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四大会计事务所的“中国面孔

时间:2024-08-10 05:37:59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新四大会计事务所的“中国面孔

  在北京东方广场的德勤大楼里,一间间合伙人独立办公室的门牌显示,本地合伙人逐渐多了起来。而在转制过渡期内,那些计划在中国继续其职业生涯的外籍合伙人则开始为获取CICPA(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而积极筹备着。

浅谈新四大会计事务所的“中国面孔

  自此,拿到CPA执业资格不再只是中国1400万普通会计人的职业梦想,也成为在中国执业的外籍合伙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人员本土化是核心

  20年前,漫步北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云集的高档写字楼,我们所看到的“四大”人,要么是“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要么是操着一口粤语的香港人。

  彼时,中国注册会计师仅有7000人,且60岁以上者占78%,离退休人员占80%以上。而且,中国沿用的是前苏联式记账法,统一的会计制度直到1999年才建立。

  一个不争的的事实是,改革开放初期,刚刚起步的股市,逐渐与国际接轨的经济体,亟需数量庞大的专业会计审计人才。

  “1992年,中国接受合资形式的‘四大’落户,其带来的影响是90%的高级职位属于外籍人士,人力资源结构为“倒金字塔型”,这可以说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卢伯卿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20年的时间,中国会计行业从中外合作中获得缓冲期,在审计准则、会计准则趋同与人才培养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果。

  以人才培养为例,自1991年起至2011年,我国已举办20次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累计17万人全科合格。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拓展,中外合作的组织形式不再符合事务所的组织特征,也不符合国际惯例。”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

  按照国际惯例,会计师事务所须由注册会计师共同设立,而不能由机构设立。但在“四大”当年采用的中外合作模式下,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由中外共同出资组建,采取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制,而不是传统的合伙人制。

  本土化的本质,就是将合作到期后的事务所转型为由具备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合伙人主导和控制、以“人合”为特征、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和国际惯例的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

  按规定,转制后的事务所,要有25名以上符合条件的合伙人以及100名以上的中国注册会计师。

  本地执业资格成“硬门槛”

  不久前,德勤华永广州分所和深圳分所的两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合伙人顺利地获得CPA资格证书,这令他们可以在转制后继续担任事务所合伙人。

  “既然你要在本地执业,拿到本地的执业资格也无可厚非,更何况这一要求也符合国际惯例。”卢伯卿表示,以美国为例,各个州政府负责各州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认定与证书发放,而不是联邦政府。也就是说,一个注册会计师从一个州到另外一个州去执业,都需要重新认证,更何况是到另外一个国家去执业。

  “审计行业是提供公信力的行业,合伙人需要有当地主管部门认可的会计师资格,这完全是当地监管部门的正常要求。”普华永道主管合伙人吴卫军如是说。

  安永华明也在加大招聘中国内地具有中国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才,同时培训内部不具备中国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员工。

  此外,根据要求,特殊普通合伙制下的首席合伙人必须具有中国国籍且具备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

  “一些媒体纠缠于转制后首席合伙人的国籍问题,事实上,《公司法》中早就明确规定法定代表人(即首席合伙人)必须是该国公民,以前中外合作所由外籍人士担任首席合伙人,那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产物。”卢伯卿说。

  从合伙人层面考量,转制方案规定,至5年过渡期结束,具备其他国家或地区注册会计师专业资格的境外合伙人占合伙人总数的比例不超过20%。

  “这一要求对我们来说并无难度。事实上,德勤大部分非本地的合伙人来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由于内地与香港早在2004年就实现了注会考试科目互免,对于有香港CPA资格的合伙人,通过三门考试即可符合要求顺利过渡。”在卢伯卿看来,财政部适时推出转制方案,既合情合理又水到渠成。

  转制完成后,德勤新所共有144名合伙人,其中90位拥有内地执业证书,在过渡期结束前完全可以平稳顺利地完成转制。

  越来越多的中国员工

  “本土化”是国际会计公司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从1992年进入中国时的基本全外籍合伙人到现在的中国本土面孔占大多数,四大也一直在本土化的演变中前进,财政部的发文给转制添加了时间表。

  德勤中国全国客户与市场战略主管合伙人陈建明介绍说,他们一直在坚持人才本地化战略,转制方案的出炉,加快了人才本地化进程。

  “以德勤为例,德勤中国员工总数中,本地人才高达96%,而且,德勤中国每年都会在中国高校吸纳千余位的优秀应届毕业生,他们成为金字塔最稳固的基座,也是未来合伙人的后备人才;有超过70%的新增合伙人、超过30%的地区新增主管合伙人都来自具有CPA资格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而董事会层面也有本地注册会计师的身影。

  毕马威是四大中第一家完成转制的的事务所。“截止到2011年末,我们有96%以上都是中国本土员工。‘转制’是一个契机,它加快了我们的本土化管理进程。”毕马威中国主席、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法定代表人姚建华此前在接受《中国会计报》采访时表示。

  为满足合伙人比例的要求,安永华明也做了人员上的相应调整。安永华明审计服务大中华区首席营运官张耀樑表示:“安永中国审计部的超过90%的合伙人将纳入新所的合伙人,而在转制时88人‘大名单’之外的原合伙人由于达不到要求而从‘合伙人’变为主管会计师。”普华永道主管合伙人吴卫军也表示,他们已经培养了一批有能力的中国本土合伙人,为进一步完成本土化进程做了充分的准备和人才储备。

【浅谈新四大会计事务所的“中国面孔】相关文章:

浅谈中国退休金会计12-08

浅谈中国的教育06-11

浅谈新媒体学生的管理12-07

浅谈中国服饰设计的演变03-16

浅谈中国的风水文化02-25

浅谈中国地貌的形成过程12-04

浅谈中国式的教育03-31

WTO直面走来,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做些什么12-10

浅谈射频识别技术在中国的发展03-19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新认识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