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SWOT分析
【摘要】 在2006年我国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主要是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这表明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与运用进入新的时期。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 会计准则;公允价值;SWOT分析
一、SWOT分析概述
所谓SWOT分析,也称为态势分析,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波特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其方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 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秩序按矩阵形式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总结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与对策。使用SWOT分析法的要点,就是要使内部能力(优势与劣势)与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相适应。
二、 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优势分析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第32号公告将公允价值(Fair value)定义为“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由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能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7号概念公告中指出,公允价值是指“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格。”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公允价值所下定义是:“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上述定义字面上虽各不相同,但可以概括出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是:一是公允价值的本质都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二是交易双方平等、自愿、熟悉情况是构成公允价值的三大要件;三是公允价值立足于当前交易,过去的交易价格在发生时虽然也符合三大要件,但只能称之为历史成本。
(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会计核算的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能较好的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的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表现为:一是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工具将使其能在表内反映,这让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真实财务状况有更好的理解,也容易评价企业通过使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二是根据现行会计计量模式,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动,仅在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这样,企业可能仅仅为了增加会计利润而进行某项交易,以此掩盖核心业务的不良业绩,用公允价值计量,可杜绝此类现象发生。三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应用可以使金融工具计价模式更加一致,金融工具将在相同的时点、根据相同的原则进行计量。从而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
(三)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能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收益
目前的企业收益计算是通过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计算出来。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 尽管收入、成本和费用都采用货币计量单位, 但是计量的属性却不配比。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成本费用却按历史成本计量,这样两者之间的差额就变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另一部分是各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而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却对这两者不加区分,使得最终计算出的收益缺乏准确性,出现收益超分配、虚盈实亏等现象。如果企业计算收益、费用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则这种现象就可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收益是现时收入与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 既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 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此外, 也符合会计的稳健性、一致性等原则。
三、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劣势分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实际操作难度大
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或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因此,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在的现金价值的现值计量,就成为取得公允价值的唯一可用技术。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现值计量理论框架,很难正确认识公允价值与现值的关系,也就难以取得公允价值的衡量标准;加之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的不确定,更是增加了运用现值计量估计公允价值的复杂性和实际操作的难度。
(二)公允价值难以达到事实上的“公允性”
相对于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以实际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在财务报表中能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 但是却具有不确定性和变动性。一方面,没有一个科学的公允价值的衡量标准体统作参照,公允可能呈现出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另一方面,由于评估手段尚未完善,会计实践者也需要一定时间适应这种转型,从而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选择和判断,更是增加了不确定的因素。这些都降低了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进而影响运用公允价值达到真正的“公允”。
四、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机会分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满足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会计准则全球化趋同的趋势日益明显,自2005年1月1日,已经有90多个国家表示要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活跃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更是需要首先在会计准则上与国际接轨,便于外国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我国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潜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准则制定机构逐渐将公允价值引入金融工具的计量实务,并且逐步扩展到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后续计量。因此新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标志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并且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了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
(二)经济环境的变化呼唤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的出现是现代会计计量以价值取代传统计量强调成本的结果。当处于静态的经济环境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可以较准确地确定企业产出中的保值和增值部分。但是当处于变动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所代表和拥有的是一种生产能力或创造未来有利现金流量的能力,此时,资产计量属性就有必要由历史成本转向公允价值。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兴起,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加大,大量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等软资产的出现,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相关性缺陷越来越突出,而价值计量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则成为能够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因此,现代会计计量逐渐以价值取代传统会计所强调的成本。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是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会计计量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威胁分析
(一)我国的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缺乏公平价格的形成机制
公允价值需要在交易双方的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才能使进行交易的价格与公平价格保持一致。我国现在还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目前的市场环境还不完善,生产资料一级市场、产权市场尚在建立,各类要素市场的运作也不够正规;对于绝大多数资产和负债而言, 很难找到可以观察到的市场价值,在缺乏市场价格时, 需要利用其它信息和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操作上比较困难,而且相关中介机构尚难以真正独立、客观、公正地行使中介职能;还有一些中介机构缺乏诚信, 对一些资产或负债的评估有失公允,资产评估的科学性还存在较大欠缺。这些都导致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如此条件下确认的公允价值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可能影响企业资产或损益计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 存在大量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
企业产权中有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个体等利益主体, 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利益冲突。此外企业的经营者比所有者在获取信息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 从而在实际中出现了大量利用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性交易中利用公允价值伪造会计信息的现象。这不仅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而且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运行。
(三)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公允价值的确定受到了限制
公允价值本质上是个估值的东西, 在新会计准则下, 不但报表编制者要系统学习价值评估技术和方法, 还要有相应的数据库支持, 以便报表编制者对资产定价时选取使用参数。但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而且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 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难度很大, 使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难以发挥。
六、推进和规范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几点建议
由于我国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很多资产还没有公允价值,尚不具备全面采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财政部公布的新会计准则里保留了相当部分的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即便如此,公允价值的接受和运用已是大势所趋,要使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推行能够顺利进行,还要完善各方面体系和规范、加强各种机制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从而为公允价值的推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完善公允价值的理论体系
借鉴国际会计研究成果, 为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 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要注重理论体系的健全, 并将健全的理论在我国全面推广与运用, 才能促进解决运用中出现的难题。
(二)促进经济环境健康发展
公允价值的发展要依靠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发展,首先需要完善的是市场体系。现行市价是公允价值的最好证据。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下, 价格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在充分考虑了收益和风险之后所达成的共识。此时, 价格才能成为真实的、准确的市场信号。其次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 为交易双方公平交易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 也为公允价值的采用创造了发展的良机。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要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宣传和对会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 使广大会计人员能尽快地熟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能尽快掌握对其的具体运用。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王辉,李晓宇.浅议新会计准则体系下的公允价值计量[J].集团经济研究,2006,(11).
[4] 魏安霞,杨晓明.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利润操纵行为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6,(7).
[5] 任世驰,陈炳辉. 公允价值会计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SWOT分析】相关文章:
公允价值、预期现值法及其应用06-01
分析企业财会核算中公允价值的影响及应用策略论文(精选5篇)04-20
当公允价值向我们走来06-03
医院护理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应用价值04-29
会计职业判定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06-07
本量利分析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论文04-22
价值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04-30
简析统计分析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