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络技术在辅助数学教学中展现魅力
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小学数学课程在课时方面相对缩短,但是教学内容并没有删减,难度反而有所增加。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顾及每一个学生,课堂上,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难以达成预设的教学效果;课后,教师不能及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基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网络技术在辅助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彰显,逐渐展现无穷魅力。
魅力一:营造和谐氛围
网络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师生利用网络进行的交互式教学上。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互动空间,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展示。
案例:设计《平移与旋转》的课件时,创设了一系列的学习情境与操作活动:物体运动视频,感受并区分平移与旋转;课件演示金鱼等物体的平移,感知平移的特征,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等活动;学生在电脑上操作,按要求平移图形等练习;综合实践活动等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网络知识的海洋里探索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一系列关于“平移与旋转”的真实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联想与思考,为学生积极主动建构概念知识的意义创设了理想的环境。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系列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最重要的是,网络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魅力二:实现因材施教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因材施教。
案例:教学《找规律》时,可以把例题和练习题设计为必学和选学两个层次,适合不同能力的学生在不同时间使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只需选择必学部分内容,从容不迫地学习,反复地练习,牢固掌握书本知识即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完必学部分后,迅速深入到选学部分。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得快一些、多一些、好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得扎实一些,最后都达到教学要求。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实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精神。
魅力三:提升理解水平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弱,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改进空间。教师通过网络把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易于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
案例:《一亿有多大》的教学中,学生把收集的信息上传到专题学习网站,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相关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我来调查”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本课主题对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如调查“名山的高度”“河流的长度”和“海洋的面积”等;促使学生把调查所得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制作出相关图表。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制作图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理解能力,牢固掌握了所学知识。
魅力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工作。网络技术凭借其特殊优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年、月、日》的教学,以往的教学方法通常是由教师提供2-3张年历片,从这2-3张的年历片中,归纳概括出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大月有31天,哪几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份的天数是28天或29天等知识要点。而利用网络的优势,学生可以在计算机里查找任意年份的日历,进行观察思考,从而获取 该知识,并且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二月份的天数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情况,有什么规律可寻吗?在这里,学生体验到了一种探究、一种尝试、一种发现,求知的需要使学习顺势进入下一个“探究阶段”。学生再次利用计算机查找资料,进行第二次的抽样调查。而这次查找,学生可以选择任意连续12年的年段,专门查找它们二月份的日历。学生通过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最终解决所探索的问题,即发现,二月份的天数每4年中就有一年是28天,一般四年一闰。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环境中的资源,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平台,而根据自己学习的需求对资源进行重组,使学生经历一个思考、发现、探究、反思的思想飞跃,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盎然,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大幅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充分展现了魅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存在着诸多局限。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一信息时代的新生事物,深入到教学改革中去,促进传统教学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优势互补,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做出贡献。
【让网络技术在辅助数学教学中展现魅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