:

  [1]夏玉江,杜萍.中国高教探索[J].20xx,(150).

  [2]柳纯录主编.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下[)M].清华出版社,20xx:18.

  [3]张尧学.坚持就业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xx,(13)11-13.

  [4]龙怡瑫.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xx,(10):110.

  [5]刘延梅.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1):80-82.

【计算机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应用论文06-25

计算机应用论文02-15

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12-10

计算机应用论文15篇02-16

计算机应用论文(15篇)02-16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07-20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11-03

关于计算机销售管理的应用论文10-08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06-07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精选]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