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形式的影响

时间:2023-03-29 16:20:09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形式的影响

摘 要:将机为主的信息技术于工作,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对传统以账簿体系为核心的会计核算形式产生了深刻,主要表现在为账簿体系虚拟化、记账过程虚拟化、对账环节不复存在、账务处理流程一体化。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为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账务处理流程相互结合的方式,它规定了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采用适当的会计核算形式,是进步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条件。手工会计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和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可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治理上的需要来选用其中一种。这些会计核算形式的不同点,集中体现在如何登记总账这个上。其共同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处理环节多,处理分散;第二,处理流程重复,数据核对工作复杂;第三,处理周期长,信息传递、反馈慢,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差。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后是否还有必要完全照搬手工会计下的会计核算形式呢?答案是否定的。由于在手工会计条件下,不同会计核算形式的划分并不是会计数据处理本身所要求的,而是手工处理手段的局限性所致。现代信息技术的引进,使得产生上述这些具体会计核算形式的客观限制条件不复存在了。  一、账簿体系虚拟化  1.账簿的本质。账簿,作为存放经分类汇总的会计数据的载体,是一个承前启后、不可缺少的桥梁与纽带,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的中心题目就是账簿题目。手工会计离开账簿,其会计报表的编制便成无本之木、无水之鱼。簿籍只是账簿的外表形式,账簿的内容则是账户记录。账户就是对会计数据进行分类、回集而设置的单元。在电算化系统中,会计信息的天生仍然离不开账户这样最基本的存储单元,但账户的存储并不一定要借助于账簿来完成。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账户记录与纸介质呈现出分离的趋势,纸介质不再作为账户分类和汇总数据的唯一载体。实践已经证实,在磁、电、光等介质保存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得以保证的条件下,人们需要的各种核算资料尽可通过调用这些介质上的数据库文件并加以显示,完全不必使用纸张作为账户记录的载体。既然账户记录可以完全与纸张分离,那么手工会计中关于账簿的定义也就不存在了。  2.电算化系统中的账簿实际是“虚”的。所谓“虚”,是指磁盘上一般并不存在账,更不是一个手工账对应一个磁盘文件。账簿上反映的数据不过有两类,一类是发生额,另一类是余额。作为记账对象的发生额数据,来自于记账凭证,而作为记账结果的期末(或期初)余额数据,则是在账簿被登记之后形成的。所以,账簿记录只不过是记账凭证上账户记录的分类、汇总罢了。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它对记账凭证库文件的分类、汇总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对于账户余额,只要保证系统初始化时输进的初始余额数据正确无误,以后各个会计期的期末余额也就唾手可得了。因此,电算化系统中的“账”是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主要是各会计账户的期初余额数据)自动地正确无误地派生出来的。上说,保存了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也就保证了账簿的存在。可见, 在电算化系统中,“账簿”仅仅是沿袭了传统会计的概念而已,其本质是虚拟化的。  二、记账过程虚拟化  记账,是手工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的核心环节。自会计产生以来,就一直与记账、算账、报账时刻相伴、密不可分,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和程序,处处映射和打上了“记账”的烙印。所以,在传统观念上,“记账”似乎成了会计的代名词。然而,在电算化系统中,记账过程却是一个虚过程,由于并没有天生实际的账。这里所谓的“记账”就是将账前凭证库文件中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做上过账标识或者另外形成一个账后凭证库文件,表明该记账凭证已进账,不答应再对其进行无痕迹修改或作废、删除操纵。假如有错误,只能采用类似于手工会计下的红字冲销法,通过输进“更正凭证”予以纠正。所以,在电算化系统中,记账环节完全可以取消,即平时不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及总账,只将记账凭证保存在一起,在需要时再采用瞬间成账的做法:根据科目余额库文件的期初余额数据和记账凭证库文件的科目发生额数据,立即形成所需的“账簿”并予以输出。同时,这种瞬间成账的方式也使会计报表瞬间形成成为可能。至于很多财务软件所提供的记账模块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会计职员的账务处理习惯,即只有先记账才能查询和打印。  三、对账环节不复存在  在手工中,分类账分为总分类账(总账)和明细分类账(明细账)。其登记的原则是“平行登记”,即把来源于记账凭证的信息一方面记进有关总账账户,同时还要记进该总账所属的有关明细账账户,并通过定期对账来检查和纠正总账或明细账中可能出现的记录错误。这种通过低效率的多重反映和相互稽核来换取数据处理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是手工会计核算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对账是设置账簿的产物。假如没有设置账簿,也就无所谓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核对了。机本身是不会发生遗漏、重复及计算错误的。只要会计软件的程序正确且运行正常,账证、账账一定是相符的;只要报表公式定义正确,账表也一定相符。这样,就使手工会计下的对账环节不复存在了。事实上,作为手工会计账务处理重要特征的平行登记已没有存在的理由,计算机对来源于会计凭证的原始数据并不需要重复处理,而分类账也没有必要明确地区分为总账和明细账。当然,这并不排除会计软件中设置类似于总账和明细账的数据存储结构,但这样的总账和明细账之间并不存在统驭与被统驭的关系,其目的只是为了加快信息检索的速度。  四、账务处理流程呈现一体化趋势  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流程,简单地说就是:凭证一账簿一报表,会计职员的工作重点是在填制凭证以后的阶段。要形成会计报表,必须经过填制凭证、过账、结账、试算平衡、对账等诸多程序。在电算化系统中,整个账务处理流程分为输进、处理、输出三个环节,首先将分散于手工会计各个核算岗位的会计数据同一收集后集中输进计算机,此后的各种数据处理工作都由计算机按照会计软件的要求自动完成,不受人工干预。从输进会计凭证到输出会计报表,一气呵成,一切中间环节都在机内自动处理,而需要的任何中间资料都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得到,真正实现了数出一门(都从凭证上来),数据共享(同时产生所需账表)。整个账务处理流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严密性,呈现出一体化趋势,极大地进步了财务报告的时效性。这样,在手工会计中非常费时、费力和繁琐的工作,变成了电算化系统中一个简单的指令或动作。过往需要众多职员从事的填制凭证、记账、编表等工作,现在只需要少量的录进职员进行操纵就可以了。因此,手工会计条件下不同会计核算形式的划分已没有必要,可以采用一种同一的会计核算形式,这就为实现电算化系统中会计核算形式的通用化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形式的是深刻的,我们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会计核算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重新构造会计模式,设计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效率更高、数据处理流程更加公道的会计核算形式,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上风,进一步满足会计核算与治理的需求。

【论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形式的影响】相关文章: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04-21

论湘西文化对沈从文小说的影响03-09

会计核算论文12-12

论信息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影响论文(通用5篇)05-20

论汉字对世界的贡献:汉字与英文对大脑的不同影响05-29

论急性运动对骨骼肌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05-10

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乐府诗史的影响05-28

论传统义利观对行政价值观建设的影响04-28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论文02-21

论资产评估与会计的关系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