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管理论文精品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财务风险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
摘要:财务管理作为最有效的把握和企业发展趋势以及经营前景的重要路径,为了避免企业的盲目投资加大财务风险,就要对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风险中的应用加以探究和分析。笔者通过研究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的内容,找到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风险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财务风险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很多企业正在面临着企业财务风险等各种问题。使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风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益。
一、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企业的财务分析,其对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有着重要作用。财务报表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自身盈利能力的综合性反映。从企业本身的微观损益表可以看出,三个方面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1)扣除企业本身的经营成本、管理、销售费用和税金之后的利润才是企业的经营收益;(2)日常收益是要扣除财务费用的;(3)企业在经营期间的收益是日常收益以及营业外利润收益之和。
二、财务风险的类型和其形成原因
1.财务风险的类型财务风险从资本运动流程的角度可分为经营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以及筹资风险。经营风险的含义是企业难以销售的产品,并可能收回企业投入成本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是指企业不能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可能性。收益分配风险是指在获得收益分配时造成的影响,会使企业的价值发生转变的可能。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到期时难以偿还成本、资本的可能性。2.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1)企业经营风险还有另一种说法,叫资金回收风险,企业资金回收也就是由于为企业投入成本,并经过生产经营后无法将成本回收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可能会因为企业营销或者信用等与之相关的因素,或者是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出现失误而导致的企业经营不善形成,这种形成原因被称作内因。除此之外,企业由于外界经济因素的影响造成经营不善的原因被称作外因。(2)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是指企业在投资时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投资效益达不到预期效果。(3)企业受益分配风险是指在受益获取以及分配时产生的影响,是企业价值发生转变的可能性。收益确认和收益分配是属于企业收益分配风险引起的两个方面。(4)企业筹资风险在狭义上属于财务风险。企业筹资风险的形成通常都是负债企业,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每一家企业多少都会出现筹资风险,同时,全部财务风险的起始点也是筹资风险。
三、财务管理在财务风险中的应用
1.降低企业决策风险
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在上层管理者作决策的时候,结合行业以及产品类型的不同,其成本、利润以及风险收益各不相同,运用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运用有效方式进行财务管理,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2.防止资本性风险现象出现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不同的财务管理方式会对投资者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以及企业资金来源,让那些企业潜在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的时候变得举棋不定。我们以收益分配为例,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国际上流行的股利政策相比,我国能够成功运用现金股利分配的企业不多,大部分运用的分配手段是进行配股,也可能是送红股,这样就促使证券行业中产生投机行为,误导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3.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必须要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之后才能进行风险识别与管理,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来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在制定财务方面决策的时候要从多个渠道来对风险损失进行科学的分析,明确风险发生的概率,让企业在选择的时候考虑收益最大化的方案。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最好能够在短时间内预测到财务的风险,从而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4.加强固定资金以及资产管理
企业实施经理领导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结合生产任务不断扩大产品的销路,通过这些来预算固定资产的需要量,让这些资产能够早日盈利,减少资金浪费。
5.加强应收账款项的管理
众所周知,应收账款与企业的现金流的资金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提高资金的回收速度,进而使得资金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除了采取传统的现金折扣以及账龄分析法、制定信用政策评定客户信用外,还可以运用新的管理方法,就是应收账款管理业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能帮助企业减少企业财务风险,能使企业不再亏损或者难以获得利润。开展财务管理使企业财务风险被一定程度的控制。只有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率、减少风险,也给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陈剑.浅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的应用[J].科技广场,20xx(6):98-102.
[2]焦宏光.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14):151-152.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2
在近年来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企业己经逐渐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在其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公司集团的财务人员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要注意为财务风险管理设置一定的范围,如果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出现超出设定范围的情况,就要及时对该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一、集团财务风险模式下的财务风险分险
(一)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下的财务风险分析在集权型的公司中,其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是由于权利过度集中而造成的,比如,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总公司常常要求子公司必须要按照其编制的预算目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而总公司并不了解子公司在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就编制了预算目标,子公司执行的预算目标与其实际情况是存在差异的,这就很容易造成财务管理出现隐患。子公司是总公司的组成部分,因此,如果子公司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财务风险就会对总公司也产生严重的影响⑴。一旦集团公司陷入财务风险中,就会对公司的生产与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针对该情况,总公司就要制定应对措施,但是将该措施从总公司传达到子公司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会使得在市场经济中的财务风险应对时,存在决策信息断裂的现象,影响集团公司的发展。
(二)集分权相结合财务管理模式下的财务风险分析在公司中应用集分权相结合财务管理模式,其财务风险没有髙度集权与高度分权的高。在其管理中一般有以下表现:在集分权并用的集团中,在进行分权和集权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于分权和集权的情况进行区分,并对集权和分权不同情况下的权责进行明确划分。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就会因为责权不明确而在出现风险后不能明确责任,各个部门职能和员工之间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不利于集团的财务管理。
(三)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下的财务风险分析’在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将权力下放,就会使其所属的下属公司的权利过大,一些管理者为了实现其经济效益,很有可能会牺牲员工的利益。且在子公司获得较大的权利时,为了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经济不断提升可能会投资一些收益较大但是风险也相对较高的项目,这就使得子公司的发展和总公司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也很有可能导致一些总公司制定的公司整体发展决策,不能对子公司实现监管和约束,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
二、基于财务风险视角下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一)对于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就市场经济中的一般情况来看,实现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大多是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一般都具备以下特点:首先,企业的规模较大;其次,该行业一般都具有垄断性质;最后,公司的业务一般比较单一与集中。因此,在这些公司中实行财务管理,大多都是统一的资金管理模式。对于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首先,要不断完善集团公司的产权管理和投资管理机制,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并能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进行及时的防范。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状况,进行探讨与分析,将其中一些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与公司的实际情况不符的预算编制进行调整。
其次,要不断提高政策之间调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并能使企业的上下级及时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集团公司决策。可以积极地建立起公司的信息通道,使上下级能够实现顺畅的交流,使得沟通更加方便,一旦市场中出现危机,就可以及时的获得公司的决策信息。
最后,要求子公司在总公司将财务预算下发之前,将其财务预算上交,总公司根据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符的预算。这样就可以让总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拟定预算和决策,利用信息共享渠道,使上下级的沟通更加简便和快速,进而能更好更灵活的应对市场危机。
(二)对集团公司的集分权结合型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在当前的集团公司管理中,通常是采用集权与分权二者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这种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对于公司责权有明确的划分,能够明确员工在财务管理中的责任,并划分责权模式,对于公司管理中的集权漏洞与分权漏洞进行充分的填补;其次,要不断加强对子公司执行财务管理的监督与控制,要使子公司也坚持执行同总公司一样的财务管理机制;再次,不断完善公司的信息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和决策的机制,保证公司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而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公司的各项资源都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最后,可以充分地会计电算化的方式,来不断增强公司的信息分享能力,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公司发展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合理的资金成本管理目标与实现规模投资的目标。
在集分权集团公司中,若其所属的各个部门及子公司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与沟通,很难实现对公司信息及时地了解,这给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5]。为了避免同类现象的出现,公司就要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要能够加强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及子公司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并形成良性竞争。通过在公司中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可以对公司的资源进行统一的配置,可以避免子公司在实践中不合理的资源配置造成的资源浪费,避免公司的资金出现流失的现象。
(三)对集团公司b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根据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公司实际情况来看,选择应用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司,大多是因为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业务以及当地的经济实际的制约与约束。因此,对其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不断完善公司的内部监督检查机制,避免公司内部的员工受到利益的引诱而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危机,避免工作中不必要的财务管理风险出现;其次,要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员工对财务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能及时和员工进行交流与沟通,避免因为财务管理模式执行力不够而出现危机;再次,要不断加强公司的信息资源管理,可以充分地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发展需求,避免因为资料信息不全面而导致出现盲目扩张和盲目缩减的情况;最后,要不断加强对公司的员工的专业素养的培养与训练,通过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可以避免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实现多元化的经营与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准确的控制,为了避免公司决策不当,而导致的资金压力现象的发生,公司可以对债务融资和资金调度进行统一的调整[6]。
