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成本会计的理论研究问题论文

时间:2024-07-28 20:38:34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责任成本会计的理论研究问题论文

  摘要: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责任成本会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概述了责任成本会计的含义与内容,将其本质及运作原理进行了大略的解析;最后一部分对文章进行了归纳总结。

责任成本会计的理论研究问题论文

  关键词:责任会计;责任成本;成本控制

  一、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支持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优化改革理念不断的强调,责任成本会计发挥的作用越加明显。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总体运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成本控制作用,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责任成本会计在各部门的应用落实,进行部门业绩考核将企业产品成本及公司的运营成本总体降低。利用责任成本会计制度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管控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助推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责任成本会计的适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企业中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成本控制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竟争实力的主要手段,因此加强对责任成本控制的理论研究必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责任成本会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国外责任成本会计的研究现状20世纪初期,责任成本会计开始萌芽发展。西方分权管理思想的倡导促使责任成本会计的产生。而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促使企业开始注重责任,权力和利益的有效结合,注重目标的科学设立与有效分解,为责任会计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与务实性充分的提供了理论指导。J.A.Higgins(1952)研究认为,完善的责任成本会计应该分设多个责任中心,例如成本中心、投资中心和利润中心。通过对各级责任单位分别确立成本目标,进行正确有效的成本核算,加强责任成本的控制程度,进而保证总体成本预算目标的实现。Peter.F.Drucker(1954)认为,一个大型的成功企业,他的盈利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各个单独的责任单位分别完成其责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指标,而责任中心的合理划分依据应该是企业的经营活动的产品或者经营区域。盈利目标管理思想的首要关键就是责任中心的确立。他提出的责任中心划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将目标管理思想带入人们视线,使得分权管理越发流行起来,继而加速了责任成本会计的发展。ThomasJohnson(2004)认为,从现实状况来说,责任成本会计的推行完全是围绕各个责任中心展开,通过对资金运动的全局研究,进而对责任中心实施控制以及绩效考核。2.国内责任成本会计的研究现状相较于西方责任成本会计,我国责任成本会计发展进程虽然较为短暂,但是它正处于迅速的上升阶段,逐步实现了责任成本管理的初步应用,部分企业局部效果还是相当值得肯定的,慢慢形成了由传统成本会计转向责任成本会计管理的潮流。张景焕(2014)研究认为,自责任成本会计引入我国以来,在经验总结中不断跨越式发展,因而有些公司把握机遇,应用非常成功。其他企业应该加强责任成本实例分析,多向责任成本会计应用较为成功的大型企业进行借鉴,汲取宝贵的经验。尹在圣(2006)认为,企业未能成功将责任成本会计推行起来的主要原因是在于领导层没有很好把握实施管理活动的几大基本原则。如果领导重视,坚持了以下原则:成本“系统集成”原则、“预控到位”原则、机制确保自行运转的原则、企业和职工“双赢”的原则,定能将把责任成本管理有效开展起来并取得一定成效。

  三、责任成本会计概述

  责任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已经有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而其主要探讨内容大体围绕责任成本会计概念以及责任成本会计研究为主要内容。1.责任成本会计概念责任成本会计是成本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它是企业内部管理科学化的必然产物。责任成本会计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价值形式建立各个责任中心,针对其进行更加具体化的责任成本管理,并以企业内部的各个责任中心为会计主体,以责任中心可控范围内的资金运动为对象,将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中的成本费用分别控制,对责任中心的成本效益结果进行绩效考核,最后把各个成本管理和预算目标管理的责任中心所须承担的对应的经济责任同会计方法合理紧密地结合,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会计反馈的的一种会计制度。2.责任成本会计内容责任成本会计内容一般主要包括六项内容,即划分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组织责任核算,实施目标控制,进行绩效考评、提供业绩报告等。(1)划分责任中心。责任成本会计的首要工作重心就是对责任中心的合理划分,建立责任中心的目的是使各单位能够在责权范围内,明确分工,积极工作,保证各中心预算目标的实现。划分责任中心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及组织架构,但同时必须有明确的责任划分界限。原则上,划分的责任中心应该具有相对独立地位,拥有一定的责权范围,能够独立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并且能够独立的执行和完成目标规定的任务,并最终达成目标。(2)编制责任预算。责任预算是责任中心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想要达成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检验责任中心工作成果的权衡标准,因此,我们应该将企业整体预算进行细化而合理的分解,变成各个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责任预算的编制不能模糊夸张而又不切实际,也不能过于保守缺乏进取意识,需要联系现实情况制定既全面而又层次分明,既先进而又可行性高。(3)组织责任核算。在进行责任预算的具体执行过程中,组织责任核算应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双轨制”或“单轨制”,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该要能够准确无误的对各责任中心的耗费及成果进行责任归属,然后将实际情况产生的耗费或最终取得的成果与初始的责任预算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出实际与预算差异,进而编制责任报告,作为责任中心绩效考核的基础。(4)实施目标控制。目标控制也是责任预算执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因而责任中心必须要对其加强控制。其一是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控制,即上级责任中心对下级责任中心进行全面目标控制;其二就是各责任中心对其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责任预算进行自我约束和内部调控,使之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5)进行绩效考评。绩效考核作为责任成本会计管理中最为关键一个环节,它是所有工作成果的最终集成阶段。企业运用科学方法对责任中心进行绩效考核,能够有效达到改善各责任单位员工行为以及管理员工的目的。领导层对各责任中心原计划的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后,可以结合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予以准确评价,继而分别对各单位人员进行奖励和惩罚。(6)提供业绩报告。在业绩考核完成之后,经理层需要根据各部门预算指标执行完成情况作出业绩报告,总结当前阶段成功之处,同时也要指出需要改进之处,为责任预算指标是否修改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最后再向领导决策层提交该时期内按预算执行的相关的实际而具体的业绩报告,进而领导决策层依此正确评价企业业绩、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3.责任成本会计与传统成本会计的差异第一,从费用的归集主体来看,责任成本会计以责任中心核算为主体,而传统成本会计主要对产品或成本作为核算的主体。第二,从费用的经济原则来看,责任成本会计利用负责人作为承担人,传统成本会计利用受益人作为承担人。第三,从成本核算的原则来看,责任成本会计采取可控制性方法,传统成本会计利用合理合法性。由以上几方面可见两种成本计算方式无论在计算方法还是对象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四、结语

  有效地运用责任成本会计制度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本质所在。企业通过对责任成本会计制度的具体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责任落实程度,改变员工的理念。推行责任会计管理,需要激励与约束同行,有奖有罚,奖罚分明,提高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保证预算指标的顺利达成,再通过科学的严格考核机制,完善企业发展结构以及整体规划,以实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责任成本会计能否在企业中发挥成效无论是对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水平的提高,还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丽.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4,(9):164.

  [2]尹在圣.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概述及应用[J].2005年度中国总会计师论文选,2006,(10):374~382.

  [3]张景焕.企业加强责任成本会计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9):141~142.

  [4]张桐宾.刍议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财经界,2016,(10):179.

  [5]William.H.Beaver.(1999):AnAccountingRevolu-tion.Prentice-Hall[J].Inc.FinancialReporting:PP6~7

【责任成本会计的理论研究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论文04-21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论文06-30

探究企业责任成本会计应用的论文10-02

顾客价值理论研究概述论文09-03

艺术理论研究格局的历史发展论文10-21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0-04

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论文08-01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答辩问题汇总09-15

论初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论文10-08

“没问题”就是“有问题”-教育论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