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融合性研究
【摘要】 会计界一直以为治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两个不同的分支,但笔者以为事实上两者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变和会计理论的不断完善是可以融合的。文章就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二者融合的现实性及其理论基础进行探讨,构建了融合的模型,并就其在本钱核算过程中的应用做进一步说明。【关键词】财务会计;治理会计;融合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灵活性的要求日益进步。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在《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中提出了企业报告综合模型,要求必须从面向过往的回顾型系统向以未来的预期与设想为主的预期型系统转变,更多地关注非财务数据等信息,而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融合是解决这个题目的重要条件。作为会计系统的两个分支,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在很多方面具有相同的质量特征,严格区分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界限显得越来越困难。
一、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联系
(一)两者研究对象一致
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研究对象都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且都是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并提供给相关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二)信息资源共享
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两个相关又不相同的会计信息系统,他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都是相同的,即都是直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信息。
(三)方法互相渗透
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有自己独立的一系列方法,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方法互相渗透。
(四)核算内容交叉
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核算内容上有交叉和重叠。例如本钱核算过程,财务会计据以计算企业确当期损益;而治理会计用它制定标准本钱,进行本钱水平的控制和考评。财务会计中的一些指标,如产值、利润、本钱、用度等,是治理会计进行猜测,计划和控制的基础;而治理会计中的预算标准是财务会计核算的依据之一。
二、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融合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一)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融合的必然性
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存在着“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紧密联系,它们相互补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两者在企业治理和服务中的相互鉴戒和应用,力求以最低的人力财务本钱,取得治理和财务的双重需要。此外,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进一步融合不仅可能,而且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融合的可行性
1.融合的技术基础
反映分析对象的同一性是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融合的技术基础。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反映和分析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是同一的,都是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与物质运动为基础,以信息为载体,反映与监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二者反映分析对象的一致性为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技术基础。
2.融合的理论基础
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为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条件。首先,在现金活动会计法下,财务报告直接提供现金流量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信息,使得投资决策与业绩评价相结合,投资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联系,从而使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达到了融会贯通。其次,增值会计模式使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服务对象和目标有机地同一起来,由此进一步形成了信息通用、方法互补的有机会计系统,这为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融合创造了条件条件。再次,资本本钱会计同一了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的本钱口径,协调了投资项目的配置效益与使用效益,为建立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相互贯通的同一会计体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最后,事项会计的迅速发展为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对接的平台。事项会计所要求的多重计量属性以及将财务会计系统与治理会计系统的数据进行共享并提供以事项为主的信息,在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的今天,可以较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这就彻底打破了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界限,预示着未来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将走向融合。
3.融合的人才支持
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形成为会计融合提供了人才支持。经过二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我国已培养出了一大批会计学、治理学专业高级治理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1991年开始实行全国会计师职称系列和注册会计师考试以来,每年都有几十万人参加培训、考试,近些年来还加强了计算机等级考试,这些措施促成了我国复合型会计人才队伍的形成,为实行会计融合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融合的模型构建
利用数据库治理系统来有效地治理会计原始信息源,满足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两者使用的需要,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和在线数据采集技术来及时采集并传递这些原始数据,以满足及时性的需要。合并原始信息源的具体方法是:
第一步,建立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所需要的原始信息目录清单。
第二步,在财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结合治理会计的需要对原始信息目录清单进行分类、编码,并建立数据库和数据库治理系统(DBMS)。
第三步,设计会计凭证,并使之成为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共用的原始信息采集工具。
第四步,建立会计模型。财务会计方面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有关账簿的格式和相应的计算公式,治理会计方面主要是建立治理会计标准及相应的分析计算模型。
从该模型中可以看到,传统财务会计的账簿、报表已经消失。假如需要账或表,可以通过运行计算机的报表处理模型天生。于是,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的两套账在这里变成通过数据库治理系统对会计凭证治理的一套账。在具体操纵上,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仅仅是对原始信息处理方法(模型)的不同而已,如图1所示。
四、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融合在本钱核算中的应用
在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中,本钱的含义是不相同的,这造成两者融合的难点,于是导致了治理会计不可能直接从财务会计天生的账簿或报表中读取本钱信息。为便于说明融合模型,本文仅以财务会计生产本钱核算中的制造用度和辅助生产本钱分摊为例来说明融合模型的运行。至于决策或其它用途中的本钱计算,则只需在此基础上增加需要考虑的本钱因素即可,治理会计中的本钱计算则采用作业本钱计算法。
首先,建立作业编码表、本钱动因编码表,并建立对应关系;建立产品品种编码表,并根据本钱动因建立产品与作业的对应关系;建立本钱中心编码表,即本钱库编码表。其次,建立起部分本钱核算与本钱库本钱核算的对应关系。财务会计本钱类科目设置要保持会计准则的要求不变,但在辅助生产本钱、制造用度的明细科目与作业本钱间必须建立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解决:一是在明细科目设置答应且单位作业所消耗资源能直接衡量的情况下,将作业本钱作为某一级明细科目;二是假如明细科目设置不答应,或者单位作业所消耗资源本钱很难直接衡量而采用估算法时,可以通过设置过渡科目将两者联系起来,即在过渡科目中设置“本钱库”(一级科目)、“作业本钱”(二级科目),同时对会计凭证作适当的修改。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核算与现行财务会计核算方法相同。间接用度的结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假如是将作业本钱作为明细科目的,其结转方法是将与产品有关作业本钱直接转进产品本钱账户。借记“生产本钱——基本生产本钱——X产品”,贷记“制造用度——X作业”、“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X作业”。第二种,假如是未将作业本钱作为明细科目的,其结转方法是通过过渡科目过渡。借记“X作业(过渡科目)”,贷记“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制造用度”,借记“生产本钱——基本生产本钱——X作业”,贷记“X作业(过渡科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会计凭证已作了相应修改,过渡科目与间接本钱的明细科目已经建立了对应关系,而且具有勾稽关系,所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处理自动过渡,即上述分录可通过一张会计凭证结转,而无须结转两次。
以上是笔者对治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可能性所做的初步探讨,并把其应用于本钱核算过程中来检验其可行性,以期能够在今后的研究和探讨中更深进地做好此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建平.论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J].郑州经济治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19-21.
[2] 曹改燕.论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并存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10-11.
[3] 邓丽,于婷.基于价值链的财务治理与治理会计融合性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0):38-40.
【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融合性研究】相关文章:
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融合的理论基础02-28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研究论文11-14
浅议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03-16
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03-12
浅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论文05-24
治理会计对企业物流治理作用研究02-27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理论基础03-20
企业实施质量治理体系有效性研究03-22
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目标研究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