(四)湖南湘投高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案例分析湖南湘投高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xx年成立,在其经营管理中始终能够保持规模最大、资金实力最雄厚等优势,在湖南省内的创投业也有较好的发展。但是在20xx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其经济收益出现明显的缩水。宄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其自身的财务管理系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包括资金管理比较分散、财务人员素质不高、预算不合理以及内部监督审计不能发挥积极作用,这些都对集团公司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20xx年该公司针对存在问题做出改进财务管理模式的决策,分析了企业自身情况,即:公司作为湖南创业投资的“火车头”,原有管理水平高,规模不断发展;成员企业基本上都在湖南范围之内;公司由湖南省国资委作为出资人,近年又聚集了大量财富,有实力购置改进财务管理模式所需的硬件和软件。上述情况适合采用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其做法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管理、信息集中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和内部审计,采用ERP系统涵盖集团和子公司的整个业务流程,对财务集权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使公司的人、财、物、供、产、销全面结合、全面受控、实时反馈、动态协调,建立起集团内信息共享渠道及预算调整和灵活决策机制,有效避免了决策信息断裂的现象,截止到20xx年底,该公司己经逐渐构建起适合其集团公司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并随着市场中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对模式进行了完善与修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同时制定了20xx年实现管理资金规模100亿的目标和“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的经营战略,从而使得其公司的经济效益逐渐恢复,经济规模也逐渐扩大。
在集团公司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选取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实现稳定发墀的重要前提之一。以财务风险作为切入视角,对集团公司经营发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从而促进集团公司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促进公司实现其经济效益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3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企业的生产发展面临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难度日益增大,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将财务风险管控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给出相关的控制措施,供相关人员借鉴。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形成原因
要从根本上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必须详细了解财务管理风险形成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财务观念里风险意识缺失
由于业务水平低及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等因素,许多企业的负责人和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风险缺少明确的认知,导致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缺少科学性和专业性。例如有的企业负责人片面追求市场占有率,而采取例如赊账等激进的销售手段,进而增加了企业的应收账款。而且在进行赊销时没有对客户进行必要的信用评估,导致许多货款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收回,使得赊销活动无法控制,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资金流动,给爆发财务风险留下了很深的隐患。
(2)对外部环境了解不足
部分企业管理者无法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外部环境政策,过于相信资金过去的投资和经营经验,这种盲目的投资行为给企业增加了许多不可控因素。我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出台了许多同国际接轨和配套的法律法规,诸如货币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及逐步降低关税等政策,这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同时也带来了来自于外部的金融风险,这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企业的稳定发展。虽然近些年我国出现了很多在世界上颇具竞争力的企业,但仍不具备完全完全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3)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问题
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者正确做出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但是当前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仍然存在着漏洞,极易造成财务信息失真、各部门直接互相推诿甚至造成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失误,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引发企业资金链的断裂。综上,企业要做好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有效控制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相关对策
财务风险管理活动伴随着整个企业财务,从筹资的风险管理到投资再到经营以及最后的收益分配,无一例外不涉及财务风险管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强化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
(1)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首先,要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尤其是涉及到资金的审批权限和报销、采购等相关的财务程序一定要条理化、规范化。对于一些明令禁止的和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一定要严肃处理,绝对不能容忍不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一旦出现相关违规行为,一定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定量处罚。其次,要确保财务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保证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会计核算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要独立运行,互相合作。对于财务管理的审计工作还可以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以实现对财务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督和控制。最后,提高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应从招聘、培训、管理和晋升等环节注重选拔思想水平高和专业能力强的财务人员,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财务风险知识讲座,提高企业全体人员对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视。
(2)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合理的资本结构是防范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可以根据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积极调整自身的资本结构,实现财务管理的最优效果,降低财务管理风险。例如,以融资为例,企业需要对融资之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在自身资本结构允许的情情况下实现科学融资,避免了融资的盲目性,积极适应市场的变化,减少財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3)提高企业财务决策能力
提高企业财务决策能力是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一个重要应用途径。提高企业的财务决策能力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决策模型,构建模型需要挑选合适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式来分析所选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合适的算法来实现。通过建模来实现科学决策避免了因主管臆断而造成的财务风险。另外,如何得出最优解也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企业需要通过模型计算再结合企业实际对可能出现的接过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得到最优方案,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系统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能够有效预防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问责机制,进而实现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有效约束。除了加强对财务管理活动和人员的监督之外,还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第一,需要列举适合本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这些指标要具有代表性而且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等级;第二,要重视财务风险的时候控制。通过健全反馈机制来建立财务风险档案,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来总结财务风险出现的经验教训,可以进一步优化风险预警系统,降低未来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结束语
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为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市场形式和企业内部情况,找出可能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配合科学的技术手段来为企业保驾护航,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财务环境。
[1]王志宏.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xx( 06)
[2]矫志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探讨[J].商场现代化.20xx(17)
[3]李杰.刍议我国中小企业多变量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J].商业会计.20xx( 08)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4
一、高校贷款中所导致出现的现实风险
1、导致出现的高效财务风险。高校贷款具有规模大以及投资时间长的特点,其贷款目的主要是用来购置土地、科研以及后勤用房,或者是建设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或者是置办大型仪器设备。因为还本付息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开支,会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然后在加上其贷款结构具有一定的集中性,通常在遇到还贷高峰的时候,学校所进行的工程建设还处于收尾阶段,并且各项工程以及师资力量配备全部都还没有步入正常阶段,因此其每年所需要进行的还本付息就具有巨大的财务风险。
2、导致引起的银行金融风险。银行通常会认为学校是属于国家建设,肯定不会倒闭,因此在进行贷款审批的时候,往往不会依照商业贷款的方式对其严格审查,甚至也不设立担保或者财产抵押,这种做法对学校的'贷款申请和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也就导致学校贷款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所以说在高校资金链一旦出现断裂的时候,就会导致财务危机的出现,那么也会对银行贷款的按期收回产生严重的影响,因而导致银行出现大量呆滞贷款,出现金融风险。
3、导致出现政府的财政风险。在民事活动之中,高校享有一定的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所以国家没有对高校实施太多的政策干预,但那时其所具有的大规模贷款风险,最后的承担者还是政府。在高校因为贷款不能够偿还,而导致其不能进行正常活动的时候,或者是银行在给政府施加诉讼或者是破产的压力的时候,那么政府也就不能不为高校的贷款进行“买单”。长期以往下去,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那么政府所承担的风险也就会随着时间的加长而逐渐加大,必定会带来严重的财政损失。
二、高校贷款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1)转变理念强化风险意识。
1)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高校通过贷款快速发展同时,必须要具备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不但要大胆开拓进取,对银行贷款进行充分的应用,还需要对其长远和眼前利益、事业所需和实况经济承受之间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要量力而行、勤俭节约,必须要摒弃盲目和别人跟从意识,避免搞一些不符合实况的建设而产生债务风险,特别要防止出现短期行为与重复功能建设,而主管部门对教学水平进行考核评估时,必须要在实事求是原则下将软硬件建设与财政拨款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考核与评估。当高校自身经费有限时是不能够过于强调硬件建设,为了达到考核评估要求就不管事实大搞建设,没钱就只能到银行贷款,最终形成新浪费。
2)强化负债意识把握财务风险;事实上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及自筹资金从性质上来看存在本质区别,财政与自筹资金都没有财务风险,但是相比之下银行贷款就不同了,学校成为负债,就要按时偿还本金与支付利息,在使用同时存在支付资金成本必定存在财务风险。所以一旦负担债务较重而不能按时偿还,一旦贷款的本金以及利息都会给学校正常开支造成影响,事态严重还会被债权人起诉出现破产。
2、对增强贷款应用效益加强管理。
1)构建操作性较强科学决策程序,严格依照程序进行办事。在进行贷款之前,需要对其总体发展规划进行制动,依照其实际情况,制定和高校实际实际偿还力相符的贷款项目以及贷款的额度。在制定贷款的项目与规模时必须要对可行性进行科学、严格论证,最终经过高校的最高决策层集体决定,而不能够由某人说了算搞出随意性。在贷款中其额度必须要在预期偿还能力范围内,还需要订出可行还贷计划与措施,贷款到位之后就必须要按照要求严格控制资金投资流程,保障贷款主要用来制约目前高校发展关键问题。
2)构建有效贷款资金的管理机制;高校必须要按照教育部及财政部相关规定,构建出完善的管理贷款资金制度,组成贷款资金的管理小组,负责资金使用、项目论证及监督管理。采取项目的管理责任制,并将责任落实到人,一旦发生资金损失或者浪费,就必须要对相关部门或者个人从严查办;构建出有效防范风险体制,制订出合理、科学应用资金方案,要全方位全过程监管贷款项目的使用,保障安全使用资金。
3)实现贷款资金内部核算与控制体系;在核算上不能够统一实施,必须要依照贷款项目进行分类核算,要保障贷款资金使用和贷款项目和预算达到一致,而且各种支出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操作,采取招投标、采购等各种方式,减小成本,增强使用经费效益,有效防范暗箱操作与随意浪费。
4)增强贷款的使用效益;管理贷款资金上就需要将效益放在首位,对资金合理调动,合理安排资金,尽可能挖掘其内部潜力,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减小贷款成本,尽可能将心思放到效益上,确保高校能够正常开展工作。
