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中职计算机项目教学中实现分层教学
摘 要:如果在计算机教学中单一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没有具体考虑到每个学生在学习、理解、接受知识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有了差异,甚至出现两极分化,从而造成项目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时间久了甚至出现相反的效果。实际上,分层教学更具有普遍性,与现代计算机教学中的项目教学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在计算机教学中,如果能够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 项目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 结合
一、项目教学法和分层教学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最显着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通过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且使优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有“东西”可吃、可消化,并逐渐使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接近,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
项目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必须相辅相成,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上,分层教学更具有普遍性,与现代计算机教学中的项目教学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在计算机教学中,如果能够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层次教学”与“项目教学”的结合方式
1.项目学生分层
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计算机教学中在每一章做项目授课前,结合本章节知识点,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学生基础、平常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把班内学生分层,一般情况下分为A、B、C三个组。对于分到差组的同学,要做好思想工作,保证学生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项目学习中。
经过一个章节或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变化,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2.项目教学内容分层
在设计“项目”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项目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项目,也就是说“项目内容”要有层次性。要把本章节内容根据知识发展的规律和难易程度,分成难易程度层次化的几个项目,项目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每项目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进行低、中、高的设计,让层次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项目。通过这样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并且让学生有一种完成项目的成就感。
3.项目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清层次后应以项目教学内容为依据,根据项目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能力,每堂课制定出三个层次的目标,A组学生完成低级目标,B组学生完成中级目标,C组学生完成高级目标。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实际能力选择要达到的目标。对于低层次学生,教师应积极启发、适时引导,在课下尝试完成高层次的项目内容,鼓励其向高一级目标迈进。
4.项目效果评价层次化
教学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要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感受到进步,同时产生前进的动力。为此,在分层次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只要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发展已达到了预期目标,就给以肯定性评价。所以,在项目评价中也要层次化,同一项目分A、B、C级,也可用同样项目,衡量定级的标准层次化,也许乙组学生的“良” 甲组学生可为“优”,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综上所述,把传统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贯彻到职业教育计算机项目教学法中,是以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基础,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完成不同层次上的“项目”,使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知识和技能,从而避免了放弃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的尴尬局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深入理解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适应社会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万银巨 张文媛《分层次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7月。
吴言《项目教学法》.《职业技术教育》,2003(7)。
【试论在中职计算机项目教学中实现分层教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