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研究展望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分类组织;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网络信息分类组织也成为了近几年信息组织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当前众多学者在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阐述了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发展趋势。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面对种类数量繁多的网络信息资源,如何在善变无序的网络下使其实现更加有效的组织,使之由无序到有序,以便于人们根据工作与研究需要准确快速地检索所需信息,已经成为全球信息用户共同面临的课题。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未来发展核心仍应是对信息内容的组织,按信息内容特征进行组织的信息内容整序法可分为分类法和主题法两种基本类型[1]。而无论是传统环境还是当今的网络环境,分类都是组织信息的重要方法。分类组织法的特性使其最有可能成为国际通用信息检索,成为极其重要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揭示工具。因此,分类组织是规范、优化网络信息的有效手段,它是从分类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组织,能最大限度满足网络信息用户各种需求,对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年信息组织领域研究的热区。
2. 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当前,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研究课题。虽然近几年来对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十分完善,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有待国内学者提高认识并改进。
2.1 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系统
通过研读此方面的学术文章时发现,关于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浅层次上的理论探讨,创新的观点少,质量不高。虽然这一研究课题已成为图书情报研究的一个热区,通过期刊网及Google等搜索到的此类学术文章不少,某些专著中也多有论述,但有影响力、观点新颖深刻、高质量的文章还不多见,如陈树年、马张华的文章成为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研究中的经典论文,而几乎后来的文章每篇都要参考、引用他们的文章,但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研究模式类似。实际上,网络信息分类组织可供研究的范围很广,国内学者有必要走出以前的研究套路,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有些问题还需要国人继续努力,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关于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规律的研究,关于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优化研究,关于网络信息分类系统标准化和评估指标的研究,关于中文网络信息自动分类的研究等等。
2.2 必要的实证性研究比较缺乏
从众多研究论文及专著中发现,国内学者对各门户网站自编分类体系的功能、特点、问题、缺陷等的认识,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对于建立全国统一的网络信息分类法,以及该法对传统分类法的借鉴和对现代技术的吸纳等,也基本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对新建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大纲设置、聚类标准的选择、类目关系的处理、体系展开的层次、类目的排列、类目注释、用户界面的设计等,都缺乏必要的实用性设计和试验。如大量论文不厌其烦地论述了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编制原则,但很少对实际的网络信息分类体系大纲提出真正明确的方案。很多研究者缺乏勇于尝试的实践精神。因此,需要尽快组织相关研究者加快步伐,进行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编制和试验,得出最优方案,作为国家标准推广。
2.3 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调研中还发现,在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研究的论文中,重复现象是比较严重的。如关于网络信息、网络用户、网络技术环境等特点的论述、关于网络信息分类检索工具特点和问题的论述、关于网络信息分类体系与传统分类法体系的比较研究等,重复率都是比较高的。有多人多篇和一人多篇都在重复论述同一个问题;一些文章从题目到内容言必称"网络环境";部分文章从题目到内容似曾见过,有类似雷同之感;个别文章有克隆现象。
总之,关于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研究还有很多矛盾、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3. 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发展趋势
分类组织作为认识、鉴别、组织、获取和利用网络信息的重要方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通过对传统文献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情况及对现有的网络自编分类体系使用情况的分析,认为网络信息分类组织有下列发展趋势。
3.1网络信息分类、主题、自然语言一体化