3、控制好贷款规模。
经过贷款高校就能够获取到建设资金,可是在获取资金同时还必须要承担债务能力有限的问题,一旦贷款的规模较大,必然会影响到高校的正常运转,加强了高校财务风险。所以高校必须要合理控制好贷款的规模,要尽可能把长短期的贷款有机结合起来,均衡分布偿还贷款时间,减小因负债而给高校造成财务风险。
(1)分析高校实况控制好贷款规模;事实上,高校贷款必然要耗费资金成本,确定贷款规模主要依据就是高校所能够承受资金成本。因为一旦贷款每一年都需要支付贷款的利息,所以说预算也就是对其贷款额度进行确定的主要指标。假如高校不能够支付贷款利息,这种贷款显然规模较大,所担债务较重。
(2)按照筹资能力,对其贷款规模进行确定;高校一旦进行贷款,就必须对其本金进行偿还,所以一定要从这个角度其考虑到贷款规模,其筹资能力必定会制约着高校的贷款规模,并且筹资能力制约着贷款规模,其中高校中能够应用到还贷资金大多是学费收入,相对而言必须要科学估算筹资能力,才能够合理的确定出贷款规模。
4、加强高校贷款的项目管理。
(1)对其贷款项目的方向加强管理,在进行贷款投资之前,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并对其项目的实行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以能够对高校的信息资源以及人才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为领带决策的确定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千万不能够因为其财务信息失真,而导致领导决策出现失误,因而给学校带来一定的损失,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发展。
(2)对“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进行坚持,对其投资项目慎重进行选择。首先在进行项目选择的时候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坚决禁止出现无效的投资,并坚持做到“四个不贷”;其次还要对其基础设施建设量力而为,对其建设项目和投资额度自行进行控制,以免出现“半吊子”工程和无效的资金投入。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贷款是高校发展融资方式之一,贷款合理性和可控性直接影响着高校发展。因此必须要分析贷款财务管理中所存在问题,进而结合这些问题采取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贷款的真正目标。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5
摘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当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财务管理的作用就会越来越重要,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朝着白热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行业在经营中面临相当繁重的任务,要想在竞争中赢得市场,就需要规避风险,确保运营安全。建筑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不断增加,只有通过财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才能有效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文章主要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仅供同行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部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问题并对问题加以解决,形成良性发展,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有着深远的影响,建筑企业在众多行业中,来自于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给能力提升,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前提,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效益,就要不断探索财务管理内容,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应用,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行中所承担的风险,确保财务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1.1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1.1.1财务预算管理。一般情况下,企业财务预算内容包括收入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盈利目标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通过各类预算编制,使企业财务管理更加科学系统。要想充分做好财务预算工作,首要的就是要做好财务预算编制,良好的编制能够确保财务功能的发挥,使企业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1.1.2资金管理。企业资金是保证企业运行的关键,只有做好资金管理,才能保证企业投资行为的成功率。资金管理包括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情况,通过进出时间的调整,使建筑企业资金分配更加合理有效,维持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最佳配比,全面提升企业现存资金流动效率,使资金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把优质资金放在需要的环节,保证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1.3财产管理。企业财产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形象的展示,只有建立良好的财产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综合效益的实现。财产管理包括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制度,明确内部行为,特别是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一定要规范流程,做到科学规范,对生产流程中的漏洞做好堵截,使生产安全、稳定,维护企业利益。财产管理要有清晰的记录,形成具有一定内部牵制力的制度流程,做好盘点与清算,强化监督在财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1.2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特点
建筑企业作为重要的行业,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对这样的企业进行财务控制管理,要针对其自身特征进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具有超前的特性,这主要是由自身效益决定的,通过良好的财务管理,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首要任务,更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动态管理。能够保证企业资金链不断裂,确保各环节生产顺利进行;财务人员不仅要完成自身工作,更要全面掌握工程进度与工期,在一定时间内做好资金控制与分配,依靠多个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全面完成企业财务管理作业,保证企业最后的效益。
2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前提的财务管理
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发展实际,合理把握预算管理过程,要在整体与系统上做好编制预算,形成系统性的全面预算管理,这就需要了解工程的不同过程,要在过程中做好控制与管理,一般情况下,按施工顺序可以形成施工组织预算、成本预算和财务预算等多个环节的精细预算,确保各个环节管理细化。财务预算作为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借助全面预算管理,确保各级预算分管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履行责任,使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明确反映出预算期内的投入和产出,要做好监督与考核,把实际效果与业绩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考评,确保企业年度经营目标能够实现。
2.2以项目为基础的财务管理
项目是企业的一部分,更是施工单位推行的.流程,在项目运行中,要做好控制,就需要进行财务预算,强化各环节,规避财务风险。作为企业运行和发展中最基本的单位,项目管理内容繁多。只有通过财务控制与管理,把财务内容贯穿在项目运行整个过程中,才能保证项目运行发展,从整体上保证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3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念
只有使企业有了风险概念,才能增强危机意识,使广大员工共同努力,为实现目标发挥作用。建筑企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要想保证财务观念的深入落实,就需要在现金流观念、利润最大化观念、货币时间价值观念,贯穿到发展中,使财务管理发挥核心作用,防范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
2.4以合同管理为源头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不仅仅是管理资金,更重要的内容还有合同,合同管理是管理内容的重要一环,合同是企业行为的保障,按合同办事,按合同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对项目的合同管理予以高度的关注和重视,确保在合同要求下,企业资金供应充足,最终实现企业最佳效益。
2.5实施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科技发展,网络健全,企业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只有通过实施信息化,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可以说,整个建筑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快慢,已经影响到了竞争能力,通过信息化建设,实施并强化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分析等管理功能,确保精准度与可靠性。通过信息化建设,做好日常的财务分析活动,使财务活动按计划不断推进,挖掘企业潜力、改善经营层次。
3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要点
3.1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及时揭示财务风险
我国建筑市场管理并不规范,在工程招、投标管理中还没有形成法制化、规范化,市场当中还存在着较恶劣的不当竞争。在招投标中,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费用的问题不断出现,通过不良手段使项目工程降低档次与标准,使项目施工风险加大。在项目运行中,一些政策、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也给项目运行增加了风险,不可预见的风险使企业管理难度加大,经济压力不断增加。只能通过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才能全面把握市场导向,形成强有力的财务管理保障,全面规避防范风险。
3.2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
资金只有集中管理起来,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做好提前筹集和分配,进一步降低资金投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按企业能流动使用的资金比例,做好各项目的分配与协调,平衡资金使用效果,既能盘活闲置资金,又能形成高效的指挥调度,从根本上防止因项目人员违反资金管理制度而造成的运行风险。尽可能对财务人员进行委派,会计人员切身利益与所服务的单位脱钩,形成独立地位,能更好地履行财务核算、财务监督职责。
3.3加强税收管理,防范税务风险
建筑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分支机构多、项目多、异地施工、工程转包、分包复杂的特点,要想科学管理,就必须加强税收管理,从主观上重视税收工作,减少因税收违规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3.4加强财务检查,执行财务信息报告制度
财务检查是企业活动的一部分,只有按制度进行约束,才能保证财经纪律、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正常运行,要求下属单位执行财务信息报告,确保运行中的财务风险可控。
4结束语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风险明显增强,建筑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做好风险防范,确保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0xx(15).
[2]吴英.施工企业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xx(3).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6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投资决策失误
在中小企业经营活动运行中,投资是比较重要的工作之一,投资的成功与失败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些中小企业为了提高公司的利润将备用资金用于各种投资活动,没有仔细考察和认真规划,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投资决策失误是致命的,即使硬件、管理、经营都很先进,但只要投资决策失误,亏损在所难免,加上自身能力较弱,不具备抵抗高风险的能力,造成了企业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甚至走向破产。
2、内部关系复杂
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内部关系复杂。同事之间关系的不和谐问题、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管理人员之间的权责问题、上级和下级之间的相处问题等,都是企业内部关系紧张的体现。这些问题都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影响,例如工作效率低、资金使用不合理、投资决策失误、资金结构不合理等,这样企业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3、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出现的一个问题,负债经营就是资本结构不合理中最突出的体现。负债经营通过向外借款来进行对外投资,以较低的投资成本取得利润,但债务数量较大会给企业增加风险,因此合理的债务安排会有利于企业降低投资成本,获得收益。反之,一旦企业债务安排不合理,投资资金不能得到回收,又无力偿还借款,会让企业背负沉重的在债务压力,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倒闭。
4、资金回收缺乏控制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以生产为主,销售商品成为主要经济来源,但大部分中小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量,为了在同行市场占据有利位置,往往采取赊销的销售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销售数量,但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应收账款。往往在赊销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客户的信用状况而盲目赊销,到赊销日子到期时,资金久久得不到回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了财务风险的产生。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措施
1、加强员工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可能有财务风险的存在,任何环节的工作都不能马虎,一旦失误都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加强员工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必不可少。企业应定期安排课程,让员工接触到财务方面的知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并培养出财务风险意识。从而避免应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差,在进行各项投资时,为了防范财务风险,必须采用科学化的决策。在进行某项重大投资时,应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充分考虑一旦做出决策而带来的后果,从中选择最优方案。中小企业应选择中短期进行投资,其投资资金较少、收回资本时间较短,大大降低了财务风险。
