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基本谈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论文

时间:2024-04-28 23:43:18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四个基本谈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论文

  从当前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就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策略做简要探讨。

从四个基本谈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论文

  为了培养学生能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方法,掌握运用财务软件对企业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基本技能的“四个基本”,我校从河北省中小企业需求出发,通过企业调查、毕业学生调查、在校生调查、人才市场调查、专家教师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最终形成本专业2016级人才培养目标。

  1.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各类中小企业及各类会计相关中介代理机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企业财务、税务等领域需要,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操作规范,在校期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毕业后能够胜任会计代理、税务代理、工商代理、审计助理等中介服务机构和中小企业的各岗位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专业建设

  2.1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加大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的力度,同时多形式选聘校外行业专家兼职教学,努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期内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2-3名双师型教师,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招聘兼职教师,兼、专职教师比例基本保持在1︰1;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使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比例达到2︰3︰5,使教师队伍形成梯队状态。

  2.2基本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

  按照理实一体课程建设要求,在现有实训室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更新设备,改造会计手工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在完善实训基地硬件装修装饰的同时,还要加强实训基地软件的建设,保证各种实训材料和训练手册齐全,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专项管理制度以保障校内实训基地能正常有效运行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建设期内,争取校外实训基地达到30个以上,保证每年提供顶岗实习人数在200人以上。

  2.3课程建设

  根据“知识+技能+素质”的课程设计思路,围绕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与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所需技能要求,从文化基础课、专业素质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综合实训课、选修课六个方面,构建“实践开放式”课程体系。它突破了传统的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为辅的模式,而是转变为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为主同时增加开放式课外实践环节的实践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会计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每个课程都对课程中需要结合实践的内容进行实训操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完成相关的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训之后还安排校内综合实训的环节。开放式的实践课程环节在开放式教学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利用开放性的教学平台和方法,让学生在以完成工作(项目)任务为目标的教学过程中,能具体感知工作过程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同时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表达、团队协作等各方面能力。

  2.4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不少于80%,杜绝低质量教材进课堂。加大教材开发力度,我系教师与武汉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审计实务》等13本教材进行修订完善。在建设期内,由资深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自编校本教材1-2部。创建专业建设网站,建设教学资源库。精品课建设方面,用三年时间完成1到2门精品课程建设。

  2.5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会计电算化专业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变革课程教学方法,积极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能力为本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先进实训室开展多媒体教学。以活动促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会计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推进“双证书”制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毕业时取得一个毕业证、一个会计证和多个职业技能证书。使其在毕业时不但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还要鼓励学生报考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关证书。

  2.6产学研结合

  积极探产学研“多主体”专业建设体制,创新专业建设机制。成立由专业教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高级财务人员、行业专家等人员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合作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基于企业文化、岗位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等的课程;完善学校和企业人员互聘制度,学校聘请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公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到学校举办讲座3-4次,我系专任教师到公司担任业务经理或财务顾问,或其他岗位的顶岗实习,实现校、企双赢。

  2.7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建设

  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巩固和完善特色鲜明的“课证深度融合、2+1双轨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一周期一交替一顶岗”的专业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双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的指导与管理;通过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职业资格获取率、用人单位满意率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核心指标,形成企业评价、行业评价、学校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我校将继续深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在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从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等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入手,将会计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融入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创建" 课证深度融合、2+1双轨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从四个基本谈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论文】相关文章:

谈会计电算化形势下的会计审计论文10-17

谈会计电算化发展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论文09-23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思考06-25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07-31

谈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措施论文10-13

对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发展的思考论文09-30

谈建设工程冬季施工管理措施论文06-17

交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分析论文09-21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07-04

谈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