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公允价值对公司财务信息的影响
[摘 要]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引入从一个侧面反映会计观念正由“受托责任会计”向“决策有用性”转变,而这又对财务信息的理解、分析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公允价值会计与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在会计计量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引入对公司财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影响,并对今后如何正确、有效地理解和运用财务信息提出建议。[关键词] 公允价值;决策有用性;受托责任会计
引 言
FASB与IASB在2006年7月4日发布的联合趋同框架提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这一趋势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也有一定体现,公允价值的引入与应用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实施环境以及确认、计量与历史成本会计不同,这对公司的财务分析以及相关者运用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决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公允价值会计:历史发展的产物
传统的财务会计以报告受托经济责任为主要目标,因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比相关性重要,历史成本计量基础自然是其最佳选择。而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许多国家的资本市场也在迅速发展、不断完善,全球化的资本市场已初见端倪,它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作用也逐步显现。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虚拟化对传统的受托责任会计观提出了挑战,因为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日益失去其相关性。葛家澍(2001)认为,重成本而轻价值、重历史而轻未来、重利润而轻现金流量是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同时,传统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相关性和及时性不足的问题一直以来都为各界所诟病。
面对这样的经济环境,决策有用观已经得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认可;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存款储蓄行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所引起的公允价值会计实践要求与热潮,就是公允价值对不稳定经营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最好例证。
二、公允价值会计下财务信息的特点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机构有不同的解释,但综合这些定义,可以得出以下几个要点:(1)当事人无关联关系,交易是自愿、公平的;(2)是缺少真实交易下的一种估计价格,使买卖双方意欲成交的现行交易达成的金额。
可以这样认为,公允价值不是价值,而是价格,是对价值在某一时点的估计。虽然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都是基于交易价格和市场价格,但历史成本是以实际交易的价格确定的,而公允价值是以假设的交易及预期所能达到的交易价格确定的,在完全有效的市场中,公允价值就是资产或负债的内在价值。公允价值的本质属性使它能更好地克服传统会计的一些局限,而它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体现在:
第一,公允价值的计量依赖于公开有效的市场或完善的估值技术,因此一般来说,相同或相同的项目得出的结果大体一致。这就避免了以历史成本计量时不同项目可能产生相同的结果、相同或相似的项目产生不同的结果的现象,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第二,能反映预期经济利益的流入与流出,因此不止反映了继续持有决策对业绩的影响,也能反映资产取得或处置决策对业绩的影响,从而如实反映期间损益,也更好地反映了市场价格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第三,引入风险管理战略,注重资本的保全,着眼于企业长期的发展,克服了历史成本注重过去的经营结果而不关注未来经营利得的缺点。
三、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对财务信息的影响
财务会计为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并提供相关的信息不是财务会计的任务,而应该是公司理财等其他学科的任务或使命。但是,如果仅仅保持财务会计的传统特色,显然不能顺应会计发展的趋势,也不符合理论应该不断与时俱进从而逼近真理的内在发展逻辑,更不能满足外部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公允价值会计代表了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它将起到连接财务会计过去和未来的桥梁作用。
公允价值计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及时反映发生因市场风险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及因信用质量发生变动所产生的影响,能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减少不稳定性事件的发生及其严重性。引入公允价值后对公司财务信息的影响主要有以下3方面:
1. 收益决定模式由净收益向全面收益转变
经济学中的收益除包括净收益之外,还包括一切预计或已经发生的利得和损失。全面收益虽然未达到经济学所说的“收益”的全部标准,但在全面收益的所有计量属性中,公允价值是最能接近如实反映经济学收益本质的一个属性。公允价值会计主要对历史成本会计下的某些资产持有利得和损失进行表内确认与计量, 因此并没有否定历史成本会计下初始交易所取得的一些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而只是根据时间的推移和市场价格的变化进行调整。这些确认、计量所依据的主要是相同资产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各要素和产品市场发达的情况下,这些市场价格还是比较可靠的。只有在缺乏可比价格的市场下, 才运用各种估计、判断,但应该承认:只要评估机构从客观、独立的角度出发,做出各自的判断,那么他们的专业判断结果是相对可靠的,也是应该认可的。 2. 收益计量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或回归
在20世纪以前,企业只编制资产负债表,而不编制收益表,因此资产计价处于第一性的地位。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1)企业规模小;(2)融资方式单一;(3)税收主要依靠资产。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上述3种局限被打破以外,企业产权趋于社会化和分散化,每一位股东在公司股份总额中所占有的比例较小,这决定了他们在主观上没有欲望参与直接控制公司,他们的主要目标是使自身短期收益最大化,包括股利收益和买卖股票所获取的差价收入。他们客观上无力对公司及其管理阶层施加直接的控制,也迫使其在主观上不去关心公司的长远发展。因此这些投资者对企业的利润信息尤其关注。
收入费用观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并能详细说明利润的来源,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利润。但由于其没有关注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而是仅仅考虑与某类交易相关的收入和能与之相配比的费用,不能确保企业在各时点上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真实准确,导致大量性质不明的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进入资产负债表中,而这些“费用”一旦发生即属于沉没成本不可收回, 只是为了遵循配比原则需要分若干次在不同期间分摊计入收益表, 将之列进资产负债表作为过渡,而其本身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