3、调解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合理的财务协调,可以避免因内部关系不和谐而带来的内耗;可以避免企业各部门盲目的扩张;可以避免外部人员对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干预,从而提高工作工作效率。合理适度的财务协调可以强化财务监督,提高财务的`透明度,兼顾企业各部门利益,是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财务风险的产生。
4、完善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随着现代化制度的改革,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已成为管理者治理公司的一项强有力的措施。它能够合理设置审计机构、健全内部控制程序、完善管理者治理机构、加强企业内部牵制制度,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完善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对提高企业经济,降低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5、完善资金回收制度中小企业往往因为资金难以回收,而造成企业的正常经营。因此,加强资金回收对于中小企业至关重要。第一,在中小企业赊销过程中,应对每个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了解,给与不同的信用期间,制定合理的信用制度;第二,在对客户进行赊销时,应保持一个尺度,应把赊销数额控制到自身能承担的范围之内,避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第三,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出不同的收账制度,在收账过程中注意谈吐,避免在资金有效回收的同时伤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三、总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渐进入了以财务管理为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而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管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一个中小企业都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采取有利于自己企业的措施做好防范财务风险的工作,最终让中小企业迅速发展,提高管理质量、实现收益和价值的最大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7
一、引言
企业在自身的发展当中,通常会遇到很多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发生了财务风险,就会给企业的生存与今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企业必须学会变通的处理在金融市场中遇到的风险,依照市场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自身的预算管理体制。鉴于此,本文对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战略预算管理评价与优化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二、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
(一)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体制不完整
企业缺乏完整的战略预算管理体制,引发企业在完成管理的时候无法做到有章可循。企业需要创建一套完整的战略预算管理体制[1],增强对企业的监督管控,才可以给企业完成正确化管控。企业要将财务管控与企业的自身的控制相联系,体制不完整或者相关管理人员没有严密根据制度完成其相关工作,都引发制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战略预算管理的员工素养较低
有些企业出现了战略预算管理相关人员素养较低,预算管理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技巧与观念,无法较好地完成管理的任务[2]。企业关于员工的培训也未能做好,职员缺乏较好的战略预算管理目光与管理素养,关于企业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无法迅速地进行发现,关于政策与制度的改变也缺乏较好的良策,这些都会阻碍企业的战略预算管理的实施结果。
三、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战略预算管理评价与优化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密切关注企业资金管理
资金作为企业运转的前提,在工程项目的施工当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个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准的好坏表现在资金运转效率的好坏,而企业的效益也跟企业资金的运转存在很大的关联。所以项目施工进行的时候需要将预算管理作为重点[3],特别关注资金的流向,提升资金的科学使用,完成企业的.资本得到合理的循环使用,增强工程项目的施工进程与战略预算管控,完成企业长期有效的正确规划,在合适的时候增加企业的规模,让空闲的资金获得有效使用,增加企业的效益,进而完成企业项目管理目的。另外关于企业中的过时废气的设施必须完成改进与维护,进而降低旧设施带来的企业较大的损失,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另外企业关于外部的应收账款与各类坏账错账等债权要及时地完成催缴,进而解脱企业的债务链,加强企业有效避免财务风险的水准,增强企业工程项目里财务管理的自身管控。
(二)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风险控制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企业获得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企业的机遇更大了,挑战也就更大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风险跟效益是同时存在的,企业必须提升自己的风险观念,增强对企业风险的防范与有效管控,企业的风险管控必须将预防作为主要,就是利用添加、弥补或者标准化各自身控制环节来减少可能存在的风险。利用创建企业风险预警体制与风险管控体系,让企业在遇到风险的时候可以快速使用方法解决。企业要在企业的内部培育风险意识,创建预算绩效目标跟踪体制,监督预算绩效目标工作的实施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就给预算绩效目标的工作完成归纳与评定,关于预算绩效目标工作未落实的必须增强落实速度与力度,目标工作发生问题的必须迅速避免风险。另外企业必须增强企业自身的沟通,确保企业信息交流通道的顺畅,在企业发行的方法当中,所有员工必须积极加入,确保企业的措施能够每个人都进行参加,才可以降低企业的决定失误,减少决定中的风险。
(三)增强给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员工完成培训
员工作为企业的核心,员工的个人素养较低就无法较好地引领企业的运转。企业必须定时给预算绩效管控的工作人员完成相应的培训,提升人员的专业技巧与工作素样,培育爱岗敬业、尽职则守的个人职业道德[4]。关于企业的管理人员,企业也必须完成定时的培训,培育管理者预算绩效管控的想法,让管理人员关于预算绩效管控拥有其基本意识,接着走出预算绩效管控的认知盲点,增强对预算绩效管控的高度关注。定时派送企业的管理人员完成外部交流,快速的更新企业管理人员的预算绩效管控数据,确保管理人员获得的思想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这样才可以确保企业的管理水准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四、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因此对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战略预算管理评价与优化的具体措施进行加强便显得极为重要。然而,这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完善,比如增强给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员工完成培训。进一步为我国企业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战略预算管理评价与优化奠定尤为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童 郭雪晴 单位:河北大学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8
摘要: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状况,由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所以做好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及管理工作的研究,才能促进更好的财务管理、使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财务会计风险;管理优化措施
做好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对资金的运用管理能力,还能改善企业管控风险、规避风险的水平。因此,本文将针对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及管理优化措施进行分析。
一、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状况与成因
(一)企业财务会计道德风险分析
财务会计工作是企业发展、建设期间的重点工作,由于其敏感性高、复杂度高,所以容易产生风险问题。比如,当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较差,在工作开展中为了一己私利谋取利益时,就会让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现象,影响财务会计数据使用价值。另外,由于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控制存在问题,财务工作者容易利用职权便利对财务报表进行修改或通过触犯法律法规的形式谋取个人利益,致使会计信息丧失使用价值,给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带来了风险。
(二)企业财务会计客观风险分析
企业财务会计具有局限性特征,所以容易发生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引发的企业客观会计风险现象。客观财务会计风险是一直存在的,例如一些新的经济业务无法在会计报表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加以反映,只有做好预防与规避工作,完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从基于会计规范风险及会计理论风险两方面入手,才能提高企业预防客观财务会计风险的能力。
(三)企业财务会计技术风险分析
财务会计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对财税政策的熟悉运用以及丰富的经验,因此在工作中难免出现技术风险,在政策运用方面例如房地产业应税义务发生时点的确认、需要熟悉国税发〔20xx〕31号文中第三条关于完工产品确认的三个条件,再如“营改增”后的相关业务核算内容需要认真研究财税〔20xx〕36号文、才能准确核算日常会计业务,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职业判定失误、业务操作失误等会计风险;这些技术风险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微的可能是导致数据失真,严重的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内部及外部因素都可能引发企业财务会计技术风险现象,但是,其最根本的原因主要和财务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综合素质及工作硬件设备存在紧密联系。
(四)企业财务会计环境风险分析
企业在开展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想做好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工作,就必须营造良好的企业内控环境及快速适应外部环境。企业内控环境的变化可以引发企业财务会计类的审计风险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会造成会计核算的差异性及产生税务风险等。内控环境变化例如当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与切实可行的实践、当企业内部岗位职责权限划分不清晰且未能明确各岗位责任、当缺乏健全的企业组织保障制度时,极易引发财务会计管理风险;外部环境变化则体现为会计与税法政策的变更如“营改增”变化、税率调整等对企业会计核算准确性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
二、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管理优化措施
(一)提升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者职业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能力、降低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发生概率,就必须重视企业内部财务工作者职业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要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者的综合财务会计能力,企业应为内部的财务会计工作者提供教育、培训、学习的机会,通过普及新时期财务会计工作知识、风险管理方法及内容等,全面提高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综合素质以及实际操作能力,降低由技术风险引发的财会失真现象。其次,要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者的道德综合素质,提高其法律、道德、职业操守、责任意识等,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降低发生道德风险的几率;三是要建立公开的财务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监督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的效果[2],将财务会计管理成效与个人绩效挂钩,从而督促财务会计工作者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推行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提高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创新与落实,从而才能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的科学性。一是,企业要给财务预算编制预留足够的时间,要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状况、财务会计风险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等,科学编制财务预算并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二是,要选择先进的预算管理方法完成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各项内容的编制、设计、计算;比如应根据实际情况将零基预算、绩效编制法等运用到企业编制预算管理内容的过程中,从而改善预算管理的质量。三是,企业要严格落实、执行预算管理制定内容,提高预算管理的执行性、规范性,使企业规避财务会计风险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改善企业成本核算、控制能力
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环境状况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复杂性,做好成本控制、核算,有助于企业躲避各类财务会计风险。例如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日益增强,汇率风险逐渐加大,利率和汇率风险管理成为进出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进出口业务情况提前选择相应策略譬如利用积极的外汇管理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将不确定的汇率风险降到最低。另外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财务管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设计成本核算、控制方法,压缩经营活动期间的投资,集中优势资源开发优质项目,改善企业的经济收益等。
三、结语
企业积极地做好财务会计风险管控工作,完善财务风控体系建设等,有助于改善企业财务部门工作效率、提高风险管理及规避水平等,对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锦中.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探析[J].全国流通经济,20xx(16).