在网络环境下,多途径检索的要求更加突出,单纯使用分类或语词的方法组织知识都不可能满足网络信息查询的需要,理想的模式应是分类、主题语言一体化,在采用分类体系进行系统显示的同时,一般还提供著者、题名、类名或关键词、标题词等多种形式对知识进行揭示和组织。传统分类法的系统性较强,有利于族性检索,符合人们的思维、检索习惯,但分类检索的检全率较低;而主题法则为用户提供了最直接、直观、简便的检索途径,有利于特性检索,但在用主题法检索时,结果中可能夹杂着大量不切题和无用的信息,从而导致检准率较低。两者有机地结合,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走分类主题一体化道路,能克服分类检索语言单纯以学科聚类、主题语言单纯以事物聚类的局限性,实现分类系统与主题系统的兼容,发挥最佳的整体效应[9]。例如在搜索引擎上进行关键词检索时,可选择在所有站点或仅在此目录下的站点中进行检索,可以在输出关键词检索结果的同时,列出相应的分类检索途径。这种方法既保留了分类法的等级分类体系,又兼有关键词表示反映错综复杂的概念关系的参照系统,较好地克服了分类检索与主题检索各自的局限。
自然作为检索语言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网络信息的特点,使得自然语言成为优选的浏览、检索接口和用户的检索用语,所以,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研究要加强自然语言融入分类主题一体化。从理论和技术的角度来说,分类、主题、自然语言一体化是适合于网络信息组织的,这个设想应该能够实现。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建立一个结构简明的知识分类体系(分类主题一体化);建立一个智能化的控制词表,实现作者语言与用户检索语言的控制和转换;建立分类体系与控制词表的联系,即将标引语言纳入分类体系。这样既可用自然语言直接检索,也可在任何类下进行词语检索,实现分类、主题、自然语言兼容。
3.2网络信息分类组织体系与分面的结合
体系与分面结合就是通过先组式检索语言与后组式检索语言的结合、等级列举式与分面组配式的结合、不变概念代码与可变概念体系的结合,真正实现体系的稳定性与系统的动态性的有机结合[12]。或者可以认为是在体系分类法基础上的分面化即分面组配化。众多研究者一致认为,分面组配化是一条改进体系分类法的出路,因为分面分类法的特性更加适合于处理,分面分类号与类名词汇互相连接,分类检索途径和主题检索途径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同时,分面分类法容量相当大,只有它能与世界上主题检索的发展趋势融合起来。现有的网络分类目录如Yahoo,在数字化信息的组织中成功地应用分面分析的思想,建立起一套完整、全面、等级层次鲜明的主题目录以提高信息组织的质量。它根据上下文组合的信息内容,利用冒号作为统一分隔符标记信息内容,通过"@"提供和跳换类目体系中不同的路径分支入口。但是,由于当前组配分类理论尚不完善,组配分类法应用在图书情报工作领域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最好结合体系法与组配法的长处,形成混合型分类语言,将会大大提高分类法的兼容性。
3.3网络信息静态分类体系与动态分类体系的结合
静态分类体系与动态分类体系的有机结合,主要是指单维分类大纲与多维分类体系的结合,用户界面上的主分类表与次分类表的结合,保持分类框架的稳定性与及时维护分类体系的结合。在栏目设置上,为了便于用户浏览,可以适当灵活处理,在传统单维分类大纲的基础上建立多维的分类体系,一个子类可以隶属于多个母类,一个母类可以采用多重标准进行划分(即多重列表),少数大类(如"国家地区")下可以涵盖各大类内容的体系,并利用超文本链接把类与类、类与信息记录之间链接起来,实现用户访问时的多重入口,自由跳转。在保持原有分类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按需动态设类,动态揭示类间关系,及时增删改类目,更新维护类目设置,稳中求动。此外,为了便于用户以最快捷的方式访问到网站提供的热门栏目和信息,在栏目的设置上,可以不拘泥与原有分类体系的层次划分,而是根据信息量和访问频率提升某些重要栏目的级位,将网站最有价值的内容放到突出位置。因此,网络信息分类组织应该是动态的,又是相对稳定的,能较好地适应网络信息的动态变化要求。
3.4网络信息分类组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趋势
网络是面向用户大众的,所以网络信息分类组织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从用户分析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以用户为中心是实现网络信息组织的根本出发点。未来的信息服务和信息组织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使用户以最小的努力从最好的信息组织方式和服务中得到所需的信息。当前在网络下,用户信息需求的内容以消息型和知识型信息为主,用户对检索工具易用性的要求增强,对检索速度、查准率要求增加,这些都要求在对网络信息进行分类组织时充分考虑用户需求,方便用户对网络信息的有效利用。
4. 结束语
近几年对于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关于此课题的研究还不能划上句号,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当前对于网络信息的优化组织、有效利用而言,如何将传统的文献分类法应用于网络信息的组织,充分借鉴现有的各网络信息分类准则,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立科学的网络信息分类体系需要从理论上深入分析并服务于实践。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可以围绕构建统一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编制方面展开,如编制原则的确定、方案的设计和选优、实验分析和推广、新法的应用和评价等。
参考文献
[1] 戴维民,信息组织,北京:高等出版社, 2004:279~290.
[2] 张帆,信息组织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239~252.
[3] 金芳,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组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32~43.
【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研究展望】相关文章:
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进展03-19
网络信息组织对传统信息组织的借鉴03-18
网络信息组织对传统信息组织的鉴戒12-07
网络信息分类系统的词汇控制03-28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组织再造研究03-07
试论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研究03-06
加油站网络信息安全研究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