20 世纪70 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波及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对会计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币值稳定假设、历史成本原则等提出了严重挑战,致使会计信息前后各期没有可比性,财务报表不能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且,随着金融衍生工具、股份支付管理人员薪酬等新生事物(特点是价值变动大,以历史成本计价不能反映其真实信息)的出现,人们开始关注资产的质量。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制度较完善、会计规范最系统的会计大国相继出现了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利润操纵事件。为此各会计团体也纷纷改用或采用资产负债观,认为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是核心,其他要素都取决于它们,收益是期初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和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之间的差额。资产负债观的采用,突破了在传统的历史成本模式下受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限制而不能进行确认的多个内容,如物价变动或者自创商誉而导致企业资产或盈利能力实际上发生的变化都可以作为收益,进而使会计收益的概念更接近真实收益,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也更有用。
3. 财务信息由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向为企业决策提供判断依据转变
受托责任会计下的历史成本注重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把资产或负债项目的计价功能主要转交给了市场,而仅仅对取得成本或收入进行估计性的跨期配比,同时假定市场的交易价格均为合理、公允的,并不会发生大幅的变动,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不会发生严重的背离,从而确保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而决策有用观下的公允价值更注重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强调必须动态、及时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化,即使交易或事项尚未发生,只要有证据表明某项资产或负债项目的市场价值或预期价值发生了变化, 财务会计就必须在表内进行反映,同时还需在表外进行披露。
许多人认为,公允价值虽然能够提供相对及时、有用的信息,但它却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表面上看,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同甚至矛盾之处,但通过深层次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都试图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更有用的财务信息。首先要澄清的是: 任何一种会计计量属性都不能提供绝对可靠的会计信息。因此在现实情况下,人们只能通过不断地改进会计信息系统来满足外部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至少在反映企业真实的价值方面,公允价值反映的信息相对历史成本会计而言可能还是可靠的。虽然在缺乏有效的、可靠的市场价格情况下,公允价值充满了估计、判断,还对一些涉及未来的交易进行了预测,如金融衍生产品的未实现损益,这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传统会计所倡导的收入“实现”原则和权责发生制,表面上看确实是不可靠的。但一些金融衍生产品涉及的金额巨大,如果不及时地在表内反映它们的价值变化,将会给许多外部投资者带来极大的风险, 如果在报表截止日不及时反映其价值,那么也会发生传统的利得交易,在此情形下的会计信息是不相关也是不可靠的。
总之,尽可能地反映企业真实的情况是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尽可能地体现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是财务会计各种计量属性的目标所在,这也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的基本要求。
四、结论及建议
公允价值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其在理论上的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从信息观的角度来看,会计数据向投资者传递信息,信息作用的结果改变了投资者的预期,进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评估和市场定价。因而,公允价值会计只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公司各项资产要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个公司的公允价值信息,这意味着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公司价值也是相对的,与理财学中的公司价值并不完全相同。公司理财研究公司的定价问题,其核心概念为价值,公司的价值等于未来流入公司现金流量的现值;而财务会计也研究公司的价值,不过更多的是强调成本概念,因为它在衡量公司的投入方面具有更强的可靠性。成本意味着努力与付出,往往强调过去时,而价值代表着产出,并面向未来。
但是,从本质上看,公允价值概念的出现反映了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显然,历史成本会计主要提供公司过去的财务信息,而公允价值下的会计将更多反映公司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公允价值概念的提出反映出财务会计正从过去提倡成本计量逐步转变为经济学所要求的价值计量。而这就对今后提供与分析企业财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公允价值的应用与理解:
(1)公允价值是价格,在一定范围内围绕价值会出现波动。因此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除考虑市场状态、经济环境、政策因素之外,还应注意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某一时点的财务信息。
(2)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抉择与平衡。这是公允价值能否在实践中贯彻实施的关键。公允价值相关性增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财务信息更可靠,对管理者决策更有用,而绝对不是故意让会计计量出现随意性,这与引入公允价值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公允价值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把握好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平衡是关键。
(3)对财务信息的理解分析与运用要求有较高的财务知识背景,对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出现公允价值判断的不一致应该不足为奇;决策者所要做的就是依据自己的资源或能力分辨这种判断证据是否充足,逻辑是否合理,所做的假设和得出的结论是否让人信服,以此做出自己的策略选择。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既是会计发展的历史产物,也是经济进步的具体体现。我们应当探索并把握公允价值的实质,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其作用机制,更好地指导我国的财务会计发展,促进国家的经济稳定与繁荣。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学敏. 公允价值: 理论内涵与准则运用[J]. 会计研究, 2004,(10).
[2] 路晓燕. 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应用[J]. 会计研究, 2006,(4).
[3] 罗胜强.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 会计研究, 2006,(12).
[4] 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 会计研究,2006,(9).
【公允价值对公司财务信息的影响】相关文章:
浅论公允价值计量对获取审计证据的影响03-20
浅论公允价值03-02
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03-29
谈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的运用及影响03-18
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价值评估03-02
公允价值审计题目先容03-22
公允价值在中国的特别性03-04
公允价值与计量属性研究02-27
公允价值应用的成本效益分析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