[2]佟淑珍.论企业财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中外企业家,20xx(34).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9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理财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我国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最小的财务风险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主要手段是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在充分研究财务风险的成因和内在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模型,该模型是企业全面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的可操作系统,具有可实践意义。
关键词: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构建;企业
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既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需要。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的基本思路:以全过程的财务风险管理为基础,主要由预警系统、防范与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组成。模型中还包含了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全方位、全程序、全企业的各种内在要求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多种基本方法。
1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为了防止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建立的报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使企业可以利用该模型或管理活动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及早发现财务恶化征兆,采取有效措施避开或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同时也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有预测性、能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1)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选择,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的首要环节,具体选择哪几类指标和选择哪些指标,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定,并根据实际成果作相应的调整。如下表1可以作为企业制定自身指标体系的参考:
具体指标变现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管理能力指标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负债指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有形净值负债率赢利能力指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受益率、资产净利率表1企业使用的指标体系
(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①单变量模型。所谓单变量模型就是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风险,单变量模型是1967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威廉·比弗教授提出的。可用作预测财务危机的重要的比率有:
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良好的现金流量、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可以表现出一个公司的稳定发展态势,所以应对上述比率的变化趋势予以特别注意。当这些指标出现恶化,以至于达到警戒值,就必须要注意公司是否会出现财务危机。
②多元判别模型。多元判别模型的思路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危机风险。多元判别模型认为,公司是一个综合体,各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对公司整体的风险影响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多元判别模型最早由奥特曼提出,奥特曼模型如下:
Z=1.2X1+1.4X2+3.3X3+0.6X4+X5
其中: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该模型是以5个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有机联系起来,一般认为Z值大于2.675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无财务风险可言,相当安全;当Z小于1.81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堪优,面临破产的危机;在2.675和1.81之间,说明公司财务状况不稳定,需要企业及时找出对策防范风险。奥特曼模型的预测能力也是很高的,预测准确性达到90%左右。
2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防范与控制系统的构建
(1)筹资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①筹资风险的识别。
筹资风险,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其风险只存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借入资金是引发筹资风险的主要原因。借入资金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利息率,其特点之一是定期支付固定利息,当企业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时,企业通过负债筹资经营获得收益,除了支付固定利息外剩余的收益,全部归投资者所有,使投资者实际收益率高于企业资金收益率。负债筹资的这个作用称为财务杠杆作用。
②筹资风险的衡量。
评价企业筹资风险程度的指标有多种,其中自有资金收益率和资金成本率指标分别从效益和成本二个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筹资风险程度,具有计算简单且准确性高的特点,是较为实用的筹资风险评价指标。
A.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往往要同时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而二者比例不尽相同。自有资金收益率就是判断这一风险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自有资金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利息率)
式中:
投资收益率=(投资项目利润总额+借款利息额)/(自有资金+借入资金)
从上式可以看出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借入资金利息率的变化决定了自有资金收益率的高低。通过对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调整筹资决策。
B.资金成本率指标。
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支付的各种费用。资金成本率是指资金成本占筹措资金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资金筹集费)
如果企业筹集的资金为负债,上述公式中的资金占用费还应扣除因增加利息支出而少交的所得税额,上述公式可改为:
借入资金成本率=借入资金占用费以(1-所得税率)/(借入资金总额-借入资金筹集费)
企业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同时筹集资金时,由于不同的资金成本不一样,为此就需要计算全部筹集资金的'综合资金成本率,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资金成本率=∑各项资金成本率×该项资金占全部资金比例
资金成本率指标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通过对资金成本率变化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
(2)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两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购买证券。无论项目投资还是证券投资,都不能保证一定达到预期收益。这种投入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就是投资风险。
①直接投资风险。
A.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
造成直接投资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经营风险。具体有如下3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产,不能取得效益;或虽然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出现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水平。
B.直接投资风险的衡量。
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投资风险: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百分比/销售量(Q)变动百分比
该指标用来评估项目投资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愈大,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大;经营杠杆系数愈小,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小。
C.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a.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企业如果能够在投资之前对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将风险高而收益低的方案排除在外,只将资金投向那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对防范与控制投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b.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为防范投资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②证券投资风险。
A.证券投资风险的识别。
证券投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又称不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所有证券的收益发生变动的风险,如经济形势变化、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化等等,都会给市场上所有的金融资本带来损失。对于投资主体来说,它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加以消除或降低,它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所以又称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又称可分散风险,是指因某些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个别证券收益变动的风险。图2是利用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非系统风险示意图。实证研究表明,科学选择30~40种证券能够在保证收益率的情况下有效地分散非系统风险。
B.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主要通过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来实现。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投资项目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越小,投资组合降低总体投资风险的能力越大。因此,为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注意分析投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
? (3)资金营运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企业资金的营运过程是指从资金投入开始到资金收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主要面临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风险。
①现金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现金风险主要指企业现金短缺或者现金持有过量所形成的风险。企业财务部门要掌握各部门对资金的日常需求量及资金的支付时间,来确定合理的现金余额以防范与控制现金风险。图3是现金成本分析模式,即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寻求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2)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经常采用赊销方式,但往往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大量的应收账款会妨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同时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由于长期无法收回而成为坏账,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性。
为了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后果,首先,应当合理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在采用各种信用政策的时候,注重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评价其偿债能力和信誉,谨慎签订合同,综合衡量各种得失,选择效用最大的方案;其次,采取适当的催收方式和力度加快应收账款的收回。如定期分析账龄分析表,紧密跟踪应收账款的还款情况,根据不同账龄制定收款政策,必要时可依靠诉讼方式,以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减少坏账损失。
3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反馈系统的构建
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反馈系统主要由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系统和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组成。
(1)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系统。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是指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的一段时间内,由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对相关部门进行回访,考察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变化,并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准确性、检查财务风险处理对策的针对性、分析财务风险管理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和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应有一个严密、科学的工作程序,后评价工作才能井然有序地展开,评价结果才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后评价的主要步骤为:
建立后评价机构
↓
确定评价项目
↓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
资料、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
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
总结与反馈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是评价现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和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执行的实际情况,验证财务风险管理前做出的风险预测及对企业风险抵御能力分析是否正确,并重新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②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主要是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各环节工作实际成绩,总结各环节的经验教训,找出每个阶段的工作对实际风险管理效益和预计风险管理效益的偏差程度。
③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价,是对实施风险处理方案后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再评价,并与财务风险处理方案实施前指标对比分析偏差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2)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
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通过对后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对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予以保留,对不合理的指标、方法、决策程序和措施等提出改进方案,并反馈给相关的部门,以不断完善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具体来说,通过明确本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主要目的,参考社会平均水平、行业水平、企业特点、产业政策、本企业或同行业历史经验,制定出适合于本企业财务特点的预警指标体系,以保持预警系统的先进性和有用性。
参考文献:
[1]陈忠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 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2]樊丽,张晓霞.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J].北方经贸,20xx,(7):114—115
[3]冯建.财务理论结构研究[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xx
[4]郭复初.财务新论[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xx年版
[5]侯红兵.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健全财务风险管理[J].财经论丛,20xx,(5):60—62
[6]纪根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讨[J].四川会计,20xx,(4):23—25
[7]黎博峰.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事业财会,20xx,(4):30—31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0
一、引言
随着财务实践和理财 环境 的不确定性剧增、日益复杂,财务战略风险管理越来越成为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柔性是为处理不确定性而设置的、提高系统以变应变的能力。因此,从财务柔性的角度管理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相关概念,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邓明然教授认为:“企业的理财柔性是快速而 经济 地处理理财活动中环境变化或由环境变化引起的时时、处处不确定性的能力。这种能力由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组成”。赵华教授进行进一步研究,认为理财柔性还包括财务系统的协调能力。赵华教授认为:“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是一个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风险测度机制,通过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和创造变化处理动态环境和不确定性,以提高动态竞争能力,并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思维模式、决策制定和控制活动。”
