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企业会计政策相关问题的探讨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企业会计政策相关问题的探讨
【摘 要】 会计政策是会计工作的依据,恰当准确的会计政策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关于会计政策的表述,会计政策在各相关准则中内容衔接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在会计政策的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使会计政策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在运用会计政策时要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理解会计政策的含义,处理好会计政策的创新问题。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准则;会计工作
企业会计政策应用得正确与否,关系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与可靠性,关系到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正确性,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正确选择会计政策,不仅是会计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当局必须高度重视的管理问题。如果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政策的规范不准确、不全面,企业在执行中又产生一些偏差,就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将若干会计政策进行了规范。但我们发现,在这套会计准则体系中,对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并不完美。另外,通过对一些企业进行实际调查发现,会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就可能导致会计处理错误,使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政策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将会计政策解释为:“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在会计准则讲解中,将“原则”理解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于企业会计核算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将“基础”理解为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者事项而采用的基础,主要是计量基础。将会计处理方法理解为在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规定采用或者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由于企业会计业务的复杂性,会计政策的具体实施分布到各相应的会计准则中。综观企业会计准则,关于会计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政策外延不够宽泛
会计政策除了包含会计原则、会计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以外,还应该包括会计惯例和会计程序。会计惯例是会计工作者在多年的会计处理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具有科学成分的一些习惯性业务处理方式。企业能否采用会计惯例,也是构成企业会计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对企业来说,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与费用就是一个会计惯例。企业按期结账,提供中期会计报告也是会计惯例。会计人员定期轮岗,参与本单位生产实践活动也是会计惯例。会计人员的内部牵制制度也是会计惯例。诸如此类问题都应属于会计政策问题。
会计程序是指一个企业处理会计业务的先后顺序。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内容和业务过程的差异性,企业会计处理过程和流程可能有很大差异。对原始凭证的取得、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登账,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等问题的处理是每个企业会计业务的独特体现,这些也应构成会计政策。在会计准则中,将这些内容遗漏掉,会使得会计政策的构成范围约束力下降,使得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二)会计政策解释不明晰,相互矛盾
判定企业会计处理是否属于会计政策范畴,要看其是否涉及会计确认原则、会计计量基础和会计核算方法。如果涉及其中的一项,那就应当认定为会计政策问题。如果是在某项业务中涉及价值估算和时间长度的确认问题,则属于会计估计问题。对会计政策变更和对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不同是我们认定政策和估计区别的核心所在。错误认定,就会产生不同的会计结论。在会计准则讲解中,将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认定为会计政策,而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认定为会计估计,这种解释令人难以理解。因为这两个会计事项没有本质的差别,两者的初始计量同属于按历史成本计价,后续计量也都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它们的会计处理方法也完全一致。因此,两者同属于会计估计问题。
(三)会计政策在各准则间的规定不协调
会计政策在指导会计工作的不同准则之间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否则会使会计处理无所适从。比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明确规定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这就是说计算的顺序是先计算实际利息费用,推导出折、溢价的摊销额。而从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中给出的算法看,借款的利息是应先算应付利息,然后再计算折溢价的摊销,从而求出实际利息费用。因此,同为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在不同的准则中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失去了会计政策的协调性。
二、会计政策在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政策应用的正确性能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有利于会计作用的充分发挥。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政策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将使会计作用的发挥大打折扣。
(一)企业运用会计政策的选择不恰当
1.不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随意采用新政策。有些会计政策的使用是有条件的,比如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应用条件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要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同时还要求能从该市场获得可靠的价格信息。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应采用实际成本进行计量。可是,有些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虽然有活跃市场,但由于房屋本身存在特殊性,使其公允价值计量产生困难。如果采用其他房产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则不能代表企业房产的真实价值。
2.不注意会计准则的变化,因循守旧。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对原有的会计政策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同时也采用了许多新政策。比如对存货发出的计价删除了后进先出法;长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达到控制时要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要考虑弃置费用;无形资产的摊销可采用多种摊销方法;商业企业存货的采购费用可计入存货的成本;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借款范围都进行了扩大;合并报表的合并理论也从母公司理论改为实体理论等。很多企业无视这些变化,在发生与此有关的业务时,仍然采用原来的会计政策,使得会计改革成果无法在会计信息中体现。
