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公允价值

时间:2024-09-20 13:17:02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论公允价值

   [论文关键词] 公允价值 计量 措施
  [论文摘要]
文章阐述了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工具、利润表等的具体运用,然后分析了公允价值在运用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措施。
 
  一、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1.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影响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产和金融负债,包括从二级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以及企业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如远期、合同等。这些被列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可以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
  2.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及其影响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指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物、已出租或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等。该准则为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提供了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可选择的计量模式。在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计提折旧或摊销,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在有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上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而不再单独计提。
  3.公允价值计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计量与影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一是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则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上述规定特别指出,若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关系,可能导致发生的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和评估计价作为入账基础,如没有活跃市场,则非关联的交易双方在无第三方干预的情况下协商作价,也可视为公允价值。由于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运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将使这一交换产生利润,而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生利润。
  4.公允价值在利润表的体现与影响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表中年度的资产变动额(扣除业主往来交易)必然不等于传统损益表收入费用观下确认的净收益。报表列报准则规定在利润表中单设“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披露因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未实现资产利得与损失,同时在传统的三大报表外增加“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披露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这种将核心业务利润、非经常性损益、其他全面收益分开列示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长期投资者评估企业的持久性盈利能力,也有助于短期投资者作出。
  当然,以上只是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部分具体运用,公允价值还在存货、收入、企业合并、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准则等都有运用,本文就不具体加以阐述。

  二、公允价值在运用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1.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权力约束机制有待加强
  公允价值要求的相关性是面向未来的会计信息质量,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人为操作性。当前,“内部人控制”已成为公司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表现为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的流动和分刮中缺乏约束和制约,造成董事会和高级经理层强硬操纵会计核算、粉饰财务报表的一些非诚信行为。因此如何保证未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成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操作工具是运用公允价值所考虑的问题。
  2.者和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会计的发展变化,会计处理的技术方法不断提升对会计师职业判断的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准则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增大了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空间,而且在会计职业判断的运用上和以往具有明显不同,会更多地体现在对资产负债价值的估价上。与、现行成本、现行市价等计量属性相比较,在计量结果上,公允价值计量结果会更多地体现会计师的专业水准和职业判断能力,对管理者和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挑战。
  3.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较差
  在实际操作中公允价值随着不同的交易环境和交易条利、交易价格不同,很难明确比较客观的依据,难以取得令人信服的证据。另外,公允价值往往表现为某一时点的交易价格,时过境迁,在未来的某一时期很难验证这一时点价格的客观性。由于公允价值在实务操作上,存在大量的会计选择,使少数企业有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的机会,可能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所得出的会计信息其本身就缺乏可靠性。即使是同一业务,往往会由于确认与选择的具体计量属性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损害了可比性原则。

  三、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措施
  1.引入全面收益报表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期末损益包括两个部分,即已确认已实现的损益和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随着公允价值的引入以及衍生品交易的日益增多,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将会大幅增加,对企业整体损益情况产生更大的影响,如果此时还不能将其在表内加以反映,无疑会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允。因此,通过全面收益报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到企业真实情况。另外,通过在全面收益报表中将两种损益分而置之,把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放入其他全面收益中反映,会使企业的利润来源更加明晰。这时企业利用公允价值确认了巨额利润也不能说明这个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确认了巨额亏损也不能说明这个企业濒临倒闭。采取这种会计处理力式,将不会有人再热衷于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因为这种操控将无法达到意想的效果,者的信息是充分的。
  2.规范公司治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实行国有股减持,并产生多个有能力和积极性控制企业的股东进行国有股分持,增强大股东之间的制衡,阻断单一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同时,建立能真正代表所有股东利益、独立于大股东和经理层并对其实行有效制衡的董事会,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确立其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第二,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制定与之相关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以保证企业使用公允价值时,能够实现与其风险管理框架以及董事会批准的整体风险承受力相一致的风险管理目标,保持有关使用公允价值估价方法及政策规定在整个企业中的一致性;定期向高管层和董事会提供信息,反映企业使用公允价值方法的情况及其对企业状况和盈利表现的影响。
  3.不断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
  为保证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就需要在资产或负债的估价系统等上做文章。加大、网络技术在会计、工作中运用的力度,依靠技术的科学性和运作的实时性、高效性来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利用网上实时采价报价系统,可以加速传递公允价值计量所需的信息,实现资产信息的及时咨询和资源共享,使各种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能够很容易取得,以不断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才能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全面推广应用。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公允价值的计量不仅要求会计人员知道过去,而且更多地应面向现在和未来,如现时市场价值、未来收益现值等。这就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及认识的提高是获取准确公允价值的有效途径,因为公允价值的评估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建设和诚信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其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做出复杂判断处理的能力,减少会计信息的行为为性失真和对公允价值判断的偏差,从根本上消除利润操纵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部:企业会计准则,科学出版者社[M].2006
  [2]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浅论公允价值】相关文章:

浅论公允价值的发展趋势03-18

浅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03-18

浅论公允价值计量对获取审计证据的影响03-20

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价值评估03-02

公允价值审计题目先容03-22

公允价值在中国的特别性03-04

公允价值与计量属性研究02-27

公允价值应用的成本效益分析03-25

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