二、基于理财柔性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内涵界定
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财柔性、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特征,笔者认为,基于理财柔性的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是指:在对财务环境不确定性系统分析的前提下,以理财柔性为导向,以财务战略预算柔性和期权柔性为路径,通过利用变化、创造变化处理动态环境和不确定性,减少财务战略预期和实际的差异,提高企业动态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最大化的一种动态思维模式、决策和控制活动。
这一概念体现以下特征:
1.理财柔性 指导 性
本文的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最基本的特征是理财系统的`柔性基础。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的柔性基础是指,强调通过提高财务系统的柔性能力,包括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进行财务战略风险动态管理。一方面通过提高和整合财务组织柔性、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资源柔性及财务活动柔性,主动利用变化、制造变化和创造变化,处理动态环境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强调权变意识、学习创新意识,激发财务系统人员乃至全员的主动性,使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成为全员自觉自愿的行动。
2.状态依存性
基于理财柔性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强调与财务战略环境保持动态一致性,尤其是关注企业财务系统内外资源、能力和环境的耦合,动态保持财务战略风险管理过程与财务战略环境的协同性。当环境轻微变动时,财务战略按既定战略行事,体现财务战略对行为的指导性;当环境出现较大变动时并影响全局时,必须利用机会,甚至创造机会,对财务战略做出调整,提高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的效能。
3.整体性
首先,作为管理对象的财务战略风险是由各种财务战略风险因素耦合而成;第二、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的长期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决定,必须对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全过程、全员进行整合管理;最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财务战略风险的预测、评估、测度、管控和信息反馈,并且管理过程必须具有前瞻性,以保证管理的有效实施。
4.在目标上体现持续价值增值性
基于理财柔性的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是一种战略价值观,着眼于长期策划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其最终目标是,当理财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理财系统及时耦合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动态平衡财务战略报酬与风险,保持资金的长期有效均衡流动,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基于理财柔性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动态一体化模式
基于理财柔性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实质是企业根据财务环境的变迁适时调财务战略,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财务系统柔性,充分提升风险管理效率。其动态一体化模式是:①以财务战略环境分析为起点。通过对财务战略内外环境的分析,综合考察企业财务战略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机会及威胁。②核心是高效耦合财务资源、能力、组织、活动、 文化 五种柔性同理财环境不确定性。通过财务柔性与理财环境的有效动态协调,主动适应变化、制造变化应对变化。③以财务战略预算管理机制、期权管理机制为路径,对财务战略风险进行动态预测、评估、测度、预警、控制。④最后通过信息反馈系统动态调整。若财务战略实际同预期一致,则保持原财务战略和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方案;若不一致,则要及时动态循环对环境环境分析,耦合理财柔性与财务战略环境,再次对财务战略风险管理进行预测评估、测度、预警和控制,调整财务战略预期与实际的差异,最终实现企业持续价值最大化。
四、基于理财柔性 财务 战略风险 管理 有效实施机制
1.财务战略预算管理机制
财务战略预算机制是财务预算的编制、实施和考核融入理财柔性思想,通过财务战略预算的柔性功能,有效协调财务资源、能力、活动,主动应对企业理财 环境 不确定性,动态调整财务战略预期与实际结果的不一致,控制财务战略风险,最终实现企业财务战略预期目标。内容如下:①首先设立扁平化的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提高财务系统各部门信息沟通的及时性、有效性,是财务战略预算动态调整的组织协调柔性保证。②树立权变意识,设立适度的财务战略预算方法和财务预算指标体制。根据具体需求,采用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使预算具有伸缩性,增加预算的适应性,从源头提高财务预算系统与不确定性环境的耦合性。在财务战略预算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既要设定刚性的财务风险管理指标,还要提供学习和成长、内部经营过程、顾客等反映财务战略长远发展的柔性指标,使财务战略预算更多关注财务战略的未来风险、潜在收益。③财务战略预算的动态风险控制。财务战略预算是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一系列可能出现情况的量化,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变化幅度,对财务战略环境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抵御财务战略风险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财务战略预算具有动态性、战略性,不断关注未来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动态测算财务战略预算执行与预期偏差,就有可能超出企业的承受范围时,财务战略预算可进行适时动态调整,以变应变,将财务战略风险调整至可接受水平。
2.期权管理机制
所谓期权,是一种允许持有者在未来某天或某天前,按照某个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特定资产的权利。在期权管理机制下,期权持有者享有权利却不负担执行义务、可以以有限的 成本 获取无限的报酬,并且充分考虑企业理财活动未来不确定性和风险潜在收益,主动利用不确定性创造价值,体现了较强的财务柔性。
运用期权管理财务战略风险主要体现在:①套期保值转嫁财务战略风险。当企业理财活动将引起某种财务战略资产出现空头(或多头),预计价格将发生不利变化时,可以买入看涨(或看跌)期权。通过建立期权和标的资产的组合头寸,标的资产不利变动的损失可以从期权头寸的收益中得到弥补,而标的资产有利变动的收益可以通过不执行期权而得以保留。有效地规避价格变动风险, 将企业不愿承受的财务风险转嫁给其他的套期保值者和愿意承受风险的投机者,达到转嫁财务战略风险的目的。②期权战略转换主动应对财务战略风险。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的每个决策过程都是财务战略机会的选择,可以看成一个期权,则企业财务战略风险管理过程实际就是一系列复合期权,其中企业潜在的一系列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决策可看成影子期权。如果企业财务战略活动面临的前景不明确,无法测度财务战略风险或者测度的财务战略风险在企业可调整风险度之外,则看成是一个终止看跌期权,终止财务战略;如果企业理财系统未来不确定性前景明确,财务战略风险在企业可接受范围之内,企业识别潜在的财务战略管理决策,形成真实的复合期权,企业采取既定财务战略和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方案;如果预测后的财务战略风险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企业财务系统在识别出影子期权后,迅速 经济 地重新配置财务资源和能力,形成新的期权,即新的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决策,使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得到进一步延伸。③通过股票期权制 ,使员工薪酬与企业财务战略风险、公司长期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励他们管理企业财务战略风险的积极性主动性。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1
一、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分析
1实践教学严重滞后于实际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设有实践课,主要包括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个组成部分,而校内实践课主要由学校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或者情景式教学,这些形式的实践课的开展对于学生对财务管理实践操作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缺乏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真实感,也没有实际工作中的压迫感,因此学生是很难产生真正的实践经验的。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一般都是从大学毕业开始就走进教学之中,他们虽然拥有比较高的学历,但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经验是非常缺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和学生一样没有对实践经验进行亲身经历,不能产生真正的实践感悟,在实践教学中往往会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理想性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变成了“纸上谈兵”。
2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教学看到实际财务管理的本质
校外实践主要是一种社会实践,或者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实习,时效性是它主要的特点,与校内实践相比,学生可以通过校外实践真正的处于实际的财务管理中,但是因为其时效性的特点,员工实习过程中并非以正式员工的身份加入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很难真正接触到财务管理的本质的。但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是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的,就更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了,因此这是财务管理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企业内部交流的.加强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的经营的过程中,财务收益是不稳定的,这主要是因为企业自身经营不善而导致的企业财务负债状况的出现,因为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集团都是由不同的企业成员组成的,这些企业本身在经营管理上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企业进行财务风险控制就是要将企业成员作为着眼点,通过财务风险控制与各部门和成员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实际上有效的风险管理主要在于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管理是否可以得到有效开展,促进人员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对于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展开是非常有利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有将企业内部的协调与沟通工作做好了,才能促进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2建立起资源合理化配置和长期发展目标
企业只有采用高效的财务管理方法才能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为了使企业的持续发展得到保证,一方面要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为了使资金的合理利用得到保证,企业一定要将眼光放长远,制定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建立起对财务增益合理化有利的相关方案,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企业战略发展查略制定之后,对于企业领导层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对企业财务进行有效管理,使资金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最终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企业只有真正掌握了市场发展的脉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财务工作都要围绕企业长期发展目标进行开展。企业为了能够与时俱进,一定要做出相应的转变,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做到不断的创新,并建立起相应的财务战略,跟住时代的脚步。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高效的预算管理促进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将预算管理作为指导思想,与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相结合对全面预算的实施进行保证,从资源优化的角度促进对企业经营活动预算管理的真正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始终不够稳定,企业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财务考核制度,同时缺乏丰富的经验作为工作中的指导。如果企业想要得到财务管理制度统一的实现,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摸索,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风险隐患将到最低,最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2
摘要:国有投资公司肩负着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其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不但涉及投资公司自身的收益,也与国家经济建设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国有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类型,分析了其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和对策
一、国有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类型
国有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三类:一是筹资风险,二是投资风险,三是撤资风险。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主要有:一是公司资本结构失衡导致的风险;二是偿债能力减弱导致的风险;三是筹资来源过于单一造成的风险,国有投资公司的筹资来源主要是国家的政府资金,养老基金、保险资金以及银行或者私人资本,筹资渠道比较少。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是指投资公司在投资的过程中,面对众多的公司,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公司进行投资的风险,如何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金,带来最大的投资回报的风险。公司投资一旦失败,不仅造成该项投资的损失,甚至会造成公司破产,一无所有。
3.撤资风险
投资公司准备撤资的时候,一旦出现资金难以回收的情况,不但不能赚取利润,收回本金也难以实现,这就形成公司的撤资风险。
二、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风险意识缺乏,内部管理控制能力低
由于国有投资公司的筹资来源比较稳定,而且有政府作为投资经营的坚实后盾,加上目前国家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监督考核机制还不完善,激励与约束措施尚未实施到位,导致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不足。公司性质虽为国有,国家并不直接参与投资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而是由公司管理层对企业日常经营进行决策、管理和监督。由于管理层乃至财务部门对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缺乏,对风险的估计不足,进而对风险的应对能力也较弱,在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异常时,公司往往对风险威胁的反应滞后,这就造成了公司权益的损失。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往往局限于投资领域,但财务风险也存在筹资、撤资、存货等各个方面,投资公司需要扩充风险管理目标,对其他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进行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意识淡薄,导致风险管理观念落后,内部管理控制能力降低。财务部门的控制能力极大影响投资公司的整体能力,但目前很多国有投资公司存在重融资轻效率、重投资轻管理的问题,一是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由于缺乏良好的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项目不能将资金按照盈利分配并投资出去,就使得大量融资长期闲置在银行里,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投资回报率低。二是对投出资金的运转等缺乏有效的监管,没有及时跟踪调查对资金的流动和运作,对落实效果缺乏详细考察,应收款沉淀等问题时有发生,造成严重资金损失。内部管控能力较低,导致财务部门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项目信息和资金运作的实际状况,同时也不利于公司管理层系统了解和准确把握被投资单位的情况,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公司投资的风险。这样不仅会降低公司对资金使用效率,甚至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进而影响公司盈利。
2.筹资来源单一,资本结构存在风险
目前,国有投资公司的筹资来源主要是国家的政府拨款,养老基金、保险资金以及银行或者私人资本,融资渠道和方式较为单一,筹资来源较少,这也较大地阻碍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民间资本具有很大的潜力和活力,目前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比较少。当今我国鼓励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的融合,使市场迸发出更大的活力。然而引进民营资本需要更加和谐的投资运营环境,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的引导和宏观规划,完善相关的风险管理体制,建立一个相对和谐的投融资运行环境,加大资金走向的引导力度,将更多的民间资本引入到风险投资领域内去。目前,政府采取系列的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只有加大政策鼓励,才能拓宽投资公司的筹集渠道,加大投资力度,丰富资金来源,进一步的规避筹资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本结构与投融资活动息息相关,在国有投资公司的业务扩张时,自有资金不能满足自身扩张的需求,所以会通过发行债券或者通过贷款来进行筹资,相应的负债增加,增大公司原有的资产负债比率,改变公司资本结构,当企业的经营状况变差,或者偿还债款的能力受到限制,企业不能及时偿还借款,在杠杆作用下,投资公司容易出现经营受困和财务偿还危机,使资金供应链条断裂,加大了财务风险。