3.会计政策选择没能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相结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情况,在会计上做好充分的事先准备。比如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很多,如果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快,产销两旺,完全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如果企业的生产周期很长,存货流转速度慢,那应该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再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要充分注意会计准则的规定,流动资产减值后可转回,而长期资产减值后则不能转回,计提时要考虑企业未来经济情况的变化后再做决定。忽视企业的实际情况,不从自身的实际状况出发,盲目照搬照抄,这样做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不能体现企业自身的真实情况,无法反映本单位的会计特色。
(二)会计政策应用不准确
要想使会计信息作用得以充分体现,企业除正确选择会计政策外,还必须注意准确应用会计政策,对会计政策的本质应该有一个清楚的理解,并将其应用在具体业务当中。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政策应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会计政策的含义理解不准确。比如公允价值的应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些企业对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时,公允价值的选取就按市价计算,不区分买价或卖价。当具备多重市价时,没能考虑到某项业务的具体情况及其发生地情况,也不考虑人为操纵价格情况,不能对市场价格做出合理调整。对于无市价的公允值确定,估值技术的采用简单不规范,使得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会计信息不着边际。
2.会计政策的实际操作方法不正确。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赋予新的操作方法和计算程序,一些企业没能注意到这些变化。如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在计算投资收益时,不能简单地以被投资单位的账面损益作为基数,而应以投资取得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数将其账面净损益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调整投资双方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所产生的未实现交易收益。对这些问题不注意,仍然沿袭老方法,那就产生了错误的会计结论。
3.会计政策变更过于随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个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没能遵守会计政策变更条件的规定,很随意就变更了会计政策。比如一些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随意确定合并范围,从需求结果出发确定合并范围。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做法前后处理不一;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前后期也不统一,同样的资产却被确认为不同的会计项目。这样执行会计政策,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三、企业运用会计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经济的大融合,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会计业务的复杂性和新颖性在不断提高。选取准确恰当的会计政策并加以正确运用,是摆在每位会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会计政策的选择应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出发,选择与企业生产经营思路吻合的会计政策。企业如果是大量大批生产,那就应该选择品种法计算成本;如果是小批单件生产,那应该选择分批法计算成本。在选择会计政策时,还要注意会计政策的运用条件是否具备。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组减值、债务重组、所得税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等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企业在运用相关会计政策时,一定要注意这些条件是否具备,并注意运用成本效用原则加以衡量。
2.准确理解会计政策的内在含义,正确运用会计政策。要想使会计政策真正发挥作用,除正确选择会计政策外,还要准确理解会计政策的内在含义和相应的处理程序。会计政策不能拿过来即使用,在使用前应对其进行仔细研究,细微之处要认真分析,不同的原则和不同的要求要严格区分,这样才能确保会计政策的运行效果。比如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一定要判明属于研究支出还是开发支出;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定要分清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对职工薪酬的处理就是要弄清职工的界定和薪酬的范围。在会计准则中,对每项会计政策的选择条件和解决方法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包括使用方法。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将所选取的会计政策理解好,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科学有序、合情合理地加以运用,以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
3.正确处理好会计政策在使用中的创新问题。对于大多数会计业务,企业都能够从会计准则中选取合适的会计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发生一些新业务,产生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在会计准则中没有规定和说明相应的处理方法,就需要会计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真分析经济活动的内容和实质后,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和自己的经验,找到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解决办法。比如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对重要性的判断、对多重市价下公允价值的选取、对可弥补亏损的所得税收益确认等都需要会计工作者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会计工作者要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打破原有准则和制度框架限制,大胆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制定先进的会计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2] 黄彬.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J].当代经济,2008(11).
[3] 胡伟.浅谈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J].经营管理者,2008(15).
[4] 张兴亮.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政策选择的理论分析[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11).
[5] 沈红瑞.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S9).
[6] 晋朝晖.新会计准则中合并政策的选择[J].中国总会计师,2008(9).
【企业会计政策相关问题的探讨】相关文章:
对企业会计政策相关问题的探讨03-18
研究企业会计政策相关问题03-18
税收筹划相关问题探讨03-20
股票期权计划及相关问题探讨03-19
有关滞箱费相关问题的探讨12-04
地板辐射采暖方式相关问题的探讨11-23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及相关问题探讨03-18
亲子鉴定相关法律问题探讨03-19
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相关问题探讨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