3.投资活动风险较大,并存在撤资风险
投资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投资业务,投资业务的风险极大影响着公司财务风险。公司在投资活动中,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的规划,仔细分析公司的现有的现金流,利用NPV模式分析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而确定最佳的投资方案。但是,一旦投资方案不合理,就造成公司资金流动性不匹配,并进而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加剧公司的财务风险。投资公司的分红也影响财务风险,公司分多少红不仅要取决于投资企业的实际经营效益,还要考虑企业未来年度的投资需求,因此每年度分红金额并不固定,这就导致投资公司的利润和现金流具有不稳定性、阶段性和非持续等特点,也会增加企业财务资金的风险。一旦公司投出的资金受困,不能及时撤资,就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一是投资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由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周期较长,现在的撤资机制也不完善,投资公司变成企业永久股东,不能及时使货币资金回笼。而是,国有投资公司对公司的`发展和市值具有重大影响,在投资上市公司时,国有股权一旦退出便可能引起股票下降,影响所投资公司的发展,所以,投资公司也不能轻易进行撤资,导致撤资不够灵活,加大撤资风险。
4.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风险控制薄弱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有投资公司本身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投资公司的所有者是国家,但是国家和政府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治理,对公司的监管力度也不足,导致其财务风险控制薄弱。二是所投资的子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投资公司通过投资控股或者投资参股等方式成为子公司的重要股东,作为公司所有者,投资公司对子公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制衡的方式一般有委派董事、监事、财务总监等形式。但是当子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时,董事会就不能有效行使权利,监事会监督机制也会失效,公司治理和决策主要由子公司管理层全面控制,导致投资公司掌握子公司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公司经营信息,财务风险控制也会薄弱无力。投资公司在对子公司进行管理和监督时,基于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或缺乏相关性的信息做出的决策将给公司带来风险,而且由于对子公司控制力不足,对风险的反应会滞后,应对风险无力,投资公司权益也会受到侵害。
5.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效率过低
目前,上文也提到由于子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投资公司无法获取全面、有效、及时的信息。另外,投资公司存在各业务发生的投资交易等信息也不能实时回馈,数据分析比较复杂,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单一等问题。这些说明投资性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投资公司的数据量相对较大,主要依靠人工来进行财务风险控制不仅效率低,而且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今财务管理必须通过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才能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减少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记录的人力,将主要精力放在风险分析工作中,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另外,财务风险遍布于公司各项业务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管理要全面系统的进行,而不是只对某一领域或某一环节进行风险管理。投资公司需要综合考虑投筹资业务,以及日常经营业务产生的财务风险,使公司资金既安全又高效流动,进而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三、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1.提升风险和责任意识,提高内部管控能力
财务风险存在投资公司的各项业务的各个环节中,财务管理人员要将风险和责任意识贯穿于公司各项工作的始终,在各自的职责内作好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第一,公司应定期对财务人员组织风险意识和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和岗位责任意识,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第二,健全内部风险管控制度,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让其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是内部风险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系统相匹配,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效率。第三,对于财务人员的管理,针对风险投资行业的特点,对财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与管理,制定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增强员工的风险和责任意识。
2.拓展筹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渠道关系到公司是否有稳定的资金流入,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第一,企业始终把诚信经营放在要位,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进一步拓展筹资渠道;国有投资企业不局限于国有资本的支持,积极引入民间资本,用优秀民营企业的活力带动国有投资企业的创新,增加资金来源;同时要不断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金的价值,获得投资收益最大化。第二,企业就要对现有的融资状况进行财务分析和资金管理,投融资环节要进行合理的资金配比,维持稳定的资本结构,避免因资金安排不合理,造成的资本结构失衡等财务风险。一方面,政府要建立相对和谐的投资环境和更有秩序的市场,完善相关的风险投资体制,加大资金走向的引导力度,规避筹资、投资撤资各环节的风险,将更多的民间资本和金融市场的资本进入到风险投资领域。另一方面,政府要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对投资公司的投资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丰富资金来源,从而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
3.科学合理进行投资,健全撤资机制
投资和撤资环节的风险构成了大部分的企业财务风险,科学合理进行投资,健全撤资机制能够极大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一,投资之前做好充分、科学的价值评估。投资公司要加强对投资业务的管理,认真分析目标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全面分析、探讨和总结企业未来的发展、盈利能力及投资价值,进而做出最佳投资决策。第二,分阶段地进行投资。当子公司完成盈利目标才进行下一阶段的投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规避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还也可以增加子公司的经营压力,增加其风险意识,对子公司经营产生督促和监督。第三,投资公司要健全撤资机制,投资公司通过派驻财务总监或者监督委员会成员,最大限度的对子公司进行共同管理,加强对子公司的监督,及时发现其经营风险,以便及时进行撤资,降低撤资环节的财务风险。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对于投资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一是要改善董事会的结构,建立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公司管理层约束监督机制,设立董事会内部专职委员,增强其岗位责任意识,建立一个责权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成员的执行力和责任感。第二,引进市场化运作机制,从外界招贤纳士作为独立董事,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董事会成员的质量,还能加强对董事会的监管。对于子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一是投资公司加大参与其管理力度,不仅注重其经营风险,也要根据上文方法帮助子公司改善治理结构,从根本上减小财务风险的产生概率。二是投资公司要充分发挥派驻到子公司的财务总监或者监督委员会成员作用,最大限度地对子公司进行共同管理和对子公司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5.建立财务风险信息管理,提高系统管理效率
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地获取投资公司内部投资交易及子公司治理等各方信息,不仅为能正确地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基础,还能计算各项投资业务的指标,监控企业各级、各部门、各项业务发生的投资交易情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财务风险。要实现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首先,公司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财务风险预警数据库,财务风险预警库的数据包括本公司内部数据也包括所投资子公司的数据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各项有效财务指标。其次,公司在资产、成本和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要设置控制点,根据公司及行业特点和标准进行风险等级划分,通过分析数据库中的信息对融资、投资以及资金的运营做出风险预警,并且根据不同等级风险做出防范措施。由于预算管理是对资金使用和控制的规划,而成本控制是对资金使用中的控制和约束,将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有效结合进行计算和管理,不仅有利于财务信息的分享和有效利用,也可以用成本来检验预算,弥补财务风险管理中的漏洞。最后,为了确保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使财务风险管理符合企业管理整体战略方向,公司要定期进行风险管理效果的反馈,通过反馈,及时反思并完善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信息,改善风险分析方法,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效率,达到有效的风险控制目标,为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海永.试论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J].管理观察,20xx,(5):134-135.
[2]韩玲.探讨投资公司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J]当代经济,20xx,(20):54-55.
[3]王刚.分析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J].港澳经济,20xx,(26):70.
[4]李波涛.基金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经营者,20xx,27(11):51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3
从原地质矿产部管理下的地质找矿事业单位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开展以“计划项目、地质市场和多种经营” 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起始,再到1999年“地勘队伍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管理模式,经过30余年的改革与发展,但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仍有许多问题,财务风险突出,有的单位甚至面临着生存问题。本文就地勘单位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个人的几点建议。
一、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现状
1、财务预测、财务预算随意、财务分析粗糙
以某地勘单位为例,该单位有多个不同的经营实体,近几年来市场收入和拨款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5%和25%左右。由于取得信息、掌控市场能力不强,财务预测不尽人意。不重视预算,市场经营项目一般无预算,计划内项目有预算,但财务不懂生产流程,预算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往往虚增支出,随意性大。地勘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多半途转行出身,财务管理知识缺乏,对资金运动不能做出系统分析,不能提供真实有用的财务指标为经营决策服务。
2、成本控制、资产管理不到位
以该地勘单位为例,成本费用不按项目归集,成本核算不准确。成本费用控制、考核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以包代管,以年末一次业绩考核评价全年业绩,只看结果,不重视事前、事中控制,甚至有虚增成本等违反财经税法情况发生。
因地勘单位自身固有特点,流动性大,人员分散,财产分散,财产盘点次数很少,常存在账物不符现象。办公用品、生产物资采购没有认真做到“货比三家”,部份商品价格虚高。在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上,常因对政策、市场了解不够,盲目决策,往往投资回报不及预期,有的损失惨重,财务风险偏大。
3、经济活动审计监督不力
地勘单位一般只有一个专职审计人员,且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全,受制于业务能力和体制约束,财务监督执行不力。地勘单位领导不重视审计,二级单位对审计甚至有抵触情绪,内部审计监督名存实亡。
二、地勘单位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1、体制不顺,内部控制机制缺失
事业身份、企业化经营管理机制,使事业法人身份的地勘单位及下属完全市场化的企业单位,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的财政审计部门管理、监督时紧时松,由于政策限制,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单位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错失机遇。权力下放过多,权责失衡,又易形成一人独大,管理失控。体制不顺是造成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上出现问题的首要因素。
2、信息化程度不高,财务风险意识不强
很多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受网络技术的限制,采用较分散的管理模式,仅仅选择会计核算模块软件,电子化程度不高,财务信息上下级之间无法共享,监管信息反馈滞后,工作效率低下,没有使用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地勘单位管理观念落后,普遍缺乏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对风险预测不够,防范意识不强,发生风险后应对茫然。
3、目标不一致,无全员管理观念
受诸多因素影响,目标不明,从上到下没有拧成一股绳,没有形成全员管理观念。有的只顾眼前利益,短期行为突出,长远目标欠考虑。财务人员不是专业技术不过硬,就是怕得罪人,碍于情面,把法规制度抛之脑后,不按原则办事,只要发票不假、自己不贪,就不管业务活动的真实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成本虚增、资金“跑、滴、漏”现象。
三、强化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1、理顺体制,健全机制
地勘单位分类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多数地勘单位将完全企业化。体制理顺了,机制就活了。以改革创新引领地勘产业经济新发展,深化改革,构建地勘产业体制机制新格局。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以更大的勇气、更有力的举措,解决制约地勘单位体制机制、资源配置、结构优化、收入分配等诸多问题和矛盾,断绝“等、靠、要”思想。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强地勘主导产业、做优地勘延伸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地勘队伍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力提升拓展市场的'竞争力。
2、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成本控制
须提高全员风险意识、成本管理意识。构建企业文化,提高全员主人翁意识。在内部形成职工的自主管理意识,完善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实现自主管理。这既是—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途径。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减少资金占用。做好应收账款的催收,减少坏账损失,加速企业变现能力,提高资金使用率。加强日常财产盘点、设备保养工作。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注重财务分析
财务风险存在于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失策都会对单位不同程度的损失。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财务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经营活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及时了解单位财务运营的真实情况。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应随时加强对财务风险指标的分析,适时调整单位经营策略,提高企业整体抵抗风险的水平。
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执行力
须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控制制度。实施内部牵制制度,对不相容的岗位实行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严禁收入不入账;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全过程;时时了解办公用品、生产物资商品供需变化,价格变动,降低采购成本。加强执行力,不打折扣地按制度执行,提高全员的财经法规的遵从度。
5、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内部审计控制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系统,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控制的再控制。重视内部审计监督,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将审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确实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控制风险,防范于未然。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4
一、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概念
企业内控管理内部管理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即使企业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有效的开展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为企业遇到重大事件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保证了决策的合理性.企业的内控管理,是指企业采用的一定的制度用来进行自我管理的一种手段,这种管理手段包括对资料的审核、分析以及考核等各项管理过程.
2. 财务风险防范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利益分配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影响企业管理目标能否实现还会影响企业的生存问题.所以财务风险的防范事关企业存亡,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1. 在内控管理的执行力方面企业缺乏积极性内部控制是企业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章来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达到自身的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员工和管理者对规章和制度自然是有抵制情绪的`,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缺乏动力.另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要花费成本的,这就势必会影响企业短期内的经济效益,愈加削弱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动力,但是从企业长远利益来看,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至关重要.
2. 企业管理人员的内控管理意识薄弱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财务信息的质量保证的重要作用,许多企业管理人员对此不仅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发展来说是羁绊,增加企业的工作负担、模糊工作重点,这种落后的观念在当今企业管理人员中大量存在,导致内部控制在企业难以发挥真正效用.
3. 财务风险意识不强盲目投资、资金筹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常会面对的财务风险.一方面,企业希望通过一定的投资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但是盲目的扩张规模,不但不能带来高的经济利益、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以保障企业的发展,并且多数情况下,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企业没能通过有效内控管理在筹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精确地分析和预测筹资组合,以至不能按照预定用途使用筹资.
4.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企业内控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与财务人员的素质有直接关系.现阶段许多存在企业财务人员无证上岗,企业内控管理意识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概念淡薄等问题,对企业财务的基本处理规范尚这些低素质的财务人员不掌握,更谈不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所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财务人员.
三、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1. 强化内控管理良好的管理制度应基于企业的实际,切勿照本宣科.同时根据内控管理制度的运行情况,实时加以完善,这样才能在企业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内控管理居于企业管理的首要位置,同时良好的企业发展规划与企业文化对内控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内控管理方面,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加强内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2. 根据企业特点完善内控管理监督评价制度独立的监督部门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及企业制定的相应应急预案,对于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或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发生重大突发问题时,企业应快速反应决策,采取相应应急预案,以避免风险扩大,减小公司损失.
3. 对于风险的评估要加强管理加强审核与校对企业的财务信息,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同时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监督管理,打造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专业技能的财务人员团队.其次是加强资金风险评估,严格管理资金的投放与回笼,对于筹资和投资都要经过严格缜密的评估才能进行,从而避免资金的风险.
4.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观念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财务人员进入门槛、资格审查、提升薪资待遇等措施,积极吸引优秀财务人员为本企业服务;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举行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学习班,强化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内控管理理念.
四、结语
我国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仍存在着内控管理体系不健全、内控管理执行力不强、财务风险意识薄弱、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通过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强化内控管理执行与监督力度、增强财务风险意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素质等措施,以达到加强我国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冯小红 .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与化解措施研究[J]. 现代商业 ,20xx(32).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5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税收政策不断得到改善,企业逐渐认识到税务风险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降低税务风险成了每家企业业务管理的重点。本文通过介绍税务风险指标配比分析,提醒企业进行自查,并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提出一些规避措施。
关键词:税务风险;指标配比分析;措施
税务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还会影响企业的纳税等级。纳税等级低的企业会收到税务局的重视,不定时地接到税务局检查的通知,这就会打乱企业的经营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给企业造成损失,由此可见税务风险的重要性。因此,降低税务风险,能给企业带来利益,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其必然成为财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一、税务风险的含义
税收风险是指在征税过程中,由于制度方面的缺陷,政策、管理方面的失误,以及种种不可预知和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税源状况恶化、税收调节功能减弱、税收增长乏力、最终导致税收收入不能满足政府实现职能需要的一种可能性。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二、税务风险指标配比分析
税务风险检测时,需要用到很多指标进行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分为通用指标和特殊指标。通用指标是指各个税种都可以用的指标,利用通用指标进行配比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能直接反映问题的方法;特殊指标是指在特定税种或规定行业里才会用到的指标。这里主要介绍指标配比分析法。
1.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一般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同步增减,两者比值为1。如果两者之间的比值小于1且差异较大且均小于零,则该企业可能会有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如果该比值大于1且差异较大且均大于零,则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若比值小于0且差异较大,而前者大于0且后者小于0,则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
2.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一般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同步增减,两者比值接近于1。如果两者之间的比值小于1且差异较大且均小于零,则该企业可能会有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如果该比值大于1且差异较大且均大于零,则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若比值小于0且差异较大,而前者大于0且后者小于0,则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出现上述情况时,就需要特别关注营业收入和负债里的货币情况。
3.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配比分析。一般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同步增减,两者比值为1。如果两者之间的比值小于1且差异较大且均小于零,则该企业可能会有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如果该比值大于1且差异较大且均大于零,则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若比值小于0且差异较大,而前者大于0且后者小于0,则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
4.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一般情况下,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变化一致,如果两者比值大于1且都为正,则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的情况;如果前者大于0而后者小于0,则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
5.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配比分析。若资产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当期数额小于上一期,而总资产周转率的当期数额大于上一期,则说明该企业资产使用效率高,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多列成本费用的情况;若资产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当期数额小于上一期,而销售利润率的当期数额大于上一期,则说明企业资产的使用率低,导致资产利润率降低,并且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的情况。根据上述各指标的配比分析,企业可以在纳税申报前进行自查,以降低税务风险。
三、企业管理中的税务风险
1.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不高。税务在企业中一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由于税法和会计的处理方式不一致,导致财务人员在申报纳税时工作量很大,因此,如果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不完善,在税务处理中就会出现差错,使企业遭受税务上的损失。
2.企业对税务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会制定税务风险控制体制,但有时不能与时俱进地完善控制体系,造成在纳税方面出现失误,给企业造成金钱和名誉上的较大损失,由此可见,企业对税务风险控制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状态。
3.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规则能够帮助人们检验行为是否合理,一家优秀的企业必然拥有健全的制度。假设一家企业连自己内部工作都管理不好,员工只顾忌自己的利益,那这家企业肯定会出现许多财务问题,税务风险也必然存在。税务风险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部分,如果连基础都不坚固,那各个部分也肯定会出现问题。所以,内部管理体系一定要完善。
4.政策信息不能及时更新。近年来,税法一直在推行立法制度,税收相关政策频繁变动,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更新这些政策信息,那在纳税时就会出现纰漏,导致多缴或少缴税款,影响企业的效益。还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能够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若财务人员不了解与该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则企业会遭受较大损失。
四、降低税务风险的措施
1.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会计和税法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变的,尤其是近年来税法变动频繁,因此为了企业的利益,定期进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培训要求财务人员熟练掌握当前最新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对申报程序和会计制度要熟记于心,减少程序失误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职工不仅要对业务熟练掌握,还要有道德素养,不能做损害公司利益的事;企业依法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财务人员之间互相监督,定期轮换工作;企业内部机构互相监督,形成权利制约,定期或不定期核查账务,加强企业对于发票、账簿等资料的审核与管理。
3.提高管理层的重视程度。管理层应当提前了解税务风险的后果,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税收管理体制并不断完善,还要对管理层进行培训,提高对税务风险的认知程度,加强管理层的税收风险意识,使税务风险控制能够顺利实施。
4.合理申报纳税。寻求专业技术完善的税务代理,避免因为税务代理方的失误给自己带来的损失;自行申报纳税,提高企业职工的纳税意识和水平,熟悉税收征管条例,完善企业自行申报纳税体系,积极与税务机关沟通,查找企业纳税申报的不足。
5.定期进行税务检查。企业自身进行税务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税务风险,而要想做好自查工作,就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管力度,管理层要不定时查看工作情况,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设置专门的税务检查岗位,安排专业人员对企业的纳税状况进行检查,还可以寻求税务师事务所的帮助,让他们帮忙检查。虽然定期进行税务检查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但这些相对于出现税务风险后要负担的损失小得多,企业应当有长远目标,不能因小失大。
参考文献:
[1]李明.荣安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财经大学,2015.
[2]吴家凤.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建议[J].统计与管理,2015,(12):108~109.
[3]罗尾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成本控制策略[J].时代金融,2017,(29):210~210.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07-29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06-24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措施论文02-16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论文12-01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论文11-23
风险管理论文06-22
浅析海外财务管理风险论文10-07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究论文11-17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精选15篇)07-20
英语论文参考:风险管理10-05